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對歷史文化的熱愛,也許是對旅行的酷愛,也許是對世界的好奇,也許是對希臘神話故事的情有獨鐘,也許是對愛琴海故事的的癡迷,總之我就那么不加思索、毫不猶豫、毅然決然地來到了希臘。</p><p class="ql-block"> 我以為希臘只有神秘,只有神一般的文明,只有平靜,只有休閑,與之相伴相隨的愛琴海也不會有太多的美麗,然而,當(dāng)我真正踏入這片土地時,發(fā)現(xiàn)希臘遠(yuǎn)比我想象中的迷人,目光所及之處,古老的白色建筑廢墟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那是文明的印記;而與之相接的是那一望無際的湛藍(lán)大海,那深邃的藍(lán)色如同夢幻一般,那是一種融合了古老與自然之美的獨特魅力,一邊是文明古跡,一邊是湛藍(lán)的海水。希臘給我的第一也是最震撼的印象就這樣深深地烙印在腦海里。我想用“一道神光鋪海中,半海文明半海藍(lán)’來描述希臘再貼切不過了。</p><p class="ql-block"> 在有限的旅行途中, 我走過了具有3500多年歷史的雅典衛(wèi)城遺址(早在3500多年前雅典衛(wèi)城就有人居住了,衛(wèi)城里面的帕特農(nóng)神殿遺址修建于2500百多年前);我看到了德爾菲(在古希臘被這里認(rèn)為是世界的中心)神喩所在地阿波羅太陽神殿遺址;我來到了古希臘集市,仿佛聽到了蘇格拉底在此與人的辯論聲以及各種商品的嘈雜聲;我攀登上了梅黛奧拉修道院;我穿過了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邁錫尼文明遺址的獅子門;我還親自坐在埃皮達(dá)魯露天劇場的座位上感受千年前的音樂氛圍;對了,還有愛琴海上的提洛斯島太陽神和月亮神的遺址、圣托里尼島的美麗小鎮(zhèn)、卡瑪里黑沙灘、克里特島的克洛索斯迷宮(米洛斯文明,是希臘文明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具有4000多年的歷史,也可以說是歐洲文明發(fā)展的源頭)、阿緹卡蘇尼翁海角的波塞冬海神廟的日落以及那一片美麗的愛琴海等等。</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來希臘,能讓我看到浩大而又蔚藍(lán)通透美麗的愛琴海;找到神圣而屹立不倒的神殿;觸摸到公元前18世紀(jì)留下的滄桑;體驗到公元前5世紀(jì)被稱為“軸心時代”的神秘歲月;感受到古老與現(xiàn)代融為一體的美麗小鎮(zhèn)的休閑時光。得到只有希臘獨有的文化滋養(yǎng)和自然景色,足矣!</p><p class="ql-block"> 旅行結(jié)束了,但美好的記憶將會永遠(yuǎn)留在我的心里。在此,我還要感謝在旅行途中給我?guī)椭^的任何一個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雅典——卡拉巴卡)</p><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7日,我們乘坐的飛機從上海直飛希臘首府雅典國際機場,開啟了我們希臘之行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這是到雅典后拍的第一張照片。</p><p class="ql-block">這張雕塑是泛雅典體育場捐贈者:希臘富豪喬治?阿維奧夫(George</p><p class="ql-block">Averoff)。不簡單啊,僅此他一人贊助修建而成。</p> <p class="ql-block">泛雅典體育場。</p><p class="ql-block">帕納辛奈科體育場(Panathenaic</p><p class="ql-block">Stadium),也被稱為泛雅典體育場、卡里瑪瑪羅體育場,是為紀(jì)念雅典娜而修建的,位于希臘首都雅典的一座歷史悠久的體育場,是現(xiàn)代奧運會的發(fā)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這座體育場首次在1896年現(xiàn)代奧運會期間被用作主體育場,該屆奧運會是希臘獨立后第一次舉辦的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阿維奧夫的慷慨捐贈確保了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體育場的重建,并保留了其傳統(tǒng)的大理石裝飾。</p> <p class="ql-block">前皇宮今總統(tǒng)府門前站崗的衛(wèi)兵</p> <p class="ql-block">雅典國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國會大廈憲法廣場衛(wèi)兵交接儀式</p> <p class="ql-block">雅典科學(xué)院</p> <p class="ql-block">雅典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雅典國立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雅典國立考古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雅典國立考古歷史博物館內(nèi)的阿伽門農(nóng)黃金面具(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這件完全由黃金制成的面具,由考古</p><p class="ql-block">學(xué)家 海因里希?