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第12天)三峽大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喲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從三峽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心如浪花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捧出秭歸的金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放飛清江的竹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從三峽來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帶來我的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滿腔激情歌如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恰似大江澎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當地廣為傳唱、熟悉的《我從三峽來》的旋律縈繞耳畔 ,每次聽到都讓我對三峽之行充滿了期待?,F在,幾日三峽之行,恰似夢揉進流動的水墨長卷,詩意與壯闊交織,令人沉醉。瞿塘峽 “夔門天下雄” 的豪邁,巫峽薄霧在十二峰間的繾綣,西陵峽急流奔騰的氣勢…… 每一瞬、每一景,都鐫刻心間,難以忘懷。</p><p class="ql-block">三峽之行,今天已是第四天,不知不覺就到了行程的最后一天。晨光如絲縷金線,俏皮地穿過窗簾縫隙,悄然灑落在床沿。我輕步走到窗前,只見大游輪靜靜停泊在浩渺寬闊的江面上,像一位沉穩(wěn)的行者暫歇腳步。隨著船身在江水中的微微搖晃,小果揉著惺忪睡眼問:“姥姥,我們今天干啥?” 我笑著說:“今兒行程豐富著呢!首先,咱們要過三峽大壩,去瞧瞧那‘長江第四峽’?!薄暗谒膷{?” 小果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滿是好奇地追問。我賣著關子:“這‘長江第四峽’ 是人們對通過三峽大壩升船機這段行程的別稱,因為乘坐升船機,要在窄窄的凹槽中,從一百多米高的水位下降到幾十米,仿佛又一次穿越峽江呢!等會兒你就知道,包你驚訝!”“姥姥,真噠?”“那當然!” 我篤定地回應。</p><p class="ql-block">現在,我們已處于湖北宜昌秭歸縣的茅坪港。在此,我們即將告別大游輪,換乘觀光船,去親身領略三峽大壩這大國重器的宏偉,這可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建筑奇跡,更是長江流域在防洪、發(fā)電等方面的守護神, 去感受船乘“大電梯”直降一百多米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由于今兒離開游輪后,還有大半天游玩,為圖輕便,昨晚在世紀綠洲游輪上,我們就辦理了船到宜昌的行李寄存。享用過游輪上最后一頓豐盛早餐,心中滿是對三峽綺麗風光的眷戀,又懷揣著對“長江第四峽”——三峽大壩升船機體驗的期待,我們告別世紀綠洲游輪,一身輕松地登上這艘觀光船,即將開啟“舟過‘第四峽’,驚嘆大壩奇”的奇妙之旅。</p> <p class="ql-block">清晨 7 點半,太陽奮力越過云層,金色的陽光傾灑在江面上,波光粼粼。遠處,三峽大壩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一幅朦朧的水墨畫卷。</p> <p class="ql-block">在這金色的晨曦里,小果和小朋友們依偎在船舷邊,凝望著遠方。