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史班長:蔣老師老大從教十載,首次布置作業(yè):"請每位同學上臺推薦一句'最打動你的文學語言'。"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選擇這首詞,主要有兩個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一,在退休前的工作生活中,時常聽到有人抱怨命運不公。但試想,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也曾遭遇貶謫黃州的人生低谷。相較之下,你認為的那些不公與困境又算得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2018年我撰寫拙文《采風去》,曾引用詞中"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句。當時班委已定好春季采風行程,臨行前卻連日陰雨,令人憂心。當我致電老班長劉祖賜商議時,比我大二歲的他正與驢友冒雨登山。這份灑脫讓我茅塞頓開。次日,雨停,采風如期如愿成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聽穿林打葉聲,</p><p class="ql-block">何妨吟嘯且徐行。</p><p class="ql-block">竹杖芒鞋輕勝馬,</p><p class="ql-block">誰怕?</p><p class="ql-block">一蓑煙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料峭春風吹酒醒,</p><p class="ql-block">微冷,</p><p class="ql-block">山頭斜照卻相迎。</p><p class="ql-block">回首向來蕭瑟處,</p><p class="ql-block">歸去,</p><p class="ql-block">也無風雨也無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526</p> <p class="ql-block">江秋霞:交作業(yè):說說你最喜歡的一句話, 進行發(fā)言和討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師、同學們下午好!我今天要發(fā)言的題目是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愛的回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它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蘊含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對世界的善意,更詮釋著因果循環(huán)的人生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19世紀英格蘭,年輕的丘吉爾不慎跌入糞池,命懸一線。農(nóng)夫弗萊明毫不猶豫將其救出,面對丘吉爾父親的重金酬謝,他婉拒道:“換作他人,我也會救?!鼻鸺獱柛赣H轉而資助弗萊明的兒子亞歷山大求學。多年后,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青霉素,這項被譽為“二戰(zhàn)三大發(fā)明之一”的成果,不僅拯救無數(shù)生命,更在后來丘吉爾身患肺炎時,將他從死神手中奪回。這份跨越時空的善意,成就了生命的奇跡。</p><p class="ql-block"> 據(jù)民間傳說,這個被英國人傳頌的故事,完美地詮釋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深刻內(nèi)涵。農(nóng)夫弗萊明的一次善舉,不僅改變了自己兒子的命運,也在多年后拯救了曾經(jīng)被救孩子的生命。而丘吉爾父親的感恩之舉,同樣收獲了意想不到的回報。他們或許從未想過,自己當初的一個小小善念,竟會在時光的長河中結出如此豐碩的果實。</p><p class="ql-block"> 這讓我想起了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溫暖。當我們在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收獲的是他們欣慰的笑容和真誠的感謝;當我們耐心為迷路的陌生人指引方向,或許在未來的某天,也會有人在我們迷茫時伸出援手。每一次善意的舉動,都像是在心田種下一顆種子,無需刻意等待,時光自會讓它生根發(fā)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個古老箴言穿越時空的啟示,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體悟和實踐。如我母親常說“與人為善,好人有好報”,樂善好施的她用行動教會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善意雖無需計較回報,卻自有溫暖的循環(huán)。因為愛與善的力量,有著強大的感染力,它能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形成溫暖的循環(huán)。當我們以善意擁抱世界,世界也會回贈我們溫暖與驚喜。