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張曼玉(Maggie Cheung),1964年9月20日出生于中國香港,祖籍上海市,華語影視女演員、流行樂歌手、詞曲作者,一級演員、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p> <p class="ql-block">1983年,因參加港姐選美大賽獲得“亞軍”及“最上鏡小姐”而出道。</p> <p class="ql-block">1988年6月9日,主演的由王家衛(wèi)執(zhí)導的動作電影《旺角卡門》上映,在片中飾演青澀單純的女主角阿娥,她也通過該片確立其表演風格,并提名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p> <p class="ql-block"> 感情的破碎,我沒有放棄;當時我正在拍攝《甜蜜蜜》那天晚上的單車戲份,我蹬的特別用力,車輪碾過香港的霓虹,像碾碎所有的童話。</p> <p class="ql-block"> 可惜蘇麗珍真沒能和周慕云走完那條小巷。有些故事停在劇照里才最美。—- 《花樣年華》</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誰會不喜歡張曼玉呢?"</p><p class="ql-block">這句話最近在社交媒體上被瘋狂轉(zhuǎn)發(fā),配圖是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穿著旗袍的經(jīng)典鏡頭。確實,從上世紀80年代到千禧年初,張曼玉幾乎定義了華人女星的最高標準——女人韻味十足,隨性又優(yōu)雅,從絕代風華到風華絕代,她是一代影后,更是永遠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 爾冬升是我的劫,梁朝偉是我最大的遺憾。</p> <p class="ql-block">去年在巴黎蒙馬特高地偶遇她,她正蹲在地上給流浪貓喂罐頭。陽光透過梧桐樹灑在她臉上,皺紋里藏著狡黠的笑。那一刻突然明白:這個女人的魅力,不在于紅毯上的璀璨,而在于她敢把人生過成即興創(chuàng)作。</p><p class="ql-block"> 正如《一剪梅》宋. 蔣捷寫道:“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我想加兩句:“青也曼玉,黃也曼玉?!?lt;/p> <p class="ql-block">2024 年她素顏參加上海時裝周,媒體用 “面部僵硬”“疑似醫(yī)美失敗” 做標題,卻忽略了她與年輕設(shè)計師聊得熱火朝天的畫面。這種選擇性失明,像極了《花樣年華》里蘇麗珍的困境 —— 人們只看到旗袍的華麗,卻無視紐扣下的勒痕。</p> <p class="ql-block">張曼玉的故事,是一部女性主義的啟示錄。她用二十年時間證明:離開聚光燈,人生依然可以精彩紛呈。在這個推崇 “凍齡”“逆生長” 的時代,她的存在像一聲驚雷,震碎了所有關(guān)于 “成功女性” 的刻板印象。</p><p class="ql-block">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送給張曼玉的祝福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