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千里之外都是景吧”,特別是從緯度上講。我是說,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友人約去恒山,云游山西,心剛有動議,又有人邀來浙南,因為時間上安排相差兩天的緣故,我們選擇了浙南。</p> <p class="ql-block"> 我們把杭州作為大本營,從杭州出發(fā),首站神仙居,依次是雁蕩山、楠溪江、百丈漈、云和梯田、堰都畫廊、縉云仙都、國清寺和天臺山。最后經(jīng)紹興回到杭州。故此篇名為《浙南行記之神仙居》。</p> <p class="ql-block"> 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吟誦的是紹興的天姥山,并非眼前的神仙居。雖有少數(shù)觀點認(rèn)為仙居韋羌山可能是詩中的天姥山,但?官方文獻(xiàn)及歷史記載均明確天姥山位于新昌?,唐代《元和郡縣志》及現(xiàn)代景區(qū)開發(fā)均支持此說。李白天姥山位于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儒岙鎮(zhèn)?,是天臺山脈的分支,主峰撥云尖海拔818米,因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而聞名,現(xiàn)為國家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及浙東唐詩之路的核心地標(biāo)。</p> <p class="ql-block">望崖亭</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間縣令何樹萼題“煙霞第一城”,意云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這里不僅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更是一片集奇峰、飛瀑、云海、古剎于一體的仙境。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圍,而多神仙之宅”而賜名“仙居”,從此這片神奇的土地便與仙結(jié)緣。</p> <p class="ql-block"> 剛一進(jìn)入景區(qū),上橋右轉(zhuǎn),便可看到瀑布流水穿拱橋而過,眾多景區(qū)大都類似。</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地質(zhì)構(gòu)造獨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紋巖地貌集群,其景觀以“奇、險、清、幽”著稱,匯“峰、瀑、溪、林”于一體。景區(qū)總面積達(dá)22.32平方公里,分為南海與北海兩大區(qū)域,自古就有“神仙居之奇,景星之雄、公盂之巍、十三都之清、淡竹之幽”的美譽。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描繪的“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等神幻景象,據(jù)說都能在這里找到對應(yīng)。</p> <p class="ql-block"> 我們選擇從南門進(jìn)入,一方面是為了游覽節(jié)省體力,因為南門山頂索塔要比北門索塔海拔要高;另一方面是節(jié)省時間,因為北吊廂設(shè)計相似重慶的過江索道,排隊時間較長;南索道采用國際先進(jìn)的單線循環(huán)脫掛抱索器八人吊廂設(shè)計,最多可同時托掛38個吊箱,單向最大運力達(dá)2400人/小時,是原南天索道運力的7倍。短短幾分鐘內(nèi),我便從山腳升至數(shù)百米高的棧道起點,省去了半小時的爬山路程。隨著海拔升高,窗外的景色逐漸變得壯闊,云霧在腳下繚繞,恍若騰云駕霧,難怪古人會將此地視為仙境。</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最負(fù)盛名的當(dāng)屬其“六大奇觀”——觀音、如來、天姥峰、云海、飛瀑與蝌蚪文。這些景觀或形似神佛,或變幻莫測,每一處都是大自然億萬年雕琢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觀音巖:慈悲為懷的天然佛像。沿著南海索道上行后不久,便來到了祈愿臺。站在此處遠(yuǎn)眺,空曠的山野中巍然矗立著一塊形似人像的巨石,高約200米,海拔919米。這塊巖石雙手合十作膜拜狀,神情安詳,姿態(tài)虔誠,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觀音巖”。有趣的是,觀音峰頂海拔恰好與觀音出家日農(nóng)歷九月十九的數(shù)字相合,被視為天作之合。陽光穿過云層灑在巖面上,仿佛為這位“自然觀音”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袈裟,神圣而莊嚴(yán)。</p> <p class="ql-block"> 觀音巖下方是著名的蓮花臺,形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與上方的觀音巖相映成趣。