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離開奧地利湖區(qū), “漫游昔日奧匈帝國”的自駕之旅部分即將落下帷幕。從奧地利湖區(qū)到維也納,直線距離不過300公里,可對熱衷自駕旅行的人而言,高速上匆匆掠過顯然不是最佳選擇。在奧地利的版圖上,從最西端的音樂之城薩爾茨堡,至最東端的藝術(shù)圣殿維也納,有一條籃色的絲線“<b>橫穿奧地利</b>”,它將歷史的厚重、藝術(shù)的璀璨與自然的綺麗悉數(shù)串起,如同精心編制的文化長卷,<b>一路三“世遺”</b>,全面展現(xiàn)了奧地利的絕代風華。</p> <p class="ql-block"> 這段旅程的<b>第一站-薩爾茨堡</b>。在奧地利西端的薩爾茨堡,登上巍峨的薩爾茨堡城堡,千年古城的盛景在腳下徐徐鋪展,斑駁城墻與紅頂建筑相映成趣,整點的鐘聲從歷史深處傳來,每一聲都在訴說往昔的故事。漫步莫扎特的故鄉(xiāng),街道巷尾流淌著靈動的音符,仿佛這位音樂巨匠的靈魂仍在此處徘徊,指引著你探尋音樂的永恒魅力。</p><p class="ql-block"> <b>第二站-梅爾克</b>。踏入梅爾克小鎮(zhèn),叩響千年修道院那扇鐫刻著歲月痕跡的厚重門扉,瞬間穿越至中世紀的神圣殿堂。精美的壁畫、恢弘的拱頂,無聲訴說著宗教文明的深邃與莊嚴,讓心靈在靜謐中得到凈化與升華。</p><p class="ql-block"> <b>第三站-瓦豪河谷</b>。循著多瑙河蜿蜒的軌跡繼續(xù)向東而行,闖入瓦豪河谷的絕美畫卷。兩岸蔥郁的葡萄園如同綠色的波浪,古老的古堡屹立山巔,宛如童話中的守護者,講述著塵封的傳奇。河水悠悠,伴隨我們穿越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絕美秘境。</p><p class="ql-block"> 當這場“橫穿奧地利”的壯麗旅程接近尾聲時,藝術(shù)之都維也納在奧地利之東璀璨登場……。</p> <p class="ql-block"> 我們將按這條橫貫奧地利的絕美路線,來一場跨越山河與時光的夢幻之旅,將奧地利的湖光山色、人文底蘊盡數(shù)收藏,解鎖車輪丈量大地的極致浪漫,給這十幾天的自駕之旅畫上完美的句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薩爾茨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取自網(wǎng)絡(luò)的俯瞰薩爾茨堡</span></p> <p class="ql-block"> <b>薩爾茨堡</b> (Salzburg)的名字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755年,Salz在德語中意思是“鹽”,Burg的意思則是“城堡”。薩爾茨堡則為“<b>鹽礦與城堡</b>”,其中的哈爾施塔特鹽礦 ,就在我們剛剛離開的<b>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qū)</b>(奧地利湖區(qū))。<b>薩爾茨堡</b>,一個地名稱涵蓋兩個著名景區(qū),<b>兩個“世界遺產(chǎn)”</b>!</p> <p class="ql-block"> 薩爾茨堡地處阿爾卑斯山北麓,薩爾斯河穿城而過,將市區(qū)一分為二,沿河兩岸的著名建筑與歷史名址比比皆是!<b>薩爾茨堡城堡--</b>一座自千年前建設(shè)完成后就從未被攻陷的堡壘、<b>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噴泉--</b>《音樂之聲》中瑪麗亞在這里唱歌并在水池里掬水、<b>薩爾茨堡大教堂--</b>阿爾卑斯山以北第一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b>米拉貝爾宮--</b>世界上最美麗最浪漫的婚禮大廳之一、<b>米拉貝爾花園--</b>《音樂之聲》中瑪麗亞和孩子們唱著“哆、來、咪...”的場景、<b>圣彼得修道院--</b>薩爾茨堡唯一的羅馬式教堂、<b>海爾布倫戲水宮--</b>歐洲唯一的戲水宮殿、而<b>莫扎特故居與出生地--</b>因莫扎特而誕生出無數(shù)商機……。</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進入音樂之城薩爾茨堡,從停車場出來第一個大型建筑,就是薩爾茨堡的莫扎特音樂學院。它是奧地利最古老的音樂高等學府之一 ,以音樂天才莫扎特命名,傳承和發(fā)揚音樂藝術(shù)。