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 言</span></p><p class="ql-block">時光的沙漏簌簌作響,2016年伏案書寫的片段早已凝成記憶琥珀。值此六一之際,我重拾舊作細細打磨,愿以這份帶著歲月溫度的文字,與你共赴一場童年的時光之旅。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藏著蟬鳴里的夏日、陽光中的街巷,是屬于我們的純真注腳。愿翻開書頁時,你能從中觸摸到童年的心跳,讓那份未被歲月沖淡的熾熱與溫柔,始終在心底輕輕流淌。</p> <p class="ql-block">前幾天,一位老同學讓我?guī)兔?,給他的一個親屬寫一首紀念"七、一"的詩歌朗誦詞。盛情之下,難以推托,我欣然接受了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p><p class="ql-block">夜深了,人們大多都入睡了。我靜坐在書桌前,翻閱著黨史資料,忽然,記憶的狂瀾如決堤之水,將我?guī)Щ匚迨吣昵澳莻€特別的下午——1961年6月30日,在豐鎮(zhèn)縣武倉街小學的教室里,一群紅領巾們正以稚嫩且虔誠之姿,慶祝黨的四十歲生日。</p> <p class="ql-block">彼時,我上小學五年級。班主任蒿瑞芬老師留著齊耳短發(fā),發(fā)梢整齊服帖如修剪過的春柳,規(guī)規(guī)矩矩地貼著耳垂。她說話時,總將碎發(fā)別到耳后,指尖動作輕得像拂過書頁;批改作業(yè)時,額前劉海隨思考輕晃,像在替我們琢磨答案 。她不僅教語文,還常常帶領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每當講到動情之處,她那雙明亮的眼睛便會泛起溫柔的光芒,似一泓清泉,潤澤著我們的心田。</p><p class="ql-block">六月底,蒿老師開始精心籌備“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主題中隊會。從隊會的每一個程序到會場的每一處布置,她都親力親為,用心安排。她還耐心指導同學們排練節(jié)目。制作向日葵道具時,用的是舊報紙,金粉還未干透,粘在了女孩子們的手心,像是給她們的手心印上了一層金色的夢想;彩綢則是從商店扯來的零頭布,她熬夜用染料將它們染成了七彩虹色,仿佛把天邊的彩虹裁下了一段,裝進了我們的教室。</p> <p class="ql-block">那天下午,全班同學都身著白襯衫、藍褲子,紅領巾在胸前鮮艷奪目,映照著年輕的臉龐,洋溢著蓬勃的朝氣。我們把課桌搬出教室,將凳子擺成三彎新月,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河。黑板正中央,用黃粉筆書寫、紅粉筆勾邊的“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如燃燒的火炬,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熱情。美術張老師和同學們還精心繪制了金光閃閃的天安門和鮮紅的黨旗,彩帶和鮮花簇擁著“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的標語,整個教室仿佛變成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紅色殿堂。</p><p class="ql-block">在熱烈的掌聲中,校長李德銘、教導主任李友梅和駐軍某部張排長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教室。中隊會正式拉開帷幕,小軍鼓的節(jié)奏響起,整個教室瞬間安靜下來,只聽見46條紅領巾隨呼吸起伏,像跳動的火焰,與心跳聲共同譜成少年的贊歌。出旗、敬禮、唱隊歌,每一個動作都飽含著我們對黨的崇敬與熱愛,我們的小心臟怦怦直跳,仿佛要跳出胸膛。</p><p class="ql-block">班主任簡短而生動地講述了中共一大的歷史,她說話時,總愛用右手輕輕整理左耳的短發(fā),仿佛在整理著歷史的脈絡。隨后,文藝表演精彩上演。合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時,我們的歌聲越來越響亮,似洶涌的波濤,表達著對黨的無限忠誠;詩歌朗誦里那句“三座大山灰飛煙滅”,讓后排的解放軍叔叔不住點頭,那是對我們朗誦的認可,更是對黨的偉大功績的贊頌;女同學們跳起《花兒朵朵向太陽》,金粉簌簌飄落,在陽光里劃出金色的弧光,映著我們眼中的憧憬 。</p> <p class="ql-block">正當我們沉浸在喜悅中時,張排長的故事讓氣氛驟然沉重。最令人難忘的是張排長講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當說到二小被鬼子挑在槍尖摔死時,我看見蒿老師別過頭去,用手指快速抹了一下眼角,那縷總是不聽話的短發(fā)又滑落下來,如一片顫動的春葉 。教室里響起壓抑的抽泣聲,我攥緊拳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那一刻,我深深明白,那年王二小犧牲的年紀,正是我現(xiàn)在戴紅領巾的年紀啊,他的英勇無畏讓我深受觸動。</p><p class="ql-block">校領導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頒發(fā)獎狀后,蒿老師帶領我們莊嚴呼號:“準備著,為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時刻準備著!”我們的誓言震得窗玻璃嗡嗡作響,似沖鋒的號角,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第二天“七一”,她帶我們登上薛崗山,向烈士墓獻上花圈。山風呼嘯,把她齊耳的短發(fā)吹得飛揚起來,紅領巾在胸前飄動,如跳動的火焰,點燃心中的信念 。</p> <p class="ql-block">這次中隊會雖已過去五十七載春秋,但我記憶里的那抹紅色愈發(fā)鮮艷,宛如陳釀的美酒,在時光中越品越香。當年舉起右手呼號的孩子們,如今已散作滿天星火,在各自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蒿老師已是白發(fā)蒼蒼,而我入黨已四十載。但每當《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旋律響起,五十七年前那個下午的場景就會清晰浮現(xiàn)——蒿老師抹眼淚時滑落的短發(fā),向日葵旋轉時金粉劃出的弧光,還有故事結束時教室里的抽泣聲。這些碎片,最終拼成了我們這代人的信仰圖騰,那是我們對黨的堅定信仰,是我們一生都不會磨滅的精神印記。當年教室里的金粉或許早已消散,但那份滾燙的信仰,卻如同薪火相傳,在一代又一代少年心中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如今,當我們在新時代的陽光下回望,那段歲月早已成為精神的根系。愿這份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初心,如薪火般繼續(xù)照亮新一代少年的征程,讓“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聲,永遠在中華大地上回響。 我們雖已白發(fā)蒼蒼,但依然記得當年在隊旗下的誓言。那些一起在教室里歡笑、流淚、歌唱的伙伴們,即便相隔千里,每當聊起那段歲月,眼中依然會泛起少年時的光芒??v使步履蹣跚,我們也要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獻上余生的光與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