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家都說,中老年旅游,該去的地方走得差不多了,去青藏高原都是收官之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12年,我旅游剛剛起步。國內(nèi),普通百姓說得上來的著名景區(qū),算上退休前在單位開會、出差沾的光,也沒去過多少地方。大陸外,只去過港澳和泰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不管我以后還會去哪里,或許也可能出國看看生養(yǎng)著洋鬼子的地方,但此番去青藏高原,則是我這個草根百姓老年生活中的精彩一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游青藏高原是苦斗、是掙扎、是震撼、是驚喜、是困惑、是欣慰、是思索、是感動,總之,是一番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說到此,就不能不說說去青藏高原離不開的話題:“高原反應(yīng)”。去西藏,我一路特別注意體驗高原反應(yīng),我所說的真實性您不必懷疑,我要做的是盡我的能力把我的體驗描述得準(zhǔn)確,感知概括得正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然,這只是我的愿望。我不是醫(yī)生,我只能說說我在西藏和青海半個月的體驗和感受,再把我總結(jié)的、我認(rèn)為是實用的應(yīng)對高原反應(yīng)的辦法說說,假如那位想去青藏高原的朋友,不經(jīng)意間來到這里看一眼,或許會對你正確的認(rèn)識和應(yīng)對高原反應(yīng)有所幫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其實我去西藏前,是做了一些準(zhǔn)備的,主要是了解、認(rèn)識高原反應(yīng)及應(yīng)對措施。比如,提前半個月,我和老伴喝了半個月的紅景天水等。還帶了幾盒“高原安膠囊”也向去過西藏的人咨詢過一些情況,但說法不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一、我體會到的高原反應(yī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月17日晚上8點多上火車后,我們天津的跟團(tuán)導(dǎo)游小藤姑娘,發(fā)給每人一盒“紅景天膠囊”,正好是火車全程兩天兩夜的量,按要求服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火車18日下午4點多到達(dá)西寧,此地海拔2100米,應(yīng)該就有輕微的高原反應(yīng)了,但身體沒有感覺不適。深夜到達(dá)格爾木后,海拔3100米。列車開始供氧,每個臥鋪床頭都有供氧口,車廂的過道窗口上也有供氧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日下午4點多到拉薩,火車在行駛中有900多公里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唐古拉山口超5000米,雖然火車供氧,由于心理作用,加上身體處于低氣壓環(huán)境下,身體也會有所反應(yīng),眼睛發(fā)澀,頭有點發(fā)漲,脖頸發(fā)硬,身體感到疲勞。我想,這應(yīng)該就是缺氧和低氣壓帶來的高原反應(yīng)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拉薩下了火車,海拔3600米,離開火車,停止吸氧,才是真正的要體驗高原反應(yīng)了。首先倒不是憋氣,而是強烈的日照,拉薩的下午4點相當(dāng)于內(nèi)地的2點,正是晌晴奪日,你行走中總想躲開這種烈日的炙烤,出站后想快跑幾步躲開烈日,不行!腿有些沉重、跑不起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旅館辦完手續(xù),地接導(dǎo)游、我前面多次提到過的姜導(dǎo)提醒大家:今夜和明天,是高原反應(yīng)較強烈的時段,頭暈、頭疼、腿沉、憋氣、睡不著等,身體有一些不適,都是正常的,一定不要害怕和緊張。并告知大家:一定不要洗澡,以防受涼感冒。如確感到有問題,醫(yī)生隨時會來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分完房間,我們在二樓。我手拎著行李,想跟在內(nèi)地一樣,想一路小跑上二樓,卻一步比一步吃力,到樓梯折返處,已經(jīng)跑不起來了,其實才十來級臺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上最后一級臺階時,腿如灌了鉛,真的如長跑到終點后,一步都不想邁、力不從心的感覺。那一刻,我猛然感到:哦!“高原反應(yīng)”來了,而且如此的厲害,來了個下馬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只要你活動的節(jié)奏放慢,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住下后,我還下樓到拉薩的街頭走了一圈,除了已經(jīng)感覺到的癥狀外,沒有別的不適。