學院建筑外觀典雅,彰顯古典藝術(shù)風格,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音樂人才,在音樂教育領(lǐng)域具有重要地位,也是薩爾茨堡音樂文化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PARIS LODRON UNIVERSIT?T SALZBURG” ,旁邊建筑就是薩爾茨堡大學(應(yīng)該到大學正門打卡?。?,繼續(xù)前行就是卡皮特廣場Chapter Square。</p> <p class="ql-block"> 卡皮特廣場是通往霍亨<b>薩爾茨堡要塞</b>(Festung Hohensalzburg)纜車的必經(jīng)之處,并且四周環(huán)繞著薩爾茨堡大教堂、圣彼得修道院等重要景點。廣場上有一座卡皮特噴泉(Kapitelschwemme),其中心是海神尼普頓的雕塑,手持三叉戟,身下嬉戲的海馬。此外,廣場上還有一個現(xiàn)代藝術(shù)作品——球體(Sphaera),它是由德國現(xiàn)代雕塑家Stephan Balkenhol創(chuàng)作的,由金色的球體和站在上面的雕像小人(不知道是誰)組成。此外,廣場上還有一個巨大的國際象棋棋盤,經(jīng)常有人在上面下棋。</p> <p class="ql-block"> 9月22日恰逢周日,不知道卡拉揚廣場(Karajan)上在搞什么節(jié)慶活動,熱鬧非凡,把大金球等標志都圍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 一個游樂攤位,名為“TEUFELSMüHLE” ,德語意為“魔鬼磨坊” 。</p> <p class="ql-block"> 難得再次遇到這么多人的時候。后面就是薩爾茨堡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邊上綠色的穹頂就是薩爾茨堡主教教堂的所在。17世紀初,當時的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認為薩爾茨堡是一座“理想而有代表性”的城市,因此他在城內(nèi)大興土木,其中也包括重建薩爾茨堡教堂。彼時巴洛克建筑風格在歐洲盛行,薩爾茨堡教堂追上了這波最時興的浪潮,巨大的屋頂、雄偉的立面將巴洛克時期的建筑風格詮釋得淋漓極致。幾百年來,薩爾茨堡教堂曾經(jīng)見證了莫扎特的受洗,目送了卡拉揚的靈柩,也歷經(jīng)了薩爾茨堡紅衣大主教曾經(jīng)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quán)勢。</p> <p class="ql-block"> 離廣場不遠的薩爾茨堡要塞,無疑是區(qū)域內(nèi)一顆最為閃耀的明珠。站在山腳下仰望,薩爾茨堡要塞威嚴地矗立在山丘之上,宛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見證著歲月的流轉(zhuǎn)。這座始建于1077年的要塞,是歐洲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城堡之一 。</p> <p class="ql-block"> 乘坐Festungsbahn纜車登頂城堡最為快速便捷,上到城堡只需要1-2分鐘。這座纜車體系修建于19世紀末,當初用于給這座要塞城堡運送物資?,F(xiàn)在已經(jīng)被改造得很現(xiàn)代化,全玻璃的車廂,纜車票和里面幾個博物館聯(lián)票,15歐元。</p> <p class="ql-block"> 1077年,當時的紅衣大主教格布哈德下令在古羅馬兵營舊址上興建要塞,歷經(jīng)七百多年,這座要塞才得以完工。如今,昔日的要塞早已失去戰(zhàn)爭價值,它成為了今日薩爾茨堡的地標。</p> <p class="ql-block"> <b>薩爾茨堡城堡是一座自千年前建設(shè)完成后就從未被攻陷的堡壘。</b>從要塞外部斑駁的城墻可見其歷史之悠久,里面處處是錯落有致的堅墻厚壁,幾個主體建筑之間有庭院相連,有的地方能看到古式大炮,黑色的炮口依舊莊嚴地監(jiān)視著遠方,仿佛戰(zhàn)火仍未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 在要塞的內(nèi)庭,沿著蜿蜒而逼仄的樓梯向上,最后能直達要塞頂端的瞭望臺。瞭望臺四周毫無遮擋,在此鳥瞰全城風景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 每到整點時分,薩爾茨堡教堂鐘聲響起,撞擊聲綿延不絕,像電波一樣向空氣中輻射開去,頃刻間整個城市都被籠罩得密不透風,肅穆而莊嚴。