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在彩云之南的秘境深處,藏著一片被瀾滄江滋養(yǎng)的地球綠寶石——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這里,是北回歸線上僅存的熱帶雨林明珠,是13000多種植物共生的奇幻王國。踏入這片土地,茂密的綠意撲面而來,奇花異草搖曳生姿,藤蔓古樹訴說著滄桑,游走在這片熱帶雨林中,探尋植物世界的奧秘,感受熱帶植物的生長環(huán)境,開眼界、長知識。</div> 乘坐景交車入內(nèi),一路林木蔥蘢。<br> 版納熱帶植物園主要景點有:榕樹園、藤本園、藤本園、野生蔬菜園、水生植物園、棕櫚園、樹木園、南藥園、奇花異卉園、百花園、野生蘭園、國樹國花園、百果園、名人名樹園、百竹園、野生姜園、龍腦香園、熱帶植物種質(zhì)資源收集區(qū)、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區(qū)、滇南熱帶野生花卉園等等。<br><br>現(xiàn)在回顧,有一多半的地方?jīng)]看到。 <div>這里是植物園的西區(qū)</div><div><br></div><div>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占地1125公頃,是擁有全球戶外保存植物種數(shù)和展示類群最多的植物園,兼具科研、物種保存與科普教育功能。? <br></div><div><br></div><div>版納植物園,作為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的植物園之一,承載著科研與科普的雙重使命。</div> <div>紫苞芭蕉</div> 聚果榕 <div>筆直挺拔、花樹皮的是王棕</div><div><br></div><div>王棕,棕櫚科王棕屬的常綠喬木植物;王棕原產(chǎn)于美國佛羅里達州,以及古巴、牙買加等美洲熱帶地區(qū),現(xiàn)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在中國華南、西南、東南地區(qū)有引種。</div> <div>吊燈扶桑</div><div><br></div><div>吊燈扶桑為錦葵科木槿屬的常綠灌木。因酷似燈籠高掛而得名;原產(chǎn)于東非熱帶,在中國臺灣、福建、廣東等地均有栽培。</div> <div>緋紅珊瑚花</div><div><br></div><div>緋紅珊瑚花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門木蘭綱薔薇亞綱菊超目唇形目爵床科金苞花屬植物。---這注解夠長,頭回見的花花。</div> 菠蘿蜜 <div>中南無憂花,</div><div><br></div><div>紅紅的一串串的掛滿了枝條,引來人們花前留影。</div> <div>羊蹄甲</div><div><br></div><div>羊蹄甲高大,滿樹繁花,據(jù)介紹我國南方城市常見。<br></div> 蝎尾蕉 竹葉蘭 <div>爆仗竹</div><div><br></div><div>爆仗竹是車前科爆仗竹屬植物,株型不大,鮮紅的花朵盛開于碧綠而纖細的枝條上。看上去就像一個個點火即燃的爆竹。</div> <div>蔭生植物園</div><div><br></div><div>蔭生植物園占地面積15畝,是一個收集和展示觀葉、觀花、地生和附生植物的專類園,共收集保存了約600種植物,主要類群包括熱帶蘭花、附生植物(重要包括風梨科和蕨類植物)、姜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苦苣苔科植物。</div> <div>“空中花園”,也被稱為“樹冠花園”。</div><div><br></div><div>它實質(zhì)上是雨林里奇異的附生現(xiàn)象。附生植物是熱帶雨林森林結構中一個特別的組成部分。由于熱帶雨林植物種類繁多,生長繁茂,植物間的生存空間有限,因而許多附生、攀巖植物在樹干、樹枝甚至葉面上生存,開出美麗的花朵,形成一個立體的花園。</div> “空中花園”下半部分 <div>酒椰</div><div><br></div><div>酒椰是棕櫚科酒椰屬的中等喬木,酒椰原產(chǎn)于非洲熱帶地區(qū),分布于我國的云南西雙版納、廣西南寧以及臺灣等地區(qū)。</div> <div>水生植物園</div><div><br></div><div>水生植物園水面面積15畝,收集和展示熱帶地區(qū)種類繁多的水生植物,共收集保存了約100種(品種)。</div> <div>檳榔</div><div><br></div><div>在這個區(qū)域,看到幾種不同名字的檳榔,<br></div> <div>油棕</div><div><br></div><div>油棕屬棕櫚科油棕屬,原產(chǎn)于非洲西部熱帶雨林,因果實含油量高達50%以上,被譽為“世界油王”。</div><div><br></div><div>油棕全身是寶,果實榨出的油叫做棕油,可制作優(yōu)質(zhì)的食用油。它們還可精制成高級奶油、巧克力糖,代替可可脂、冰淇凌用油等;在工業(yè)上可制造優(yōu)質(zhì)香皂等。果殼可提煉醋酸、甲醇,制活性炭、纖維板。棕油餅可作飼料?;ㄐ虺墒旌?,流出的液汁還可以釀酒。