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1日,在參加完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主辦的端午龍舟文化展演活動后,益陽蘭溪雙橈龍舟被運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由益陽市赫山區(qū)蘭溪鎮(zhèn)人民政府捐贈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正式成為館內收藏展品,面向社會公開展示,讓更多人感受蘭溪雙橈龍舟魅力,更好地推動蘭溪雙橈龍舟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弘揚與保護。</p> <p class="ql-block">56名蘭溪劃手跨越1500公里上演“速度與激情”。整個展演過程,向北京市民和各地游客獻上蘭溪山歌表演和雙橈龍舟競渡,競渡過程中展示“大鵬展翅”“蜻蜓點水”等特色動作。</p><p class="ql-block">蘭溪龍舟是為紀念屈原而形成的當?shù)靥赜械拿袼孜幕?。隨著不斷演變、沉淀、傳承和發(fā)展,形成了“獨一份”的雙橈龍舟文化?!半p橈”分別指坐橈和站橈,坐橈短而寬,站橈長而窄,橈手一坐一站交替而列,比其他龍舟容納的橈手更多,多者可達上百人。除了雙橈手,龍舟上還有指揮、舵手、鑼手、鼓手、閃篙手、嗩吶手等。</p><p class="ql-block">在平常表演時,橈手們手持橈板進行特色動作展示和唱山歌;在競渡時,站橈會配合鼓點,和坐橈一齊劃船,乘風破浪,場面壯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