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離開大運河博物館,我們驅(qū)車來到西海子公園。這座位于北京市通州區(qū)西海子西街的公園,始建于1936年,占地14公頃,其中水面近5公頃,園內(nèi)還設有京郊第一座水上世界。園中綠意盎然,60多種萬余株花草樹木點綴其間,一株姿態(tài)蒼勁的古槐已有500多年歷史。舊城遺址堆疊而成的假山上,建有造型各異的風景亭,登高遠眺,園中美景盡收眼底,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西海子公園一馬路之隔便是通州文廟。這座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年)的孔廟,比國子監(jiān)街的孔廟還要早四年,是北京地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孔廟,現(xiàn)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于通州區(qū)大成街1號,是“三廟一塔”古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這里曾培養(yǎng)出兩名狀元、百余位進士及上千名舉人,如今已成為展示運河文化與儒家教育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燃燈佛舍利塔巍然屹立,其歷史可追溯至北周,塔高13層,塔身磚雕424尊神像,以“塔影垂映運河”聞名遐邇。塔內(nèi)藏有佛牙舍利,塔頂曾生長一棵歷經(jīng)200年的古榆樹,為通州增添了一抹傳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塔身之上,雕刻精美絕倫,每一處細節(jié)都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與藝術(shù)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通州塔榆樹,一棵被精心呵護的榆樹,位于燃燈塔旁,因傳奇的生長經(jīng)歷和頑強的生命力而聞名遐邇。這棵樹在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7年)隨著燃燈塔的修建而生根發(fā)芽,依靠塔頂西北坡的薄土頑強生存,歷經(jīng)290年的風雨洗禮,最終成為通州人的驕傲。1987年,在修繕燃燈塔時,塔榆被移植到現(xiàn)址,如今枝繁葉茂,被譽為“塔榆”。它的生長環(huán)境極為特殊,僅憑塔頂?shù)谋⊥辆S系生命,塔身由江米湯和石灰膏砌成,樹根無法深入地下,卻依然頑強生長。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燃燈塔時,榆錢隨泥被帶至瓦壟間,生出幼苗,靠著瓦壟間的一層薄土,戰(zhàn)勝了290載的嚴寒酷暑,成為今天的“塔榆”。如今,這棵超過300年樹齡的塔榆已成為通州西海子公園葫蘆湖畔的一道亮麗風景,象征著生命的頑強與堅韌。當?shù)貓@林工作者通過復壯等多種方法,讓塔榆煥發(fā)新生,成為大運河畔的“活文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