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3日早上起來,在我們住的酒店的21樓俯瞰設拉子城,和昨晚的景象完全不一樣,整個設拉子城的綠化水平還是不錯的,雖然沒有高樓大廈,但是馬路寬敞而整潔。</p> <p class="ql-block"> 我們?nèi)胱〉腃hemran酒店大堂裝潢富麗堂皇,巨大的水晶吊燈高懸在空中。</p> <p class="ql-block"> 設拉子的地鐵站。</p> <p class="ql-block"> 早晨城市內(nèi)的地攤生意也很興隆。</p> <p class="ql-block"> 穿梭在汽車間的小販。</p> <p class="ql-block"> 年輕人手臂上的漂亮紋身。</p> <p class="ql-block"> 公共汽車的停車場也頗具有伊朗的特色,花窗格調(diào)。</p> <p class="ql-block"> 設拉子旅游的第一站莫克清真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波斯風格的門廳,站在清真寺門口的拱頂下抬頭仰望,便能看到一處圓球蜂窩狀結構,表面布滿了精美的彩釉瓷磚,工藝非常精湛。</p> <p class="ql-block"> 莫克清真寺中國游客俗稱為粉紅清真寺,清真寺始建于1876年, 完工于1888年。除了傳統(tǒng)清真寺建筑的典型特色,它還擁有十分罕見的大型彩色花窗。這種彩色玻璃在伊朗雖然很多,但像莫克清真寺這樣大規(guī)模集中的,絕對屬于獨一無二的。</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要求女性游客必需要裹上長長的袍子,而且這里還管的特別嚴,時不時的有穿著黑袍,蒙面,只露出眼睛的人來提醒游客們要把袍子穿好。</p> <p class="ql-block"> 進入清真寺,則是一個長方形庭院,中央有一方水池,水池正前方同樣是一個蜂窩狀拱頂,倒映在池中的水面上。水池兩側(cè)對稱的房屋,右側(cè)是祈禱廳(冬宮),左側(cè)是展示廳(夏宮),而前面提到的大型花窗就在祈禱廳之中。</p> <p class="ql-block"> 祈禱廳內(nèi)擠滿了人,每一個窗戶前面都有人在拍照,其他的人都在后面排隊等候。游客們都是有備而來,全都擺出各種姿勢拍照留念,好不容易占到一個位置,那就拼命的多拍幾張照片,不能錯過那個美好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 這些色彩以幾何圖案與花卉紋樣精心排布,中心處圓形圖案如綻放的花蕊,向外輻射出對稱的線條與圖形,層層遞進,似在演繹一場色彩的華舞。陽光傾灑而入,透過五彩玻璃,在地面與墻壁上投射出斑斕光影,令人仿若置身于一個超脫塵世的瑰麗之境。</p> <p class="ql-block"> 祈禱廳內(nèi)的柱子上都拼有復雜的瓷磚圖案,地面鋪著精美的波斯地毯,只可惜游客太多,大大影響了色彩炫麗,變幻多彩的視覺感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祈禱廳的外部看起來非常普通,外墻上除了有粉紅的瓷磚以外,其他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p> <p class="ql-block"> 展示廳,由很樸素的磚塊砌成,寬敞明亮的空間陳列著一些當時的人物和故事圖片。相比祈禱廳中的奇景就略顯平淡,倒是這座帶有拱形支柱的大廳,在彩色玻璃窗和弧頂瓷磚的簡樸風格中,流露出這座百年清真寺厚重的歷史感。</p> <p class="ql-block"> 在展示廳一處不起眼的小房間內(nèi)有一口水井,曾經(jīng)是用牛運送水源的蓄水處。如今這座深井的井口被鐵柵格封閉起來,地下長廊內(nèi),勤勞的牛還默默地站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莫克清真寺內(nèi)有一個禮品店,夫人買了一個喜歡的伊朗羽毛畫留作紀念。</p><p class="ql-block"> 伊朗細密畫是伊朗中世紀藝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在手抄經(jīng)典、民間傳說、科學等書籍中與文字相配合的小型圖畫。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上半葉,當時在手抄本中繪制的插圖被認為是最早的細密畫。14~16世紀是細密畫的全盛期,許多細密畫家被聘為宮廷畫師,玩賞和收藏細密畫成為王公貴戚、文人墨客的一種雅趣?。</p> <p class="ql-block"> 這座清真寺的魅力,并不僅僅局限于光線與色彩的變幻,其復雜的彩釉瓷磚、壯觀的穹頂,以及每一處精細的建筑設計,都值得人們駐足停留,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 卡里姆汗城堡,1766年由卡里姆·汗·贊德下令建造,城堡坐落于設拉子市中心,占地約4000平方米,四面城墻高約12米,厚約3米,四角的圓形炮臺高約14米,是城堡的制高點。