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彥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逝去歲月的風華,隨著年齡的增長愈加懷念,奮斗中的成長進步,常在心頭油生感慨。轉眼一生中不可忘懷的“任教”時光,雖已過去了四十余載,但初涉教壇,為人師表,臨門社會,獨步人生的切身戚悟,都從這張工作在后張莊中學、浸潤著激情燃燒的奮斗歷程的與學生的合影中,跳躍腦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圖片攝于1983年5月的安平縣后張莊中學,我坐在中間木椅上,左、右兩邊,分別為我任教的九班學生劉亞青、劉彥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0年8月3日,我在故園的家中接到通知,趕到座落在安平縣城的縣文教科(當時縣文教局叫文教科,現稱為縣教育局),接受工作調令,調令寫道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張莊中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茲介紹王彥博同志到你校工作,請予接洽(團組織關系、戶糧關系一并隨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早在沒有分配之前的這年六月,我曾在后張莊中學進行了衡水地區(qū)師范學校安排的畢業(yè)前教學實習,學校安排我住在校園北端,與一位叫宋樹英的音樂教師同室,他住里間,我在外屋搭鋪宿居。兩個月過去,先后進行了初中語文、音樂兩門課程的課堂講授。臨近實習結束,衡水地區(qū)師范學校派員來到安平檢查學生實習情況,告訴我說,后張莊中學是一所片辦普通高中,與縣辦重點初中合署辦公的全日制綜合學校,你實習的語文教學,得到了校領導肯定,得做好落戶該校工作的思想準備……</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來到后張莊中學,我上馬接手了任教兩個班的初中語文教學,隨著工作、生活的逐步深入,我對學校工作有了幾個方面的認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嚴格的管理制度催人進步。報到第一天,曾任衡水地區(qū)師范校長、安平縣文教科科長,現任后張莊中學校長張耀甲,曾任縣文教科教研室主任,現住后張莊中學黨支部書記劉運生,兩位年過半百、頭發(fā)花白的校領導告訴我,前兩年,縣委、縣政府根據教育發(fā)展進步的時代要求,決策在安平中學、后張莊中學創(chuàng)辦重點初中班,從全縣20個公社的小學畢業(yè)生中選拔優(yōu)秀生源,分別招入安平中學、后張莊中學,每個學校招生十個公社的學生,從初中一年級辦起,每屆四個班,三年一個周期,兩個學校比著干,看誰辦的成績好。今年是創(chuàng)辦重點初中班的第三個年頭,我們看了檔案,你在師范的學習成績很好,現在正值年輕有為,學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教學、后勤管理制度,希望你在制度的規(guī)范、指導下,努力工作,走好人生第一步,為黨和人民培養(yǎng)一代代優(yōu)秀學子。</span>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著手中的《安平縣后張莊中學工作指南》,我注意到從方方面面,都對學校的每天、每周、每學期、每學年的工作目標、落實措施、考核評比,做出了既詳細、又可操作的條例規(guī)定,體現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教育、教學辦學理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雄厚的師資力量努力奉獻。鑒于創(chuàng)辦全縣重點初中的體機、機制,主管部門在為學校選拔優(yōu)秀生源的同時,下決心抽調全縣各地知名教師入主后張莊中學。時年54歲,居住地遠離后張莊中學20公里,原為角邱中學數學教師的張占傳來了;時年52歲、居住地遠離后張莊中學15公里、原大何莊中學語文教師馬有為來了;居住地遠離后張莊中學十公里、原為全國優(yōu)秀中學教師王煥起來了;知名全縣的語文、歷史、地理教師,年近退休的陳聲遠等一大批骨干教師,都從四面八方奉調學校,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理: 校長張耀甲年近花甲,離家近三十里,都能蒞崗執(zhí)責,咱們沒什么說的,堅決應調,努力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選拔骨干教師基礎上,學校的教研制度、體系,保障了教學效果的高質量。每周一至周五,學校安排的領導聽課雷打不動,強調既聽教師授課,又看師生互動;每周六下午,分年級進行一周授課匯報,與下一周教學計劃予以公示;每逢期中、期未考試,年級任課教師互換出題,學校組織判卷兒,考試成績全校公布;鼓勵教師撰寫教學論文,對發(fā)表在縣級以上教育期刊的給予獎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求進學子的焚膏繼晷。后張莊中學地處縣城東南,離開了城市嘈雜,適宜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沿縣城東北、西南方向的南王莊、大子文、東里屯、程油子、張寨等十個公社的小學畢業(yè)生,身為十多歲的農家子弟,一個個離開父母稚氣未消,經考試選進后張莊中學,帶著父母家庭的希望,內心涌動著奮斗成才的源源動力,立志克服一切困苦,成才報國。伴著早晨餅子、稀飯咸菜條,午飯菜湯、卷子,晚餐餅子炒土豆的簡單飲食,與睡在低漏潮濕、老鼠出沒的大通鋪,學在春秋漏土透風、夏冬雨雪飛進教室的生存環(huán)景,我任教的九、十兩個班的逾百名學子,秣馬厲兵,“天天向上”。依稀記得臨近中考際刻,我?guī)ьI學生,把學過的一至六冊語文課本撂在學桌,從第六冊開始,沿著第五冊、第四冊、第三冊、第二冊、第一冊的“倒排順序”,逐篇背誦課本中的古文部分;依稀記得中考當天,趙小廣同學突然失聯,當發(fā)現他在某教師屋內睡著時,趙小廣對我說。王老師放心,我有把握拿個全縣狀元,為您和學校爭光;依稀記得,朱忠、馬娜、孟蓮、李義、趙小廣、蘇書儉、李響、李占民等同學每次考試難分伯仲;依稀記得,馬娜同學“在第二個文明禮貌月中”一文,在全縣中學生作文比賽中獲評第一;依稀記得,1983年安平縣中考,趙小廣同學總分居首,后張莊中學中考成績稱雄全縣,我所任教班的中考語文成績,平均分數高于全縣第二名十二分;依稀記得,1983年8月,學校召開中考總結表彰會后,張耀甲、劉運生兩位校領導,引我走進校辦室表示,鑒于你三年教學的積極努力和中考取得的好成績,學校決定,由你挑起即將入學的初一新生的班主任擔子,并擔任兩個班的語文教學。都說是好鋼用刀刃上,學校會根據你的表現,提拔重用的;依稀記得,1983年秋季招生入學,我所帶的后張莊中學十五班,連同任教語文課的十六班同學,一個個英姿勃發(fā),積極向上,賡續(xù)著學校的發(fā)展進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4年3月,我離開后張莊中學,考入了衡水地區(qū)教育學院。兩年之后,我以獲得大專文憑與加入黨組織的雙重收獲,回到安平。每當有人問起對生命中有過任教經歷的感受,我總是微笑著回答,我覺得教書沒教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