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山昂首承厚德,黑水揚波頌深情。2025.6.6日,東北大學科學館建龍報告廳“徐明校友獎學金頒發(fā)儀式暨頒獎典禮”在這里隆重舉行。</p> <p class="ql-block">這是徐明校友繼全額資助老五屆向母校百年校慶獻禮的551工程、向他工作過的沈陽大學捐贈獎學金之后,再次向母校東北大學捐贈獎學金。</p> <p class="ql-block">作為退休多年,賦閑在家的我,受邀參加這次活動,心情很是激動!</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場館,一個個年輕的面龐,仿佛又穿越回在校工作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會議開始之前,先拍幾張照片留存,這也是工作時養(yǎng)成的習慣吧。</p> <p class="ql-block">會議開始了!主持人由東大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書記副院長氣質(zhì)優(yōu)雅、語音清麗的劉婉婷擔任。</p><p class="ql-block">她說:我們今天相聚于此,舉辦徐明校友獎學金頒發(fā)儀式暨頒獎典禮,共同見證一場跨越時光的愛心接力,一次五育并舉的生動實踐。</p> <p class="ql-block">資源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艾國生致辭,他說:</p><p class="ql-block">在東大璀璨的星河中,徐教授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深深愛校情懷,成為后輩仰望的明燈和學子的榜樣!</p><p class="ql-block">徐教授設(shè)立獎學金的善舉,是對母校的深情回饋,對學院的鼎力支持,更是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許!</p><p class="ql-block">這份獎學金,是物質(zhì)支持,更是精神感召與榜樣的力量,連接著校友愿望與學子的夢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簽約儀式由東北大學張學良教育基金會辦公室副主任展成與徐教授簽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刻,落筆的不僅是一份協(xié)議,更是徐教授對母校的拳拳之心,是托舉東北大學青年夢想的鄭重承諾!</p> <p class="ql-block">頒獎典禮開始了!</p><p class="ql-block">資土學院離退休分會會長、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苑靖宣讀頒獎詞和獲獎名單。</p> <p class="ql-block">他說:體育承載樹德鑄魂、啟智潤心的核心使命。在全面推進“五育融合”體系建設(shè)中,徐教授在資土學院設(shè)立的以鼓勵大學生強身健體的體育精神為主題的獎學金,旨在鼓勵本科生以體育鍛煉意志,更是學院踐行健康第一理念的具體實踐。</p> <p class="ql-block">在頒獎典禮環(huán)節(jié),授予49名同學運動會專項獎勵;</p><p class="ql-block">授予春秋二季“朝陽跑”活動一等獎6名同學,二等獎16名同學,三等獎30名同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徐教授為學子們頒獎。</p> <p class="ql-block">獲獎代表2014級同學張萌發(fā)言,深情表達了對徐教授的感謝和未來的日子勤奮努力,成長成才,做一個徐教授那樣具有愛國愛校情懷的人的信心和決心。</p> <p class="ql-block">為了讓學生更多了解徐教授,學院邀請東北大學著名教授、校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wù)副主任竇勝功老師做《赤城一顆心,傾情敬母?!返膱蟾?。</p> <p class="ql-block">竇教授的報告,重點介紹了徐明教授在東大百年校慶開創(chuàng)的六項全國記錄。</p> <p class="ql-block">徐教授的工作經(jīng)歷及獲得的榮譽稱號。</p> <p class="ql-block">1、徐明教授組織一千多名全國各地老五屆校友成立聯(lián)誼會,在全國高校尚屬首例,從而開創(chuàng)了我國高校的記錄。</p> <p class="ql-block">2、徐明教授組織組建了1200名老五屆校友的微信群,其規(guī)模之大,開創(chuàng)了我國高校的記錄。</p> <p class="ql-block">3.徐明教授倡議發(fā)起、策劃設(shè)計、組織實施、全額資助、帶領(lǐng)1200多名老五屆校友,圓滿完成了東大百年校慶的“五五一”獻禮工程,開創(chuàng)了我國高校的記錄。</p> <p class="ql-block">4.徐明教授陸續(xù)挑選了了23名耄耋之年的老五屆校友,組成了特別能戰(zhàn)斗的聯(lián)絡(luò)員團隊,23名聯(lián)絡(luò)員在徐明教授的感召和帶領(lǐng)下,經(jīng)過近二年的日夜奮戰(zhàn),以驚人的戰(zhàn)斗力,最終出色圓滿完成了“551”工程,從而在東大校史上留下一塊永久的豐碑,開創(chuàng)了東北大學和我國高校記錄。</p> <p class="ql-block">5.