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繼續(xù)在圣彼得堡游覽。</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在圣彼得堡火車站買了去莫斯科的火車票,以為就在這里上車,所以,剛決定把行李放在車站,空車出去。這時車站服務(wù)人員過來,告知,你們買的火車票,不在這里上車,要在圣彼得堡的另一個車站——“莫斯科站”上車!哎呀,幸虧服務(wù)員的告知,否則會誤了這班車!</p><p class="ql-block"> 于是,趕緊騎車去莫斯科站,問清了各個事宜,才放心的出去。 </p><p class="ql-block"> 我們首先到了冬宮的涅瓦河對面廣場,這里旅游大巴不少,游客眾多。</p><p class="ql-block"> 然后去了圣一撒大教堂,這是圣彼得堡三大教堂之一,票價買450盧布。買票之前,我們看到有人登上教堂的圓頂,結(jié)果,這個票是普通票,要登頂,得另買票!</p><p class="ql-block"> 又去了圣彼得堡尼古拉教堂。</p> <p class="ql-block">這是圣彼得堡的其中一座火車站——莫斯科火車站。凡是去往莫斯科方面的火車,都要經(jīng)過這里,或在這里發(fā)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埃及的方尖碑</p><p class="ql-block"> 方尖碑是埃及的杰作,全世界現(xiàn)存古埃及方尖碑共有29座,其中9座在埃及本土,其余20座在意大利,其他散落在英國、法國、土耳其、俄國、美國等地?,具體來說,意大利羅馬有13座方尖碑,梵蒂岡圣彼得廣場有1座無字方尖碑,英國有2座,法國有2座,土耳其有1座,美國有1座?。</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說俄羅斯沒有方尖碑,這座方尖碑,是仿制的。</p> <p class="ql-block">在俄羅斯,很少看見有遛狗的,人牽著小狗的畫面也極其少見,這是唯一見到的,還感到挺驚奇!</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的街頭巷尾,公園里,橋上,廣場,各種塑像隨處可見,可以說,俄羅斯是一個雕塑大國。</p> <p class="ql-block">這個黑顏色的樓,在圣彼得堡也屬鳳毛麟角。</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州立宗教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在冬宮涅瓦河對岸的廣場拍攝。</p> <p class="ql-block">鐮刀斧頭旗,已經(jīng)失去了顏色,沒人待見了!你看,在此拍照的人都沒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州立宗教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圣一撒大教堂高約102 米,圓頂直徑為22.15 米。用橡木制成的3 扇巨門,每扇門面積為42 平方米,重達(dá)20 噸。整座建筑物重30 萬噸,里面可容納1.4萬人。教堂的施工經(jīng)歷了奠基、立柱、砌墻、封頂?shù)冗^程。這座建筑的地基深達(dá)10 米。</p> <p class="ql-block">教堂自落成以來沒有重新鍍金,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教堂內(nèi)有許多鍍金的、青銅的和大理石雕塑,有多幅色彩斑斕的鑲嵌畫和宗教畫,還有用烏拉爾寶石和名貴孔雀石、天青石制作的藝術(shù)品作為裝飾。教堂內(nèi)有鐵梯可以直達(dá)頂部大平臺,在平臺的各個方位極目遠(yuǎn)眺,列寧格勒全城的景物一覽無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伊薩基輔大教堂受到嚴(yán)重?fù)p壞,20 年后才修復(fù)完畢,但留下教堂大門外的大理石柱子上的幾處彈痕沒有修補。在一根柱子旁掛著一塊銅牌,上寫:“這是在1941~1944 年,德國法西斯發(fā)射的148478發(fā)炮彈中其中一發(fā)留下的罪證。”大教堂造型雄偉壯觀,如今仍被視為俄羅斯晚期古典主義建筑的精華。</p> <p class="ql-block"> 教堂四周各豎有16 根粗大的花崗巖石柱,成雙排托起雕花山墻。每根石柱重114 噸,是從30 公里外的芬蘭灣運來的。</p> <p class="ql-block">進入圣一撒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立柱時采用的是“絞關(guān)法”,128 名壯漢同時推動絞盤,將114 噸重的石柱豎起來。