</p> <p class="ql-block"> 一出纜車站就有一個平臺,能看到這樣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順著階梯一層層走到薩爾茨堡城堡的最頂層,可以欣賞到更為寬廣的薩爾茨堡風景。</p> <p class="ql-block"> 纜車票里還包涵了城堡內(nèi)的幾個博物館,如軍事博物館、提線木偶博物館,以及城堡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整個城堡的面積很大,有庭院、有多座建筑物,如大主教舉行盛大宗教儀式的廳堂、音樂廳、主教居室、兵器館、囚犯館和中世紀刑具展覽館等等,如今改成多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順便買了把仿古短劍,回來入境時候開箱檢查,幸虧是沒有開刃的工藝品,否則就要被沒收!</p> <p class="ql-block"> 要塞內(nèi)的博物館里,陳列著中世紀的武器、盔甲和歷史文物,每個“拉線木偶”都講述一個故事,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個時光的切片,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遙遠時代的生活風貌。</p> <p class="ql-block"> 《音樂之聲》的人物木偶:阿爾卑斯山腳下瑪利亞帶著孩子們高唱“do-ra-mi”的情景,舞臺上那曲深情款款的“雪絨花”,這些經(jīng)典的旋律總是在某個瞬間從記憶里突然奏響……</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要塞的回廊上,俯瞰著腳下的城市,紅瓦白墻的建筑錯落有致,薩爾茨河蜿蜒穿過,宛如一幅絕美的油畫。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連綿起伏,為這幅畫面增添了壯麗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走進要塞,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紀。堅固的城墻、高聳的塔樓,訴說著往昔的軍事防御故事 。</p> <p class="ql-block"> 到薩爾茨堡不能不看看莫扎特的故居。莫扎特在薩爾茨堡有兩處故居,<b>一處是老城區(qū)糧食胡同9號的出生屋,另一處是薩爾茨河對岸新城區(qū)市集廣場8號“舞蹈教師之家”的故居</b>。兩地位于巴克小橋(情人橋)兩岸。莫扎特16歲時,他們?nèi)野犭x糧食胡同9號,搬遷至“舞蹈教師之家”。</p> <p class="ql-block"> 在莫扎特故居停車時還發(fā)生一件有趣的事:因為薩爾茨堡市區(qū)內(nèi)車多路口復雜,我們兩輛車沒能一起到達莫扎特故居,而這里車較多,根本就沒有停車的地方。我看到一個出租車專用停車地方,能停3-4輛車的地方僅僅停了一輛車(司機在車上,但沒看出是出租車),我就開過去,跟司機說:我在旁邊停一下,聯(lián)系我們另外一輛車。那司機說,短時間OK!在我用對講機呼叫任師弟時,這司機突然跳下車,問我這對講機什么價位,通話距離是多少?我奇怪他為什么這么感興趣,他說:他來自黎巴嫩,現(xiàn)在那里對講機、BB機爆炸頻繁,不敢用當?shù)氐臋C子,對直接從中國買的還敢用……。這?不能再聊了,也不會繼續(xù)聊了,已經(jīng)打卡完畢,迅速離開此地……。</p> <p class="ql-block"> 薩爾茨堡還是著名指揮家卡拉揚的誕生地,貝多芬、海頓等音樂家也在此創(chuàng)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巧了,卡拉揚廣場(Karajan)和卡拉揚出生地,距離莫扎特出生地與故居都不遠。</p> <p class="ql-block"> 這頭頂像蜘蛛網(wǎng)的線路都是起什么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取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 米拉貝爾宮,在電影《音樂之聲》中,瑪麗亞和孩子們唱著“DO-RE-MI”,圍繞著飛馬噴泉雕塑邊唱邊跳,然后穿過花園拾級而上的場景,就是在米拉貝爾宮的花園里取的景。而米拉貝爾宮花園則是按照希臘神話中的故事為藍本建造。</p> <p class="ql-block"> 奧地利薩爾茨堡,因為莫扎特而永恒,因為電影《音樂之聲》而經(jīng)典,因為濃郁的中世紀風情而名揚天下,還真是值得一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離開薩爾茨堡大約130公里,即到達多瑙河南岸的林茨。