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9日早晨7時,我們遼寧鞍山中旅"7省15日大巴游"旅行團,一行40人用過早餐,乘大巴車離開江西省上饒市三清鄉(xiāng)途窩假日酒店,按旅游計劃去三清山景區(qū)游覽。上午8時到達三清山景區(qū),在三清山景區(qū)游覽了6個半小時。這一天是我們此次旅行難得的好天氣,天高氣爽。下午14點3O分結(jié)束了三清山景區(qū)的游覽行程,乘坐大巴車去浙江省永康市,下午18點40分入住泛海曼居酒店。這是我第二次游覽三清山,2018年3月28日初游三清山。</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丫山,位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面積433平方公里。三清山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中的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巔而得名"三清山″。三清山上建有道教三清宮。</p><p class="ql-block">攝影老王</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金沙索道上下山,沿高空陽光海岸桟道游覽了三清山的″巨蟒出山″、"萬笏朝天"、″東方女神″、″企鵝獻桃″、"玉女開懷"″玉京群峰"、"神龍戲松″、″葛洪獻丹″等著名景點。</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主體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6.3公里,平面呈荷葉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三清山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qū)域內(nèi)展示了獨特的花崗巖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侯奇觀相結(jié)合,呈現(xiàn)了引人入勝的自然美?!吨袊鴩业乩怼冯s志推選為″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質(zhì)學家一致認為是″西太平洋邊緣最美麗的花崗巖"。是世界上已知花崗巖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態(tài)最多樣的峰林。</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是中國東南部的一座以中生代花崗巖和元古代、古生代地層為主組成的具有豐富地質(zhì)遺跡與獨特地質(zhì)地貌的自然地理區(qū)域。于2019年9月加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zhì)公園網(wǎng)絡?!?lt;/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花崗巖峰林微地貌景觀類型,主要有峰巒、峰墻、峰叢、石林、峰柱、石錐、巖壁、峽谷和造型石景觀等9種類型,是研究花崗巖微地貌形成演化的關健地區(qū)。在核心景區(qū)3780公頃的范圍內(nèi),有奇峰48座,造型石89處,景物景觀384余處,堪稱天下花崗巖微地貌的天然博物館。造型石景觀豐富奇絕,其中"東方女神″、"巨蟒岀山″兩處標志性造型景觀,為世界"絕景″。</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萬笏朝天″景觀,是由7根直立的峰柱組成的花崗巖峰墻景觀。峰柱猶如中國古代朝堂上大臣朝見天子時手持的笏板,故此得名。它是花崗巖體被兩組垂直裂隙(節(jié)理)切割,并遭受風化和流水侵蝕等作用而形成的。</p><p class="ql-block">奕鳴攝影</p> <p class="ql-block">當你游覽在三清山,被三清山的曠世美景所陶醉時,仿佛耳邊傳來了陣陣悅耳的駝鈴聲,抬頭望去雙峰突起,一只駱駝高仰著頭,正一步步從遠古走來,天地造化,神似駱駝,故名神駝峰。</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巨蟒出山″自然景觀,世界遺產(chǎn)標準:具有最顯著的自然現(xiàn)象和天然美景。三淸山花崗巖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巨蟒出山是花崗巖峰柱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巨蟒峰,此花崗巖峰柱高達128米,直徑7一8米不等,頂部粗,中部略細,猶如巨蟒破山而出,故名"巨蟒出山″。它是花崗巖體被兩組垂直裂隙(節(jié)理)切割,因遭受風化,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等作用而形成的。同時花崗巖體沿近水平裂隙(節(jié)理)產(chǎn)生多處崩解,見多條細小的巖脈,猶如蟒蛇圍系多條彩帶。</p><p class="ql-block">灑脫的蒲公英攝影 </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版的"一柱香″奇異景觀,我記得湖北恩施大峽谷有一柱香景觀,湖北神農(nóng)架有一柱香景觀。</p><p class="ql-block">灑脫的蒲公英攝影</p> <p class="ql-block">擎天一柱,拔地而起,頂天立地,巍峨雄壯,</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巨蟒峰,峰端略粗,形似巨蟒之首,峰腰略細有若巨蟒之身,云霧繚繞時,巨蟒大有行云走龍之勢。更精彩的是移步異景,一會似巨蟒出山,攪動天地;一會似駱駝,駝鈴聲聲悅耳;一會拔地而起,似擎天一柱;一會又似一柱香,香煙裊裊 。真是天雕地琢,妙哉!奇景也。