晚上躺下以后,大概是大腦和身體缺氧所致,頭皮發(fā)緊、腦袋沉悶、微微有點疼,但精神亢奮,睡不著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半夜,往往是剛要睡著,好像有人把嘴捂住、憋醒了的感覺。這種感覺一次又一次地重復(fù),大概天快亮了,才睡了大約兩個小時。20日晨起床后,我除了昨晚感覺到的癥狀略有加重外,沒別的情況。倒是老伴感到疲勞、惡心、不想吃飯,說:“今天可能不能活動了”,我趕緊問周圍的情況,才知,昨晚,由于大家都已經(jīng)明顯感到有高原反應(yīng),有兩位女同胞嘔吐,都不免有些緊張,有三分之一的人,注射了抗高原反應(yīng)的針劑。我擔(dān)心老伴“頂不住”,趕快喊來了醫(yī)生,也輸了一袋液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一天馬不停蹄,下午去布達(dá)拉宮上臺階和樓梯時,是很吃力的,頭依舊發(fā)沉、發(fā)木、略有疼痛,頸椎、全身有無法描述的酸不酸、疼不疼的鄒鄒巴巴的感覺,我想這是高原反應(yīng)無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幾天來乘車、活動,飲食不周、生活節(jié)律亂、沒睡好覺、身體疲勞,也應(yīng)計算在內(nèi)。即便在內(nèi)地,這樣折騰幾天,也會有癥狀的。我們老兩口一天精神都很好。晚上吃完飯回到旅館后,我一陣的惡心,把吃的東西全吐了出來。吐完后,一身的輕松,沒有不好的感覺。晚上,老伴擔(dān)心我,非把醫(yī)生叫來給我輸液,還是怨我“沒堅持住”,輸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我在旅途中做的非常后悔的一件事。我想了想:我嘔吐主要是吃完飯在回來的途中,司機急剎車和快速啟動次數(shù)較多,我平時坐車也比較怕這一手,如果是高原反應(yīng)作怪,早就應(yīng)該嘔吐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過,輸完液后,原來感覺到的癥狀確實有所減輕。第二天去林芝途中,早上經(jīng)過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此生第一次在5000米以上停留,我特別注意我當(dāng)時的體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原以為會有明顯的憋氣的感覺,但只要你慢走慢行,真的沒有喘不上氣的感覺。只是你只要偶爾的小跑、或者快走幾步,你的腿馬上就會發(fā)沉,會促使你快喘氣。而在內(nèi)地,你在操場上跑上兩圈后,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米拉山口以及后來在幾處海拔5000米左右的地方,還都微微有內(nèi)臟都往喉嚨口上提、腳下有些發(fā)飄的感覺。這大概是由于氣壓低、大地的引力、磁場的變化所至。當(dāng)時和別人交流,由于當(dāng)時人們都有點暈呼呼的,對自己的感覺說不明道不白的。我不能確定會不會只是我個人的感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林芝地區(qū)活動了兩天,林芝地區(qū)海拔只有3000米左右,雖然很勞累、辛苦,但我們20人中,都沒有高原反應(yīng)加重的現(xiàn)象。順便說一句:我們團(tuán)中,有一位50多歲的女性,沒有參加20日在拉薩市內(nèi)的活動,也沒有參加第二天林芝的二日之行。依我對她的觀察,恐怕還是意志力的問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相反,我以前提到的、比我們歲數(shù)還大的寧河的老兩口,老太太高原反應(yīng)一直比較強烈,到林芝第一天晚上還去了一趟醫(yī)院,可她一直樂觀的跟著、鼓舞著大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6月23日一早,我發(fā)現(xiàn)我們倆眼眶似乎有些浮腫,上車去日喀則,我注意了每一個人的臉,似乎和在17日集結(jié)時都有些不同,大部分人都有些腫眼泡,有幾位女同胞甚至整個臉部都有些浮腫,即便是笑,臉上也帶疲憊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位一直很樂觀的老太太說,她的腳腫得穿鞋都困難。但是,大家都說:前兩天感覺到的高原反應(yīng)的癥狀,都普遍的減輕。正是有了前幾天的適應(yīng)過程,在去日喀則的兩天里,平均海拔在3800米左右,也沒有什么新的情況,那位頭三天沒有參加活動的女士,也跟上了隊伍。25日去納木措那天,在海拔4500米以上行駛、停留了5個多小時,為了避免“缺氧兩個小時以上,就會對身體造成實質(zhì)性傷害”的惡果,有一半以上的人買了氧氣罐,大多也沒有用完。沒買氧氣罐的,也沒出現(xiàn)強烈的高原反應(yīng)(不過,還是應(yīng)該買,并把它用完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6日大家離開拉薩時,從18日登上青藏高原起,已是第9天了,大家好像已經(jīng)忘記了神秘莫測、令人恐怖的高原反應(yīng)了。