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圖 迎紅</p>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是頂愛釣魚的。我小的時候,看過他親自制作魚竿、浮標(biāo),準(zhǔn)備魚餌。我記得他還專門給我制作過一根小小的魚竿,并帶著我用這根魚竿,在離家不遠(yuǎn)的小池塘里釣上了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鯽魚。</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魚竿都是用竹子做的,這種竹子取材需得細(xì)直,且得陰干一年以上,略有彎曲的地方爸爸就用酒精燈將其加熱烤直。為延長魚竿的長度同時又要考慮到方便攜帶,爸爸將竹竿截?cái)?,又用白銅箍將兩根竹竿接續(xù)起來,這樣既保證了魚竿的長度,又可以隨時將魚竿拆卸成兩截。十幾年前,我去青島旅游,曾經(jīng)給他買過一根魚竿,說是進(jìn)口品牌,價格不菲,攜帶極其方便,拿在手里特別輕巧,拉伸后可延展數(shù)米,送給爸爸,但他說還不如他的小竹竿好使。</p> <p class="ql-block"> 除了魚鉤和魚線,浮標(biāo)、鉛墜也是爸爸自己制作。浮標(biāo)是用家庭最常見的蒜頭芯來做,選取幾個形狀規(guī)整的蒜頭,拔出蒜芯,蒜芯是中空的,不同的蒜頭直徑有差別,將兩根蒜芯套在一起,一頭粗一頭細(xì),再用魚線將蒜芯連接處牢牢扎緊,最后用剪刀修整到合適的長度,一個浮標(biāo)就做好了。至于鉛墜相對就更簡單了,由于金屬鉛是軟的,就用剪刀截取大小重量合適的鉛塊,再用小錘子敲成兩頭略尖中間略寬的水滴狀,再把魚線繞在中間,輕輕一敲,把鉛塊固定在魚線上就成了。</p> <p class="ql-block"> 至于魚餌,那就要看釣的是什么魚了,如果釣的是鯽魚、昂翅這種雜食性魚和無鱗魚,那得用紅蚯蚓,要用錢買,一塊錢買一小包。小時候我一直以為蚯蚓都是一樣的,有一次跟小伙伴花了大半天時間,在小花園里挖了許多的蚯蚓,當(dāng)做寶貝一樣地用盒子裝了捧回家,結(jié)果爸爸看了說這種蚯蚓魚兒不吃,沒用!只得灰心喪氣地將蚯蚓放歸老家。為了方便,我們也養(yǎng)過紅蚯蚓,找一個不用的花盆,堆上松軟的土,將土略略打濕,再將釣魚用不完的紅蚯蚓倒在土上,過一會兒去看,紅蚯蚓就全部鉆到泥土里去了,喂蚯蚓也很省事,把吃剩下的蘋果核、香蕉皮放在盆里的泥土上,不消幾天就能被蚯蚓全部消耗掉。</p> <p class="ql-block"> 也有簡單易得的魚餌,如紅薯,薯塊大釣大魚,鯉魚草魚都愛吃,薯塊小,鯽魚白條也喜歡。至于紅薯,就選本地黃土丘陵上種的,韌度好的品種,需煮到硬軟適中,如果太硬了魚不喜吃,太軟了則上鉤易碎、入水易溶,影響效果。</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類魚餌,比較特別。隨手可得的,如水草,南瓜藤的尖,那是信手拈來;更有用蟑螂,青蟲作釣餌的,讓人聞之色變。用蟑螂作餌,是爸爸從爺爺處學(xué)來,且必得要用活的。將魚鉤從蟑螂的上腹部穿進(jìn),調(diào)好浮標(biāo),放入水深的一半處,因其氣味濃,個頭大,上鉤的大多是草魚、鯉魚和螺絲青等大魚,爸爸曾用蟑螂在小河中釣上過八斤重的草魚,成果顯著。</p><p class="ql-block"> 民間智慧令人佩服、使人贊嘆,但用蟑螂作魚餌,于我是萬萬不敢嘗試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