</p> <p class="ql-block"> 城堡的正門上有一面色彩鮮艷且造型精美的瓷磚拼圖,上面繪有人物和動物,似乎講述著歷史神話故事 。</p> <p class="ql-block"> 卡里姆汗城堡在當年是作為戰(zhàn)斗用的堡壘,是設拉子全城的制高點,四角有瞭望塔,城墻上布滿箭垛。</p> <p class="ql-block"> 城堡東南角炮臺已傾斜,原因是因為那里有浴室下水道而導致的傾斜。另外說法是因為有修地鐵而導致的。</p> <p class="ql-block"> 城堡內(nèi)部有一個開放式的大院,院內(nèi)種植有一大片柑橘樹,還有一個水池。</p> <p class="ql-block"> 步入城堡內(nèi),三個門廊依次映入眼簾,每個門廊建有6個房間,用彩色玻璃裝飾,每個門廊前都有水池。</p> <p class="ql-block"> 從外面看上去,房間的窗戶并沒有什么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房間內(nèi)卻呈現(xiàn)了五彩斑斕的玻璃花窗,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鮮艷美麗,并不比莫克清真寺遜色多少。</p> <p class="ql-block"> 房間里有一組雕塑,講述著攝政王時代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 城堡內(nèi)還有一個可以供游人穿上伊朗民族服裝拍照的地方,可惜今天停電沒有營業(yè),坐在門口的美女也只能微笑相迎,無法做成生意。</p> <p class="ql-block"> 城堡東部的浴室算是城堡內(nèi)的精華,墻上精美的圖畫,柔和細膩,色澤溫潤,像玉一樣的大理石,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奢華。</p> <p class="ql-block"> 在城堡內(nèi)休息的時候和導游做了一個短暫的交流,導游的名字叫禮薩·汗,我就問他巴列維王朝的國王的名字也叫禮薩·汗,你們之間是不是有血緣關系?導游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也許祖上是一家,那就說你們是皇室成員的親戚,你們家有沒有享受到王室成員的優(yōu)惠?他說,那時候他還小,沒有感受到那些事兒。很高興和皇室成員來了一個合影,留個紀念。</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紅打卡地,我愛設拉子。</p> <p class="ql-block"> 從城堡出來,就能見到卡里姆汗的陵寢,卡里姆汗是贊德王朝的創(chuàng)立者 ,他曾將設拉子定為首都。</p> <p class="ql-block"> 路邊書攤,這也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在我們國內(nèi),能夠靜下心來讀書的人并不多加上由于電子書的廣泛使用,人們已經(jīng)很少再買紙質(zhì)書了。</p> <p class="ql-block"> 設拉子的大巴扎,依然是人頭攢動,相比于伊斯法罕的大巴扎,賣東西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日用品應有盡有。由于停電好多商家都在用自發(fā)電,一些小的商戶內(nèi)還是漆黑一片。</p> <p class="ql-block"> 伊朗的甜點是他們一個大特色,所以我們在這個市場買了一點嘗嘗。</p> <p class="ql-block"> 地毯店門口有人在擺拍,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圣祠清真寺又稱“綠鏡清真寺”,是設拉子最具視覺震撼力的宗教建筑之一,是為紀念什葉派第八代伊瑪目的侄子阿里·伊本·漢瑟而建,兼具陵墓與清真寺功能,是什葉派重要圣地,常有信徒在此禱告懺悔。清真寺始建于1200多年前,曾因地震而遭到破壞,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清真寺建于19世紀。</p> <p class="ql-block"> 進入清真寺內(nèi),你會看到許多年代久遠的平民墓碑,它們和地面平齊,墳墓就在底下。</p> <p class="ql-block"> 綠鏡清真寺還是一個非常保守的清真寺,女性必須穿上清真寺免費提供的能罩住全身的袍子后方可入內(nèi)參觀。綠鏡清真寺內(nèi)還分為男性區(qū)域和女性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步入殿內(nèi),抬眼便被穹頂?shù)墓妍愃鸷?。那穹頂似璀璨星河傾落,無數(shù)細碎的鏡片或琉璃片緊密拼接,交織出一片夢幻綺景。以濃郁的綠為主色調(diào),從中心向四周暈染,宛如翡翠雕琢的繁花在穹頂肆意綻放。