教堂內(nèi)有一張圖形象地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立柱的壯觀場面。柱子豎完后砌墻,接著再豎上層的細(xì)石柱子,這些細(xì)石柱是用42 種進口大理石制成。柱子全部豎好后,最后覆上圓頂。大教堂的內(nèi)外部裝修更為考究,光黃金就用去400 公斤,僅穹形外部鍍金就耗費100 公斤。</p> <p class="ql-block">彼得·普里莫凱瑟</p><p class="ql-block">琳二世</p><p class="ql-block">1582年</p> <p class="ql-block">按照說明,這是框架模型。</p> <p class="ql-block">金碧輝煌!</p> <p class="ql-block">這是圣一撒大教堂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這豪華馬車,若乘之,價格一定不菲。</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政府大樓。</p> <p class="ql-block">看這樹的枝干連接。</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尼古拉教堂</p><p class="ql-block"> 淡藍(lán)色的墻面和白色的圓柱,以及金色的穹頂閃耀著迷人的光芒,這是俄羅斯斯巴洛克風(fēng)格的教堂,今天依然很活躍。</p><p class="ql-block"> 教堂內(nèi)部被分成了兩部分,下部是禮拜堂,上部是周日進行禮拜的明亮大廳。內(nèi)部裝飾豪華,金色的雕刻給人的印象不像是俄羅斯東正教教堂,而更像是天主教教堂。</p><p class="ql-block"> 這里所祭祀的圣尼古拉被認(rèn)為是航海者的守護神。因此,這座教堂也被稱為“大海的教堂”。它與俄羅斯海軍的聯(lián)系也很密切,在墻壁里放置有許多石碑,是為了紀(jì)念日俄戰(zhàn)爭中在對馬海峽犧牲的船員。最近在上面也相繼添加了在核潛艇事故中犧牲人員的紀(jì)念石碑。</p><p class="ql-block"> 在廣場西側(cè),建有一座標(biāo)示教堂入口的四層鐘樓。</p> <p class="ql-block">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于1844年3月18日生在諾夫戈羅德省齊赫文市一個貴族家庭里;這個古老小城市美麗的自然景色,它那保持古風(fēng)的民間儀式和優(yōu)美的民歌,留給童年時代的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很深的印象。六歲起,他開始學(xué)習(xí)彈奏鋼琴,近十一歲就嘗試寫作樂曲。1856年滿十二歲時,他被選入彼得堡海軍士官學(xué)校,同時不斷地進行他的音樂研究。1861年底他開始結(jié)識了巴拉基列夫,并參加了他的“小組”活動;同當(dāng)時這些進步的俄羅斯音樂家的交往,開拓了他的藝術(shù)視野,堅定了他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的信念,他的《第一交響曲》就是在巴拉基列夫的直接指導(dǎo)下寫出的。后來,他在“強力集團”作曲家當(dāng)中的地位,用另一位俄羅斯音樂評論家謝洛夫的話說,甚至“真如鶴立雞群”。</p> <p class="ql-block">俄羅斯音樂家。</p> <p class="ql-block">在圣彼得堡,見到一個城市現(xiàn)象,那就是說所有的臨街門店,沒有一家是在門外營業(yè)的,基本都關(guān)著門,門外除了招牌,廣告的也沒有,得透過門窗玻璃,才能看見里面的經(jīng)營項目??赡苁钱?dāng)?shù)厝肆?xí)慣了,熟悉了,能很快知道里面是買什么的!</p><p class="ql-block"> 這種現(xiàn)象,在其他國家很少見吧?起碼我們國家少有吧。</p> <p class="ql-block">在圣彼得堡,建筑是藝術(shù),雕塑是藝術(shù),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隨處可見!</p> <p class="ql-block">俄羅斯民族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上乘火車離開圣彼得堡,明天早上到莫斯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