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拉斯洛·鄔達克(László Hudec,1893年1月8日-1958年10月26日),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最具影響力的建筑師之一。他在上海留下了超過100棟風格多樣的建筑作品,這些建筑塑造了上海的城市風貌,成為“萬國建筑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海派文化的重要標志,其作品不僅構(gòu)成了上海獨特的城市肌理,也見證了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崛起與發(fā)展。他的名字與上海的城市記憶緊密相連,其建筑遺產(chǎn)至今仍被精心保護和廣泛欣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5月31日在上海乘坐地鐵到人民廣場站,從8號口出站,沿著</span>大光明電影院—國際飯店—派克路機動車庫—長江劇場—沐恩堂—浙江電影院—美國總會—四行儲蓄會聯(lián)合大樓—廣學大樓—真光大樓—美豐大樓的線路,探尋鄔達克設計的建筑(簡稱鄔達克建筑),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p><p class="ql-block">上海大光明電影院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南京西路216號,是上海乃至中國最具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的電影院之一,也是匈牙利籍建筑師鄔達克的代表作。它于1933年重建開業(yè),以其劃時代的建筑風格、頂級設施和“遠東第一影院”的聲譽,成為上海裝飾藝術派建筑的巔峰之作和城市文化地標。</p> <p class="ql-block">大光明電影院。</p> <p class="ql-block">上海國際飯店(Park Hotel)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南京西路170號,是匈牙利籍建筑師鄔達克(László Hudec)于1934年設計的劃時代杰作。這座曾經(jīng)的“遠東第一高樓”(83.8米)在1934-1983年間雄踞中國最高建筑寶座近半個世紀,是鄔達克獻給上海的“一首立體詩歌”,它以突破性的高度與美學,定格了1930年代上海作為遠東大都會的雄心。如今,這座跨越世紀的摩天樓不僅是一座酒店,更是解碼上海城市精神、建筑文明與歷史坐標的不朽密碼——站在南京西路仰望它,便是與黃金時代的海派傳奇對話。</p> <p class="ql-block">派克路機動車庫。</p> <p class="ql-block">長江劇場(原卡爾登大戲院)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黃河路21號,始建于1923年,是上海歷史最悠久、文化底蘊最深厚的專業(yè)話劇劇場之一。它歷經(jīng)百年風云,從民國頂級影劇院轉(zhuǎn)型為先鋒話劇圣地,被譽為“中國話劇活化石” ,承載著中國近現(xiàn)代戲劇發(fā)展的縮影。 從卡爾登的鎏金歲月到長江的先鋒實驗,這座劇場以“雙面人生”詮釋了上海文化的韌性與創(chuàng)新。它不僅是物理空間的涅槃重生,更是一座跨越世紀的“戲劇精神堡壘”——在紅匣子中致敬經(jīng)典,在黑匣子里破界新生,持續(xù)書寫中國話劇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沐恩堂(Moore Memorial Church),原名慕爾堂,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西藏中路316號(近南京東路),是上海最具影響力的新教教堂之一,也是匈牙利籍建筑師鄔達克(László Hudec)的早期代表作。這座融合了哥特復興風格與現(xiàn)代功能的宗教建筑,自1929年重建以來,既是信仰的燈塔,也是上海近代建筑史與中西文化交融的見證者,其是鄔達克用紅磚寫就的“神圣詩篇”——它既是哥特尖塔下的信仰殿堂,也是南京路紅塵中的一方凈土。其名“沐恩”,既銘刻歷史淵源,亦昭示精神傳承。當鐘聲穿透都市喧囂,這座跨越世紀的建筑仍在訴說:石砌的穹頂之下,永遠為靈魂留有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小禮拜堂。</p> <p class="ql-block">浙江電影院(原名浙江大戲院)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浙江中路123號,始建于1930年,是上?,F(xiàn)存歷史最悠久的單廳影院之一,也是南京東路商圈僅存的老牌社區(qū)影院。這座藏身石庫門弄堂的“電影活化石”,以近百年不間斷的放映史,記錄著上海市民文化生活的變遷,被譽為 “大光明背后的平民光影記憶”,其是南京路繁華幕布后的一處時光暗盒——沒有鄔達克地標的恢弘,卻以石庫門巷弄間的堅持,守護著城市最質(zhì)樸的光影記憶。當單廳老影院在巨幕時代漸成孤島,它依然亮著那盞橘黃色門燈,為膠片的余溫、為社區(qū)的溫情,也為所有相信“電影永遠需要一間客廳”的人,保留著最后一排座位。</p> <p class="ql-block">原美國總會,又名旅滬美僑俱樂部,位于上海市福州路209號??死硌笮朽w達克設計,新仁記營造廠承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美國新英格蘭建筑風格,1923-1925年建。</p> <p class="ql-block">原為四行儲蓄會大樓,位于上海市四川中路261號,由匈牙利籍建筑師鄔達克(László Hudec)設計,英國喬治式折中主義風格,建于1926年,其是近代中國金融業(yè)“北四行”(鹽業(yè)、金城、中南、大陸銀行)的聯(lián)合總部,以階梯式塔樓、黑色摩天巖立面、深嵌金庫聞名,現(xiàn)為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承載著民族金融業(yè)抗衡外資銀行的壯闊歷史。它是一座用黑磚寫就的金融史詩——它的階梯塔樓是華資銀行刺向殖民金融天幕的利劍,深埋地下的金庫則封存著一個時代的資本雄心。鄔達克在此證明:最堅硬的鉆石,永遠由民族尊嚴澆筑。</p> <p class="ql-block">真光廣學大樓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虎丘路128號與146號,由匈牙利建筑師鄔達克(László Hudec)于1930年設計,1932年竣工。這是兩座風格迥異卻命運相連的孿生建筑——真光大樓(原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xié)會)與廣學大樓(原廣學會出版社),共同構(gòu)成鄔達克現(xiàn)代主義轉(zhuǎn)型期的實驗杰作,現(xiàn)為上海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詮釋宗教傳播、文化出版與建筑先鋒性的三重交響,其是鄔達克投向黃浦江岸的一對文化骰子——前者以銳角尖塔刺向信仰的天空,后者用水平線條鋪展知識的疆域。當女工培訓室的打字聲與印刷機的轟鳴在時光中沉寂,建筑卻在重生中延續(xù)使命:真光的玻璃禱告堂折射著當代藝術之光,廣學的鉛字墻噴涌出數(shù)字時代的油墨。這組雙生塔證明:真正的先鋒,從不在風格中站隊,而在人性中扎根。</p> <p class="ql-block">上海美豐大樓位于河南中路521-529號(或?qū)幉?80號),由匈牙利建筑師鄔達克(László Hudec)設計,1920年建成。磚混結(jié)構(gòu),現(xiàn)代派風格。立面設計簡潔,注重與城市界面相結(jié)合。頂層為后期加建。作為鄔達克早期作品,大樓融合了古典柱式與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是上海近代金融建筑的縮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