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虎符纏臂,佳節(jié)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倍宋缂压?jié),總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裹挾著歷史的厚重與生活的煙火,翩然而至。乙巳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祖孫三代加上保姆,共八人,一同漫步在長沙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剛踏入步行街,便被洶涌的人潮所包圍。正如《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繁華市井那般,這里人頭攢動,放眼望去,看不到腳下的路,只見密密麻麻的人頭此起彼伏,仿若一片攢動的海洋。人們臉上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或駐足觀賞,或談笑風(fēng)生,歡聲笑語在空氣中交織回蕩。這熱鬧非凡的景象,讓我不禁想起辛棄疾筆下“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的盛景,雖時代不同,卻同樣有著那份熱鬧與歡騰,盡顯生活的蓬勃生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街道兩旁,美食的香氣撲面而來,勾人魂魄。香味、辣味、酸味、甜味、咸味、鹵味,應(yīng)有盡有,每一種味道都在訴說著長沙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那飄散著濃郁香氣的臭豆腐,金黃酥脆的外皮,包裹著嫩滑的內(nèi)里,咬上一口,汁水四溢,濃郁的香味在口腔中散開,讓人回味無窮。這小小的臭豆腐,正如劉禹錫詩中“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歷經(jīng)獨特的制作工藝,才成就了這般獨特的美味,恰似生活中的種種美好,往往需要經(jīng)過一番磨礪才能綻放光彩。還有那散發(fā)著誘人光澤的糖油粑粑,軟糯香甜,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一口下去,甜蜜直達心底,仿佛將生活的苦澀都一一化解。</p><p class="ql-block"> 店鋪高檔,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從精美的湘繡,一針一線勾勒出山水的靈動、花鳥的神韻,展現(xiàn)著傳統(tǒng)手工藝的精湛技藝;到富有創(chuàng)意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將長沙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充滿了時代的氣息。每一件商品都像是一個故事的載體,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文化,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這里,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互交融,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正如“新故相推,日生不滯”,時代在不斷發(fā)展,而文化也在傳承中不斷創(chuàng)新。</p><p class="ql-block"> 走在麻石大道上,腳下的石板歷經(jīng)歲月的打磨,光滑而溫潤,仿佛在訴說著過往滄桑。我用嬰兒車推著小孫女,她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地張望著周圍的一切,眼中閃爍著純真的光芒。老婆用手緊緊牽著兩個孫子,生怕他們在這人潮中走丟。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為這條古典的街道增添了無盡的活力與生機。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也體會到了生命的傳承與延續(xù)。在這喧囂的世界里,家人就是最溫暖的港灣,是我們心靈的寄托,正如蘇軾所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無論時光如何流轉(zhuǎn),親情始終是我們心中最珍貴的寶藏。</p><p class="ql-block"> 那幾尊黑銅雕塑栩栩如生,賣臭豆腐的、修鞋的、補鍋的、賣醋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刻畫得惟妙惟肖,仿佛將過去的市井生活定格在了這一刻??粗@些雕塑,我的思緒不禁飄遠,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質(zhì)樸的年代。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默默訴說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與發(fā)展,讓我們在感受現(xiàn)代繁華的同時,也不忘回首過去,銘記那些承載著歲月記憶的傳統(tǒng)與文化。這讓我想起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只有了解過去,才能更好地把握現(xiàn)在,展望未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空氣中彌漫著熱濕的氣息,這是長沙夏日特有的味道。汗水不經(jīng)意間滑落,但卻絲毫不影響我們游玩的興致。在這充滿煙火氣的街道上,我們感受著生活的真實與美好。生活就如同這熱濕的空氣,雖然有時會讓人感到些許燥熱與不適,但其中蘊含的豐富與多彩,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樣。就像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我們在這繁華的步行街中,也能尋得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滿足,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份溫暖。</p><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回首望去,那依舊熱鬧的街道,那琳瑯滿目的商品,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還有那充滿生活氣息的雕塑,都漸漸模糊在視野中。但這一天的美好時光,卻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腦海。端午節(jié)遛了長沙步行街,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出行,更是一次對生活的品味,對文化的探尋,對親情的珍視。</p><p class="ql-block"> 乙巳端午節(jié)夜作于長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