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燕趙大地、齊魯山河</b></p> <p class="ql-block"> 從河北、山東旅游回來巳多日,一直都有許多雜事紛紛擾擾,現(xiàn)在終于靜下心來,便抓緊時間將這次旅游記憶比較深刻的記錄下來。這次是繼去年四省游后的續(xù)篇,又是一次“壯舉”。我們還是從本溪出發(fā),在沈陽、廊坊兩地接外地同學。這次共計有十七位同學參加,租用了一臺大客車,歷時二十三天,徒經十多個市、縣,游覽六十多個景點,參觀了近八個博物館,行程超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span>燕趙大地、齊魯山河給我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b>一、河北省(一)</b></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包圍著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地處華北平原腹地,是唯一兼具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河北省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有“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這里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p><p class="ql-block"> <b>雄安新區(qū)</b></p><p class="ql-block"> 廊坊是這次旅游的出發(fā)點,第一站經過雄安,我們特地進去看看,哪里還處在建設中。雄安新區(qū)正從“一張藍圖”邁向“一座新城”,成為引領中國高質量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標桿城市。</p> <p class="ql-block"> <b>荊軻塔 </b> </p><p class="ql-block"> 荊軻塔位于保定市易縣荊軻山村,始建于遼乾統(tǒng)三年。是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磚塔,高約26米,白色塔身,每層懸掛風鈴。相傳燕太子丹在荊軻刺秦失敗后,將其衣冠葬于此,形成荊軻衣冠冢。遼代在衣冠冢上修建此塔,后經歷代修繕保存至今。荊軻塔不僅是歷史建筑,更承載了“荊軻刺秦”的悲壯故事,象征“尊賢重義、勇于拼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b>清西陵</b></p><p class="ql-block"> 位于易縣永寧山下,是清朝最后一處帝王陵墓群,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陵寢之一。始建于雍正八年,歷時185年,至1915年光緒帝崇陵完工,陵區(qū)共葬有雍正、嘉慶、道光、光緒4位皇帝,9位皇后,以及妃嬪、親王、公主等80人。</p><p class="ql-block"> 清西陵占地約83平方清西陵公里,包含14座陵寢(4座帝陵、3座后陵、3座妃園寢及4座其他園寢),以及永福寺、行宮等附屬建筑。 我們參觀了泰陵、西昌陵、慕陵、崇陵、永福寺等。泰陵(雍正帝)規(guī)模最大,以2500米神道為中軸,擁有三座精美石牌坊和74座單體建筑。昌西陵(嘉慶帝皇后陵),以回音壁和回音石聞名,回音效果媲美北京天壇。慕陵(道光帝)以楠木雕龍裝飾著稱,建筑風格獨特。 崇陵(光緒帝)中國最后一座封建帝王陵,采用“銅梁鐵柱”結構。而最后一位皇帝溥儀的墓地在陵墓外面的公墓里。</p> <p class="ql-block"> <b>狼牙山</b></p><p class="ql-block"> 狼牙山位于易縣西部,太行山東麓,因奇峰林立、狀似狼牙而得名。它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還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聞名于世。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八路軍五壯士在此阻擊日軍,彈盡糧絕后跳崖,其中三人犧牲,兩人幸存。晉察冀軍區(qū)在此建立“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p><p class="ql-block"> 這里自然景觀壯麗,主峰蓮花峰海拔1105米,山勢險峻,景色秀麗,被譽為“北方小黃山”, 我們是坐纜車上去的。 主要景點包括棋盤坨、紅瑪瑙溶洞、迷魂谷、燕王仙臺等,其中棋盤坨是五壯士跳崖處。</p> <p class="ql-block"> <b>野山坡</b></p><p class="ql-block"> 野三坡坐落于淶水縣,地處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交匯處,拒馬河穿流而過,形成了一處集雄山、碧水、幽谷奇峽、溶洞、飛瀑于一體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被譽為“北方小桂林”和“京畿后花園”。景區(qū)以“雄、險、奇、幽”著稱,素有“世外桃源”之稱,擁有峽谷、溶洞、森林、河流等多種自然景觀。野三坡的“靈魂景區(qū)”,由海棠峪、十懸峽、蝎子溝三條峽谷組成,全長百余里。峽谷兩側峭壁如刀削斧劈,最窄處“一線天”僅容一人側身通過。谷內溪流潺潺,盛夏時節(jié)氣溫僅20℃左右,是避暑天堂。</p> <p class="ql-block"> <b>白石山</b></p> <p class="ql-block"> 白石山景區(qū),位于保定市淶源縣白石山鎮(zhèn)風涼溝村。</p><p class="ql-block"> 踏入白石山,仿佛走進了一座天然的地質博 物館。這里的峰林造型獨特,怪石嶙峋,每 一塊石頭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的藝術品。 高聳入云的白石峰,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圣 潔的光芒,山體上那一道道紋理,記錄著歲 月的滄桑變遷,訴說著億萬年的地質故事。 