林茨(Linz),奧地利第三大城市,是上奧地利州首府,位于多瑙河及其支流特勞恩河交匯處。林茨的機場名為:<b>藍色多瑙國際機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林茨全景,取自網(wǎng)絡(luò)</span></p> <p class="ql-block"> 林茨這個名字來源于羅馬文,本意是“河流彎曲的地方“,非常貼切。多瑙河在這里打了一個大大的彎,然后繼續(xù)向東流向維也納、布拉迪斯拉發(fā)和布達佩斯。雖然是奧地利的第三大城市,林茨的知名度并不大,甚至還不及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和第五大城市因斯布魯克。但是要說林茨走出來的“名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希特勒。他出生在奧德邊境的小鎮(zhèn)?布勞瑙,童年時搬到林茨上中學,并在這里度過了大部分少年時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梅爾克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 過林茨的多瑙河畔有個小鎮(zhèn)叫<b>梅爾克</b> ,坐落在擁有美麗河岸風光的瓦豪地區(qū)。小鎮(zhèn)本身既小又普通,但它卻因為這里有一座氣勢恢宏的修道院聞名于世。<b>梅爾克修道院</b>(StiftMelk)是一座本篤會修道院,成立于1089年,位于奧地利下奧地利州梅爾克鎮(zhèn)的山巖上。其俯瞰多瑙河,毗鄰優(yōu)美的瓦豪河谷。<b>2000年梅爾克修道院與整個瓦豪河谷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b>許多人到梅爾克都是奔著修道院而來的,我們當然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我們租住的公寓就坐落在梅爾克修道院的下面,走在小鎮(zhèn)上,抬頭就能看見到那群高高在上的鵝黃與白色相間的建筑,非常醒目耀眼。</p> <p class="ql-block"> 放好行李,徒步幾百米,沿著山路就來到梅爾克修道院正門。</p> <p class="ql-block"> 到梅爾克修道院大門時發(fā)現(xiàn),修道院整體呈東西向,我們下午到達,基本全是逆光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 據(jù)介紹:大門左側(cè)是圣科洛曼(Saint Coloman)雕像,右側(cè)是圣利奧波德(Saint Leopold III)雕像。而利奧波德三世是奧地利的國王。</p> <p class="ql-block"> 整個修道院里非常安靜,就我們幾個人……。</p> <p class="ql-block"> 進第一道院,看眼前的建筑,有點像“皇宮”,沒有什么特別之處。</p> <p class="ql-block"> 穿過大門和前庭,就來到了修道院的主教庭院。迎面是高高的雙塔式教堂,頂部是十二宗徒的雕像,以及墨綠色巴洛克拱頂。兩側(cè)是瑰麗的巴洛克建筑圖書館和大理石廳,院落中間是一個古老的噴水池。</p> <p class="ql-block"> 梅爾克修道院內(nèi)部裝飾金碧輝煌,收藏著眾多珍貴的藝術(shù)品和文物。</p> <p class="ql-block"> 進了幾個房間,不是沒人就是有東西攔截,可能是時間晚了,都已下班。</p> <p class="ql-block"> 看了一下時間,下午17:30,距離日落不到一個小時,不在里面轉(zhuǎn)了,應(yīng)該迅速下山,轉(zhuǎn)到梅爾克修道院西面去拍日落前的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 穿過小鎮(zhèn),來到修道院西邊公路邊。哇!太漂亮了!傲然矗立在山巔上梅爾克修道院,明麗的黃色外墻在夕陽下熠熠生輝,巴洛克風格的建筑華美而莊重。</p> <p class="ql-block"> 跨過西邊的一條直通多瑙河的“梅爾克小河”,繼續(xù)尋找更佳的拍攝機位。</p> <p class="ql-block"> 哇!功夫不負有心人,發(fā)現(xiàn)一個絕佳的拍攝梅爾克修道院機位。說實在的,之前沒見過梅爾克修道院正面時,沒想象到什么叫做氣勢磅礴、金碧輝煌,但是當我們近距離的看到橫亙在梅爾克山上那一大片鵝黃色的建筑時,還是不由自主的驚咤地“哇”了一聲!