在這金光粼粼的江面上,他們或許在驚嘆這壯麗的景色,又或許在期待即將抵達的三峽大壩,稚嫩的臉龐滿是好奇與憧憬。</p> 姥姥我也要與小果在這金色的江面上,留下美好的瞬間。 <p class="ql-block">觀光船啟動啦!開始駛離我們所乘坐的世紀綠洲游輪。</p> 瞧,世紀綠洲游輪猶如一座水上城堡 ,載著我們穿峽越江好幾天,現在離開它,還真有些戀戀不舍呢! <p class="ql-block">過三峽大壩,現在有兩種方式:一是“樓梯式” 過壩,走五級船閘 ;二是坐升船機。2011年我過了一次,那時只有五級船閘。記得那時用了四個來小時,大游輪從大壩上“下樓梯式”地下降一百多米,很壯觀,也很費時。但那種通過能力大,單個閘室可同時容納 6 艘 3000 噸級船舶,就是太慢了。通常來說,五級船閘過壩不算排隊時間約 3 - 4 小時 ,但如果加上排隊等閘時間,可能會更久,甚至耗上一整天。</p> <p class="ql-block">2016年升船機建好后,過壩時間縮短,約10分鐘就到壩底了,算上船舶進出承船廂等操作流程,整個過程也就約 40 分鐘 ?,F在大部分常規(guī)航線的三峽游輪不再走五級船閘 ,但升船機只能通過3000噸以下的船只。這樣,停在茅坪港的大游輪上的乘客,一是直接下船登岸,結束游輪行程;二是換乘觀光船,從升船機上過壩,當然,這屬于自費項目。</p> <p class="ql-block">船在慢慢地調頭、轉向。就要去往“第四峽”,見證那大國重器的三峽大壩了,此時小果難掩心中的激動,做著怪臉以表達雀躍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船,漸漸駛出茅坪港。這里是秭歸縣,是屈原的故鄉(xiāng)。放眼望去,遠方就是三峽大壩,柔和的陽光灑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像是給江水鋪上了一層金色的錦緞,又像是一條金路,一條鋪滿金光的去往三峽大壩的路?!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當年屈原懷著對家國的赤誠,在荊棘滿途的道路上踽踽獨行、苦苦探尋。倘若他能目睹如今中國改天換地的發(fā)展巨變,見證這集科技與力量于一身的三峽大壩,不知他是否還會發(fā)出這般浩嘆?或許,他會為今日之盛世欣然展顏;又或許,他會因新征程上仍存的挑戰(zhàn),繼續(xù)發(fā)出奮進的吶喊 。</p> <p class="ql-block">船離大壩越來越近,已見岸邊的水位刻度表。把鏡頭拉近,哇,馬上就要到169的位置,也就是說,這里水深已有168米多了。</p> <p class="ql-block">船在浩渺的江面上悠然滑行,正緩緩靠近那巍峨的大壩。小家伙們緊緊盯著前方,眼神里滿是好奇與專注。江風輕拂,水波蕩漾,這一幕,或許會在他們心底刻下永不褪色的美好記憶。</p> 船上的眾人也都屏氣凝神,目光緊緊鎖定前方,好似一群被定格的雕塑,只余下專注的目光穿透薄霧,投向遠方 。 <p class="ql-block">此刻,映入眼簾的建筑便是五級船閘的上入口。作為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三峽大壩由三大關鍵部分構成。最左側,五級船閘宛如精密的階梯,有序地銜接起上下游不同水位,承載著船舶的往來穿梭;緊鄰其右的升船機,似一部巨型電梯,能高效地將船舶垂直升降,實現快速過壩;而更往右處,氣勢磅礴的泄洪大壩巍然屹立,那巨大的身軀和眾多泄洪孔道,在洪水來臨時,能以雷霆萬鈞之勢宣泄洪流,守護著下游的安寧。</p><p class="ql-block">眼下,我們乘坐的觀光船正輕柔地調轉船頭,緩緩駛向升船機方向,即將開啟一段近距離領略工程奇跡的奇妙旅程。</p> <div>觀光船在不緊不慢地朝著三峽大壩進發(fā)。愈發(fā)地近了,已清晰看到升船機那挺拔的身姿,它就像一位堅毅的勇士,默默佇立在大壩旁。