當然,善意也要給對的人,而不是“農(nóng)夫與蛇”、“東郭先生和狼”那樣的愚善。所以,善意需要智慧的光芒指引。</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我們也應堅信這份愛的循環(huán)。每一次對他人的幫助,每一個善意的微笑,每一句溫暖的問候,都像是在播撒愛的種子。也許這些種子不會立刻發(fā)芽開花,但終有一天,它們會在不經(jīng)意間,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饋我們。</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堅信,每一次善意的付出,都是播撒愛的種子?!皭鄢稣邜鄯?,福往者福來”。</p> <p class="ql-block">黃志斌:汗巴水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歡“汗巴水流”這個短語。</p><p class="ql-block"> 這個短語,是我從《山鄉(xiāng)巨變》里看到的。是鄧秀梅下鄉(xiāng),碰到盛佑停擔籃竹出來賣,看到盛佑停臉上汗巴水流。</p><p class="ql-block"> 《山鄉(xiāng)巨變》是益陽籍大作家周立波寫的。寫的是益陽事,益陽人,說的是益陽方言。</p><p class="ql-block"> 我雖然是湘陰縣人,但靠益陽近,我說的就是益陽活。對汗巴水流這個詞我非常熟悉,也很理解。只有理解了的,才能更好的欣賞它!汗巴,益陽話有粘巴的意思,水流,如水在流,形容汗多,用了比喻和夸張的雙重修辭手法法。</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汗巴水流”這個詞,順便推薦一下巜山鄉(xiāng)巨變》這本書。特別是說益陽話的朋友應該好好學習,對寫家鄉(xiāng)的故事很有幫助!</p> <p class="ql-block">劉朝朝:“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母愛,細膩而深遠。</p><p class="ql-block"> 我是母親,特別像我這樣既當?shù)之斈锏娜?,對孩子要多一份牽掛。其實,我知道,我并不能為他們分擔什么,但,心里總要牽掛著?lt;/p><p class="ql-block"> 自從在閆荊家我有了菜園,種了蔬菜,首先想到的是寄給遠方的孩子們,盡管郵寄費高出蔬菜幾倍的價格,可我還是要寄。</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那一天,去快遞站寄菜,只見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奶奶,肩上挑著兩個麻姑籃,顫顫巍巍的進店,慢慢地放下肩膀上的擔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氣。我看了看她的籃子,一籃是雞蛋,一籃是黃瓜和土豆大約有二十來斤。這時,快遞店的老板娘,笑瞇瞇的迎上來說:“奶奶您又寄給兒子菜呀?您兒子不讓您寄,怕您摔跤哦……”?!肮?,他們不要我寄,我也要寄。雞蛋是我在屋場上挨家挨戶收的,土豆黃瓜自己種的,就結了三條黃瓜,我沒舍得吃。”</p><p class="ql-block">說話間,洋溢在奶奶臉上的笑,是那么的溫柔,那么的甜蜜。我想,這平凡而樸素的母愛,不正好詮釋了這句經(jīng)典的詩詞么!</p> <p class="ql-block">馮學藝:我喜歡這句話“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p><p class="ql-block">對付生活中很多狠角,有奇效。</p><p class="ql-block">從前,有個財主叫長工去買酒,長工找他要錢。財主說,有錢誰都買得到酒,沒有錢買得到酒,才算敖。</p><p class="ql-block">一會兒,長工空手回來了,財主問:“酒呢?”</p><p class="ql-block">長工說:“有酒誰都會喝,空瓶子喝出酒來才算敖”。</p><p class="ql-block">財主啞口無言。</p> <p class="ql-block">龍智萍:今天我斗膽給大家分享我自己寫的一首詩《秋天不懂算術》。</p><p class="ql-block">我兩手空空</p><p class="ql-block">造訪秋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秋天卻送給我</p><p class="ql-block">滾圓的瓜果</p><p class="ql-block">碧綠的蔬菜</p><p class="ql-block">還有香噴噴的桂花</p><p class="ql-block">笑語盈盈的向日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嘻嘻</p><p class="ql-block">秋天不懂算數(shù)</p><p class="ql-block">只會做虧本生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首詩我最喜歡的就是題目“秋天不懂算術”。因為蔣老師說過,文學作品要運用修辭手法。把大自然秋天當做人來寫,而且是當成商人來寫,這樣就把商人的計算盈虧得失和大自然的無私饋贈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就引發(fā)讀者對美好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各位。