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文圖原創(chuàng):高英 〔美篇號27824435〕</span></h5><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基本都與家庭甚至家族有關,這是中國的農(nóng)耕史格外悠長的緣故。在農(nóng)耕時代,非特殊情況人員不會流動,無論是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是人們的家庭結構、家庭觀念都是處于長期穩(wěn)定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中國實現(xiàn)了“四個現(xiàn)代化”,人員流動已成常態(tài)且相比從前更為自由,改革開放后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生活方式的諸多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也隨之變得多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多元化的今天,人們開始由被家族束縛轉(zhuǎn)向看重家庭建設,由被家庭羈絆轉(zhuǎn)向追求個體幸福。這導致了傳統(tǒng)觀念備受沖擊,過節(jié)時家人團聚不再是唯一的選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無論是家人不在一地、家人各自很忙還是家人理念不合,都會導致佳節(jié)至而人不全的現(xiàn)象發(fā)生,除了過年還有相對強大的號召力之外,在平時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許多人家的家人未必能夠團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如今在世的人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后出生的人為主流,二十一世紀出生的新生代數(shù)量目前相對還少一些,能夠堅守傳統(tǒng)觀念重視家人團圓的人其實還有很多——每次過節(jié)時高速路上都會堵得一塌糊涂,除了自己旅行的人之外,大都是趕回家過節(jié)或者因過節(jié)而帶著家人出游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人團聚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所有儀式感中最為重要的儀式感,一家人在一起過節(jié)才熱鬧,一家人在一起才能把節(jié)日的美好氛圍彰顯。要不“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那句詩何以流傳至今經(jīng)久不衰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過節(jié)時即使是天各一方,一家人也是心有所系、互相祝愿。如今有了先進的電子設備,人們可以通過視頻一起聊天,算是實現(xiàn)了溝通上的“天涯若比鄰”,想“見面”就“見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并非所有的家庭都能享受到過節(jié)的幸福。有些人家的家人出于不同的原因而導致家人心生嫌隙,甚至親人不親,還有極少數(shù)的家人會反目成仇。此類情況下,家人很難互相思念,反而是希望擺脫彼此間的困擾再也不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情形,不同的感受,帶來人們的悲喜不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傳統(tǒng)佳節(jié)到來的時候,你會倍思親還是更孤獨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這兩種滋味我都深切地體驗過。例如在外地上學、上班的時候,我會自然地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例如在遭遇家人誤解得不到愛的回應時我會每逢佳節(jié)更孤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慢慢地我的心性被磨練出來,開始主動地與親密關系中的人積極交流、及時溝通,現(xiàn)在和自己的家人處于比較和諧的關系狀態(tài)。如今每逢佳節(jié)我不會再覺得孤獨,只是會倍思的親人是一直疼愛我卻已經(jīng)離世的父親——我的父親在世時,非常重視家庭和親情的他只要在家就會讓我們家里洋溢著過節(jié)的濃烈氣氛、充滿了溫馨的儀式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假如人世間沒有家庭,假如一個人沒有親人,假如我們心里不再有任何可牽掛的人,那會是怎樣的局面?人們的情感會無從寄托、人們的心靈會無從安放、人們的狀態(tài)就是孤苦無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盡管這個世界上總有孓然一身的人,也是不代表主流的情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年因為專注于自學、考研,所以我到三十多歲才要了孩子。在我?guī)е⒆踊啬锛視r,那時我的父親欣慰地對我說了一句話:“不管是男孩女孩總得要個自己的孩子,這樣等你老了也能有個近人?!痹谖覀兝霞业姆窖岳?,“近人”指的是格外親近之人——這親近不僅指血緣關系上的親近還指感情上的親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時至今日,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我才體會到父親這句話的含義。如今我和我的孩子在精神層面上屬于互相促進、共同成長的親密之人,真是要為當初終于下決心要了這個孩子而感到慶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型的父母與子女,不再僅憑天然的血緣來建立親密關系,還會靠日常積極的互動增進感情,尤其隨著孩子日漸長大,父母更要與孩子在心靈層面相通,在精神層面上與孩子共同成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換句話說,在和平穩(wěn)定且溫飽不愁的社會環(huán)境中,如今父母和子女之間最為美好的關系是用生命滋養(yǎng)生命、用心靈溫暖心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言歸正傳。人們的情況各各不同,過節(jié)的感受也就不會相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旦無法和家人團聚,過節(jié)的時候時絕大多數(shù)人就會產(chǎn)生“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的心理,然而思親與思親也不盡相同。例如有的人是思念所有親人,有的人是思念個別親人;例如有的人是思念在世的親人,有的人是思念離世的親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于每逢佳節(jié)更孤獨的人來說,產(chǎn)生孤獨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與家人分居兩地無人陪伴,二是與家人產(chǎn)生隔膜無人共情,三是因家人已然離世形單影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無論你是屬于哪種情況,無論過不過節(jié),都希望你能自我珍重,帶著親人的愛積極地生活,萬一沒有人愛你,你還可以愛自己。</p><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高英寫于2025年5月29日,五月初三,周四酉時</span></h5><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g4t81k" target="_blank">誰的人生不迷茫</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jneq6r" target="_blank">人生的悲傷只能留給自己</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k7ar19" target="_blank">現(xiàn)如今獨居者越來越多,只有一個人的日子怎么過</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em71tp" target="_blank">在關注失獨父母的同時,誰懂獨生子女失去父母的痛</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cvdnjm" target="_blank">誰都需要愛,為何付出愛太多的人卻容易受傷害</a></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bgg9h33" target="_blank">一個人一輩子只需要做好這三件事</a></p> <h5><font color="#9b9b9b">本文圖系作者高英原創(chuàng)作品,侵權必究。</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