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的親家張志山六十花甲生日。</p><p class="ql-block"> 喜慶,送上祝福那是必須的。愿他福如其名,志山志山,志存高遠,山高水長,歲歲含香,幸福連連。</p><p class="ql-block"> 張志山是建湖供電系統(tǒng)的老前輩了。他在鄉(xiāng)鎮(zhèn)負責供電已有三十余年。他在單位和同事相處融洽,無論是人氣,人緣,人脈口碑都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認識志山是在12年前,他的兒子張曉亞和我的女兒確定了戀愛關系后,他第一次登門到我家。我和他一見如故。他除了長得面慈標致外,還有一對漂亮的酒窩。我們約定既然是兒女親家了,我們今后就按排行來稱,相互就稱二爺三爺,他說如此甚好。</p><p class="ql-block"> 這些年我們相處得如同兄弟一般。有時我的戰(zhàn)友小聚也會叫上他,戰(zhàn)友顧文豹張國榮萬家云孫兵等等也成了他的朋友。他的好同學好朋友小聚也會叫上我,我們相處得甚是投緣。我的女兒為他添了兩個孫子,這把志山喜的,他為家忙的勁頭也更大了。</p><p class="ql-block"> 志山他有一雙兒女。除了我女婿張曉亞,還有個女兒張曉華,現(xiàn)在南京鼓樓醫(yī)院工作,女兒也為他添了個外孫,女兒的小日子過得幸福美滿這讓志山十分的順心。</p><p class="ql-block"> 在花甲宴上,我為志山擬了6張照片。</p><p class="ql-block"> 第一張照片是志山和老伴王萬珍的合影?;ㄩ_花落奔花甲,六十年風風雨雨一路走來,離不開親家母這“旺夫”。愿他們夫婦身體健康,相濡以沫,幸福白頭。</p><p class="ql-block"> 第二張照片是志山夫婦和他們的兒子女兒。這是他們幸福的根本。兒女雙全,雙雙小家庭小日子紅紅又火火,真好。記得志山曾和我說過,那年他養(yǎng)兒子曉亞時,正值1990年,全國實施計劃生育,抓得特嚴。為了躲逃,親家母就差躲到棉花田里。那一年,縣里還實施了“百日無超生”活動,縣里成立了督導工作組到各鄉(xiāng)鎮(zhèn),巧的是那年我被抽進縣工作組,更巧的是我就蹲點在志山老家沿河鎮(zhèn)。如今再說這一話題時,我笑說差一點就把我這好女婿給“無超生”掉,想想這也是機緣幸福呀。</p><p class="ql-block"> 第三張照片是志山夫婦和兒子全家。這是他們幸福的動力。十余年來,我女兒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們對我女兒確如待親閨女一樣。親家母更是把兩個孫子帶得用我們一句建湖方言,那叫“條條式式”,“括括老叫”。</p><p class="ql-block"> 第四張照片是志山夫婦和女兒全家。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永遠是。</p><p class="ql-block"> 第五張照片是志山夫婦和三個孫子的合影。這是他們幸福的未來。</p><p class="ql-block"> 第六張照片是全是福。幸福在志山的笑容里,在志山的酒窩里,幸福遠航,全家福,福全家。</p><p class="ql-block"> 四季輪回又一春,流年似水去無蹤。不見當年少年郎,轉瞬已成花甲翁。少年放歌皆為夢,唯老說夢全是歌。60歲啦,曾經(jīng)是那么的遙遠,那么的陌生的年齡,如今已無情的來到了我們面前,愿志山在今后的歲月里,增福增壽增富貴,添光添彩添吉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