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彥博,現(xiàn)任河北省安平縣文聯(lián)主席。</p>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上海生機勃發(fā),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大街小巷綠意蔥籠。值逢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際刻,我踏臨申城省親,女兒知我喜愛京劇,安排我在天蟾逸夫劇場,觀看上海京劇院慶祝成立70周年的兩場演出。</p><p class="ql-block"> 五月三日晚十九點,夜幕下的劇場周圍華燈璀璨,洋溢著節(jié)日歡樂的各界觀眾,陸續(xù)走進裝飾一新、容納千人的天蟾逸夫,超過三分之一多的年輕觀眾,手持“戲報”,興致勃勃地談論著即將看到的舞臺名角。</p><p class="ql-block"> 我落座的五排一號,正是觀看演出的極好位置。我注意到,大紅底色的舞臺幕布上方,以淺黃色宋體標題,懸掛起醒目的“慶祝上海京劇院成立70周年系列演出“橫幅”,舞臺左右兩側(cè)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各地院團發(fā)來的賀詞、賀句,更有上海京劇院老中青三代,對滬申戲劇文化發(fā)展進步的親切祝福,與今晚參加的《霸王別姬》演出的主要演員的相關介紹。十九點十五分,由國家一級演員史依弘、奚中路,楊赤主演的《霸王別姬》拉開序幕。</p><p class="ql-block"> 霸王別姬的故事取材于司馬遷的《史記》。演繹的是西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爭奪天下,項羽中了韓信誘兵之計,被困垓下。為了從心里打垮項羽,韓信還一手制造了四面楚歌的局面。令楚軍人心渙散。項羽感到大勢已去。扶著烏騅馬長嘆“力拔山兮氣蓋世”。寵妃虞姬不離左右,與霸王飲酒解愁,高歌曼舞,最后引頸自刎。</p><p class="ql-block"> 應該說,史依弘作為京劇梅派藝術的優(yōu)秀演員,扮相俊美,唱念坐表功力超然,不僅將梅派藝術的精髓,貫穿到聲腔的每一絲起落,還把虞姬的隱忍與抉絕表現(xiàn)得盡致淋漓。在人物的六段唱詞中,最經(jīng)典的是“南梆子”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與“二六版” 勸君王飲酒聽虞歌兩段,都被她用婉轉(zhuǎn)嗓音唱出了勸慰、溫柔,用細膩顫音傳達出內(nèi)心的絕望;奚中路被譽為“武生大王”,在戲的前半部分飾演楚霸王項羽,憑借特色鮮明的臉譜勾勒,和“勇、猛、沖、穩(wěn)”的武生表演,彰顯項羽的彪悍、威武、魯莽形象。唱念雖然不多,但一字一句都非常講究;楊赤作為特邀演員,在劇中后半部分飾演項羽,表演深情而不刻意煽情,使劇中的“十面埋伏”一折自然感人,展示出英雄末路的悲涼、凄愴。在手牽烏騅馬一折中,把項羽對自己戰(zhàn)馬的愛心,演繹得非常動人。此外,老生演員郭毅,文武老生演員孫偉,老生演員于同輝,小生演員李春等48名演員積極“配戲”,使整場演出圓滿成功。演出結(jié)束時。雖已近晚上10點,但觀眾們?nèi)栽谡坡曋袣g呼,感動的史依弘等主要演員,三次謝場。</p><p class="ql-block"> 5月4日下午六點。女兒早早做熟晚飯,生怕耽誤看戲。到了劇場,拿到節(jié)目單一看,滬的這場傳統(tǒng)京劇《紅鬃烈馬》又不一般。劇情講述的是發(fā)生在唐代長安和西涼國的故事。