</p> <p class="ql-block"> 一盞華麗的水晶吊燈自穹頂垂落,剔透的水晶折射出柔和光芒,與穹頂?shù)撵陟诠廨x交相輝映。燈光搖曳間,穹頂?shù)拿恳惶幖毠?jié)都被照亮,琉璃閃爍,銘文生輝,整個空間仿若被賦予了生命,散發(fā)著一種超凡脫俗的美,令人心醉神迷,沉浸于這藝術與宗教交融的奇妙之境。</p> <p class="ql-block"> 阿里·伊本·漢瑟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 這幾張照片是夫人拍的,因為女士禱告的地方男士是不能進去的。里面同樣的絢麗奪目,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 在室內(nèi)默默禱告的當?shù)厝?。什葉派和遜尼派不同的是,在禱告的時候需要在額頭放一個像類似石頭一樣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 墓室旁邊有一個房間提供游人們休息喝茶,并有一些書籍可以閱覽,來一杯伊朗的標配冰糖紅茶,導游給我們唱誦了一段古蘭經(jīng)。</p> <p class="ql-block"> 圣祠清真寺也是伊朗人在這里進行證婚的一個場所。</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禮品店內(nèi)的瓷板畫引起了我們的興趣,我們選擇了右下角的那一塊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 這是用駱駝骨做的紙巾盒,先把不同顏色的駱駝骨拼接粘在一起,橫截面形成了一個美麗的圖案,打磨以后就成了現(xiàn)在的紙巾盒這樣的紋樣。</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伊朗,就讀哈菲茲”,因為“他是伊朗精神表現(xiàn)的象征”。 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哈菲茲(1315-1390)十四世紀波斯偉大的抒情詩人。哈菲茲幼年就能寫詩和背誦《古蘭經(jīng)》,他名字的含義是“熟背古蘭經(jīng)的人”。</p><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生留存的詩歌有500多首,據(jù)說,在伊朗人的家庭里有兩本書必不可少,一本是《古蘭經(jīng)》,另一本就是《哈菲茲詩集》。</p> <p class="ql-block"> 傳說哈菲茲去世后,宗教人士因其詩歌的“叛逆性”反對將他葬入公墓。最終人們通過“哈菲茲占卜”(隨機翻開詩集選句)決定其安葬方式,抽中的詩句“雖然沉浸在罪惡中,天堂是他的命運”化解了爭議,使其得以長眠于此。</p><p class="ql-block"> 哈菲茲墓同時也是一座花園, 1935年,法國考古學家古拉德圍繞石棺修建了一個亭子,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樣子。</p> <p class="ql-block"> 哈菲茲墓碑上刻有兩句波斯語詩句,中文直譯: “來到我的墓前,就請許下個愿,我的陵寢,是全世界修行者的家園?!?lt;/p> <p class="ql-block"> 哈菲茲,這位波斯家喻戶曉的詩人,被譽為“神舌”、“天意的表達者”和“設拉子的夜鶯”。他的詩歌在波斯文壇的地位堪比中國的李白。他的作品充滿了對春天、鮮花、美酒和愛情的熱愛,以及對公正和自由的向往。同樣的兩位詩人都愛美酒,一樣的豪放。</p> <p class="ql-block"> 哈菲茲陵園,既是墓地又是花園,現(xiàn)在是人們瞻仰和游覽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 在哈菲茲陵寢的禮品店看到有售賣精裝中文版的《哈菲茲詩集》,售價200萬里亞爾,折合人民幣將近120元,書太重了,我們只是翻看了一下沒有買。</p> <p class="ql-block"> 陵園入口處傳統(tǒng)的“夜鶯叼詩簽”占卜活動,延續(xù)了哈菲茲詩作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 另外還有老人在擺攤擦皮鞋,還提供稱體重服務,可見生活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 在機場的咖啡廳,我們享用了如此大的一個漢堡。作為我們的晚餐。這樣大的漢堡還是第1次吃到,漢堡有雞肉和牛肉的兩種。</p> <p class="ql-block"> 今晚我們將乘坐馬漢航空公司的飛機返回德黑蘭。機場的候機廳并不很大,有一些伊朗特色的物品在售賣,物品的價格并不像國內(nèi)那樣,機場一定比外面貴。</p> <p class="ql-block"> 德黑蘭也是一片燈火輝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