</p><p class="ql-block">巨蟒出山,這樣的世界奇絕景觀,在2O17年4月15日凌晨,幾各攀巖者,為了一已的攀巖之私,在峰柱上打入巖釘(26顆)利用繩索,攀爬128米高的峰柱(巨蟒峰),雖成功登頂,但對峰柱造成嚴重破壞,最終惡劣的違規(guī)行為被法院判罰600多萬元。愛護風景區(qū)的一草一朩,一石一巖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 的責任。</p><p class="ql-block">奕鳴攝影</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東方女神"自然景觀,也叫司春女神,傳說為西王母之女的化身,守護著三清山。東方女神高86米,海拔1314米的花崗巖峰柱酷似一位秀發(fā)披肩的東方少女端坐于群峰之間,故名"東方女神″。這是花崗巖體被兩組近垂直的裂隙(節(jié)理)切割成的峰柱,峰柱經(jīng)近水平的裂隙(節(jié)理)分割為兩節(jié),再經(jīng)重力崩塌和球狀風化等作用形成的獨一無二的象形景觀。</p> <p class="ql-block">奕鳴攝影</p> <p class="ql-block">奕鳴攝影</p> <p class="ql-block">女神峰在三清山南側(cè),面玉京峰,近觀遠眺,皆形似女神。東方女神,鬼斧神工,大自然的杰作,宛如一尊精雕細琢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她披發(fā)齊肩,雙手托著兩棵青翠古松,正襟端坐,凝神沉思,栩栩如生,體現(xiàn)出東方女神的文靜、淑雅、端莊、含蓄的高貴氣質(zhì)。</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造型石東方女神,太形象了、太逼真了,氣質(zhì)優(yōu)雅,絕美!大自然的杰作,絕版精品,中華民族的瑰寶,世界獨一無二。我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用手機拍了n張東方女神的照片,只能選幾張與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玉女開懷,此花崗巖巨頂頂部酷似一對少女圓潤飽滿挺拔的乳房,故名"玉女開懷′。這是花崗巖體被裂隙(節(jié)理)切割,經(jīng)重力崩塌、差異風化和球狀風化而形成的象形景觀。</p> <p class="ql-block">這塊花崗巖巨頂上這對圓潤飽滿高挺的乳峰,落落大方又無拘無束。更為神奇的是,在這對乳峰之上,兩顆精巧的乳頭,赫然亭亭玉立 ,乳峰、乳頭渾然一體,巧奪天工,妙不可言。在雙乳峰下,一根石柱,陽剛雄起,天然一體。傳說,金童玉女游玩三清山,被三清山的美景所陶醉,喜樂開懷,隨忘了形,留下這奇絕之景觀。</p> <p class="ql-block">濟公山頭坐,放眼觀玉女。心猿又意馬,是美惹的禍。此處導游講,流氓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玉京群峰,世界遺產(chǎn)標準:具有最顯著的自然現(xiàn)象或天然景觀,三清山花崗巖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玉京峰群是花崗巖峰巒的典型代表,是山水畫的自然模本。</p> <p class="ql-block">雛雞出殼,小雞啄破蛋殼,勇敢的伸出腦袋,張望這新奇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生死戀,在這塊彌勒石上生長著兩棵松樹,曾經(jīng)一樣青春,現(xiàn)在一生一死,一榮一枯,可它們還是廝守在一起,形影相隨,不離不棄。因此,人們說這是生死戀,象征著至死不渝的愛情。</p> <p class="ql-block">在三清山的一處巖壁上倆棵小樹纏綿在一起,真是好女遇纏郎,一方熱烈火辣,一方半推半就,妥妥的東方人的戀愛方式 ,卿卿我我,一場幸福甜蜜的愛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鍘刀石,此花崗巖石柱底部相連、頂部分開,狀若鍘刀,故名″鍘刀石″。它是花崗巖巖體,被兩組斜裂(節(jié)理)切割,發(fā)生差異風化和重力崩塌后形成的象形景觀。</p> <p class="ql-block">傳說這是包公的虎頭鍘刀,當年鍘拋妻棄兒攀龍附鳳的附馬爺陳士美頭顱用的就是這把鍘刀。它代表著正義,代表著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代表著剛正不阿。鍘刀在此,包公何在?</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幽谷中的陽光海岸懸空桟道,全長4公里,海拔1600米,如蛟龍盤懸山谷之中,可近距離觀賞云海與奇峰怪石,人走在上面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太美妙了!</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松,在懸崖峭壁,在峰巔石隙中,破石而生,凌空而長,笑傲天地,迎風迎雨迎冰雪,生機勃勃,賦予奇峰異石以生命之美。</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的松樹大都頂平如傘,主干蒼老遒勁,如龍?首,如鳳展翅,造型美觀奇特。</p> <p class="ql-block">灑脫的蒲公英攝影 </p> <p class="ql-block">企鵝獻桃,此花崗巖體形如兩只企鵝獻仙桃,故名"企鵝獻桃。它是花崗巖巨石被幾組裂隙(節(jié)理)切割,并遭受風化、侵蝕和重力崩塌等而形成的象形景觀。企鵝的尖喙為花崗巖差異風化形成的″石錐"。</p> <p class="ql-block">一對恩愛的企鵝,形影不離,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雙雙扭動著笨拙的身子,邁著方步仰天叫著,幸福的向前走去。惟妙惟肖,形象逼真。