我們老兩口去青海時,只是在海拔3700多米的日月山“日亭”上,下來100多個臺階看文成公主雕像,再上去時、再次體會到了上臺階那種雙腿沉重、沒有氣力的感覺,沒有其他情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當(dāng)時經(jīng)過前前后后的思考:高原反應(yīng)我們開始感到的是生理癥狀,隨著生理癥狀減輕和消失,高原反應(yīng)對人肌體的實質(zhì)性損害才開始顯現(xiàn)出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也就是說,幾天的缺氧、低氣壓已經(jīng)破壞了人的肌體運行機制的固有平衡。除以上說到的,我自己還真切感覺到,大腦的記憶、反應(yīng)、判斷能力降低、遲鈍。比如你剛做過的事、剛說過的話、剛放下的東西,會很快忘記。再比如,你已經(jīng)進(jìn)出過幾次的房間,再出門時,向左還是向右是樓梯,你仍需要再思考一下才能確定,還被不住是錯的、再返回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種現(xiàn)象,你從西藏回來后,仍然會持續(xù)幾天。高原反應(yīng),也只不過如此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估計,我們一行人如果在拉薩多停留幾日,肌體的運行機制達(dá)到了一個新的平衡,“高原反應(yīng)”就完成了任務(wù)。我們這種跟團(tuán)游就是這樣,你苦也吃了、你罪也受了、你也適應(yīng)了、可你也該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你如果在西藏呆長了,適應(yīng)了,再回內(nèi)地,像導(dǎo)游小姜那樣,每次回北京,還會有幾天的醉氧期,就像喝慣了稀粥,吃干飯噎著了一樣,也不舒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對高原反應(yīng)的感知和認(rèn)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什么是“高原反應(yī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也沒查醫(yī)學(xué)上對高原反應(yīng)是如何定義的。我原來以為,高原反應(yīng)只是缺氧而已。這不全面。高原反應(yīng)是在高海拔地區(qū)空氣稀薄、低氣壓、高輻射、磁場、地球引力變化的情況下,再加上飲水、飲食、生活節(jié)律的變化,人體的自我保護(hù)機制作出的應(yīng)急反應(yī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這種反應(yīng)帶來的體癥表象和肌體傷害,就是高原反應(yīng)。主要體癥表現(xiàn)是:頭暈、頭發(fā)沉、頭痛,沒勁,氣短。渾身都有說不出的不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嚴(yán)重的頭痛厲害、伴隨嘔吐等。高原反應(yīng)的程度,群體客觀上因人而異,個體主觀上因你是否合理地應(yīng)對而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缺氧不等于憋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前看書、看電影、聽人說,都說去青藏高原缺氧“憋氣”。這種說法從感覺上是不準(zhǔn)確的。在青藏高原雖然喘氣總覺得有點不對勁,但只要不活動,沒有喘不上氣的感覺。這就好比我們在內(nèi)地,你喝一碗濃粥、里面有10個棗,飽了。我喝了一碗加了一半水的稀飯,只有5個棗,也飽了。但提供給身體的營養(yǎng)是不一樣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青藏高原,你雖然是在正常呼吸,但你吸入同樣體積的空氣,但空氣中的含氧量低,你就會缺氧。缺氧的表象不是憋氣,而是沒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你只要稍微活動劇烈一點,就沒“力氣”,沒“力”,是因為沒“氣(氧)”。沒有“力氣”時,才會感到氣不夠用,我們在內(nèi)地劇烈運動才會缺氧、喘不上氣,而在在青藏高原,你不感到憋氣時,身體已經(jīng)處在缺氧狀態(tài)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3、高原反應(yīng)確實有風(fēng)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為高原反應(yīng)給人造成的痛苦和損害成因比較復(fù)雜,每個人的承受能力又不一樣,再加上并不是每個入藏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毋庸置疑,高原反應(yīng)對人是有風(fēng)險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青藏鐵路的列車上、在拉薩、日喀則的機場、在一些景點、在旅途中,都有發(fā)生過有人因高原反應(yīng)強烈而死亡的例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從西藏回來后,從網(wǎng)上看到比我們晚兩天去西藏的一位深圳的女士的博客,說他們?nèi)ブ榉宕蟊緺I,與他們同行的另一個團(tuán)的三口之家,身為家中之主的先生,突發(fā)狀況,死在回來的途中。