觀光船上的藍色旗幟,像是一位靈動的引路人,隨著微風輕輕搖曳,不時地在調整我們前行的方向。</div> <p class="ql-block">8 點 32 分,升船機如鋼鐵巨構巍然矗立眼前,銀灰色機身披著朝陽的鎏金,垂直軌道似利劍斜插江心。它身后,西陵峽山巒層疊如黛色波瀾,峰脊正被晨光鍍上金邊;天穹與江面渾然一體,千萬道金光碎成金箔,在波心跳躍成粼粼光毯。這真是天地間一支流動的金色交響樂??!</p> <p class="ql-block">隨著觀光船緩緩前行,升船機如一位偉大的母親,正敞開胸襟迎接我們的到來。小果這時突然仰起頭,好奇地問道:“姥姥,這就是您說的‘第四峽’嗎?” 我微微一楞,隨即想起早上跟他講過的話,笑著回答:“對!這就是‘第四峽’!果,你說說,為啥叫‘第四峽’呀?” 小果眼睛骨碌碌轉了轉,歪著腦袋說:“是不是因為這通道窄窄長長的,跟峽谷似的呀?”“對??!你瞧,它是不是就像一條峽谷?”“像!” 小果興奮地拍著手,“這可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一條‘峽谷’呢!因為它是人造的?!?lt;/p> <p class="ql-block">小果隨即又抬起頭:“真的嗎?它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一條人造‘峽谷’?”</p><p class="ql-block">此時,觀光船已把船頭順直,正緩緩進入承船廂,恰好水位標尺進入眼簾,“小果,你看,水位標尺顯示已是 168 米了,待會兒我們要下降一百一十多米,這一百一十多米可不是在空空的大樓里下降,它可是要在奔騰不息的長江水里。工程師們得讓船廂像個超級穩(wěn)定的大盒子,在這么大的水量變化里都不搖晃,難度可大啦!你想想,這得有多難呀?” 小果一臉的茫然:“那可是不好建??!”“是啊,為了建成它,好多叔叔阿姨花了好多年時間,用了好多特別厲害的技術呢!” 我肯定地說。</p> <p class="ql-block">隨著觀光船緩緩進入,我和小果一樣,眼神越來越驚奇,仿佛在寬廣的天地間,一下鉆進了一條窄窄的縫隙中。這條縫既不是冰縫,也不是石縫,而是由高大巍峨、厚重堅實的鋼筋水泥構筑而成</p> <p class="ql-block">船在鋼筋水泥 “縫” 里慢慢前行。我們站在甲板上,瞪大眼睛看著周圍。光線漸漸暗下來,眼前像是換了個世界:一根根粗水泥梁橫在頭頂,兩邊墻上垂立著很粗的鋼纜,還有一串不知做何用的紅圓球;水面旁邊有欄桿和步道......</p> 現在,觀光船正在進入承船廂,它就像鋼鐵巨獸的 “腹腔”,又像一個巨大的電梯,等待著我們前來體驗。<div>此刻,暖黃色的光線從承船廂盡頭傾灑進來,在水面上閃爍著細碎的光芒,船頭的藍色旗幟也在輕輕的飄動著。我們的心情好激動,目不轉睛地看著頭頂的橫梁一根根向后退去。</div> <p class="ql-block">觀光船已完全進入承船廂。船上廣播正在告知大家,升船機后閘正在關閉。</p><p class="ql-block">對承船廂如何把我們這艘大船運到壩底很感興趣。看看從上游降到下游,該是怎個過程?</p><p class="ql-block">首先,承船廂從下游緩緩升至與上游水位齊平,平穩(wěn)地打開上游閘門,船舶有序駛入;然后,船完全進入后,隨即關上游閘門,緊接著承船廂下降至下游水位;再之后,船廂下游端與下游閘首密封對接,充水后開閘門,船舶駛出;最后,船離開后關下游閘門,泄水、收回密封裝置,完成一次運行。</p> 此時,我們已在宛如一座巨大的水上“宮殿”中,前面黃色護欄也已放下。船飄浮在3.5米深平靜如鏡的水面上,我們感覺穩(wěn)穩(wěn)的,沒有一絲晃動 。小果禁不住好奇又發(fā)問了:“姥姥,我們的船有3000噸,這么大、重,承船廂能經得住嗎?”我問小果:“那你說,承船廂是不是得比觀光船大才行???”“對?。∫欢ǖ帽仍鄣拇蟛判邪?!”“我告訴你啊,三峽的承船廂長有132米、寬23.4米、高10米。