蓮花在佛教中象征純潔與超脫,而此處天然形成的蓮花造型更添幾分神秘色彩。站在蓮花臺上仰望觀音,耳畔仿佛能聽到隱隱的梵音,心靈不由自主地沉靜下來。</p> <p class="ql-block"> 順時針方向游玩,不遠(yuǎn)便是老君臺。</p> <p class="ql-block">在老君臺拍攝</p> <p class="ql-block">在老君臺上看南天頂。</p> <p class="ql-block">七仙女。</p> <p class="ql-block">遠(yuǎn)看瀑布掛前川</p> <p class="ql-block">如意橋</p> <p class="ql-block"> 眼前為一帆風(fēng)順的“西罨慈帆”</p> <p class="ql-block"> 離開觀音巖,沿著棧道前行約二十分鐘,一座造型奇特的橋梁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就是神仙居的新晉網(wǎng)紅景點如意橋。這座橋由曾參與設(shè)計北京“鳥巢”的建筑師操刀,全長100米,垂直高度140余米,橫跨東西峽谷。從高空俯瞰,橋體宛如一柄懸在空中的玉如意,又似仙女的披帛,與周遭的奇峰怪石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如意橋的設(shè)計可謂匠心獨運:橋身由三條交錯起伏的流線型橋面組成,上層為鏤空板橋,部分橋面采用全透明玻璃設(shè)計。行走其上,腳下是萬丈深淵,每一步都令人如履薄冰,有恐高癥的游客往往需要鼓起極大勇氣才能通過。橋頭兩端各有一棵古樹——甜櫧和銀杏,分別象征著甜蜜與幸福,因此當(dāng)?shù)赜小白哌^如意橋,生活甜蜜幸福”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稱奇的是,如意橋正對著如來峰,形成了“如來如意”的絕妙景觀。如來峰形似佛祖坐像,莊嚴(yán)肅穆,而如意橋則柔美靈動,二者剛?cè)嵯酀?,相得益彰。站在橋中央環(huán)顧四周,云霧在腳下翻滾,奇峰在遠(yuǎn)處聳立,恍若置身天宮仙境。這座投資不足5000萬元的橋梁,已成為神仙居景區(qū)“小投入大回報”的典范,極大提升了游客體驗和景區(qū)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我佛如來,慈愛滿懷。</p> <p class="ql-block">北索道</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南側(cè)的天姥峰區(qū)域,隱藏著景區(qū)最神秘的奇觀——蝌蚪文。天姥峰本身便是一處奇景,峰頂一奇石聳出,酷似道教塑繪的“天姥”形象。傳說過去峰上有石室門窗,每逢春深霧重時,砍柴人能隱隱聽到簫鼓聲,相傳曾有仙人往來其間。</p> <p class="ql-block"> 神蛙守護(hù),倉滿糧足。 </p> <p class="ql-block"> 而更令人費解的是天姥峰附近的蝌蚪崖上刻滿的奇特符號。這些符號形似蝌蚪,又似日月蟲魚之紋,被稱為“天書蝌蚪”。據(jù)《萬歷仙居縣志》記載,東晉義熙年間,曾有官員“制飛梯,以蠟臨摹”,卻無法解讀其義;北宋縣令也帶人考察,終因山高路險未能破解。2017年,央視《地理·中國》欄目組帶領(lǐng)地質(zhì)專家實地考察,初步證實這些“蝌蚪文”可能是一種地質(zhì)演化現(xiàn)象,但具體成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謎。</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太極臺上遠(yuǎn)眺這些神秘的符號,不禁讓人浮想聯(lián)翩。是遠(yuǎn)古先民的文字?是自然風(fēng)化形成的奇觀?抑或是神仙留下的天書?這個謎團(tuán)為神仙居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吸引著無數(shù)好奇的游客前來探秘。</p> <p class="ql-block"> 圓夢橋。夢幻谷里尋夢,圓夢橋上夢圓。為雙跨中承式懸索橋,橋長215米,寬3米,懸空高120米。</p> <p class="ql-block"> 這里也有“夢筆生花”</p> <p class="ql-block">臥龍橋</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的另外兩大奇觀——云海與飛瀑,則需要一點運氣才能欣賞到最佳狀態(tài)。由于景區(qū)氣候濕潤,加上獨特的地形,形成云海的概率很高。我造訪時正值午后,前兩天剛下過雨,遺憾沒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 開天辟地。盤古開鴻蒙,化生天地中。鴻蒙橋至青云梯沿途山巒雄偉壯觀,儼然一幅開天辟地的宏偉景象,記錄了始祖神的創(chuàng)世傳奇。</p> <p class="ql-block"> 瀑布則是神仙居的另一大特色。景區(qū)內(nèi)有十一泄飛瀑和形態(tài)各異的深潭,其中象鼻瀑、神龍瀑和人字瀑最為著名。這些瀑布或如白練垂空,或似銀龍飛舞,在陽光照射下?,F(xiàn)彩虹,與周圍的綠樹奇石構(gòu)成一幅幅動態(tài)的山水畫卷。