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 老實人</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9827084</p><p class="ql-block">推薦景點: 重慶巴南區(qū)豐盛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在重慶游古鎮(zhèn),不可能像西安和開封等城市那樣,去見識紛繁復雜的宮廷大戲,重慶的歷史文化遺跡主要是反映近幾百年來的社會變遷情況,以及近幾百年來民間生活的煙火氣。當然,號稱千年古鎮(zhèn)的也有,比如我們不久前去過的木洞古鎮(zhèn),這個離城二十多公里的小鎮(zhèn)也曾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大家想必知道,在川渝大地上,想要了解成都的歷史就要查閱華陽縣志,想了解重慶的歷史則要查閱巴縣縣志,而這個木洞,就曾經(jīng)是巴縣的行政中心,這里面必然藏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我們就這樣匆匆一瞥,對它的了解實在太少,顯然沒有能力把握這個話題,今天只好先按下不表。</p> <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們又去了一個離主城更遠的“古鎮(zhèn)”。這個古鎮(zhèn)名氣雖小一些,卻也頂著千年古鎮(zhèn)的名頭。事實上,千年的歷史遺跡很難見到,但是,經(jīng)歷過上百年風雨的建筑倒真是不少,今天,我們不妨就聊一聊這個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這個古鎮(zhèn)叫做豐盛古鎮(zhèn),屬主城的巴南區(qū)(原巴縣)所管轄,不過,它居然離巴南區(qū)的區(qū)政府所在地達70公里以上!或許是由于位置偏遠、交通閉塞的原因,較好地保持著淳樸的民風和相對古樸的生活方式,于2008年正式被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管理局共同認定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或許還有一個特殊原因,此地雖然屬于巴縣,卻跟涪陵和南川兩縣相鄰(涪陵和南川現(xiàn)在都是重慶直轄市的市轄區(qū)),長期以來遠離三縣(現(xiàn)在是三個區(qū))的行政中心,俗稱“一腳踏三縣”,也稱“三不管”區(qū)域?;蛞驗楣芾砩媳容^寬松的原因,居然一度呈現(xiàn)過異常熱烈的商貿(mào)盛況,這里曾經(jīng)是“商賈云集,物品豐盛”,其“豐盛”之名或許正是因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 豐盛鎮(zhèn)以前叫豐盛場,北面是原巴縣的木洞鎮(zhèn),東偏北是涪陵縣,東偏南是南川縣,每到逢場的日子,各地的客商都會來這里趕場(北方稱之為趕集)。至今,豐盛古鎮(zhèn)的幾條街口還保留著“涪陵場口”、“南川場口”和“木洞場口”的說法,這些不同場口,就是不同地方的客商進入豐盛場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東南邊進入,剛好先看到了“涪陵場口”和“南川場口”的石牌坊,進場之后,東西向的江西街街口這家客棧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門前這張老舊的小桌子看起來有些年頭了。剛好是午飯時間,他們又可以向游人提供餐飲,我們就坐下來先解決午飯問題,順便跟他們討教了一些有關(guān)本地的逸聞趣事。</p> <p class="ql-block"> 吃飯時,發(fā)現(xiàn)這棟房屋的一些梁柱上明顯可見一些刀斧痕跡,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才喜歡在梁柱上花這些雕刻功夫。所以想跟他們聊聊這事兒,沒想到他們不以為然,說這個算啥,你看看巷子里面的東西,就知道你看到的這些算不上稀奇了。</p> <p class="ql-block"> 穿過巷子,里面有一個小天井,這套房屋明顯已處于風雨飄搖的狀態(tài),天井四周扔著一些農(nóng)家雜物。但是,房屋的門框和窗框很是吸睛,明顯都經(jīng)過了精雕細琢。</p> <p class="ql-block"> 探頭朝屋子里邊看去,一張老式雕花木床赫然擱置在一側(cè),雖然已經(jīng)散架,但明顯是一件老古董。</p> <p class="ql-block"> 看見路邊的指示牌標著“涪陵”“南川”和“木洞”的文字,向本地人打聽三地的分界線究竟在哪里?一位老家是涪陵的老大姐告訴我們,前面那個高高的山頭就是鐵瓦寨,鐵瓦寨就是涪陵的地界了,從這里步行到那個山頭上面要半個鐘頭哦。從那個山頭往右邊數(shù),第三個山頭就屬于南川了,中間那個山頭就是一腳踏三縣的位置。這個路標的意思只是這幾個地方的人各自從那個場口進入豐盛場。</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往里走,一路上的路邊房屋多數(shù)都呈現(xiàn)著一些雕工,區(qū)別只在于有的精致一些,有的粗糙一點兒。</p> <p class="ql-block"> 有些老屋,梁柱上早已經(jīng)布滿了蟲眼,如果不盡快采取措施,怕已經(jīng)支撐不了多久。下面這一棟老屋。干脆掛上了讓人們遠離的警示牌,因為它隨時都面臨垮塌的危險。這座古鎮(zhèn)上雖然存有不少老屋,但有一些老屋顯然已經(jīng)盡顯老態(tài),若不能盡快采取搶救措施,后果已經(jīng)不難預見。</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上看到這樣一家自產(chǎn)自銷桿秤的店鋪,有點兒恍若隔世的感覺,在電子秤得以普遍應用的當下,這種桿秤是否真的還有市場需求?</p> <p class="ql-block"> 這一家“曾義堂”,曾是一家地主的家產(chǎn),占地面積不大,但其房屋做工講究,主要體現(xiàn)在房屋木質(zhì)構(gòu)件上那些雕工,非常復雜和精細,足見其家底之殷實,至少也是不差錢的人家。