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姨娘1936年出生,豆蔻年華時正好趕上新中國成立。土改工作隊進村,她和村里的年輕人敲鑼打鼓到村口迎接。她因工作積極能干,深受工作隊領(lǐng)導賞識,很快加入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母親常說,你大姨娘八字命好,在七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三,上有姐姐頂著,她不用做太多的家務(wù)活,還有勤勞的哥哥幫父親干農(nóng)活,她不需要經(jīng)常上山砍柴、下地干農(nóng)活。青少年時代,就有較多的時間干她自己喜歡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姨娘頭腦聰明,天性好動,只要一有空閑,就和小伙伴們玩踢毽子、跳繩、老鷹抓小雞、撮影、來(滾)銅板、拋三烏、挑柴棒等游戲,而且樣樣玩得得心應(yīng)手。我小時候常跟在大姨娘屁股后轉(zhuǎn),看她玩各種游戲都是贏家,幼小的心里對她很是佩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土改工作隊進村后,大姨娘天天往隊部跑,有時連吃飯都趕不上。她多次跟我說過:那時你剛滿周歲,我常抱你到工作隊隊部玩。你長得白白胖胖,鼻梁高高的,眼睛、嘴巴雖不大,但五官端正,整天瞇著小眼睛,咧開小嘴只知道笑。你生肖屬虎,長得虎頭虎腦,你媽又給你戴上虎頭帽,穿上虎頭鞋,看到生人從沒有膽怯過,工作隊里的人都搶著抱你、親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婆抱怨大姨娘整天不在家。她總是托詞說,我?guī)е馍谕膺呁?,這小家伙玩得可開心,賴著不肯回家,我也沒有辦法啊!我是外公外婆第三代中的第一個孩子,他們都十分疼愛我,聽了大姨娘的解釋,也就沒有話說了?! ?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仇全苗杏樹村人,從小父母雙亡,家貧如洗,兄妹3人相依為命。后來為了活命,妹妹被帶到岙胡村當童養(yǎng)媳。哥哥全根被抽了壯丁,到國民黨部隊當兵。解放戰(zhàn)爭時部隊起義,哥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在剿匪戰(zhàn)斗中,奮勇殺敵,曾榮立二等功。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他為了保家衛(wèi)國,隨部隊赴朝作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哥哥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上,弟弟成了響當當?shù)牧沂考覍?。土改工作隊認為仇全苗根正苗紅,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他很快加入了共產(chǎn)黨組織,還當選為村農(nóng)會主任?! ?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杏樹村土地改革后,農(nóng)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村里的年輕人在仇全苗的帶領(lǐng)下,組建了越劇戲班子,他就成了班主。他還在劇中飾演老生,演《梁山伯與祝英臺》時,他飾演祝員外。大姨娘在戲班子里飾演小生,演《梁山伯與祝英臺》時飾演梁山伯。那時大姨娘圓圓的臉蛋,一副圓潤的好嗓子,很多人說她像大上海越劇名家徐玉蘭。飾演祝英臺的是金鳳阿姨,她和大姨娘同住一個道地,倆人從小投緣,早就義結(jié)金蘭。金鳳阿姨身材高挑,大姨娘演出時,只得穿上更厚的戲靴與她配戲。大姨娘和仇全苗白天一起工作,晚上同臺演出,日久生情,幾年后就結(jié)為夫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婚后不久,大姨丈去深甽軋米廠工作,后來還當上了廠長。從杏樹村到深甽有30里路,要過方前大溪,還要翻越谷峧嶺,去軋米廠上班需要走半天,廠里工作忙,大姨丈就很少回家。1956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大姨娘顯得更忙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十年代初,國家困難時期,大姨丈響應(yīng)黨的號召,下放回家務(wù)農(nóng),當上了生產(chǎn)隊長。他下半輩子就和泥土打交道,抲犁打耙樣樣都會,人又十分勤做,是個老實巴結(jié)的好農(nóng)民?! ?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姨娘家,常去她家玩。她家在村莊最南面的飯店坑邊,抬頭就見相見嶺和雷婆頭峰。這里的夏天更好玩,白天可以在溪坑里抲魚、抲蝦、翻石蟹、游泳。大姨娘抲倒退烏郎(溪坑蝦),是村里出了名的,燒夜飯前,她卷起褲腳跳到溪坑里,十幾分鐘就能抲來一小碗烏郎蝦,讓姨丈當下酒菜。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天的晚上,把門板擱在大石頭上當床,吹著涼風,聞著菁蒿點燃的香味,聽大人講故事、唱越劇,我慢慢地入睡。我經(jīng)常吃住在大姨娘家,1957年初秋,已到讀小學年齡了,還整天在大姨娘家玩。那天,仇家小學的老師到杏樹村動員學生報名,發(fā)現(xiàn)我已到入學年齡,逮個正著,大姨娘立馬為我報了名?! ?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十年代初,農(nóng)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生產(chǎn)隊解散,農(nóng)民生產(chǎn)積極性提高,種植的糧食填飽肚皮后還有剩余。國家政策允許農(nóng)民搞副業(yè),青年人可以外出賺鈔票了,大姨娘把大兒子送到外地學木匠。大兒子學木匠滿師,又讓小兒子跟著哥哥學木匠。自己買了臺爆米胖機,在仇家、杏樹、岙胡等周邊村莊放米胖。那活又臟又累,本不是女人干的,大姨娘不怕吃苦。只要有錢賺,也不怕別人背后議論她,一毛錢一銃,賺得很開心。一天下來,毛票角子能把口袋塞得滿滿的。幾年后,大姨丈勤做,大姨娘放米胖賺現(xiàn)錢,生活上又勤儉節(jié)約。自留山上有樹木,從黃泥塘買來磚頭瓦片,請來泥水匠、木匠,造了3間樓屋?! ?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