</p> <p class="ql-block"> 移步換景的詩畫長廊除了六大奇觀,神仙居還以“八大勝景”聞名,分別是:西罨慈帆、畫屏煙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沖夕照、風(fēng)搖春浪、天書蝌蚪和淡竹聽泉。這些景點各具特色,串聯(lián)成一條令人嘆為觀止的詩畫長廊。</p> <p class="ql-block"> 西罨慈帆是八大景之首,位于古剎西罨寺遺址旁。西罨寺為宋代雪崖禪師所建,明代吳時來曾在此苦讀,最終考中進(jìn)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如今寺廟雖已傾頹,但其側(cè)的巨峰摩天而立,形如風(fēng)帆,故稱“西罨慈帆”,寓意慈航普渡。</p> <p class="ql-block"> 畫屏煙云則是一處石壁高達(dá)千米的壯觀景點。正如蘇東坡所言:“重重似畫,曲曲如屏”,這里的石壁宛如天開的畫屏,朝夕可觀煙霞往來。站在觀海臺上遠(yuǎn)眺,群山起伏,阡陌縱橫,村莊散落,河流依稀,頗有“東臨碣石,以觀滄?!钡暮肋~氣概。</p> <p class="ql-block"> 鴻蒙橋。盤古開天辟地,化混沌,開鴻蒙。為鋼桁架結(jié)構(gòu)景觀橋橋長75米,寬3米,懸空高80米,控制流量300人。</p> <p class="ql-block"> 南天橋。2017年7月,中國5A級景區(qū)首個飛拉達(dá)體驗式攀巖項目在神仙居建成運營,由法國戶外運動專家高寧設(shè)計,包含巨石訓(xùn)練區(qū)、野餐區(qū)、成年與青少年飛拉達(dá)、主巖壁繩索下降、瀑布下降等多個區(qū)域。這一項目迅速成為景區(qū)新的經(jīng)濟增長點,吸引了大量勇敢者前來挑戰(zhàn)自我。</p> <p class="ql-block"> 最后來到淡竹聽泉,這里是仙居山水靈動之美的集中體現(xiàn)。沿著官坑峽谷溯流而上,古藤遍布,清泉淙淙,如果說永安溪的水如成熟嫵媚的母親,那么這里的泉水則似活潑清純的少女。行走在竹林小徑,聽泉水叮咚,看綠波蕩漾,所有的塵世煩憂都隨風(fēng)而逝。</p> <p class="ql-block"> 戶外天堂:體育與旅游的完美融合。神仙居不僅是一處觀光勝地,更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景區(qū)利用其獨特的地形地貌,開發(fā)了一系列極具挑戰(zhàn)性的體育旅游項目。</p> <p class="ql-block"> 2014年,神仙居舉辦了首屆全球高空扁帶大師賽,將一英寸的軟繩架在觀音峰旁的山峰之間,開啟了體育與旅游融合的序幕。此后每年舉辦的扁帶挑戰(zhàn)賽規(guī)模不斷擴大,2017年第四屆賽事更是以高空花式表演吸引了眾多觀眾。</p> <p class="ql-block"> 南海橋。這是神仙居最早的景觀索橋,橋長118米,寬3米,懸空高100米。</p> <p class="ql-block"> 此外,神仙居還建有南海飛渡——一座長達(dá)120米、架在100多米深淵之上的天橋,行走其上既能感受驚心動魄的刺激,又能體驗居高臨下的心曠神怡。這些項目使神仙居逐漸從單純的觀光景區(qū)轉(zhuǎn)型為“體育+旅游”的綜合性目的地,成為中國5A景區(qū)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的先行者。</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夕陽西下,我乘坐南海索道緩緩下山,回望這片神奇的土地,心中感慨萬千。神仙居既有亙古不變的奇峰怪石、云海飛瀑,也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旅游設(shè)施、體驗項目。如意橋、南天頂?shù)刃戮包c的加入,讓傳統(tǒng)山水煥發(fā)出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但無論景區(qū)如何變化,其核心魅力始終未變——那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絕世奇觀,以及千年文化積淀賦予的深厚底蘊。李白筆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的磅礴氣勢,今日依然可以真切感受;而新增的設(shè)施只是讓人們能夠更舒適、更多角度地欣賞這份自然與人文的雙重饋贈。</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這個被宋真宗欽定為“神仙之宅”的地方,確實不負(fù)其名。它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心靈的洗禮。在這里,現(xiàn)代人可以暫時逃離喧囂,在奇峰云海間尋找內(nèi)心的寧靜,在懸空棧道上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在古老傳說中感受文化的魅力。正如景區(qū)宣傳語所說:“得閑即是仙”,在這片仙境中,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神仙時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