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時間2025年4月18-21日</p> <p class="ql-block"> 聊城,江北水城。黃河流淌,京杭大運河流經(jīng)并穿城而過,與東昌湖相互貫通。同時,境內(nèi)有徒駭河、馬頰河及其骨干河道等等。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體,交相輝映。聊城是一座因水而興的美麗之城。</p> <p class="ql-block"> 黑虎泉更是濟南的標志性景點之一,泉水從石縫中涌出,清冽甘甜,周圍綠樹環(huán)繞,環(huán)境幽靜,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此次隨行拍攝,記錄下這些美麗的瞬間,希望能將這份美好與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明湖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水經(jīng)濼水河注入小清河。</span>大明湖中橋多,這是我記錄到的其中的一座橋。讓我高興的是,橋洞前后邊上的荷花,荷葉圖案,非常清晰,我非常開心!大明湖風景秀麗。岸上翠柳垂蔭,婀娜多姿;湖中碧波泛蕩,清澈見底;水面小舟爭渡,畫舫徐行;更有那樓臺亭榭,隱現(xiàn)其間。</p> <p class="ql-block"> 聊城古城坐落在聊城市區(qū)內(nèi)東昌湖中間。整個城呈正方形,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城墻始建于宋熙寧三年(1070年),初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年),東昌平山衛(wèi)指揮僉事陳鏞改筑為磚城。城墻周長3.5公里,高11.7米,頂寬6.7米,基厚11.7米。內(nèi)墻用三合土夯筑,外墻用磚石砌壘。城設4門,上筑門樓,外設甕城。甕城為扭頭門,南門東向似鳳頭,東、西門南向似鳳翅,北門北向似鳳尾,故名“鳳凰城”。四城門樓皆重檐歇山,四角飛翹,東曰“春熙”,西曰“清遠”,南曰“正德”,北曰“宣武”。</p> <p class="ql-block"> 湖水之上,一座傳統(tǒng)亭子巍然矗立,紅底金字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木制平臺供人休憩,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湖光瀲滟,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山東聊城稱其為“北方水韻之城”也被稱為“東方威尼斯”。乾隆皇帝出巡九次至此。漫步在聊城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售賣葫蘆的攤位,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這里的葫蘆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每一件都仿佛承載著聊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八方來客。</p> <p class="ql-block"> 古城外的湖泊水面翠綠,湖泊岸邊垂柳輕拂水面,步道移步一景,水墨丹青變幻交織。</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小橋,流水園林景色寧靜優(yōu)美,亭臺樓閣與綠樹相映成趣。池塘清澈見底,小舟悠然漂浮其上,石雕藝術(shù)點綴其間,增添了幾分古典韻味,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聊城古城之所以形成水上古城的格局,一方面受黃河決口影響,另一方面是宋代護城河的演變。據(jù)說,聊城歷史上有3次城址的變遷,主要是黃河決口造成的。宋淳化三年,遷到了光岳樓這個地方,也就是孝武渡西城。起初沒有城墻,大概是宋熙寧三年建成了城墻,應該是土城墻,而現(xiàn)在的東昌湖,就是宋代東昌府護城河演變而來。</p> <p class="ql-block"> 遠處高聳的傳統(tǒng)建筑塔樓矗立于綠樹環(huán)繞之中,近處湖面與碼頭相映成趣,寧靜的湖水倒映著周圍的一切,仿佛時間在這里靜止……寧靜的水域上,一艘大型船只靜靜漂浮,背景是高聳的傳統(tǒng)建筑群與現(xiàn)代高樓大廈,藍天白云下,這片景象顯得格外壯觀。大橋跨越寬闊水域,兩岸綠樹成蔭,天空晴朗無云。站在橋上,俯瞰湖面,感受著微風拂面,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的畫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光岳樓為中國既古老又雄偉的木構(gòu)樓閣。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過渡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有著重要地位。1988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雖黃鶴、岳陽亦當望拜”之譽。