<p class="ql-block"> 春往夏達,雀躍蟬鳴, 南粵大地,正是荔紅果熟的豐收時節(jié),一場以廣府原創(chuàng)音樂為主題的文化盛宴,伴隨著鼓樂共振,琴瑟和鳴的氛圍中,期盼而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正流淌著千年商埠的繁華記憶,回響著廣府先賢的智慧足音。為了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根脈,今天,</span> 由廣州圖書館主辦,廣東省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廣府文化委員會和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共同承辦的《“粵文粵語粵樂閱盡人間春色”廣府文化原創(chuàng)音樂會》在這里,我們一同領(lǐng)略廣府文化,感受那份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和獨特風情。音樂會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曲目精湛,鄉(xiāng)土味濃:包括合奏,獨奏,情景古樂,板欖說唱,漁歌音樂,配樂粵語吟唱……精彩紛呈。它以其獨特的語言、飲食、建筑、藝術(shù)等形式,帶您走進廣府文化的瑰麗殿堂,感受那份獨特的 “粵文粵語粵樂閱盡人間春色,廣府廣韻廣情 一一光耀鄉(xiāng)梓門庭”韻味和魅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族管弦樂合奏:《喜報迎春》演出單位: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作曲并指揮:李燦祥</span></p><p class="ql-block"> 由中國當代著名琵琶演奏家李燦祥老師作曲的《喜報迎春》,樂曲以喜慶的鑼鼓,歡快流暢的旋律,營造出明媚春光里人心雀躍、歡聲雷動喜慶祥和的景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情景古樂《大漠孤煙》編曲:學子 /領(lǐng)奏:行徵、力行/ 指揮:學子 /演出單位:廣府風雅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由劉學曾老師根據(jù)中華民族團結(jié)一心,抗御外敵的情懷,創(chuàng)作了情景古樂《大漠孤煙》,此曲以樂句、情景、畫象通過流傳至今的遠古器樂的吹奏,演繹了中華民族保家衛(wèi)國的情懷。</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揚琴獨奏:《水鄉(xiāng)之春》李燦祥曲 冼美蓮獨奏/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演奏/李燦祥指揮</span></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情韻悠長的揚琴獨奏曲,雨后清風拂面,水波蕩漾,好一派江南春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笛子獨奏:《歡樂的羊城》獨奏:李平 /作曲、指揮: 李燦祥 /演出單位: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span></p><p class="ql-block"> 《歡樂的羊城》樂曲明麗歡快,輕巧靈動,竹笛行云流水的演繹,讓如詩如畫的羊城美景躍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粵謳亦稱為粵調(diào),起源于旦歌、咸水歌、坊間叫賣調(diào)、童謠等日漸式微的本土音樂,《粵謳民風一坊間市井》以粵調(diào)小曲,模仿當年民間各式各樣的叫賣聲,"收買爛銅爛鐵……陳雜志果D爛酸枝,報紙廢物爛鐵爛銅尼搬移。鏟刀磨較剪、鏟刀磨較剪;餛飩面、豬雜粥……”</p><p class="ql-block"> 通過小時候這些熟悉的叫賣聲,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融入到作品中,把廣府老西關(guān)人家一天的生活情趣,從早到晚,形象再現(xiàn),喚醒沉睡了的記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粵謳民風板欖說唱《坊間市井》 編撰:學子 /領(lǐng)奏:劉雨田 /演繹者:區(qū)敏莊、關(guān)偉、馮佩嫻、洪潤祥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廣東音樂合奏:《珠江兩岸稻花香》作曲:李燦祥 /領(lǐng)奏:劉觀爵、高胡/ 演出單位: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 指揮:李燦祥 </span></p><p class="ql-block"> 《珠江兩岸稻花香》樂曲悠揚婉轉(zhuǎn),輕松寫意,生動刻畫出南粵大地喜獲豐收的歡樂祥和景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高胡與樂隊:《平湖秋月》 作曲: 呂文成 /改編: 李燦祥 / 獨奏: 劉觀爵 /演出單位: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 /指揮: 李燦祥 </span></p><p class="ql-block"> 李燦祥老師本著繼承和發(fā)揚的目的,編配了經(jīng)典名曲《平湖秋月》,在傳承的同時又豐富了樂曲的內(nèi)涵,作者以西湖月夜美景為題,抒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旋律優(yōu)美恬靜,意境清幽深遠,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廣受業(yè)界與聽眾好評。該曲入選20世紀華人經(jīng)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 琵琶協(xié)奏曲《紡織姑娘》李燦祥老師根椐楊紹斌“織出彩虹萬里長” 改編而成。