穿梭于峽谷之間,抬頭仰望,狹窄的天空被奇形怪狀的巖石勾勒出不規(guī)則的輪廓,讓人 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b>紫荊關長城</b></p> <p class="ql-block"> 紫荊關長城是中國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位于保定市易縣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荊嶺上,地處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的交界處,地理位置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與居庸關、倒馬關并稱“內三關”,是明代長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始建于戰(zhàn)國時期,后經秦、漢、明多次擴建,形成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是連接華北平原與山西高原的重要通道,歷史上發(fā)生戰(zhàn)爭140多次,包括成吉思汗攻金、明英宗被俘(土木堡之變)等重大戰(zhàn)役。</p><p class="ql-block"> 這段長城真是出乎我的想象,它就在茅房的旁邊,破敗不堪,上到城墻內,幾乎是爬上去的,曾經的輝煌也只是記錄在文字里吧。根本無人管理,屬于野長城,前人留下的古跡應該好好的保護起來才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直隸總督府</b></p><p class="ql-block"> 位于保定市。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建筑群,被譽為“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其歷史可追溯至元代,初為順天路總管府,后歷經明代保定府署、大寧都司署等變遷,清雍正八年,正式擴建為直隸總督署,直至清朝滅亡。占地約3萬平方米,采用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風格,坐北朝南,類似北京故宮的中軸對稱格局。187年間共74人99任次,包括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等晚清重臣。其中李鴻章任職最長(28年)。因為府內維修沒有開館,我們沒有進到內部,只是在外面參觀一下。</p> <p class="ql-block"><b> 正定古城</b></p> <p class="ql-block"> 正定古城位于石家莊市北部,是一座擁有16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素有“北方三雄鎮(zhèn)”之稱,它以獨特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被譽為“古建藝術寶庫”。</p><p class="ql-block"> 唐代時,己成為北方重要的商貿樞紐。 “三山不見,九橋不流,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這是正定古城的標志性概括。</p><p class="ql-block"> “三山不見”因歷史上曾是中山國、恒山郡、常山郡治所,但境內無山?!熬艠撬乃舜笏隆卑∨d寺、廣惠寺、臨濟寺、開元寺等,其中隆興寺被梁思成譽為“京外名剎之首”,寺內“倒坐觀音”被魯迅稱為“東方美神”?!八乃笔侵噶柘鏊⑷A塔、須彌塔、澄靈塔。古城墻始建于東晉,設有四座城門(迎旭、長樂、鎮(zhèn)遠、永安),其中南城門修復后成為標志性景點。</p><p class="ql-block"> 來到正定的這天,趕上了河北省遭遇極端大風天氣,多地風力達到歷史極值,部分地區(qū)陣風甚至超過13級。所有的企事業(yè)單位、學校、商家、景區(qū)等都停止營業(yè),我們只好穿戴嚴實在景區(qū)外觀看。天氣并沒有影響到大家的情緒,而是頂風前行,在搖曳的大風中穿行,別有一番情趣,在風中我們見到了陽和樓、臨濟寺、廣惠寺、廣濟橋、隆興寺……。仿佛又回到了童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p> <p class="ql-block"> <b>隆興寺</b></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氣的原因,耽誤兩天,所以在正定重點參觀了隆興寺。 </p><p class="ql-block"> 隆興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隋開皇六年,是</span>一座融合了佛教文化與古建筑藝術。走進隆興寺,仿佛穿越了時空,寺廟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雕刻精美。不僅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還是梁思成先生心目中的古建筑瑰寶。他曾四次前往正定,只為親眼目睹這座寺廟的美麗。在這里有幾個必打卡的地方,(1)摩尼殿 被梁思成譽為“藝臻極品”的“海內孤例”,其十字形平面和殿堂四面延伸出稍窄的方形小房,稱為“抱廈”。(2)殿內供奉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觀音像與我們印象中的觀音完全不同,她翹著二郎腿,其坐南朝北的獨特姿態(tài)而聞名。表情悠哉,被稱為“倒坐觀音”。</span>魯迅稱為“東方美神”,(3)宋轉輪藏閣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大的可轉動經櫥,采用獨特的插柱造法。(4)大悲閣供奉的宋代銅鑄千手千眼觀音像,高21.3米,是中國古代最高的銅鑄佛像。(5)龍藏寺碑 刻于隋開皇六年,是隆興寺中隋朝唯一原物,見證了隆興寺的起源,譽為“隋碑第一”,是研究魏隸向楷書過渡的重要碑刻。(6)銅鑄毗盧佛高達6.42米,全身鎏金,精致無比,是我國古代最精美的銅鑄毗盧佛之一。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萬歷皇帝為其生母所造,共計1072尊佛像,遠看震撼,近看精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正定古城內的四座塔也很有特點,我特意將這四座塔近距離的照了下來。</span></p> <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六月五日</p><p class="ql-block"> 唐思嘉于大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