憑身份證免費登上光岳樓后,我見樓閣主體磚木結(jié)構(gòu),斗拱飛檐、雕梁畫棟。臆斷,這等精巧設計,精美裝飾的木質(zhì)建筑,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席次絕不會靠后。俯瞰光岳樓下東南西北方街市,青石板路上均光影斑駁,街市門店后基本都聯(lián)通水道,道渠里時有篷船伐起的水紋逐漸放大又隨船離而紋消,這波光粼粼的水紋好似蕩滌去了這里千百年前商賈的喧鬧,又影映出了現(xiàn)今街市濃郁的煙火氣息。</p> <p class="ql-block"> 正如: 東昌古城湖水繞,四門大街氣象高。碧波蕩漾繞城轉(zhuǎn),古韻悠然似夢遙。青磚古道藏歲月,樓臺亭閣訴風騷。今朝步步尋遺跡,依舊人間水墨描。</p> <p class="ql-block"> 聊城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表農(nóng)耕文明的黃河文化與代表商業(yè)文明的運河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境內(nèi)跡留文物古跡400多處,有6處遺產(chǎn)點和兩段河道被列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有明代光岳樓、清代山陜會館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13處。中國古典文學《水滸傳》、《金瓶梅》、《聊齋志異》等許多故事都發(fā)生在聊城。此處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商朝名相伊尹、戰(zhàn)國時期軍事家孫臏、 抗日名將張自忠、國學太斗季羨林等都出于這里。</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城墻蜿蜒延伸至水邊,城墻上點綴著綠色植被,旁邊的小亭子靜謐而古樸。水面平靜無風,清澈見底,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悠久歷史……彎曲的橋梁橫跨水面,底部支撐結(jié)構(gòu)穩(wěn)固。背景遠處可見樹木與建筑物輪廓模糊,這片景象簡直稱作完美而且別有一番風味……</p> <p class="ql-block"> 遠處摩天輪矗立于高樓大廈之中,湖面上方橋梁橫跨,近處水波蕩漾,岸邊綠樹成蔭,一頂白色帳篷點綴其間……</p> <p class="ql-block"> 裝飾精美的木質(zhì)游船停靠在碼頭上,水面上,兩艘裝飾精美的船只停泊,深色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與紅色欄桿屋頂相映成趣。船上裝有多扇窗戶,周圍環(huán)境寧靜。這片景象仿佛在訴說著這片水域的寧靜與美麗,讓人流連忘返。湖面上的小島,傳統(tǒng)風格的小亭子與綠樹相映成趣,背后現(xiàn)代化高層住宅樓矗立于城市之中。這片景象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完美融合,讓人感受到時光的流轉(zhuǎn)與城市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 晚上來的話可以欣賞到古城的夜景,還有整個東昌湖周邊被燈光點綴的美麗景色。整個水上古城除了歷史遺跡外多現(xiàn)代修建的仿古建筑,古城內(nèi)游人不多,只有零零散散的外地游客,許多商家也沒有開門營業(yè),路邊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小吃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國唯一一座水上古城,乾隆皇帝曾九次出巡來到這里,他四面環(huán)水,狀如棋盤,被譽為北方的威尼斯,這就是位于山東聊城的江北水上古城。聊城古城古時名為鳳凰城或東昌城,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歷史,古城坐落在東昌湖中間,面積僅有一平方公里,卻被6.3平方公里的湖水包圍著,可謂是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古城中央屹立著一座600多年的古樓,光岳樓是國內(nèi)現(xiàn)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樓閣之一,古城城墻雄偉堅固,護城河寬廣,四周環(huán)水,自古就有北國小江南之美稱。漫步在山東的古老土地上,每一處風景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東昌湖的夜景水波蕩漾,仿佛一幅流動的水墨畫。湖畔的垂柳輕拂水面,與遠處的古建筑相映成趣,讓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大明湖則以其清澈見底的水質(zhì)聞名遐邇,湖中游船破浪,岸邊長廊迴迴,行走岸上,極目眺望,令人心曠神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跟著我?guī)憧床灰粯拥闹袊?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