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久聞扁鵲大名,這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名醫(yī),被譽為“中醫(yī)始祖”,其“望聞問切”四診法沿用至今。端午節(jié)最后一個下午,我答應了朋友的提議,懷著一顆崇敬之心,驅車前往河北邢臺內丘縣神頭村,探訪扁鵲廟。</p> <p class="ql-block"> 內丘扁鵲廟,又稱扁鵲祠,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史悠久,是國內外現存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扁鵲廟。走進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古柏林。這些古柏參天而立,枝繁葉茂,據說是漢代所植,歷經千年風雨,依然生機勃勃,仿佛在默默守護著這片圣地,也見證著扁鵲廟的滄桑變遷。</p> <p class="ql-block"> 扁鵲,姓秦,名越人,戰(zhàn)國時期勃??む|州(今河北任丘)人,為醫(yī)德、醫(yī)技、醫(yī)道首位集大成者,當時人們借用上古神話黃帝時神醫(y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扁鵲是中醫(yī)學鼻祖,是我國第一位有名可考的醫(yī)學家,34歲定居內丘,首創(chuàng)“望、聞、問、切”四大診法,著《八十一難經》,后人尊稱為“醫(yī)祖”。</p> <p class="ql-block"> 沿著甬路前行,一座座古樸的建筑依次展開。扁鵲殿、獻殿、藥王殿、后殿……每一處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扁鵲殿內供奉著扁鵲的塑像,他面容慈祥,仿佛在俯視眾生,傾聽著世人的疾苦。</p> 扁鵲墓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題扁鵲墓》</p><p class="ql-block">渤海名醫(yī)術有神,功同岐伯世無倫。庸醫(yī)嫉妒加殘害,活得人多轉殺身。</p><p class="ql-block">意為:扁鵲醫(yī)術高超,醫(yī)術可與岐伯比肩,卻遭庸醫(yī)李醯嫉妒暗害,他一生救人無數卻遭殺身之禍!</p> <p class="ql-block"> 扁鵲頭顱埋葬處。 墳與墓,古代有別,“墳為高處,墓為平處”,周代貴族階層開始筑墳種樹,平民仍是只有墓沒有墳。扁鵲生活在東周時期,作為平民醫(yī)生,按照當時的喪葬制度,他的墓沒有封土(墳)。</p> 藥葫蘆 扁鵲傳墻 <p class="ql-block"> 《扁鵲見蔡桓公》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韓非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蔡桓公諱疾忌醫(yī),最后病入骨髓、體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誡世人特別是為政者,應該勇于正視現實,直面?zhèn)€人災難、社會危機,及早采取救治措施。</p> <p class="ql-block">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扁鵲出,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被负畈粦?。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被负钣植粦?。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p> 扁鵲紀念館 扁鵲故居 古柏 山頂的殿 <p class="ql-block"> 參觀完扁鵲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扁鵲不僅是一位醫(yī)術精湛的名醫(yī),更是一位醫(yī)德高尚的圣人。他的一生,是為百姓解除病痛的一生,也是為中醫(yī)事業(yè)奠基的一生。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后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