樂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婉轉(zhuǎn)深情,描寫紡織女工為美好明天而忘我的勞動,琵琶跳躍律動的節(jié)奏與樂隊的交織演奏,進一步將樂曲推向高潮,描繪了人們對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琵琶協(xié)奏曲:《紡織姑娘》作曲: 楊紹斌 /改編、指揮:李燦祥 /琵琶獨奏:吳星源 /演出單位: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 </p> <p class="ql-block"> 天路漫漫</p><p class="ql-block"> 金山燦燦 </p><p class="ql-block"> 藏謠亮亮 </p><p class="ql-block"> 層林丹丹 </p><p class="ql-block"> 廣府的語言、文化、藝術(shù)都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一些地方小調(diào),名曲,民族器樂,都能在廣府文化中得以體現(xiàn)并發(fā)揚。由廣府人家改良的少數(shù)民族樂器——葫蘆絲,是少數(shù)民族樂器,流行于云南,貴州,廣西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在神洲大地也廣受歡迎。近年經(jīng)過廣府人家對此樂器的改良由七孔葫蘆絲改進為九孔葫蘆絲,令其音域廣,演奏更豐富。《北京金山隨想曲》演奏者邊舞邊奏,與指揮互動,增強樂曲感染力,是我們在形式上的嘗試。</p><p class="ql-block"> 九龍呤與彈拔樂《北京金山隨想曲》編撰:學子 /指揮:學子演出單位:廣府風雅頌藝苑 </p> <p class="ql-block"> 古塤是我國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樂器,古塤的聲音,自然而然的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時代。</p><p class="ql-block"> 古塤合奏《徵氣東來》由行徵老師帶隊主演/演出單位:廣州云山塤樂館 </p> <p class="ql-block"> 吟誦,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讀書方法,也是古代文人創(chuàng)作、修改詩詞和自娛的一種方式?;浾Z吟誦,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學瑰寶,也是廣府文化不可劃缺的重要組成部份,九聲六調(diào)的韻律,抑揚頓挫的鄉(xiāng)音,長短有致的句式,人在詩書中的感悟,滿滿的書卷氣,濃濃的鄉(xiāng)土情,盡在粵語吟誦中體驗。</p><p class="ql-block"> 廣東音樂與粵語吟誦?!讹L箏詞》、《泊秦淮》、《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吟誦者: 馮佩嫻 、馮劍雄、陳麗嬋 <span style="font-size:18px;">/音樂拍和:雨田粵藝苑 </span></p> <p class="ql-block"> 咸水歌又稱“白話漁歌”,主要流傳于中山、珠海、番禺、順德、東莞、臺山一帶?;浿幟耧L之一咸水歌《珠水情長》,描述了珠江兩岸,民風淳樸,?;~塘,珠水情長,漁民旦家,喜用咸水歌,民謠傳情達意,訴說衷腸。當年水上居民群體生活,融入了當年“疍家人”廣泛流傳的口頭文化,極具生活氣息,反映出水上人家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結(jié)尾還運用了老廣州都熟悉的勞動號子,表現(xiàn)出廣府人不甘人后,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粵謳民風漁歌《珠水情長》 編撰:學子 / 指揮:學子 /領(lǐng)奏:黃英 /演出單位:廣府風雅頌藝苑</p> <p class="ql-block"> 李燦祥,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琵琶研究會首屆理事。先后擔任廣州樂團民族樂團副團長,廣東歌舞劇院舞劇團演出經(jīng)理, 民族樂團團長、藝術(shù)總監(jiān),中國廣東歌舞藝術(shù)團團長等職。曾為周總理和外國多位元首表演琵琶獨奏,受到熱烈歡迎?,F(xiàn)任廣州祥音室內(nèi)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p> <p class="ql-block"> 廣州圖書館于2023年創(chuàng)建了“廣府文化主題研究寫作室”,致力于為廣府文化的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信息服務(wù)支持,為廣府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打造展示、交流、宣傳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 劉學曾老師致力于廣府文化的宣傳推廣工作,精心策劃導(dǎo)演了這場盛大的廣府文化原創(chuàng)音樂會</p> <p class="ql-block"> 廣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場原創(chuàng)音樂會希望帶給大家的是一場廣府文化"粵文粵語粵樂 閱盡人間春色",為廣府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注入新動力,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生機、活力和光彩的廣府文化盛宴。讓在座的每一位嘉賓朋友都能深刻感受到廣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一起感受那份獨特的嶺南風情,感受到那份屬于我們廣府人民的自豪與驕傲。</p> <p class="ql-block"> 有參加演出的演員有感而發(fā): 今天演出取得完滿成功,有賴劉老師,李老師、紡姐為之付出的心血,還有所有演職員多方配合,我們得到了鍛煉,提高。很珍惜,很難得。多謝創(chuàng)編!多謝導(dǎo)演!多謝雨田大師音樂團隊拍和!多謝輝煌攝影團隊!多謝臺前幕后的工人員!感恩有你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