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節(jié),別人去看龍舟,我們卻利用這天的放假,加上周六日兩天共三天假期,走了個小長途。</p><p class="ql-block">這天路況非常好,未及中午已進(jìn)入陽山界。想不到的是,午飯竟找不到著落,陽山人真的放假了。難不成陽山人也去了看賽龍舟?已知珠三角的廣佛東莞等地有端午賽龍舟習(xí)俗,而陽山是山區(qū)縣,即使有,也是賽龍舟成了非遺的競技項目之后的事,也不至于萬人空巷吧?</p><p class="ql-block">我們帶著疑惑,向店老板打探究竟。她說,員工都回家“做節(jié)”了。這是地方風(fēng)俗,和過中秋和春節(jié)差不多,以家人聚會為主。我們再問,還有其它飯店嗎?沒有了,她是這樣說的。果然,一路上的飯店農(nóng)莊都停業(yè)謝客,看來這頓飯只能在服務(wù)區(qū)或陽山縣城解決了。</p><p class="ql-block">重回高速前有個元江村,是個風(fēng)景挺不錯的自然村,村口赫然豎著農(nóng)莊字樣的招牌,附近停有不少車輛,抱著試試的心情打聽,店主欣然接納。真的是柳暗花明。</p><p class="ql-block">在這間店我們成了唯一的客人,從開始張羅到上菜卻要比平時長了不少時間。看得出他們是有老有少的一家子,但這效率如何應(yīng)付得來平日的生意?忽然有些明白了,其它店不都放假了嗎?而且從熟練程度上看,他們的手藝都有點生疏。無聊時四處張望,才看到墻上掛著一方名譽(yù)牌子,恍然大悟,原來是遇上熱心腸的一家人了。這頓飯雖然用了二個多小時,等的時間比吃的時間還長,但吃得舒坦。</p><p class="ql-block">本來計劃在下午三點前后趕到上村棠村,誰知在找吃的事上花了三個多小時,看來只好允山待一晚了。允山離上甘棠雖然還剩十八公里,可是又快到晚飯的時間了。</p><p class="ql-block">允山是湖南永州的一個小鎮(zhèn),幸好與毗鄰的陽山習(xí)俗不同,吃飯不成問題。晚飯的農(nóng)莊也很有趣,除了架在水面上的正廳,飯桌還擺進(jìn)了一個叫觀音洞的地方。而且菜式味道也不尚辣,很可能和兩廣交界的地理有關(guān),比較偏向清淡。</p> <p class="ql-block">允山的農(nóng)莊</p> <p class="ql-block">上甘棠村背山臨水,面向開闊的原野,風(fēng)光旖旎。為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的一座千年古村落,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以周氏家族聚居、村名與位置千年不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和深厚文化底蘊(yùn)。村史稱,歷代出了101個七品以上的官員,與石砌步瀛拱撟掉落石塊暗合,據(jù)說是每出一官,步瀛橋掉一塊石,令人嘖嘖稱奇。究竟是天道氣數(shù),還是巧合附會就不得而知。與保留完整的文昌閣為伴,一條塌了半邊的拱橋,一座穩(wěn)如磐石的宏偉建筑,向世人展示一種難以言述的美態(tài)。</p><p class="ql-block">艱得是商業(yè)化非常低,近年吸引不少游人打卡,仍然不設(shè)卡收費(fèi),還提供免費(fèi)停車。</p><p class="ql-block">只是天氣欠奉,時而下些小雨,取景未如理想,無以表達(dá)精妙之處。差強(qiáng)人意,有點兒可惜。</p> <p class="ql-block">女書村,是永州另一處古瑤寨。六百年前從四川遷入,顛覆了湖廣填四川的認(rèn)知。</p><p class="ql-block">王朝時代男尊女卑,女性讀書授學(xué)的機(jī)會渺小,歷來女子無才便是德。而這里則有自成一格的教育,使用了一種與漢字對應(yīng)的密碼,在女子之間沿襲傳教,這個見識在舊中國恐怕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p><p class="ql-block">因為閉園整飾,無法獲得更多的材料,隨拍幾張與女書有關(guān)的照片,無不為這種創(chuàng)意所拆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