</p> <p class="ql-block">楊英:汪曾祺說:如果你來訪我,我不在,請和我門外的花坐一會兒。它們很溫暖,我注視他們很多很多日子了。很喜歡這句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愛花賞花已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常態(tài)。春暖花開時,總愛約上三五好友共赴花事??椿ǎ谖叶允且粓鲂撵`的漫步,是在馥郁花香與翩躚花影間,讓身心得到最溫柔的治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天是一場浩大的花事,走到哪都能與心中的摯愛相遇。湖邊,花園,小院,就是別人家的陽臺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每每看到,我的腳步總會不自覺地停留。即便主人不在,我也會和這些花花草草說說話,仿佛它們就是我最貼心的知己。在我看來,滿庭芳馥便是主人最真摯的待客之道,當人與花心意相通,連呼吸間都盈滿了清甜的芬芳。因此,我還是用汪曾祺的話做結尾:我始終相信世界是愛我的,生活是值得熱愛的。</p> <p class="ql-block">李星吾:我推薦一個"沁"字。</p><p class="ql-block">1.“沁”的正確讀音是 qìn(第四聲)。第四聲為去聲,發(fā)音時聲調(diào)由高到低快速下落,如“沁芳亭”“沁人心脾”中的讀音。此字常被誤讀為第一聲或與“泌”(mì/bì)混淆,需特別注意。</p><p class="ql-block">它的基本含義:</p><p class="ql-block">①液體滲入/透出,指液體緩慢滲透或散發(fā),如:“泉水沁入石縫”“花香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②清涼感,引申為清爽、舒適的感覺,如:“涼風沁骨”“沁涼的西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沁”字,可以感受到漢語中對自然現(xiàn)象的細膩捕捉,既有物理的滲透,又有情感上的浸潤,兼具詩意與生活氣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在《紅樓夢》中,“沁芳”是貫穿全書的核心意象,水流浸潤花瓣的視覺與“浸透”的觸感,皆暗合第四聲短促深沉的發(fā)音特質(zhì),如命運滲透繁華的不可逆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大觀園建成時,寶玉題"沁芳"二字,清泉漫過石隙的意象里,早已暗藏“千紅一窟”的讖語。這個濕潤綿長的字眼,是黛玉荷鋤葬花的淚漬沁透絹帕,是湘云醉眠芍藥的酒香沁染春衫,更是太虛幻境里那盞"萬艷同杯"的甘露,在時光褶皺里漸漸滲出苦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脂硯齋批語說,沁字像一滴落在宣紙上的淡墨,既暈染著青春肌理的溫度,又在氤氳中顯影出無常的輪廓。當流水沁走桃花,月光沁透茜紗,這個字便成了紅樓美學的精魄——在極盛處埋藏衰敗,于芬芳里醞釀悲音,恰似曹公以滿紙錦繡寫虛空,借花柳繁華演寂滅的筆意。</p> <p class="ql-block">劉小燕:主題:詩歌讓生活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慶歷飲子鋪</p><p class="ql-block">文/燕歸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月,我有飲不盡的花語</p><p class="ql-block">六月,飲不盡的雪與熱愛</p><p class="ql-block">而此刻</p><p class="ql-block">只余半盞清閑</p><p class="ql-block">我有一夜之間的漫長</p><p class="ql-block">有眺望洞庭的筆墨,有瓷器</p><p class="ql-block">和親愛的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慶歷年的星辰</p><p class="ql-block">有慢慢而飲的靜宜</p><p class="ql-block">有岸芷汀蘭,有船只</p><p class="ql-block">有一朵胭脂</p><p class="ql-block">點在眉心,遙望青螺的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舊事重提時</p><p class="ql-block">我在凝視杯中</p><p class="ql-block">不斷沉淀的</p><p class="ql-block">光</p><p class="ql-block">憂樂之茶,向檐角風鈴</p><p class="ql-block">以解讀的方式</p><p class="ql-block">釋懷</p> <p class="ql-block">陳曉玲:我鐘情的一段箴言分享給大家:改變自己是神圣之舉,試圖改變他人則近似乎瘋狂!歲月的展轉和生活的磨礪,讓我從青澀時光的苛求完美,漸變成如今的豁然接納。在自我革新的旅途中,我領略到了內(nèi)心的豐盈與滿足,幸福之泉也汩汩涌動!