</p> <p class="ql-block">擎天一柱與企鵝獻桃同框,</p><p class="ql-block">灑脫的蒲公英攝影</p> <p class="ql-block">神龍戲松,系花崗巖造型石,宛如一條長龍緊貼崖壁,仿佛在與松樹嬉戲,又似乎在謀劃什么陰謀。民間傳說這條蟒蛇蟄伏與此,想找機會進南天門,卻被守護南天門的鯤鵬發(fā)現(xiàn),一直苦無良機。這是三清山絕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戲松神龍的龍尾,</p> <p class="ql-block">神龍戲松的神龍龍尾,換個角度就是大象的鼻子,惟妙惟肖 ,生動形象。</p><p class="ql-block">奕鳴攝影</p> <p class="ql-block">巉巖東南面有形狀如八戒像,名為"八戒窺仙石″,峰頂平坦約有40平方米,中間有一凸起的方石,上刻有中國象棋盤,傳說是太上老君與眾仙下棋處,人稱″棋盤石″。</p> <p class="ql-block">依然攝影</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奇巖蜂窩穴,花崗巖體表面可見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型、橢圓形小洞穴,形似蜂窩,故稱″蜂窩穴″。它是花崗巖地區(qū)一種較為特殊的微地貌景觀,是巖體發(fā)生蜂窩狀風化作用的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位父親抱著孩子游覽三清山,孩子睡了,他只能坐在凳子上,將孩子摟在懷里 ,爭取讓孩子睡的舒適一點。</p> <p class="ql-block">這小家伙同媽媽游覽三清山,走累了,媽媽哄著向前走,小家伙就是不走,索性坐在石階上休息 ,看看媽媽你耐我何?</p> <p class="ql-block">老人家年事已高,游覽三清山腿腳有些吃力,兒女們給老太太租副滑桿,抬著老太太游覽三清山美景。人間大愛,孝心在高山。</p><p class="ql-block">懷里抱著、手里 拽著 、滑桿抬著 ,游三清山,三清山真是魅力無窮。</p> <p class="ql-block">企鵝、女神同框,景觀在不同角度觀看,達到不同視角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馬頭石,此花崗巖峰柱因形酷似馬頭而得名″馬頭石″,它是花崗巖體沿裂隙(節(jié)理)差異風化形成的象形景觀。馬頭高揚,仿佛嘶鳴長嘯,震長空,雄壯威武。</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道教始于晉代,據(jù)史書記載,東晉升平年間(357一361年)葛洪與李尚書上三清山結(jié)廬煉丹,著書立說,至今山上還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丹爐遺跡。丹井,歷時一千余年,終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稱為″仙井″。</p> <p class="ql-block">1600余年的道教歷史孕育了豐厚的道教文化內(nèi)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宮古建筑群,被國務院文物考證專家組評價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葛洪獻丹,位于南清園景區(qū),這座山峰頂部造型酷似一道士手捧藥葫蘆,因而得名″葛洪獻丹"。人們以"葛洪″為名,紀念葛洪在此煉丹開山,展現(xiàn)道教文化與自然奇觀的完美結(jié)合。葛洪是東晉時期的著名教道學者、煉丹家和醫(yī)藥學家,葛洪在三清山結(jié)廬煉丹,不僅開啟了三清山的道教文化,還留下許多與道教相關的遺跡和文化傳承。被譽為三清山的開山始祖。</p> <p class="ql-block">三疊龜顧名思義,以三只烏龜疊在一起的自然景觀而得名。所謂千年王八萬年龜,龜可是長壽之王,更何況三只烏龜疊在一起,更是福中添福,壽上加壽,吉利的象征。這一自然景觀,在金沙索道上索道的不遠處,它還象一塊立于三清山的一塊無字碑,讓人們游完三清山進行由衷的訴說和評價 。</p> <p class="ql-block">三清山向世人展示了獨特的花崗巖石柱與山峰,以及豐富的花崗巖造型石與多種植被相結(jié)合的自然景觀,這些遠近變化的景觀,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美學效果。</p><p class="ql-block">三清山美在自然古樸,奇在形神兼具,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廬山之秀,仙靈眾相,惟妙惟肖,異彩紛呈,鐘靈毓秀,自古享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無雙福地″的盛譽。</p><p class="ql-block">三清山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世界地質(zhì)公園、國家自然遺產(chǎn)、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三清宮古建筑群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三清山歷經(jīng)14億年的地質(zhì)變化運動,風雨滄桑,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巖峰林地貌。宋代蘇東坡遍覽祖國大好河山后,對三清山贊嘆″攬勝遍五岳,絕景在三清"。</p> <p class="ql-block">手機攝影:無言</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無言</p><p class="ql-block">音樂:古琴禪修</p><p class="ql-block">演奏:巫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