前幾天中央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下方滾動文字新聞里,還播報了“上海一女白領(lǐng),從新藏公路入藏,殞命路上”(之前,新疆到西藏的公路新路全線貫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然,這些只是極端個例??蛇B續(xù)十多天承受高原反應(yīng),身體多少是要受到受一定程度的損害,雖然死不了,但折壽幾何?可真的不好算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三)如何應(yīng)對高原反應(yī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1、要有風(fēng)險意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說到了,既然有風(fēng)險,我們就要有風(fēng)險意識。不僅要做好忍受高原反應(yīng)帶來的肉體上的痛苦,把自己的壽命減去一、二年的打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萬里有一的事,也應(yīng)計算在風(fēng)險之內(nèi)。他娘的“掛了”就掛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說的太可怕了是吧?其實高原反應(yīng)也就與我們患幾天感冒、頭疼腦熱幾天一樣,絕大部分人是可以忍受的。你要是一點風(fēng)險都不敢冒,那別去就對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要“享受”高原反應(yīng)。</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有樂觀、豁達(dá)的心態(tài),從心理上把經(jīng)歷、承受高原反應(yīng)的痛苦體驗,作為去青藏高原旅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神秘之處,否則你去干什么哪?這不用多說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說,克服心理恐懼,精神狀態(tài)好,高原反應(yīng)反而會減輕。你去了心里就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退先軟了,那便如何是好?戰(zhàn)勝高原反應(yīng),意志比藥物更重要。此行雖然我沒做好,但道理我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3、正確評估個人身體狀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首先明確:這不是入伍體檢、更不是選拔飛行員。到底什么樣身體狀況的人不能去西藏,也眾說紛紜。我說句玩笑話“與心臟無關(guān)、膽大就行”。比如我本人,血壓90/140,伴有竇性心律不齊。應(yīng)該算是“高血壓、心臟病”了,按理說是有危險的,但我感覺多年如此,我沒有采取過任何治療措施,只是適當(dāng)注意飲食和運動,沒好轉(zhuǎn)卻也沒惡化。幾十年來,就是男人的“五十肩”鬧過一陣子,平時連感冒發(fā)燒的次數(shù)都可以忽略不計,自我感覺沒什么問題,我就去了,而且還活著回來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想說:只要沒有較嚴(yán)重的心、腦、呼吸功能和其它相關(guān)的疾病,即便平時常鬧些小毛病,都無大礙。但你即便是個棒小伙,總犯嘀咕、揪著心,還是別去的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然,假如我真的“掛了”,就是另外一種解釋了:高血壓、心臟病還去西藏,不是去找死嗎?那就是命運的安排了,誰也沒得辦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得,叫我這么一嚇唬,連身體好的人也不敢去了。不過有一點,無論體質(zhì)好壞,只要是感冒發(fā)燒、呼吸道炎癥,是一定不能去的。健康狀況好,去了以后也要注意防感冒,在低壓、缺氧的情況下,很容易發(fā)生肺水腫,這是很危險的?,F(xiàn)在一般中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都比較清楚,能不能去,并不難判斷,關(guān)鍵是看你是否有“西藏情節(jié)”,你要沒興趣,即便是杭州西湖,你去干嘛呀?有些去西藏的骨灰級“驢友”,就是冒著“掛了”的危險去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然,我們是旅游,不是探險,不能同日而語。