分《武家坡》《銀空山》《大登殿》三節(jié)演繹,由特邀的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奚派名家張劍鋒、上海京劇院國家二級演員田慧主演的《武家坡》為第一節(jié),講述了薛平貴返家,在武家坡與妻子王寶釧相見。薛平貴離家十兒年,面貌大變,王寶釧一時認不出來,薛平貴假意問路試探其心,王寶釧發(fā)怒逃回家中,薛平貴追至王寶釧家中,歷述別情,終得夫妻相認。戲的第二節(jié)《銀空山》,是以武旦兼刀刀馬旦應工的“武戲”,國家一級演員。上海京劇院馮韻飾演代戰(zhàn)公主。故事講述的是王允篡權(quán)帝位,欲殺薛平貴,薛平貴逃脫。王允派人追殺薛平貴,薛平貴放出金翎鴿為號。代戰(zhàn)公主趕至救下薛平貴,力勸薛平貴反攻長安。</p><p class="ql-block">戲的第三節(jié)《大登殿》,由上海人稱“瑜老板”、中國京劇界著名女老生王佩瑜,與特邀的北京京劇院梅蘭芳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竇曉璇領銜主演。講述的是薛平貴得到代戰(zhàn)公主的幫助,攻破長安,擒拿奸賊,自立為帝。分封王寶釧、代戰(zhàn)公主,共慶團圓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真應該感謝上海京劇院建院70周年演出活動的組織者,在“以我為主”,安排本院主要演員田慧、楊揚、馮蘊、孫亞軍參演的同時,請來北京京劇院奚派名家張建峰、梅派青衣竇小璇加盟,形成強強聯(lián)合的演員陣容。加之調(diào)用何婷、王盾、朱何吉、顧亮、李明洋、陳志鵬等一大批骨干演員入陣,配以張海峰、趙俊偉、童圣欣、封千、王丹、高俊昊、王浩。劉駿強、呂勛福、陳鶴、袁明鈺、馬淵卿、倪曉春、鄒爽潔、張潔、徐旻希、王嘉慶、樊昱男、陳帥組成的京劇樂隊,與孫浩。王媛。朱繼璋等24人組成的舞美團隊的藝術支持,完美的一場藝術盛宴水到渠成。演出結(jié)束時,我特意請外孫,為我拍攝了一張站在天蟾逸夫劇場門前的歷史定格。</p><p class="ql-block">5月5日上午8時,登上高鐵,我從上海返回安平縣城,一路上反復思考著《霸王別姬》《紅鬃烈馬》兩場演出均告成功的原因有五:一是主辦方把活動列入上海文化發(fā)展基金資助項目,使活動資金得到保障。二是請出國內(nèi)頂尖的藝術家合作,形成強強聯(lián)合的藝術優(yōu)勢。三是團隊合作、藝力齊發(fā)、“一棵菜” “人像戲、戲保人”的藝術布局,確保了出戰(zhàn)必勝。四是個人藝術能力的超凡表現(xiàn),使每一個演職員的手眼身法、每一處劇中人物的一招一式,都能入得戲,中,演活角色。五是觀眾朋友的劇場支持。每當演員上場、或是重點情節(jié)、或是造型亮相、或是聲韻行腔,都能得到知戲、懂戲的廣大現(xiàn)眾的熱烈掌聲,既是對演員的由衷贊賞,又是對整演出團隊的親切激勵,從而推動演出活動的更好發(fā)展。</p><p class="ql-block">伴隨著列車奔馳,我漸漸形成了這樣的詩句:</p><p class="ql-block"> 五月滬申綠意濃,</p><p class="ql-block"> 天蟾京韻動新聲。</p><p class="ql-block"> 別姬霸王清鋒舞</p><p class="ql-block"> 烈馬紅鬃大殿登。</p><p class="ql-block"> 賴有“上京”①推雅藝,</p><p class="ql-block"> 更兼伶秀自畿城②。</p><p class="ql-block"> 同興國粹旌旗舉,</p><p class="ql-block"> 起看文華唱大風。</p><p class="ql-block">注: ①“上京”,上海京劇院指。 ②“畿城”,京畿之城,代指北京藝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