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晉祠公園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千米處的懸甕山腳下,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晉陽大道,距晉源區(qū)政府約4公里,距太原市政府約30公里。</p><p class="ql-block"> 晉祠公園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是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建。1949年太原解放后,由三處私家別墅組建而成,后經(jīng)多次擴建形成現(xiàn)在的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 公園內(nèi)有水面約300余畝、綠地約605畝、建筑面積6670平方米,總面積約1.65平方千米。公園內(nèi)山清水秀,晉水的三個源泉——善利泉、魚沼泉和難老泉,為晉祠增添了靈氣。從高空俯瞰,晉祠公園九龍湖湖心島呈“愛心”形狀。晉祠公園承擔著植物栽培與研究、管理與養(yǎng)護等功能,園內(nèi)栽植有銀杏、玉蘭、牡丹、水杉等49科,134種,40000余株名貴花木,堪稱“華北植物園”。?</p><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建于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珍品,殿內(nèi)完整保存了43尊彩繪泥塑。魚沼飛梁是中國唯一一座十字形結(jié)構(gòu)的橋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陸立交橋。獻殿為金代建筑,是古代放祭祀貢品的地方,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四周通風。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寫的《晉祠之銘并序》碑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珍品,此外還有《華嚴經(jīng)石刻》《柏月山房記》等三大名刻,古往今來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祠北浮屠院內(nèi)有舍利生生塔,初建于隋開皇年間,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余米。還有“龍興晉陽”群雕銅像,是為紀念太原市建城2500年而特別設計鑄塑的。</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3日手機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