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近晨練的時候,總能看到一隊一隊的小朋友,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在動植物園觀看大猩猩,并在此拍照。每個小朋友都會擺出一個酷酷的姿勢,這是小朋友們在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六一兒童節(jié)是個快樂的日子,每年的這一天都會令我想起我們的童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的童年距離現(xiàn)在已有五六十年了,但對童年的記憶總是揮之不去。雖然那時生活比較艱苦,但我們也有快樂的童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小時候的我們,沒有iPad,也沒有手機游戲;沒有洋娃娃,也沒有電動玩具??墒且桓唵蔚奶K、一個自制的玩具、一條丟來丟去的手絹,甚至什么道具都不要的“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等游戲,就能讓我們快樂一整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兒時的課外活動有很多,打口袋,跳房子,跳皮筋,最愛玩的是踢鍵子。開始不會踢是用口袋帶替鍵子踢,或用一張紙剪成條,包兩顆扣子用繩系起來,就是一個簡單的鍵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踢的熟練之后就開始自己做鍵子了,選擇兩個古銅錢,找一塊皮子,剪下和古銅錢同樣大的一塊皮子做底墊。然后在底墊上穿兩個口,把一個皮條穿過去。選擇幾個大的且顏色好看的雞毛,一般都是公雞脖子上的雞毛,五顏六色的很好看。再用一團絨毛夾在中間,在古錢上把雞毛放在皮條的中間,用細繩固定扎緊,一個雞毛鍵就做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小學(xué)的時候最爰玩的就是和大院的孩子們一起跳皮筋,分成兩組。一組抻筋,一組跳。我經(jīng)常是為了帶兩個妹妹,而跳的機會相對的少,小伙伴們都特別理解我,我一來玩,她們就讓我當(dāng)“燒火”的。這樣以來,我就不用抻筋了,兩組都可以跟著跳就行了。這些兒時的美好一直留在記憶里,想念那些兒時的伙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50后是與共和國一起成長的一代人,我們上小學(xué)時,國家還是一窮二白的時候。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們有各種玩樂設(shè)施,我們那時什么都沒有。沒有摩天輪,也沒有海盜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記得街道的院子里搭了一個乒乓球臺子,每天寫完作業(yè)的我們就會站在臺子旁邊排隊,參加這個打乒乓球的活動。自己準(zhǔn)備一個乒乓球拍,我的乒乓球拍都是光板,舍不得花錢粘膠。雖然簡陋,但是我們玩得也挺開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時候特別愛聽故事,愛看書。那時,有小人書攤,看一本收2分錢。我們就兩人一起去看,每人拿1分錢。那時看王二小放牛郎看不夠,雖然語文課本已經(jīng)學(xué)過,但沒有那么多繪畫。?所以,我小時候看小人書速度很慢,不單看文字,還愛看畫中的風(fēng)景和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50后的童年生活比較艱苦,那時沒有電腦電視,家里只有一臺收音機。每天寫完作業(yè),我們就會圍在收音機旁聽廣播。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兒節(jié)目“小喇叭開始廣播了”,那清脆悅耳的小喇叭聲一響起,就像吹響了沖鋒號。最喜歡聽孫敬修爺爺講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小貓釣魚,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蓮花洞捉妖等等,這些故事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的歡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我們都已進入古稀之年,但那童年的歡樂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的心中。</span></p> 歡迎光臨謝謝閱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字: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圖片:自拍十網(wǎng)絡(luò)(致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配樂:兒歌《最美的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制作: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