吾愿薦此心路,愿君亦能踏上此道,定能收獲心靈的豐饒與喜悅![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高三九:我看到蔣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傘”字后,想到了一個笑話。從前,一個學生,給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寫信,要錢買傘,結果把傘字寫成了命字,他父親一看信,嚇得要命,趕快回家。見到兒子后,才知道兒子讀書不認真,把傘字寫成了命字,虛驚一場。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黃萍:摘自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原文:虛榮與驕傲是兩件不同的事,盡管字面上常常當做同義詞用。一個人可以驕傲而不虛榮。驕傲多半不外乎我們對我們自己的評價,虛榮卻牽涉到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我的理解:1、驕傲是對自己做得比較成功的一些事引以為傲,有成就感,不外求,內(nèi)心富足,能量強大,是自我的一種投射,不會影響他人。2、虛榮是將自己的事投射到他人身上,內(nèi)心不足,能量弱,想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重視,希望得到他人好的看法,以此滿足內(nèi)心的需求。3、一個人可以驕傲而不虛榮,就是做自己認為驕傲的事情與他人無關,他人的想法帶多少帶一點評判心、迎合心,不一定從實際出發(fā)來滿足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何霞玲:我也說白發(f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歡的文學語言很多,但是,最近我讀到的一篇文章里面的幾句話和我最近的心情以及身體上的一些表現(xiàn)很契合,所以我選擇分享這句話:“時光從木梳縫中滲成霜雪,頭上的白發(fā)一根接一根地鉆出歲月的地表,轉眼已是垂暮之年?!?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歡這句話,所以把它摘錄下來了。但是,有一點疏忽,忘了記下作者的尊姓大名。不過,可以想象,作者應該是一位老人,而且,還應該是一位有文采的樂觀的老人。說有文采,是因為他的句子寫得很美,腹中有書有墨,才華橫溢,才寫得出這么美的文學語言。說樂觀,是因為他居然把白發(fā)寫得那么美。他的筆下,沒有頹廢,沒有悲傷,那叢生的白發(fā)只是從木梳中滲出的霜雪,是從地表里鉆出來的新一季的希望,多美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的,在歲月的長河里,能和家人,和朋友,順著時代的脈動,看著沿途的風景,一路從懵懂走向青春,走向成熟,再走向垂暮,沒有在某一個季節(jié)里提前到站,這就是快樂,是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們都已是白發(fā)老人了,像我一樣,只要不刷油漆,頭頂?shù)陌装l(fā)就會像鋼絲球一樣閃著冷冽的刺目的白光。讓人對鏡之時,徒生慨嘆卻又無可奈何。但是,既然歲月饋贈給了我們晚年,以及顯示年齡的特有的白發(fā),那就懷著平常心和感恩心,尊重自然規(guī)律,不無謂嗟嘆,不怨天尤人。在掉下的每一根黑發(fā)和白發(fā)里,收集美好,儲存快樂,用一懷平靜如水的柔情,展示自己在人生暮秋里最美的風景。感恩歲月,從容向老,開心養(yǎng)老,優(yōu)雅到老。</p><p class="ql-block">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王燕:說兩句常泡在酒杯兩的話</p><p class="ql-block">(唱)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p><p class="ql-block"> 我們那些老哥們聚到一起,酒過三巡便少不了擺擺譜,少不了來點情緒,一番嚼舌后我往往露出這兩句來解憂和自嘲。都到八十啦,還在意濫谷子芝麻?</p><p class="ql-block"> 這兩句原創(chuàng)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我懷疑楊慎偷窺了羅貫中的《三國》,至少是全世界第一個讀了《三國》,看透了刀光劍影,聽厭了鼓角爭聞而專為之填的詞,我更在意是以詞所作的歌。</p><p class="ql-block">前一句用自然永恒與人世間變遷的對比,表達對歷史更替、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慨?。</p><p class="ql-block">后一句洞察了歷史興衰與人生沉浮,何須糾結,唯有以超然淡泊的心態(tài)來從容面對,一笑了之。</p><p class="ql-block">大家以為如何?謝謝。</p> <p class="ql-block">白焰初:我喜歡的文學語言:有泥土便有春色,有奮斗才有未來。</p><p class="ql-block">“有泥土便有春色”,是生活饋贈我的處世信條。無論環(huán)境怎樣變化,只要有人群生活的地方,人類的良知良能便不會泯滅。</p><p class="ql-block">“有奮斗才有未來”,是社會鼓舞我的人生經(jīng)驗。