</p> <p class="ql-block"> 梅爾克修道院成立于1089年。曾經(jīng)統(tǒng)治奧地利的巴本堡家族,定都維也納之前就居住在河谷內(nèi)的梅爾克小鎮(zhèn),而與巴本堡家族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梅爾克修道院,也位于這座小鎮(zhèn)上。最初,這里是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二世的行宮,到了1089年,利奧波德二世把這座宮殿轉(zhuǎn)贈給當?shù)氐奶熘鹘瘫竞V修會,隨后被改建成修道院。今天這座攝人心魄的巴洛克建筑修建于1702年到1736年,不僅有精美的壁畫,圖書館還藏有無數(shù)的中世紀手稿。由于其名望和學術(shù)價值,在1780年到1790年約瑟夫二世大量解散奧地利的修道院時,梅爾克修道院得以幸免,并且逃過了拿破侖戰(zhàn)爭的破壞。</p> <p class="ql-block"> 梅爾克修道院似童話中走出的夢幻城堡,雄踞于山巔之上。明黃色的墻體在澄澈日光下熠熠生輝,巴洛克風格的線條精巧勾勒,盡顯歲月沉淀的優(yōu)雅。一座鐵橋橫跨波光粼粼的河面,與修道院彼此呼應(yīng),于如鏡的水面投下對稱而迷人的倒影。湛藍天空、清瑩碧水與古老古堡相互交織,共同繪就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絕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 梅爾克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太陽下山,心滿意足返回公寓,做一頓大餐,酒足飯飽后開始摜蛋!</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再次來到小河邊。</p> <p class="ql-block"> 梅爾克距離維也納僅僅80公里,也可以坐火車到達: 從維也納火車總站出發(fā)(Hbf)到梅爾克(Melk)大概1小時左右,然后從梅爾克火車站可以步行到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早晨逆光下的梅爾克修道院,好像沒有那么“金碧輝煌”了。</p> <p class="ql-block"> 這張是華為手機拍照的,看上去也還不錯?。?lt;/p> <p class="ql-block"> 公路邊有個“中國酒家”,冷冷清清,估計在這樣的小鎮(zhèn)生意會一般。</p> <p class="ql-block"> 從梅爾克小鎮(zhèn)穿過,再進梅爾克修道院打卡……</p> <p class="ql-block"> 梅爾克修道院停車場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陽光直射下的梅爾克修道院亮的有點“晃眼”。</p> <p class="ql-block"> 昨天來的有點晚,今天又太早,工作人員沒上班,沒能上去到修道院觀景臺。留點遺憾下次再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瓦豪河谷</b></p> <p class="ql-block"> <b>瓦豪河谷wachau</b>通常是指從梅爾克(Melk)到克雷姆斯(Krems)的這一段。瓦豪河谷風景秀麗,古跡遍布,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而梅爾克小鎮(zhèn)就是瓦豪河谷頂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若不是自駕,也可以選擇從維也納出發(fā),乘火車前往梅爾克,參觀完修道院后,中午登船游覽瓦豪河谷,到克雷姆斯下船,再坐火車返回維也納(或者反之)。</p> <p class="ql-block"> 多瑙河,這條穿越歐洲大陸的河流被譽為“歐洲河流的女王”之河,它宛如一條藍絲帶,蜿蜒于歐洲大地上,是世界上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也是歐洲的第二長河。多瑙河發(fā)源于德國西南部,自西向東,流經(jīng)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等國,最后在羅馬尼亞注入黑海,全程近3000公里。