</div> 檳榔竹 垂裂棕<br> 垂裂棕 <div>泰氏桐</div><div><br></div><div>泰氏櫚及其近緣種形態(tài)獨特,華麗壯觀,十分引人入勝,雖生于熱帶雨林的下層,但葉片始終保持潔凈如新,給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感覺。</div> <div>獨樹成林(高榕)</div><div><br></div><div>高山榕為常綠大喬木,高25-30米,胸徑40-90厘米,樹冠覆蓋面積大,向空中生出長短不同的氣根,氣根落地后增生成支柱氣根,一株高山榕有數(shù)條至幾十條大支柱氣根。</div><div><br></div><div>常言道:獨木難成林,但高榕樹卻能做到,它靠著氣生根入土成新株的特性,真的能長成一片“樹林”,別人是一棵樹,它直接活成了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真是個神奇的物種!</div> <div>白金羽花</div><div><br></div><div>為爵床科金羽花屬常綠小灌木。</div> 珊瑚塔 鳳仙花 <div>奇異花卉園</div><br>奇花異木園占地面積12畝,主要收集熱帶各種奇花異木。<br><br>該園分為觀果植物區(qū)、草花植物區(qū)、花葉植物區(qū)、感應植物區(qū)、賞莖植物區(qū)等,收集奇花異木254種(品種)。其中有老莖生花植物無憂花,觀果植物神秘果、木奶果、可可、乳茄,酒瓶蘭、象腿樹、佛肚樹等,世界花之最的巨花馬兜鈴,貓須草,花形奇特艷麗的紅花西番蓮、金杯花等,花葉植物紅桑、白緣龍舌蘭等,感應植物跳舞草、含羞樹、時鐘花等,木材最輕的輕木,國家保護植物火樹麻等等,不一一列舉。 <div>翡翠葛</div><div><br></div><div>看起來像一串串菱角,其實是花花。是豆科、翡翠葛屬多年生常綠大型藤本。原產(chǎn)于菲律賓的熱帶雨林中,多生長在潮濕森林的溪邊。</div> 紅穗鐵莧菜 泰國無憂花 紅葉木槿 <div>棱瓶花</div><div><br></div><div>茄科棱瓶花屬植物,原產(chǎn)于墨西哥。</div> 金苞花<br><br>這花花好特別,是爵床科、金苞花屬的常綠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秘魯 ,現(xiàn)世界熱帶地區(qū)廣為栽培。 柊葉<br> 乘車來到三角梅園區(qū)。這里很大,有各種不同顏色的三角梅,爭奇斗艷。 <div>葉子花,通常叫它三角梅</div> 進入另一個園區(qū) <div>庫克松---有向赤道傾斜特性</div><div><br></div><div>柱狀南洋杉是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庫克第二次太平洋之旅中,在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群島上。發(fā)現(xiàn)的特有植物,因此又名庫克松。由于樹形漂亮,它被引入世界各地,成為五大庭院園藝植物之一。</div><div><br></div><div>有趣的是,無論這些樹長在哪里,它們都趨于向赤道傾斜。在北半球,庫克松向南傾斜;在南半球,則向北傾斜。這些松樹平均傾斜8.05°,離赤道越遠傾斜度越高。柱狀南洋杉傾斜的原因尚不清楚,科學家推測與地球公轉(zhuǎn)或光照有關。</div> <div>毛果杜英</div><div><br></div><div>是杜英科、杜英屬喬木。分布于中國云南、廣東、海南;印度、緬甸、孟加拉、泰國、馬來半島也有分布。</div> <div>名人名樹園</div><div><br></div><div>名人名樹園占地面積約54畝,共收集展示340種(含品種)熱帶植物,該園以我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社會知名人士、國際學者手植的樹木為主要特色。</div> <div>龍血樹</div><div><br></div><div>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奠基人蔡希陶手植</div> 旅人蕉 白燭蘆莉 <div>鐵樹王</div><div><br></div><div>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鐵樹<br></div> <div>杧果</div><div><br>是漆樹科,屬高大喬木,為熱帶和亞熱帶果樹。就是我們常吃的芒果樹。</div> <div>火燒花</div><div><br></div><div>是紫葳科火燒花屬常綠喬木, 因其外形與燃燒的火焰及其相似,故稱火燒花。</div> 酒瓶椰子 菩提樹 <div>臘腸樹</div><div><br></div><div>臘腸樹是泰國的國樹、國花,它在開花的時候滿樹金黃,結長豆角果。</div> <div>開花時的臘腸樹</div><div><br></div><div>---該圖片來自網(wǎng)絡</div> 雞冠刺桐 龍牙花 木槿 <div>氣溫33°C,酷暑難耐,東區(qū)也沒興致去了。在生機盎然的版納植物園,邂逅了無數(shù)形態(tài)各異的南國綠植,葉片如盤的芭蕉、絞殺萬物的榕樹、各種美麗的小花,它們不斷刷新我的認知,收獲不少。</div> <div><br></div><div>拍攝于2025.3.14日,注解參考網(wǎng)絡和編寫,謝謝您瀏覽!</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