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一悼大嫂</p> <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大嫂王花榮去世的頭七,冀南漳河故道的沙地里,是她的長眠之地,黛色的太行群峰遙遙在望。也許大嫂的亡魂此刻正站在望鄉(xiāng)臺上,回視這片她生活勞作了七十六年的田野,卻又無力寬慰追念她的親人。她雖人生不永,但花謝猶榮。</p><p class="ql-block"> 大嫂年輕時容顏俊美、性格豁朗,是十里八鄉(xiāng)有名的大美人。她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母親,父親是個文化人,懂樂譜,會拉弦兒,文革時被劃為“右派”,下放回村領辦“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大嫂生就一副好歌喉,跟著父親學唱“樣板戲”、表演各種文藝節(jié)目,年輕時的經(jīng)歷,成了她一生的業(yè)余愛好。</p><p class="ql-block"> 大嫂二十二歲嫁給同齡的大哥,大哥高中畢業(yè),也是一個俊后生。說起這段姻緣,還有個故事。那年,經(jīng)親戚介紹,大嫂到我們村相親,大哥正好來串門,誤闖入相親現(xiàn)場,大嫂偷眼瞧見大哥,頓時怦然心動,偷偷拉過媒人,羞澀地表示就嫁大哥了。大哥串門娶了個漂亮媳婦,成了大哥一生的榮耀。幾十年來他們恩恩愛愛,十分幸福。</p><p class="ql-block"> 當年我們的家庭是街上典型的貧困戶,我的母親四十二歲因病去世,那年我剛過一周歲,父親帶著我們姊妹四個艱難度日,缺衣少吃,人多勞少,經(jīng)常青黃不接,幾間破房還四處漏雨。大嫂相中大哥頂著很大的壓力,親朋好友都不看好這門親事,只有大嫂意志堅決。大嫂嫁過來幾乎沒要嫁妝,父親東借西湊了一百</p> <p class="ql-block">五十元,給大哥完了婚。結婚那天,小院里擠滿了街坊四鄰的男女老幼,爭相來看漂亮的新媳婦,到了晚上屋里還擁滿不動,那時我才七歲,大嫂躲在墻角把我拉到身前,應大家的要求,一段一段地清唱“樣板戲”,直到很晚鬧洞房的人們才散去。</p><p class="ql-block"> 大嫂的美麗不僅成人驚艷,以至連小孩子也被打動,上學路上經(jīng)常有村上的小女孩兒,見了我遠遠地沖我喊,“貴昌嫂,仿王芳(電影《英雄兒女》女主角)”,很是讓我驕傲。</p><p class="ql-block"> 大嫂剛嫁過來時,她的繼母還給她在涉縣和臨漳安排上臨時班,第二年生下了侄兒,便辭了工作,安心過起了農(nóng)家生活。大嫂和大哥成家不久,二哥參軍入伍,后來他們分家另過,但還在同在一個小院居住。小時候由于家里條件不好,我的衣著比較邋遢,形象也差,大嫂從沒嫌棄過我。有一次我的布鞋破了,大嫂給我買了個前漏腳尖后漏腳跟的塑料涼鞋,那個年代只有女孩子才穿這種樣式,我怕同學笑話死活不穿。大嫂的娘家和我們村很近,星期天的時候大嫂經(jīng)常帶我回娘家走親戚,甚至和閨蜜相聚也帶著我,以致她家的近親和街坊我都門清,幾十年過去了,她的閨蜜都變成了老太太,有的看一眼還能叫上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愛情是甜蜜的,現(xiàn)實是清苦的。隨著孩子的增多,還要關照父親和弟妹,大哥大嫂過得一直很清貧,但大嫂從沒抱怨。后來大哥當上民辦教師,先是掙工分,后是微薄的工資,經(jīng)常入不敷出。大哥每天帶著鋤頭放在教室門口,上罷課就去種地。白天干不完,晚上接著干。有一年麥收,大哥大嫂兩個人夜里用鐮刀摸著割完一畝多小麥,這件事至今還經(jīng)常被村里人提起。</p> <p class="ql-block"> 上小學時,我是個問題少年,經(jīng)常逃學打架,有人告上門來,大哥總是用傳統(tǒng)方式教育我。后來他當民辦教師成了我的老師,好幾次在校園里,滿院子追著揍我,大嫂知道后勸誡大哥,不能這樣。后來大哥轉變方法,由觸及皮肉到打動靈魂,我也由粗野到溫順,逐步變成了班里的“學霸”,初中畢業(yè)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縣第一中學。回想當年的溫馨情景,令人唏噓不已。</p><p class="ql-block"> 上高中時,緊張的學習生活導致我的視力下降,大嫂大哥一道帶著我和侄兒,借來自行車騎行八十多里,到成安縣繼母工作的地方找眼科醫(yī)生診治。那年我考上大學,入學時,大嫂拿出珍藏多年,結婚時都不舍的枕套,送給我這個從小沒娘疼愛的小叔。大嫂舍得珍愛,我又怎能忘懷這份情意。</p><p class="ql-block"> 再后來我們這個貧寒的家庭,終于撥云見日,大哥民辦教師轉正,二哥部隊提干,姐姐嫁得良人,我大學畢業(yè)分配了工作,姊妹四個都建立了幸福的家庭,由過去人人看不起,變成人人艷羨的對象。</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為在縣城安個家,不得已我變賣了老家的房產(chǎn),那時父親已經(jīng)去世,二哥落戶工作的城市,我成了一棵無根之萍。好在有大哥大嫂的堅守,我才有了心靈的依靠,從此大哥大嫂的家,就成了我的家。逢年過節(jié),或有人情世故時,就帶上家小到大哥家相聚。在哥嫂的屋檐下,心情總是那么釋然。在大嫂的眼里我還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她熟悉我愛吃什么飯菜,喜歡什么瓜果。闊亮的小院里,種滿了各種蔬菜,離家的時候,大包小兜里總有我的一份,我和她的子女享受同等的待遇.</p> <p class="ql-block"> 大嫂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她聰慧靈竅,樂善向道,愛唱愛跳人緣好,街坊鄰居誰有了煩惱苦悶,都愛找大嫂傾訴,經(jīng)大嫂的心理疏導都能愉悅地離開;她愛旅游樂山水,閑暇時不斷和大哥一起相攜出游;近幾年她又喜歡上了抖音小視頻,自購了簡單的設備,在自己的房間里,時不時自錄個戲劇小段,手眼身法,有板有眼,頗見功底。</p><p class="ql-block"> 大嫂的一生是幸福的,她與大哥情深意篤,兒孫孝順,她與異母姊妹和堂妹相處無異血親。大嫂心胸豁達,看淡死生,患病八年時間,積極治療,面臨大終,坦然應對。臨別前夕,她強忍痛苦,用僅有的氣力,冷靜地交代后事,在親人的環(huán)伺下坐化仙升。</p><p class="ql-block"> 大嫂走了,悼唁的親友從四面八方趕來送行,治喪期間,酷暑的天氣,突降了一場透雨,這是上天為大嫂流下的淚,堪輿家解讀,天降甘霖,是逝者的靈魂得到了凈化,我的大嫂得以超脫輪回。</p><p class="ql-block"> 大嫂走了,化為西天永不消失的彩虹。</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5日于鄴下觀世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