施里曼于1876年</p><p class="ql-block">在邁錫尼青銅時代晚期城堡的A墓圈中發(fā)現(xiàn)。盡管面具與特洛伊亞加亞(Achaean)部隊的指揮官、傳說中的國王阿伽門農(nóng)有關(guān),但后來研究人員判定這個面具的制作時間是公元前16世紀(jì)下半葉,比特洛伊戰(zhàn)爭時期早了大約400年。</p> <p class="ql-block">賽馬和騎師"青銅雕像被稱為 “Artemision 的騎師”,是古希臘藝術(shù)的杰作。從埃維亞島北部</p><p class="ql-block">Artemision海岬附近打撈上來的碎片,復(fù)原后成了捕捉到賽馬動態(tài)能量的精美雕塑,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40年左右。</p><p class="ql-block"> 年輕的騎師是一個小男孩,似乎左手握著韁繩,右手拿著馬鞭,促使賽馬向前奔跑。</p> <p class="ql-block"> 這幅叫春天的壁畫,出土大約在4000年前,它描繪了火山噴發(fā)前的洛基山景觀:一簇有黃色莖的紅色百合花支配著紅色和灰色的火山巖層,而燕子則在上面俯沖,獨自或調(diào)情成對,對場景進(jìn)行動畫,象征性地宣布大自然的一年一度的重生。</p> <p class="ql-block">英雄珀爾修斯(Perseus)青銅像。帕爾修斯是特洛伊戰(zhàn)爭中的英雄少年。</p> <p class="ql-block">這尊雕像是國家考古博物館的又一件標(biāo)志性展品,在埃維亞島北部的Artemision海岬附近海域被發(fā)現(xiàn)。這尊保存完好的早期古典雕塑杰作,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60年左右,運動中的形態(tài)充滿活力,被認(rèn)為是</p><p class="ql-block">海神波塞冬或天神宙斯。關(guān)于右手最初是揮舞三叉戟還是雷電,大家看法不一。</p> <p class="ql-block">這幅雕塑描繪了愛神阿佛洛狄忒、長著山羊腿的潘神和淘氣的愛神厄洛斯在一起的場景,它是在神圣的提洛島(Delos)上的“貝魯特的波塞多尼阿斯特之家中被發(fā)現(xiàn)的。。它抓住了阿佛洛狄忒的優(yōu)雅、潘神的狂野和厄洛斯的俏皮,赤裸的</p><p class="ql-block">阿佛洛狄忒用她的涼鞋來抵擋潘神的騷擾,厄洛斯則來幫助她,這些人物形象交織在一起,展示了性感與質(zhì)樸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阿弗洛狄忒(即羅馬時期的維納斯),約公元前5世紀(jì)。</p> <p class="ql-block">普拉卡老城遺址</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早上9:00前我們排隊進(jìn)入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開始了希臘之行的第二天。</p><p class="ql-block">博物館第一層里面的獅子捕鹿雕塑</p> <p class="ql-block">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人山人海,據(jù)說這一天剛好是免門票的。</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分為斜波、一、二、三層。</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第四層帕特隆神殿展館中東山墻的浮雕裝飾描述了雅典娜從宙斯頭顱中誕生的場景:中間偏左坐著的是宙斯,他面對著自己的女兒雅典娜。雅典娜身后站著火神赫淮斯托斯,正是他用手中的斧子劈開宙斯的腦袋放出了女戰(zhàn)神。從造型上不難認(rèn)出,火神旁邊坐著的是手持三叉戟的海神波塞冬,他身后是手持里拉琴的阿波羅,宙斯身后是帶翅膀的赫耳墨斯,坐著的是天后赫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西三角楣上的浮雕則描繪了特洛伊戰(zhàn)爭的場景:左邊是老太陽神赫利俄斯(Helios)駕四馬戰(zhàn)車浮出地面,仰臥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酒神身后是冥后珀耳塞福涅和她母親得墨忒耳,之后緊接著是月亮神阿耳忒彌斯。右邊三位靠在一起的分別是灶神赫斯提亞、冰海女神狄俄涅及她的女兒阿佛洛狄忒,最右邊駕車下沉的是老月亮神塞勒涅(Selene)?