曾因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二世的著名華爾茲舞曲《藍色多瑙河》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 多瑙河最佳觀景精華地段,主要集中在布達佩斯和瓦豪河谷,若偏好城市景觀與歷史建筑,布達佩斯是首選(我們已經(jīng)去過);若<b>鐘情自然風光與文化遺產(chǎn),瓦豪河谷則更具魅力</b>。</p> <p class="ql-block"> 瓦豪河谷(Wachau)是多瑙河谷最為幽美深邃的一段,水流平緩、葡萄園飄散著芳香,充滿傳奇色彩的古堡遺跡和古老靜謐的小鎮(zhèn)村莊散落其間,路邊經(jīng)??吹健案傔x廣告”。有句話說得好:“<b>如果多瑙河是一篇浪漫的抒情詩,那么瓦豪河谷便是其中最值得回味的一句</b>”!</p> <p class="ql-block"> 瓦豪河谷wachau產(chǎn)區(qū)種植葡萄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91年。瓦豪河谷wachau產(chǎn)區(qū)所有的葡萄園都分布在多瑙河兩岸,其中三分之一在北岸,三分之二在南岸。瓦豪河谷的當?shù)剞r(nóng)民,幾百年來在多瑙河沿岸陡峭山坡的原生風化花崗巖土壤上,用石壘墻開辟出層層梯田,在上種植葡萄并醞釀出獨特品味的“雷司令”等葡萄酒,而這些<b>葡萄梯田已成為瓦豪河谷中的最獨特的名勝景觀</b>。連綿的山脈、古城堡、坡地葡萄園、梯田果園及當?shù)刎S富的文化遺存,使瓦豪河谷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全球的頂級調(diào)酒師都衷情于瓦豪河谷出產(chǎn)的奧地利干白葡萄酒。這可要感謝大自然的恩賜,恰好的土壤與風沙,孕育了這里的田地。礦物質(zhì)豐富的片麻巖地質(zhì)中,有多瑙河蜿蜒的水道穿過,強風帶來的風沙在山坡東面沉淀形成了黃土層,唯有在陡峭梯田上的原生風化花崗巖土壤種植出的葡萄,才可以用來釀造上等的干白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 瓦豪河谷wachau大多數(shù)葡萄園都位于石墻壘砌的坡地梯田,這些石墻不僅天然易排水,而且白天吸收日照熱量晚上散發(fā),對葡萄生長有利。但石墻的維護成本很高,因此當?shù)剡€專門有壘砌石墻的產(chǎn)業(yè),而且還經(jīng)常進行相關(guān)的技術(shù)研討。</p> <p class="ql-block"> 施皮茨Sptiz小鎮(zhèn)是最早被稱作“Wachau”(瓦豪)的地區(qū)。小鎮(zhèn)依山傍水,景致秀麗,有著大片的葡萄梯田。最著名的“Tausendimer-berg”山丘被人們稱作“<b>千桶山</b>”。山如其名,布滿葡萄園的這座山,一年可以出產(chǎn)1,000桶(相當于5.7萬公升)的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 瓦豪河谷除了大面積的葡萄園風景外,其中的梅爾克、克雷姆斯和杜恩施泰因三個小鎮(zhèn),分別還以梅爾克修道院、格特維克修道院、奧古斯汀修道院藍教堂為主要景觀。中間景色我們就一掃而過了,直接開到杜恩施泰因(Dürnstei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取自網(wǎng)絡(luò)的杜恩施泰因</span></p> <p class="ql-block">? 杜恩施泰因 (Dürnstein)?,位于奧地利瓦豪河谷下游,被譽為“瓦豪之珠”,是瓦豪河谷最迷人的小鎮(zhèn)之一。杜恩施泰因以其標志性的藍白色教堂和遠處山頂上的城堡廢墟而聞名,這些建筑在船上遠遠就能看見,形成了經(jīng)典的明信片風景?(借用網(wǎng)上的經(jīng)典照片)。</p> <p class="ql-block"> 杜恩施泰因比較明顯,在隧道前的輔路上右轉(zhuǎn),即可進入河邊的一個寬闊的停車場。</p> <p class="ql-block"> 多瑙河在這里又出現(xiàn)一個大轉(zhuǎn)彎。</p> <p class="ql-block"> 杜恩施泰因這個寧靜安詳?shù)男℃?zhèn),歷史上卻是大名鼎鼎,充滿著數(shù)不盡的傳奇。白藍色尖頂奧古斯汀修道院號稱奧地利巴洛克塔式建筑最佳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修道院左側(cè)山頂上的那座古堡,就是史書上記載的800多年前,奧地利公爵關(guān)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歸來的英格蘭獅心王理查的地方。理查一世是英格蘭歷史上一位著名君王,其外號形容他如獅子般勇敢、大膽。