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原本就很有名,這里除了藏有傳說中釘死耶穌的“圣釘”,以及達芬奇為存放圣物專門設計的升降電梯外,還因拿破侖曾在此舉行意大利國王加冕儀式。</p><p class="ql-block">但這座教堂真正享譽世界,在于它是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精美的雕塑與裝飾、跨越六個世紀的建造歷程,使其擁有極高的宗教地位,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堪稱藝術(shù)與建筑史上的璀璨瑰寶。</p> <p class="ql-block">五月的米蘭,早晚常飄著淅淅瀝瀝的雨絲。撐一把小傘漫步雨中,濕潤的空氣裹著草木清香撲面而來。</p><p class="ql-block">細雨浸潤下,古老建筑的斑駁色調(diào)更顯深沉厚重,仿佛藏著數(shù)不清的故事。幸而雨霽天晴,陽光傾灑,建筑在金光中熠熠生輝,為這場旅途增添了幾分獨特的詩意與浪漫。</p> <p class="ql-block">天空逐漸放晴,游客收起手中的雨傘,從四面八方涌入廣場。</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前的廣場上熱鬧非凡,似乎這里將要舉辦什么紀念活動。</p> <p class="ql-block">剛剛下過雨,廣場上不僅有藍色遮雨傘,部分宗教旗幟上,還套有遮雨的罩子。</p> <p class="ql-block">這場活動參與者可不少,身著潔白連衣裙的修女、精神矍鑠的老兵、英姿颯爽的現(xiàn)役軍人,還有維持秩序的警察……人們紛紛匯聚于此。</p><p class="ql-block">細雨中,他們的身影相互交織,不由得領(lǐng)略到這座城市濃郁的宗教氛圍與厚重的歷史底蘊。</p> <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從1386年開始興建,歷經(jīng)近6個世紀,于1965年全面完工,見證了眾多歷史變遷和文化發(fā)展。</p><p class="ql-block">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整座建筑應用建筑學、幾何學原理設計修建,有200多個尖頂、135個石雕像和6000多尊雕塑,被馬克·吐溫稱贊為“大理石的詩”。?(網(wǎng)圖)</p> <p class="ql-block">教堂共有5道銅門,上面遍布浮雕。</p> <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正中間的大銅門,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入口之一。它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大師魯多維科于1894年開始設計,1908年才建造完成。</p><p class="ql-block">這扇高24米的大門上,精美的浮雕講述著耶穌的生平以及圣母瑪利亞的重要時刻,從誕生、死亡到重生,無一不體現(xiàn)著高超的雕刻藝術(shù)。</p> <p class="ql-block">這些浮雕不僅有著深厚的宗教意義,還展示了文藝復興后期到20世紀前期,意大利雕刻技術(shù)的演變。</p> <p class="ql-block">來到米蘭大教堂,一定要摸摸銅門上“耶穌誕生”處的小銅人,據(jù)說能帶來一整年的好運。</p> <p class="ql-block">【小貼士】(網(wǎng)圖)</p><p class="ql-block">要想進入米蘭大教堂內(nèi)部參觀,需要到教堂對面貼有標識的建筑內(nèi)排隊購票,而不是在教堂下面的售票處購票,人多啊,千萬可別排錯了隊喲!(10歐元/每人)。</p> <p class="ql-block">懷著敬畏之心,走進了米蘭大教堂。瞬間,一種強烈的震撼感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部高大而寬敞,哥特式的尖頂直插云霄,12根巨大的大理石石柱,每一根都需要數(shù)人合抱,它們穩(wěn)穩(wěn)地支撐著教堂的屋頂,形成了壯觀的石柱森林。</p> <p class="ql-block">石柱上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和圣經(jīng)故事中的場景,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感嘆工匠們的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進入大教堂,會看到地面上有一條紅線橫穿教堂寬度,銅線上有十二星座的標記。</p><p class="ql-block">每當正午時分,陽光會透過教堂頂部的小孔照射在地面的銅線上,一年365天,準確地播報著日期。</p><p class="ql-block">這個巨型日晷是1768年由布雷拉學院的天文學家規(guī)劃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米蘭人費盡心機賦予米蘭大教堂如此豐富的內(nèi)涵,主要有兩個重要原因。其一,公元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米蘭頒布了“米蘭敕令”,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節(jié)點。</p><p class="ql-block">其二,眼前你看到的圓形花窗上有一顆紅色的長明燈,燈中藏有一顆【圣釘】,相傳這顆圣釘就是當年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圣釘。這也是米蘭大教堂千百年以來一直守護的最重要的圣物。</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中的那盞紅燈,在昏暗的光線中閃爍著神秘的光芒。據(jù)說,【圣釘】每年都會定期與觀眾見面一次,屆時圣釘便會從上方緩緩降下。而這個獨特的裝置,竟是由達芬奇親自設計。</p><p class="ql-block">可惜,我們只能看到那長長的繩子和閃爍著紅光的十字架,不由得讓人對圣物充滿了遐想。