</p> <p class="ql-block">在雅典衛(wèi)城博物館第二層,隔著玻璃拍的雅典衛(wèi)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底下還有一層,展示的古羅馬時期的遺址。</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出來后前往雅典衛(wèi)城遺址</p> <p class="ql-block">走到雅典衛(wèi)城中間,(還未進(jìn)入山門)就能看到坐落在衛(wèi)城腳下的狄奧尼索斯古劇場,它是酒神古劇場。位于雅典衛(wèi)城南麓,建于公元前49年至496年之間,是希臘最最早的劇場之一。它曾是古希臘戲劇的發(fā)源地,能容納超過15,000名觀眾</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來源于雅典新學(xué)派公眾號</p> <p class="ql-block">雅典衛(wèi)城原意為“高處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衛(wèi)城里面的主要建筑帕特龍神廟最初是作為祭祀雅典守護(hù)神雅典娜的神圣地而建造的,距今已經(jīng)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帕特隆的名字源自于雅典娜的別名Parthenon。</p> <p class="ql-block">從雅典衛(wèi)城山門進(jìn)入雅典衛(wèi)城</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5世紀(jì),雅典衛(wèi)城成為國家的宗教活動中心,尤其在希臘聯(lián)合各城邦戰(zhàn)勝波斯入侵后,它被視為國家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帕特農(nóng)神廟,它位于衛(wèi)城中心,是衛(wèi)城最重要的主體建筑,以其宏偉的規(guī)模和精美的雕刻著稱。</p> <p class="ql-block">1987年,雅典衛(wèi)城根據(jù)文化遺產(chǎn)遴選依據(jù)標(biāo)準(zhǔn)(i)(ii)(iii)(iv)(vi)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批準(zhǔ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廟:位于帕特農(nóng)神殿對面,建于公元前421年至前405年之間,是雅典衛(wèi)城的著名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座廟有著六根“少女石柱”,每</p><p class="ql-block">根石柱都由一位穿著古希臘長裙、頭戴花環(huán)的女子雕塑組成。它們不</p><p class="ql-block">像普通的柱子那樣冷冰冰的,而是充滿了柔美與生命力,仿佛在微風(fēng)中行走(這張少女時柱像是在博物館拍攝的,屬于真品,神廟里的是復(fù)制品)。</p> <p class="ql-block">這些“少女石柱”不僅是美的象征,也解決了建筑上的難題:它們的脖部較細(xì),原本容易產(chǎn)生結(jié)構(gòu)問題,但巧妙的設(shè)計讓它們依然穩(wěn)固,充滿力學(xué)美感。遠(yuǎn)遠(yuǎn)望去,仿佛這些美麗的少女正默默支撐著古老的神廟,安靜而莊重。</p> <p class="ql-block">伊瑞克提翁神廟正門</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雅典衛(wèi)城北面古老的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旁邊看到的橄欖樹,是雅典娜種下的,千百年來,它年復(fù)一年,一次又一次地發(fā)芽生長,有時,它的枝條被人們拿去重新種植。雅典娜的橄欖樹是世界上第一棵橄欖樹,</p> <p class="ql-block">勝利無翼女神神廟</p> <p class="ql-block">雅典衛(wèi)城遺址不僅是古希臘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和學(xué)者前來研究和瞻仰。</p> <p class="ql-block">從雅典衛(wèi)城遺址走下來,我再次朝著那古老的衛(wèi)城望去,只見那殘柱斷壁在神光的映照下,展現(xiàn)出一種震撼人心的美。帕特農(nóng)神廟那僅存的立柱,雖已歷經(jīng)歲月的侵蝕,卻依舊倔強地挺立著,像是一位位古老的巨人,默默守護(hù)著曾經(jīng)的輝煌。</p><p class="ql-block"> 走出雅典衛(wèi)城遺址,我們按照導(dǎo)游指定的地點集合,卻發(fā)現(xiàn)少了一位團(tuán)友,導(dǎo)游打電話聯(lián)系又無人接聽,這可把導(dǎo)游嚇壞了,最后經(jīng)過半小時的尋找終于成功找到,導(dǎo)游這才松了一口氣。原來團(tuán)友走錯了集合地點而手機又沒電了,語言又不通,這實在要命。還好,總算順利歸隊,人沒事,一切都好!