船廂室段塔柱建筑高度達146米,最大提升或下降高度113米。這座承船廂能裝3000噸級船舶。加滿了水,加上承船廂自身重量和船舶重量,最大爬升噸位,可高達15500噸呢!你說,能運送咱的船不?”“是嗎,姥姥?那沒問題啦!”小果眼神中露出既詫異又堅定的目光?!斑@樣的規(guī)模,咱這三峽升船機一下就成為世界上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升船機啦!”“姥姥,咱中國太厲害了!”小果的臉上露出無比自豪的神情。 <p class="ql-block">“姥姥再告訴你個事兒!”“啥事兒呀姥姥?” 我笑著說:“其實姥姥一開始也不知道呢,人都得不斷學習呀! 經過學習,姥姥知道了,這三峽升船機全線總長有 5000 米呢!”小果又有點詫異:“姥姥,哪有那么長?。∧巧瑱C不就是從上游入口到下游出口這段距離嗎,我看200米都不到?!薄澳强刹皇??!蔽艺f?!叭龒{升船機總長度得從上游引航道口門計起,到下游引航道口門結束,這段總長是5000米呢。也就是說,升船機工程是由上游引航道、上閘首、船廂室段、下閘首和下游引航道等部分構成 ,這個長度涵蓋了船舶從上游進入升船機系統(tǒng),經承船廂升降,再到下游駛出,整個流程所涉及的線路長度?!薄袄牙?,這就是咱們要穿越的“第四峽”嗎?有這么復雜?”“那當然了!要不然它怎么會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升船機呢!你知道嗎?現在有無數游客都要來感受它的震撼與魅力呢!”我不無自豪地說?!袄牙?,這里也包括我吧?”“那當然嘍!”我摸著他的小腦袋肯定地回答。小果眨眨眼,驕傲地笑了。</p><p class="ql-block">升船機正在下降,不知不覺,長長的下游引航道已展現在眼前。陽光碎金般潑灑在水面,泛著金光,仿佛是金色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此時,承船廂與下游的水“碰頭”了,也就是說,承船廂里的水與下游引航道的水持平了。這時,下閘門打開,我們的觀光船順著這條 “金色走廊”又揚帆啟航啦!</p> <p class="ql-block">江面波光粼粼?;仡^仰望,壯觀的三峽大壩在朝陽下閃耀著銀白色的威嚴,剛才身處的上游江面已遠在云端。這場奇妙的過壩之旅,讓我們深刻領略和驚嘆長江“第四峽” 的雄渾與人類智慧的璀璨。此時,小果興奮的喊著:“我們過長江‘第四峽’啦!”他指著身后那高高的升船機:“姥姥,那人造的‘第四峽’,也太神奇了!”我笑著說:“怎么樣?長見識了吧!”他撓了撓小腦袋:“嗯,以后我得好好學習,長大了也能像那些叔叔阿姨們似的,做大事!”“果啊,這就對啦!”我欣慰地笑了。</p> 觀光船朝著下游引航道繼續(xù)前行,這場景像極了公路上的大橋 —— 車輛駛下主橋,還得通過一段引橋過渡。三峽升船機的運作邏輯也是如此,需在引航道里航行一小段,才能匯入大江。此時,遠方的五級船閘已進入視野,可霧氣太重,把鏡頭拉近,也只能看到模糊輪廓,引得人真想撥開迷霧,一探它吞吐船舶的雄姿。 <p class="ql-block">引航道如一條絲帶鋪在三峽大壩下游的天地間,我們的觀光船如一艘擺渡舟緩緩游走其上,它不是大江的主角,卻肩負著連接升船機與浩瀚江面的使命。引航道水面被擺渡舟劃開一道道水紋,恰似絲帶拂動時漾起的褶皺。抬頭望,西陵長江大橋橫跨天際,橙紅橋身與潔白橋塔相襯,如巨人伸臂,將兩岸山水輕輕攬入懷中,船波與橋影在江面交織,在三峽這幅宏大的山水長卷里,共同暈染出靈動又雄渾的獨特景致 。</p><p class="ql-block">時光在水波中緩緩流淌,此時,已是上午9點50分了,觀光船在繼續(xù)前行,接下來又會是怎樣的風景?我們在默默期待著......</p> <p class="ql-block">(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