人生沒有捷徑可走,任何捷徑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最終也都是一條死路。</p> <p class="ql-block">李岳梅:我喜歡的文學語言:俯首甘為孺子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志平老師史建國班長文評的點評</p><p class="ql-block"> 2025年05月20日 </p><p class="ql-block">內(nèi)容:史班長的文評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難能可貴的是,對文學班同學的每一篇文章,他都在繁忙中及時、精準予以長評,而非敷衍塞責!作為班長,他對每一位同學都熱情滿腔,一視同仁。他的親和力、凝聚力、責任心于全班有目共睹,感同身受。生活、學習在這樣一個集體中,我們是幸運的、快樂的。</p><p class="ql-block">致敬史班長“俯首甘為孺子?!钡木瘢?lt;/p><p class="ql-block">??俯首甘為孺子牛:運用了魯迅的詩句,把史班長對同學服務、認真負責的精神比作甘愿俯下身子做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增添了語句的文學性和文化內(nèi)涵,使語音更具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蔣燕娟:五月沙龍(文化)物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風掠夕陽絮語輕,沙龍文化展精髓。</p><p class="ql-block">花香落入詩行里,有你有我有非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5.28日隨筆</p> <p class="ql-block">張燕春:分享一副對聯(lián),這是清代文學家紀曉嵐的恩師陳伯崖寫給弟子的一副對聯(lián): “事能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 ”。</p><p class="ql-block">上聯(lián): 事能知足心常樂。我老娘是這樣理解的: “撿到三百兩不喜,落了三百兩不憂”,保持一顆平常心。</p><p class="ql-block">下聯(lián):人到無求品自高。我老娘是這樣理解的:“人不求人一樣大”。我老娘辛苦一輩子,總是把窮日子當富日子過。</p><p class="ql-block">再講一句,文化人罵人不帶臟字。原來認識一位東北姑娘,有次,她跟人吵架,罵了一句: “你是哪個廟里出來的?!?我半天沒有反應過來,后來想明白了,啞然失笑。高!實在是高!</p><p class="ql-block"> 張燕春</p> <p class="ql-block">劉麗: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幅對聯(lián):</p><p class="ql-block">四面湖山歸眼底;</p><p class="ql-block">萬家憂樂到心頭。</p><p class="ql-block">這是清代書法家何紹基為岳陽樓所題寫的一幅名聯(lián)。短短十四個字,抒發(fā)了作者的“憂樂”情懷,正是湖湘文化的精隨。作者用腑視的視角展開全景描寫,洞庭湖的浩瀚與君山的秀美盡收眼底。下聯(lián)是萬家憂樂到心頭。從地理環(huán)境到政治理念,得到了藝術升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一副難得的好作品。</p> <p class="ql-block">葛華階: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p> <p class="ql-block">黃澤源:為完成蔣老師:“每人上臺推薦一句我最‘喜歡的文學語言‘”這道作業(yè),我想到了數(shù)字三?!兜赖陆?jīng)》說"三生萬物",為什么不是二或四?因為"3"是造物的密碼——天地人三才構成世界,過去現(xiàn)在未來定義時間,長寬高構建空間。它是所有結構的第一個完美閉環(huá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文學里,"3"是最美的節(jié)奏器。《詩經(jīng)》用三疊章回環(huán)詠嘆,"三顧茅廬""三打白骨精"少一次則薄,多一次則膩。就像我們寫作文,三次鋪墊剛好抵達高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更是"3"的舞臺:黃金分割線把畫面分成三份,演講需要開頭主體結尾,連三明治都告訴我們——(停頓)少一層就不夠味。</p><p class="ql-block">我推薦的文學語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陳毓樂:夏日炎炎,忽念荷花清雅恣態(tài),于是走出家門去尋荷。道路兩邊依依楊柳隨風飄蕩,百草繁茂萬木蔥蘢。</p><p class="ql-block"> 忽然,有一小小荷塘閃現(xiàn)眼前,有荷花靜悄悄在此開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淸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花中君子,荷花也!</p><p class="ql-block">在夏日的荷塘邊,人世間的炎熱和塵囂都消失了,心中湧動的,往往都是這些美越千年的名詩佳句!