唉!這風(fēng)險和安全,還真不好權(quán)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4、練好身體必須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去西藏前,做些什莫準(zhǔn)備,眾說紛紜。我那陣子,每天早上“暴走”一個小時,現(xiàn)在有人說這又“不科學(xué)”了。去之前半個月,我在天津大悲院對面的“輕紡城”大門口的36級臺階處,每天早上,上、下20圈,等于上720、下720個臺階。目的是練練肺活量和心臟功能。又錯了,人家說:身體越好的人,高原反應(yīng)越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倒是一些弱弱巴巴的人,比較容易適應(yīng)高原反應(yīng)。我認(rèn)為:這種說法從理論上肯定是不對的。從我的實踐和觀察看,也是片面的。身體強、弱不同的人,對高原反應(yīng)的程度,會有些不同,身體好反應(yīng)可能明顯一些,但抗高原反應(yīng)的能力,肯定是體質(zhì)好的人占優(yō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5、盡量不要用藥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因為我用了藥物,說起來有點不硬氣。上面說過了,我去之前半個月,從藥鋪買來藏藥“紅景天”煮水當(dāng)飲料喝。同去的,也有喝了十來天成品的“紅景天口服液”的,到西藏后,當(dāng)?shù)氐尼t(yī)生說:不能說沒用,但微乎其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有了高原反應(yīng)后,你即便輸了液,或者服用了“高原安”之類的藥物,也只是象吃鎮(zhèn)痛片一樣,一定程度上減輕痛苦,并不能消除高原反應(yīng)帶來的肌體變化。所以,你只要能從心理上克服最初的恐懼,以自己的意志堅持兩天,你就算戰(zhàn)勝了高原反應(yīng)。這就好比我們“牙疼”,咬咬牙,不吃止疼藥,兩天也過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當(dāng)然,弱弱巴巴或者意志力差一些的人,打針、服藥也無大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6、在西藏要學(xué)會“狗喘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邊的游記里已經(jīng)提到過,這是我自己體會出的,而且回來后,看西藏電視臺的節(jié)目,里面的“驢友”也特別提及此種辦法。青藏高原空氣稀薄,空氣里含氧量低,就等于我們光喝稀飯,吃的“水飽”??晌覀兌嗪?、勤喝,別人喝一碗,我喝3碗、五碗不就行了嗎?很簡單:你只要在上樓梯、爬高、快行時,有意識的加快呼吸頻率、并且深呼吸,你在幾秒鐘之內(nèi),就會有明顯的效果。就是不動時,你也經(jīng)常加快、深呼吸一兩分鐘,也應(yīng)該會減少缺氧對身體的損害。這真的是一個沒有成本、簡單、易行、有效的好辦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7、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和路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數(shù)老年人不可能象“驢友”那樣深度游,死跟一個團(tuán)又有很大的局限性,適當(dāng)靈活一點還是可以的,你可以自己先乘火車或飛機到西寧,或者乘飛機先到西藏林芝。在這兩個地方自由行、或者報當(dāng)?shù)氐穆糜螆F(tuán),先玩幾天。西寧海拔2100米,青海湖海拔3100米,林芝地區(qū)海拔3000米左右,在這些地方你可以先適應(yīng)幾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再從林芝沿川藏線到拉薩,或者從西寧最好坐火車到拉薩,一是可以欣賞青藏鐵路和川藏線沿途風(fēng)光,二是可逐步爬高,漸進(jìn)式的適應(yīng)高原氣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拉薩(海拔3600米)后,也不要急于去后藏或其它4000米以上的地方??稍诶_市內(nèi)和周邊活動幾天,然后再從拉薩報當(dāng)?shù)氐穆糜螆F(tuán)去后藏和其它高海拔地區(qū)。這樣算下來,有半個多月、不超過20天足夠了。我想這樣逐步適應(yīng),應(yīng)該可以適度的減輕高原反應(yīng)的程度,也能增加在景點的游覽時間,彌補很多旅游缺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青藏高原旅游“攻略”網(wǎng)上有的是,只要你有足夠的銀子和時間,又有好的身體和足夠的膽量,青藏高原魅力無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