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5月28日,探秘蒼南碗窯古村</b></p><p class="ql-block">?? 蒼南碗窯古村是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橋墩鎮(zhèn)的明清古村落,始建于明洪武年間(距今600余年),以傳統(tǒng)制陶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為核心特色,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于一體,現(xiàn)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和4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我是昨天傍晚到的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都下班了,但仍有一小伙子在那值守。經(jīng)了解,景區(qū)不要門票,車也可以開進景區(qū)并且不收停車費,只是內面是單行道,開車進去后就要從另外的地方出景區(qū),考慮到這里生活的便利性,今晚就在此安營扎寨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7點我進入景區(qū)時,還沒有其他的游客,我沿著塊石鋪就的石階來到半山腰的村寨,這時已有村民在做早飯,也有的在洗衣服或掃地。映入眼簾的幾乎全是石頭,道路和曬坪是石頭鋪的,圍墻是石頭壘的,房子下半部分也是石頭砌的,正是滿眼的石頭造就了這里的原始與古樸。</p> <p class="ql-block"> 剛進村就看到幾株滄桑的仙人掌,樹高和樹寬都差不多6米,有介紹說這是1902年種的,123歲的它至今仍茂盛挺拔,綴滿花蕾。</p> <p class="ql-block"> 我從仙人掌處沿導游指示牌,先后參觀了陶瓷手工作坊、古龍窯、古戲臺、三官宮、碗窯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陶瓷手工作坊主要由作坊、水碓房、淘洗池、沉淀池、拌土坑等組成,制作流程包括:拌土陳腐、拉坯、成型、繪花、施釉等工序。</p> <p class="ql-block"> 古龍窯由王氏于康熙年間建立,窯體為磚土筑就。沿山坡而建,坡度約為25°,層層疊疊,計十二層,形狀像龍,俗稱龍窯,又稱階級窯。窯頭到窯尾長約40米,分為十三間,層高約4米余。窯場由窯爐、窯床、窯門、窯墻、窯頂、測火口、窯頂梁架等組成。燃料為木柴,自下而上逐級煅燒,最高燒成溫度達1320度,于1996年熄火停燒。</p> <p class="ql-block"> 碗窯古戲臺位于碗窯村三官廟前,為清代建筑,純木結構,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建筑十分精致,是清代以來碗窯村民和商客觀看社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三官廟同戲臺相對而建,中間以天井相隔,兩處建筑組成古村落一處完整的社戲演出及祭祀場所。三官廟又稱三官大帝之廟,是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之廟,是碗窯先民祈求神靈保佑制瓷業(yè)生存發(fā)展的祭拜處。廟里的石墩上鐫刻著“咸豐五年”的字樣。</p> <p class="ql-block"> 碗窯陶瓷博物館選址石壁腳朱氏祖宅,于1996年改造建館,館內陳列有歷代本地燒制的陶瓷器,如大圈碗、小圈碗、點心碗、酒壺、碟子、花瓶、菜油燈、箸籠等完整的實物或碎片。有馬頭椅、車盤、車座椅等制陶工具實物,配有制陶工藝流程簡介,館前的大魚池旁設旗桿夾石,為清代本宅一門兩貢生所立。</p> <p class="ql-block"> 看完上述景點,我又登上村后的半山腰沿棧道向峽谷前行,不久便看到一條壯觀的三折瀑布從懸崖上躍下的身影,那如雷的轟隆聲搞得這個幽靜的峽谷像個萬馬奔騰的戰(zhàn)場一般。</p> <p class="ql-block"> 從三折瀑沿棧道返回到觀景臺時,正好有云霧從山頂向村莊彌漫而來,看得久了,精神便有些恍惚,感覺這就是古時的窯煙在升騰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