</p><p class="ql-block"> 晚上躺在床上忽聽到急雨敲窗,心想,雨中荷塘定有另外一番景象吧。第二天清晨雨停了,我又興沖沖再次來到荷塘。只見滿池碧綠的荷葉中,嬌艷的荷花正盈盈開放,雨后的荷花更覺高雅,潔凈,豐盈。而片片荷葉中又都有雨滴聚集,它們?nèi)缤活w顆閃亮的水銀,在荷葉中旋轉著、搖晃著,只要風一招手,晶瑩剔透的水銀便迅速傾瀉于清波中不見了。</p><p class="ql-block"> 這時,安靜的荷塘忽然“吧嗒”一聲輕響,我尋聲望去,只見幾個紅荷瓣,剛從荷枝上脫落滑入水中,有兩個花瓣滑落到一片荷葉翠綠的懷抱中,這兩個花瓣挨在一起躺著,象在聊天也象在做夢,樣子很是可愛,給荷塘又添加了一抹清新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雨,又開始下起來,我的手機仍然在不停的拍攝,沙沙的雨聲和隱隱的雷聲中,荷塘顯得更加靜謐更顯野趣,而我自己也成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與荷花荷葉荷塘一起,共享著從天而降的夏雨,見證著眼前這難得一見的夏日好風光。</p> <p class="ql-block">葉花香:蔣老師好,各位學友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要與大家分享的是“玩笑”這兩個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字特別有趣,對于“玩笑”這兩個字,我就很有感觸,比如一句,別當真,開玩笑的,有時候就能化解尷尬,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相處更加順暢:有時候一句自嘲的玩笑話,就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或者釋放出一種幽默的性格特征;有時候一句玩笑話,就可以試探出人或事的真?zhèn)蔚鹊?,所以說玩笑二字超有意思,像一股溫柔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龔亞亮:昨天因臨時改變發(fā)言內(nèi)容,沒有文字準備,現(xiàn)根據(jù)回憶重新歸納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人學寫詩詞若干年,存有拙作許多首,原準備分享《秋讀小吟》中一句:“霜風有意楓紅早,霪雨無聲菊放遲”。但前面發(fā)言的同學推介了不少精典的古詩詞聯(lián)句,嚇得我不敢獻丑。臨時變卦,改為分享一句自創(chuàng)的口語:“洞庭漁火季是個筐,什么都可往里裝?!?lt;/p><p class="ql-block">出處:前年我第一次去岳陽港工業(yè)遺址公園觀看大型文藝演出,與身邊人討論“洞庭漁火季”的含義,知曉它是岳陽精心打造的一張文旅名片,包函了多種文化元素和多項主題活動,便打趣地來了這一句,并將其錄入到散文《洞庭漁火今世緣》中。</p><p class="ql-block">分享理由:一是用到了比喻修辭手法;二是形象生動有趣;三是原創(chuàng)口語。本人因受古典文學和現(xiàn)代美文的影響,平時說話寫作多用書面語言,顯得文縐縐的,不接地氣。今后要學習蔣老師和各位同學的通俗化寫作風格,嘗試將文字口語化,將口語文學化。</p> <p class="ql-block">張志平:分享一位當紅作家較為獨特的觀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丫丫參加市散文學會組織的講座后,在班群分享了一位當紅作家的話:散文不是文學,是生活。對此,我甚是認同。因為我寫出的所謂散文,缺少文學味,而近似生活的翻版。我以前從事新聞報道,基本上與文學不搭界。我本身少有文學細胞。不過,嚴格地講,散文當屬文學范疇。而文學即是人學。文學作品的根在生活。好的散文當是緣于生活的原生態(tài)記錄,娓娓道來,應該是樸素的,簡明的,有力的,有情有義的,能引起讀者共鳴而喜聞樂見的,不應該花里胡哨地堆砌辭藻,不應該故弄玄虛地無病呻吟。散文寫作,說到底,是作者情感的宣泄。我所寫的《并非戀愛的愛戀》一文,可以說,是蘊釀了53年的思念之情,一旦宣泄便如開閘的水,脫韁的馬,不可收…文章要讓讀者熱淚盈眶,作者必先潸然淚下。作者情感須貫穿全文,自自然然的流露。</p> <p class="ql-block">彭育芳:“文學語言大家談”這是蔣老師在老年大學文學班任教十年第一次給同學們布置作業(yè)。跟大家開個玩笑,蔣老師太仁慈了。說來也怪,正是這份仁慈,令我大膽地走向講臺!感謝你們!</p><p class="ql-block"> 我想到的是北宋時期教育家、思想家張載的四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四句話涵蓋了宇宙觀、道德觀、歷史觀和價值觀。體現(xiàn)了張載對人類精神建設的深刻思考。</p><p class="ql-block">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指出: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tǒng)。一切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立時代之潮流,通古今之變化,發(fā)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文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p><p class="ql-block"> 這如何做到,我覺得這體現(xiàn)在我們每個人的處世責任與擔當里。