故事說: 在理查被關(guān)押期間,亨利六世竟然將一頭獅子關(guān)進了他的房間,想讓獅子吃掉他,沒想到他卻奮起神威,搶先一步殺死了獅子,并挖出了獅子的心臟生吞而下--“獅心王”的名號因此傳揚開來。后來,亨利六世見獅子也不能殺死理查,恐懼于“獅心王”的威名,最終答應(yīng)理查的母后艾琳娜的條件,讓英國用15萬英鎊的巨額贖金贖回了“獅心王”理查……</p> <p class="ql-block"> 杜恩施泰因小鎮(zhèn)標志性建筑——藍白色的奧古斯汀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我們來之前的一周,多瑙河曾發(fā)洪水,大水漫上堤壩2米多!</p> <p class="ql-block"> 大水沖過的遺跡還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 剛離開梅爾克修道院,這里的修道院就不上去了……</p> <p class="ql-block"> 可能因為在“彎道”上,一周前的大水接近標尺兩米。</p> <p class="ql-block"> 墻壁痕跡離道路約1米多,步行道路距河面也是1米多……</p> <p class="ql-block"> 從這里前行,沿“古城墻”即可進入杜恩施泰因小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路口指示牌,瓦豪河谷酒莊Domaine Wachau據(jù)此650米。</p> <p class="ql-block"> 圍墻內(nèi)就是杜恩施泰因小鎮(zhèn),那么這幾戶在墻邊的住戶屬于什么?</p> <p class="ql-block"> 這“1970”是什么意思?不會是1970年蓋的這個石頭房子吧?</p> <p class="ql-block"> Domaine Wachau是瓦豪河谷最大的酒莊,也是奧地利地利最大的葡萄酒生產(chǎn)企業(yè),同時也是奧地利最大的合作社型葡萄酒莊。Domane wachau在300年前曾經(jīng)是當?shù)亟虝漠a(chǎn)業(yè),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期,本地的250家農(nóng)戶集體買下了Domane wachau并沿襲至今。Domane wachau有440公頃的葡萄園,占了wachau產(chǎn)區(qū)葡萄園面積的30%。其中Gruner Veltliner 55%、Riesling18%,其余的為Rivaner(Muller-Thurgau)、Pinot Blanc、Chardonnay、Muscat,紅葡萄品種只占6%,有Zweigelt、Saint Lauren和Pinot Noir??晌覀兩蟻恚灰娖咸褕@,沒看到“酒莊”?。?!</p> <p class="ql-block"> 杜恩施泰因Durnstein小鎮(zhèn)很小,只有一條街。在鎮(zhèn)上最重要的就是品酒了,可惜開車一口都不敢喝?。≌麠l街幾乎都是瓦豪河谷產(chǎn)的葡萄酒吧,里面可以隨便品嘗的基本上都是瓦豪河谷產(chǎn)的烈酒,什么威士忌、白蘭地、金酒、朗姆……都有,白蘭地源于葡萄可以理解,怎么還有那么多的“糧食釀造”的烈酒?</p> <p class="ql-block"> 離開瓦豪河谷,看看時間還早,沿一條鄉(xiāng)道,穿行一個個奧地利鄉(xiāng)村去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路過一個小鄉(xiāng)村,遠處山上的堡壘,不知道是哪一個?</p> <p class="ql-block"> 下午順利進入維也納市內(nèi),當天晚上就去奧地利國家歌劇院欣賞歌劇《莎樂美》,強行熏陶一下我們的藝術(shù)細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自駕旅行結(jié)束,開啟維也納漫步</b></p> <p class="ql-block"> 踏入維也納的那一刻,方向盤便要輕輕的擱置一旁。盡管距離還車期限尚有兩日,這場馳騁山野的自駕之旅卻在此刻悄然畫上句點。</p> <p class="ql-block"> 這一路開車駛來,領(lǐng)略了“昔日奧匈帝國”的多元文化,及其周邊地區(qū)的無盡魅力,感受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體驗了不同城市的獨特魅力。