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輕時,輔導(dǎo)過鄰居家一個剛剛?cè)雽W(xué)啟蒙的孩子?;蛟S是啟蒙階段的思維差異,這孩子在學(xué)習(xí)方面總會冒出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童言童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天,他拿著作業(yè)本找我,說是有一道題不會做了。我仔細看了那道小學(xué)語文常見的連線題,左邊是“馬兒”“鳥兒”“魚兒”,中間是“天空”“草原”“水里”,右邊是“游蕩”“飛翔”“奔跑”。題意是把那些動物和最符合它們的相關(guān)詞匯,用短線連接起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問他:“你說說,你覺得怎樣連接是對的?”孩子略帶哭腔對我說:“我連接馬兒在天空奔跑,我爸和我姐都說我不對,我爸還打了我耳光,我媽媽說你讀書多,讓我問問你。”</p> <p class="ql-block"> 聽到此處,我已經(jīng)忍不住,差點笑出聲來。我問他:“你看過馬在天空中奔跑嗎?”孩子說:“沒有!”我接著說:“既然你沒看見過馬在天空中奔跑,那你為什么要連線天空呢?怎么不連草原呢?”孩子歪著頭,瞪著小燈籠一樣的眼,氣呼呼卻一本正經(jīng)地大聲說:“馬在草原奔跑,不把草原踩壞了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著他這般可愛的樣子,我笑得前仰后合。我告訴他:“馬就應(yīng)該在草原奔跑,它踩壞的草原,會很快長出新的綠草?!表槃?,我又教了他“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詩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回老家再見到那個孩子,他已經(jīng)是大小伙子了,并且練就一身焊工的好技術(shù)?;叵肫鹚斈晏煺嬗字傻淖鳂I(yè)答案,我忽然感到: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錯誤答案里,倒藏著啟迪我人生的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工作或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和我們觀點不同的人或是立場不一樣的事。我們往往不假思索地認為對方是錯的,認為自己是對的。為著此目的,我們就會和對方進行激烈的辯論甚至是爭吵,妄圖改變對方,迫使他們接受、贊同甚至順從我們的觀點回到我們的立場上來。但我們自己很少能靜下心來思考對方的觀點或立場,是不是有合理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就如“6”和“9”,在不同的角度看是“6”也是“9”;在固定的角度看不是“6”就是“9”。如此問題,如果不能轉(zhuǎn)換角度去看,所有的辯論或爭吵,都是毫無意義的,根本就沒有誰對誰錯可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并能為自己的言行找到理論依據(jù)的時候,哪怕這依據(jù)是荒謬的,也如同在精神病人眼里,我們才是不被他理解的“精神病人”一樣,他也會覺得自己是符合公序良俗的絕對正確的衛(wèi)道者,我們卻是離經(jīng)叛道的異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月映千江,有不同的影像;不同的立場,也自有各自的道理。這世界沒有對與錯,只看我們站在哪個立場、用什么視角去審視這世界。如果我們把衡量“對與錯”的尺子重新放置,也許會看到馬蹄踏過的草原正在無情地沙化,而我們認為不能供馬兒奔跑的天空,卻正孕育著“離離原上草”的新綠。所謂大智慧,或許就在轉(zhuǎn)念的一瞬間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