在百年校慶期間,徐明教授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584名老五屆校友,連續(xù)三天開展三次盛況空前的大型慶?;顒?,從而開創(chuàng)了東北大學和全國高校的記錄。</p> <p class="ql-block">6.老五屆校友百年校慶的“551”獻禮工程及建校百年的一系列慶?;顒?,始終都是由徐明教授倡議發(fā)起、策劃設(shè)計、組織實施、全額資助的,從而開創(chuàng)了東北大學和我國高校中個人貢獻最大的記錄。</p> <p class="ql-block">徐明教授的高尚品格獲得了獲得了實至名歸的最高評價與榮譽。</p><p class="ql-block">金杯銀杯不如校友的口碑,校友評價他就是當代的活雷鋒,發(fā)自內(nèi)心敬佩他、支持他、感謝他、崇拜他!</p> <p class="ql-block">老五屆獻禮百年校慶的“551”工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校訓石了。徐教授歷盡千辛萬苦,大海撈針般在安徽靈璧尋找到了這塊與老五屆、東大白山黑水標識完全契合的石頭。</p> <p class="ql-block">人好天助。校訓石按照百年校慶的日程,在從安徽運往沈陽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幾件“奇事”。</p><p class="ql-block">一是啟程前一天,突降大雨,徐教授很擔心能否按時運送到校,沒想到第二天啟程之日,艷陽高照,風清氣爽。老五屆校友說,這是老天為校訓靈石洗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是運輸?shù)牡谝徽臼菑男熘莸矫鞴?,簡稱“徐明高速”,是巧合,更是天意!</p><p class="ql-block">三是校訓石落成典禮,當天氣象預(yù)報有大到暴雨,結(jié)果典禮期間根本沒有下雨,典禮結(jié)束,嘉賓到達酒店后,大雨立馬從天而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校訓石的運往學校途中,所到之地,老五屆校友高度關(guān)注,寫詩作賦,行注目禮,至今想起,仍今人心潮激蕩。</p> <p class="ql-block">鑒于徐明教授在東大百年校慶中做出的突出貢獻,校黨政班子決定聘任徐明校友為東北大學校董會董事,東北大學校友工作特別貢獻獎。</p> <p class="ql-block">座談會上,學校黨委書記郭海、校長馮夏廷禮讓徐教授坐在他們中間,徐明教授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學校黨政領(lǐng)導(dǎo)尊重和最高禮遇。</p> <p class="ql-block">竇教授深情的發(fā)自肺腑的演講,徐明教授的事跡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在場的師生,聽講時鴉雀無聲,演講結(jié)束,掌聲如雷鳴。</p> <p class="ql-block">我個人作為徐教授的忠實鐵粉,對徐教授的事跡耳聞目濡,應(yīng)該說非常了解,但每一次參加還是受到深深的震撼與感動。</p><p class="ql-block">有三點感受與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1.徐教授有兒有女,有孫子孫女外孫,他的積蓄留給子孫理所當然,無可厚非,可他卻回饋母校、回饋他工作過的大學,鼓勵資助學子勤奮向?qū)W,成長成才,這種無私奉獻的大愛情懷和高尚品格,在“一切向錢看”的大環(huán)境下,彌足珍貴!</p> <p class="ql-block">2.徐教授慷慨捐贈的背后,是個人生活的節(jié)儉.苛刻與高度自律。他出行公交,不煙不酒,衣服有舊的不買新的,甚至還穿帶補丁的,吃飯自己做(老伴在北京幫子女照顧孫子孫女)家務(wù)自己搞,餐食及其簡單,連80歲生日也是自己在家做一碗面,吃二碟剩菜。應(yīng)該說,他捐贈的每一分錢,都凝結(jié)著樸素生活的印記。</p><p class="ql-block">他的捐贈,不是財富的炫耀,而是價值的彰顯,他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什么是重要的東西。</p><p class="ql-block">“摳”背后的慷慨,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和擔當,是對知識價值的堅定信仰,是對母校培養(yǎng)的深情回饋。</p> <p class="ql-block">3.徐教授已80高齡,他做這些事不為名不為利,是純粹的精神追求,高尚品格、高貴情操。值得我們所有人的尊重與愛戴!</p><p class="ql-block">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富有不在于積累多少,而在于分享多少;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記住多少,而在于傳承多少。這種薪火相傳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碼,也是年輕一代面對未來挑戰(zhàn)最寶貴的精神資源。</p><p class="ql-block">徐教授在青年學子中播下的感恩與愛的火種,必將在未來的日子里,星火燎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