每一段路程,每一次相遇,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和靈魂,在這片古老滄桑的土地上,確實收獲了無數(shù)珍貴的回憶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b>我邀請AI執(zhí)筆,將車輪丈量過的風景與內(nèi)心的觸動凝練成文字,且看它如何詮釋這段別樣的自駕之旅(</b>當然要反復修煉AI幾次<b>):</b>自駕的魅力,就藏在沿途的風景與自由馳騁的節(jié)奏里,并癡迷于自駕途中的每一刻光景——<b>鄉(xiāng)間小路</b>掠過麥浪與野花,泥土芬芳漫進車窗,勾勒出田園詩般的溫柔;<b>城市街道</b>感受煙火與建筑美學,從摩登大廈到百年古巷,觸摸歲月沉淀的溫度;<b>蜿蜒山路</b>在云霧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仿佛駛?cè)朐贫嗣鼐常恳粋€彎道都是未知的驚喜,靈魂也隨之翱翔天際;<b>沿海公路</b>聽浪花追著車輪跑,咸澀海風拂面,目之所及是無盡的湛藍與寬廣,心胸瞬間開闊;<b>高山峽谷</b>俯瞰層巒疊嶂,雄渾氣勢震撼心靈,見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驚險與震撼交織成獨特的生命律動;<b>湖區(qū)古鎮(zhèn)</b>邂逅靜謐水色最美小鎮(zhèn),石板路、舊屋檐,藏著時光打磨的詩意;<b>多瑙河畔</b>隨波而下,廢墟訴說往昔傳奇,葡萄美酒倒映波光,微醺中與歷史對飲……。車輪滾滾向前,風景不斷變換,每一公里都是身體與景色悄然相融的過程,愜意如漣漪般在心底漾開,一幀幀畫面都是獨屬于自己的浪漫故事。</p> <p class="ql-block"> 點擊《<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czez7bo"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八-奧地利湖區(qū)</a>》可參閱前一篇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 <b>下一篇</b>: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十-維也納漫步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b>附件:</b></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a8qcohz"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一-布達佩斯自由行攻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ar5w5bd"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二-布拉格之旅</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avzsen8"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三-租車此斯洛首行彼斯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b2i1fsm"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四-克羅地亞的時空穿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ba32d7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五-先游威尼斯再訪朱麗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bmfs4k7"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六-阿爾卑斯明珠多洛米蒂</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c17nw3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七-出圈德國圓夢天鵝堡</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czez7bo"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漫游昔日奧匈帝國之八-奧地利湖區(qū)</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