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萬 里 長 城 萬 里 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第 十 三 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山 海 關</span></p><p class="ql-block"> 萬里長城-山海關,又稱榆關、渝關、臨閭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東大街1號,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zhèn)北臺、西有嘉峪關)、“天下第一關”、“邊郡之咽喉,京師之保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關,遂成為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zhèn),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牌匾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p><p class="ql-block"> 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關”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萬里長城-山海關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包括萬里長城-山海關在內的長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關</p> <p class="ql-block">山海關老街</p> <p class="ql-block">七仙女下凡</p> <p class="ql-block">闖關東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通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老 龍 頭</span></p><p class="ql-block"> 秦皇島市老龍頭景區(qū),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qū)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濱,是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向西接水上長城九門口,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得名“老龍頭”。</p> <p class="ql-block"> 從明初洪武年間到明末的200多年中,老龍頭不斷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長城內外成為一統(tǒng),老龍頭從此失去了軍事防御作用,成為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觀海覽勝的絕佳去處。特別是以“龍”的化身自命的清代皇帝,把在老龍頭觀望“龍”賴以生存的滄海,賦予至高無上的寓意??滴?、乾隆等五個皇帝都多次到過老龍頭,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墨寶。令人遺憾的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山海關 ,老龍頭首當其沖,城池被毀。</p><p class="ql-block"> 1984年,鄧小平同志發(fā)出“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的號召,山海關人民重修了入海石城、澄海樓、靖鹵一號敵臺、南海口關、寧海城等建筑,使老龍頭重現(xiàn)了當年雄姿。</p> <p class="ql-block">澄海樓</p> <p class="ql-block">老營房</p> <p class="ql-block">寧海城</p> <p class="ql-block">渺小</p> <p class="ql-block">不自量力</p> <p class="ql-block">夕陽余暉</p> <p class="ql-block">長城入???lt;/p> <p class="ql-block">日照石頭城</p> <p class="ql-block">入海石城</p> <p class="ql-block">驚嘆</p> <p class="ql-block">迷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山海關孟姜女廟</span></p><p class="ql-block"> 孟姜女廟景區(qū)座落于山海關以東6.5公里的鳳凰山上,由貞女祠和孟姜女苑組成。貞女祠始建于宋代以前,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主事張棟重修,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前有108級臺階直通山門,廟上紅色圍墻內有前后兩殿及鐘樓、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觀。 孟姜女廟北側是孟姜女苑,是依“孟姜女千里尋夫”的民間傳說而建的仿江南大型文化園林,有“姜女出世”等多處景觀,輔以古代建筑中的亭、臺、樓、閣、榭,布局合理,錯落有致。 景區(qū)近幾年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創(chuàng)建先進單位和首批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等榮譽稱號。2007年,山海關被命名為“中國孟姜女文化之鄉(xiāng)”,孟姜女廟掛牌“孟姜女文化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望夫石</p> <p class="ql-block">姜女廟</p> <p class="ql-block">孟姜女塑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