</p> <p class="ql-block">(網(wǎng)圖)</p><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的所謂“圣釘與信徒見面儀式”,在每年的9月14日。相關(guān)儀式被稱為“尼沃拉儀式”(Rite of the Nivola)。</p><p class="ql-block">這一傳統(tǒng)可追溯至16世紀,由卡洛·博羅梅奧發(fā)起。儀式上,米蘭主教會搭乘裝飾著天使和云朵的升降機,到約45米高處的圣所取出圣釘。隨后,信眾會進行為期三天的朝拜。之后,在星期一將圣釘放回,舉行圣釘升起儀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該儀式原在5月3日“圣十字架發(fā)現(xiàn)節(jié)”舉行,20世紀中葉,在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廢除5月3日的節(jié)日后,改為9月14日“光榮十字圣架慶日”。</p> <p class="ql-block">管風琴造于1542年,1939年擴充,成為一個有180個調(diào)音器、1.3萬個音管的大風琴。它是意大利最大的管風琴之一。而今依然在使用中。</p> <p class="ql-block">大祭壇由佩萊格里尼于1581年設計,四周設5尺高欄,正中圣體龕外有8根鍍金銅柱,支撐著一個凱旋基督銅像的頂蓋,其下由四個小天使抬著,莊嚴肅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不是很熟悉,貌似在很多電影中看到過。</p> <p class="ql-block">在眾多的雕塑中,一尊雕像格外引人注目。周圍聚集著許多游客,大家都在低聲討論著這尊雕像的寓意。他是何許人?他又如何引發(fā)眾人的關(guān)注。</p> <p class="ql-block">這尊耶穌門徒像,他的臉上沒有痛苦,只有一種超脫塵世的平靜,它看上去瘦骨嶙峋卻身姿挺拔,走近細看會發(fā)現(xiàn)其沒有皮膚。身上披著的正是自己被剝下來的人皮。</p><p class="ql-block">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米蘭雕塑家馬可達阿格拉特的作品,雕塑人物是十二弟子中的圣巴多羅買,他在亞美尼亞傳教時被當作異教徒,慘遭活剝?nèi)似⒑Α?lt;/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這是對信仰的極致考驗,只有經(jīng)歷了最痛苦的磨難,才能獲得真正的救贖;也有人說,這是在提醒人們,要時刻銘記耶穌為人類所做出的犧牲。</p><p class="ql-block">無論答案是什么,這尊雕像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對宗教和信仰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沿著教堂的走廊漫步,我欣賞著墻壁上精美的壁畫和彩色玻璃窗。</p><p class="ql-block">壁畫的色彩雖然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但依舊鮮艷奪目,它們生動地描繪了圣經(jīng)中的故事和歷史事件,讓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從教堂內(nèi)仰望彩色玻璃窗,或許因為雨水的沖刷,顯得愈發(fā)剔透和明艷。陽光透過玻璃灑在地面上,形成了五彩斑斕的光影,如夢如幻。</p> 這里有一個暗室,好奇心驅(qū)使探個究竟。 可能是墓室吧 <p class="ql-block">游客絡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米蘭大教堂外觀奢華,堪稱極繁主義的天堂。教堂內(nèi)外共有6000多尊雕像,頂部的135座大理石尖頂。</p><p class="ql-block">站在屋頂上,俯瞰著整個米蘭城,雨后的城市宛如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中世紀的歐洲人認為,高聳入云的建筑能離上帝更近,或許正因如此,米蘭大教堂才建得又高又尖。</p> <p class="ql-block">登上教堂的屋頂,可以領(lǐng)略另一種震撼。米蘭大教堂太精美了,很難相信上面的尖塔都是由工匠們用銼刀一點點雕刻出來的。</p> <p class="ql-block">無數(shù)的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尖頂林立,它們高聳入云,宛如仙境中的城堡。每一座尖頂上都立著一尊精美的雕像,有圣人、圣女,還有天使,他們在風雨中靜靜地凝視著這座城市,見證著歲月的變遷。</p><p class="ql-block">當然,在這些“白色仙人”中,最驚艷的一位當屬那座鍍金圣母像了。</p> <p class="ql-block">-鍍金圣母雕像,位于教堂頂部正中高達108.5米的尖塔上,雕像高4.2米,由3900多塊金片包裹,重量超700公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是米蘭大教堂的標志性象征。?</p> <p class="ql-block">屋頂上可以看到許多排水用的怪獸雕像,它們形態(tài)各異,有的張牙舞爪,有的面目猙獰,仿佛在守護著這座神圣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教堂,六千雕塑中包括:外部的3000多座人物雕像,內(nèi)部的2000多座。當然也少不了屋頂?shù)慕賯€不同形狀的滴水嘴獸像。</p> <p class="ql-block">米蘭大教堂,不僅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凝固的歷史,一首無聲的贊歌,它承載著人類的信仰、智慧和情感,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依然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細雨紛飛的日子里,我與米蘭大教堂有了一次難忘的邂逅。它的莊嚴、神秘、美麗和震撼,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成為我人生中一段寶貴的回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