吾當立志,每日三省吾身。無論你身處何處,從事何業(yè),都應身先士卒、躹躬盡瘁、先人后己,這樣才不辜負先賢的厚望、習主席的重托。</p><p class="ql-block"> 感謝大家!?。?lt;/p> <p class="ql-block">曾勁草:各位老師: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為大家分享的是成語“疾風知勁草”。</p><p class="ql-block"> “疾風知勁草”出自《東觀漢記·王霸傳》,原文為“上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知勁草。’”。講述的是西漢末年,劉秀起兵后遇到很多困難,當初跟隨他的人陸續(xù)離開,唯有王霸始終堅定地追隨。劉秀因此感慨,在迅猛的風中才能看出堅韌的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世,“疾風知勁草”這句話被廣泛引用,其中最著名的有:唐太宗李世民《賜蕭瑀》詩中寫的“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唐·臨淄縣主《與獨孤穆冥會詩》詩中寫的“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忠臣?!? 《隋書·楊素傳》詩中寫的“疾風知勁草,世亂有誠臣?!钡鹊?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現(xiàn)代,“疾風知勁草”正式定義為成語。在形容人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更能展現(xiàn)出堅強意志和節(jié)操時,經(jīng)常會用到它。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就用“疾風知勁草”來稱贊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黨員干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疾風知勁草”也被廣泛化用,如:疾風知勁草,危難見忠誠;疾風知勁草,亂世識忠奸;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疾風知勁草,烈火練真金;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名字叫曾勁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何容:《春眠不覺曉》出自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詩歌多寫山水田園景色和隱居生活,風格清淡自然,意境深遠?!洞簳浴肥撬拇碜髦?,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出春天早晨的景象,廣為流傳。我非常喜歡這首詩,我給大家朗誦一片,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首詩的意思是: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醒來時到處都能聽到鳥兒歡快的啼叫聲?;叵肫鹱蛞购孟衤牭搅孙L雨聲,不知道庭院里的花兒被吹落了多少。這首詩通過描寫春天早晨的景象,表現(xiàn)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落花的憐惜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首詩的意思是: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醒來時到處都能聽到鳥兒歡快的啼叫聲?;叵肫鹱蛞购孟衤牭搅孙L雨聲,不知道庭院里的花兒被吹落了多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這首詩通過描寫春天早晨的景象,表現(xiàn)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春天的喜愛以及對落花的憐惜之情。</p> <p class="ql-block">周瓊選:我喜歡的一句話是孔夫子說的:“吾十有五而志學于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p><p class="ql-block">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做為人生的格言,人應</p><p class="ql-block">活在當下。我想我是違背了這人生的規(guī)律?,F(xiàn)已近耳順之年,我仍想做一次跨躍,“從心所欲,不逾矩”。跟從自己的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不為外界的物欲,評判所動,做個真實的自己,內(nèi)在豐盈,喜悅,自在。有自己的底線,不傷害他人的利益,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