</p> <p class="ql-block">在雅典住了兩天,5月19日,我們前往希臘北部的卡拉巴卡,準(zhǔn)備去德爾菲太陽神殿遺址,途中遇見希臘北部小鎮(zhèn)阿拉霍瓦。</p> <p class="ql-block">德爾菲博物館門前的橄欖樹花開了,在希臘到處可見橄欖樹,據(jù)說橄欖樹是希臘的國樹,而橄欖花是希臘的國花。</p> <p class="ql-block">德爾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德爾菲在古希臘被認(rèn)為是世界的中心,被稱為是“世界的肚臍”。</p><p class="ql-block"> 斯芬克斯獸身人面石雕像(三大鎮(zhèn)</p><p class="ql-block">館之寶之一)。這個大理石像高</p><p class="ql-block">2.25米,完成于公元前560年,</p><p class="ql-block">原來是立在12.5米高的愛奧尼亞</p><p class="ql-block">圓柱子頂端。</p> <p class="ql-block">“地球肚臍” (卵形大地之臍石刻)博物館展出的是公元后的復(fù)制品。真跡已被毀。</p><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傳說,古希臘眾神之王宙斯為了確定世界的中心在哪里,從世界的兩端同時各放出一只鷹相對而飛。兩只鷹最終在德爾菲相會,宙斯斷定這里是地球的中心。宙斯確定了世界中心后,委派他最疼愛的兒子管理這個世界的中心,并賜他一塊卵形石,使德爾菲成了“神諭”的起源。因為有了這個神諭,德爾菲一度成為人民的朝圣勝地而聲名遠(yuǎn)揚,后來基督教興起。</p> <p class="ql-block"> 德爾菲的歧車御者,1896年在德爾菲阿波羅神廟廢墟中出土。這是一組四馬戰(zhàn)車青銅的一部分,原是皮提亞競技會上一個優(yōu)勝者奉獻(xiàn)給阿波羅神廟的。戰(zhàn)車者的雕像與真人相等,是一位充滿生活氣息的年輕人形象,身著短袖長衫,束一腰帶,右手拉著韁繩,出神的目光注視著前方,表情莊嚴(yán)肅穆,形體穩(wěn)重有力。雕像上的長衫柔軟皺紋垂掛自然、疏密相間,似乎會隨著戰(zhàn)車的飛馳而飄動起來。</p> <p class="ql-block">安提諾烏斯(Antinoos)的雕像。安提諾烏斯是古羅馬皇帝哈德良的摯友或情人,一位來自比提尼亞的美貌希臘青年。他在公元130年不幸溺亡后,哈德良為他建立了新的城市并命名為安提諾波利斯,甚至興起了新的教派將他奉為神明。安提諾烏斯的雕像發(fā)現(xiàn)于1894年,出土?xí)r保存狀況非常良好,目前展示于德爾菲考古博物館中。</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參觀完出來后偶遇一希臘美女與貓的互動。</p> <p class="ql-block">德爾菲太陽神廟遺址</p> <p class="ql-block">阿波羅太陽神廟是雅典的守護(hù)神,是神喻所在地,現(xiàn)在僅僅剩的幾根殘柱依然屹立不倒,聽說曾經(jīng)有一位詩人在神殿的外側(cè)刻上:“人啊,請認(rèn)識你自己”,這幾個字。但我沒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考古遺址德爾斐位于普萊斯托斯山谷中,被帕納索斯山麓環(huán)繞。德爾斐作為古希臘時期的宗教中心,曾是世界“肚臍”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許就是德爾菲古劇場遺址</p> <p class="ql-block">德爾菲太陽神殿遺址參觀完以后我們前往酒店。</p><p class="ql-block">我們居住的酒店被美麗包圍著,幸福感滿滿。</p><p class="ql-block">酒店距離我們第二天要去的梅黛奧拉修道院不遠(yuǎn)。梅黛奧拉的意思是“懸崖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上午我們前往梅黛奧拉修道院。</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懸崖上的修道院,修道院分為男修道院和女修道院。女士進(jìn)修道院的時候一定要穿超過膝蓋的長裙(穿褲子的女性必須要換長裙才能進(jìn))。</p> <p class="ql-block">懸崖壁上仍然保存了不少的洞穴, 1000多年前就有隱士在此修行,他們利用木梯和繩索攀上??頂。</p><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只參觀了兩座,梅黛奧拉修道院,一座規(guī)模較大(烏爾拉姆修道院),另一座規(guī)模較小。洞穴的壁畫非常震撼,特別是烏爾拉姆修道院的壁畫,美得簡直令人窒息。只可惜不讓拍照。</p><p class="ql-block">修道院屬于自然和文化世界雙重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里面人山人海,房子里的壁畫令人嘆為觀止,只可惜不讓拍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