眼下雖已殘破不堪,但是,透過這些珠簾畫棟,仍然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從布局和風格上看,跟我們剛開始在一條小巷里看到的非常相似,估計這地方當年流行這樣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過來之前就知道,此古鎮(zhèn)上保存完好的、比較精彩的、屬于文物級別的古建筑群主要有禹王宮,十全堂和袍哥茶館等。這些看點我們當然不會錯過。</p> <p class="ql-block"> 禹王宮里面的戲臺兩側(cè),兩條威武的巨龍纏繞在立柱上,凸顯禹王降龍伏虎的無敵氣概。</p> <p class="ql-block"> 禹王宮最早始建于清朝早期,整個建筑群布局工整,氣勢宏大,做工精致,是一處很耐看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門框上和立柱上的雕飾物很講究,很用心,讓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幾眼。</p> <p class="ql-block"> 十全堂也是豐盛古鎮(zhèn)保存得較好的古建筑群,之所以起名為十全堂,表達了主人家希望能兼具“志、智、勇、度、道、理、禮、儀、賢、情”這十個方面,即大家所說的“十全十美”。十全堂始建于清代中期,是豐盛場劉氏家族的發(fā)家老宅,最初由劉氏先祖劉季創(chuàng)建。民國時期由著名鄉(xiāng)紳、豐盛商會會長、三縣聯(lián)防總司令劉道輔先生對十全堂進行了重新修繕和擴建,形成了前店、中庭、旁院、后堂、碉樓等建筑格局。</p> <p class="ql-block"> 這些都是十全堂建筑群里面大大小小的房門,由此可見其厚重與森嚴。</p> <p class="ql-block"> 十全堂對外壁壘森嚴,對內(nèi)舒適溫馨,里面房屋甚多,我們在里面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居然有點迷失方向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是從哪里進來的,應該從哪里出去,可見其規(guī)模之大,也可以想見這劉家在當時是怎樣的富足。</p> <p class="ql-block"> 十全堂里面的這套法器,曾經(jīng)在動亂歲月里流失到了海外,2021年才得以返回中國,因而彌足珍貴。</p> <p class="ql-block"> 十全堂里面的每一道門窗都值得細看,我隨手拍了一些,一并放在這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欣賞。</p> <p class="ql-block"> 最后,讓我們再走進這一家茶館看看,各位千萬別小看了這家茶館,看似門臉不大,其實里面大有內(nèi)容。這就是該鎮(zhèn)著名的袍哥茶館(也叫仁壽茶館)。</p> <p class="ql-block">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川渝地區(qū)一度盛行的哥老會,俗稱“袍哥”,是一種以義字當頭的抱團組織,袍哥的老大在自己的圈子內(nèi)說一不二,因此,地方官員常常都要敬他三分。這個茶館就是鎮(zhèn)上的袍哥兄弟聚會和休閑的地方,因此,一進門就可以見到“義重江州”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義字當頭的袍哥人家,自然要以關(guān)老爺為尊。來到這里的袍哥兄弟,有事無事必須先敬關(guān)老爺。</p> <p class="ql-block"> 茶館內(nèi)設(shè)有若干茶房,供來此休閑的袍哥兄弟使用。看起來這些茶房還是有奢有簡,他們當年或許也是有尊有卑的,不同層級的袍哥人士進入不同的茶房?</p> <p class="ql-block"> 說到這里,必須跟朋友們提起另一件事,大家想知道這座茶館的主人是誰嗎?朋友們肯定知道就是這里的袍哥老大。問題是: 這里的袍哥老大究竟是誰?</p> <p class="ql-block"> 前面提到過,那個富甲天下的十全堂主人叫劉道輔,其實他也是這個袍哥茶館的主人。走在豐盛古鎮(zhèn)的大街上,我們幾次聽到熱情的當?shù)厝酥鲃咏o我們介紹了十全堂和袍哥茶館主人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 前面說到過“劉道輔”這個人,可能多數(shù)人對他不會有印象,所以,當?shù)厝藭鲃犹崾? 劉道輔就是著名影星劉曉慶的姥爺,劉曉慶是隨她母親姓的。</p> <p class="ql-block"> 以前只知道劉曉慶是重慶市涪陵區(qū)人,現(xiàn)在才知道,她母親是重慶巴南區(qū)豐盛古鎮(zhèn)上出生的大戶人家女兒,長大后嫁到涪陵成為了涪陵人。雖然她的媽媽嫁到了涪陵,但他們劉家的根基是在這個豐盛古鎮(zhèn)上的,她媽媽的父母和叔叔伯伯們都一直生活在豐盛古鎮(zhèn)上。因此,這里才是劉曉慶的老家。其實,無論是重慶巴南還是重慶涪陵,在這里的人看來并沒有多大區(qū)別,因為抬腳就可以跨入對方地界。</p> <p class="ql-block"> 我懷疑當?shù)卮迕裼锌赡芤杂瀭饔灒闵暇W(wǎng)查了一下,事實居然確實如此。百度上是這樣說的: 劉道輔是劉曉慶的外公,據(jù)傳曾是重慶“袍哥會”的舵主?。袍哥會是晚清時期最大的三個幫派之一,源自《詩經(jīng)》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講求江湖義氣和兄弟情誼,信奉關(guān)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劉道輔的女兒劉慧華(劉曉慶母親)和她的兄長劉渝民沒有繼承家族的江湖事業(yè),而是投身于革命,從事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時期的重慶,劉慧華負責通訊聯(lián)絡工作,多次保護戰(zhàn)友脫險,展現(xiàn)了智勇雙全的品質(zh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劉慧華后來在重慶市公路局工作,生活安定。她與第一任丈夫離異后,再婚嫁給同樣有過地下工作者經(jīng)歷的冉昌儒,冉昌儒對劉曉慶視如己出,教導不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