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5月27日,邂逅泰順廊橋</b></p><p class="ql-block">? 今天從路過泰順,看到路旁有個廊橋文化園,于是停車前往。在游客中心我找了份介紹,才知道這也是個4A級景區(qū)并且不要門票。景區(qū)內(nèi)有北澗和溪東兩座廊橋,是泰順廊橋中的典型代表,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非常高的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xué)價值。</p><p class="ql-block"> 我由遠而近先去看溪東廊橋。在商業(yè)步行街走數(shù)百米,看到有個臨水殿,是泰順最大的供奉道教人物陳十四娘娘的古代神宮。始建于明萬歷三十七年(1610年),清道光年間重修,殿內(nèi)雕梁畫棟,工藝精細,古樸優(yōu)雅,是難得的古建典范。</p> <p class="ql-block"> 臨水殿邊上就是溪東廊橋了。溪東橋位于泰順縣泗溪鎮(zhèn)白粉墻村、下橋村, 為疊梁式木拱廊橋。始建于明隆慶四年(1570)。清乾隆十年(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橋長41.7米,寬4.86米,凈跨25.7米,橋上有屋15間,屋檐角飛挑,屋脊青龍纏繞,有吞云吐霧之勢。這座橋沒有橋墩,由粗木架成八字形伸臂支撐。從碑記可知是林正緒帶頭建造此橋。</p> <p class="ql-block"> 看完溪東廊橋,我沿河來到北澗廊橋。北澗橋位于泗溪鎮(zhèn)下橋村,橫跨北溪,因方位得名。其結(jié)構(gòu)為編梁木拱廊橋,橋長51.87米,寬5.39米,凈跨29米,橋屋20間。</p><p class="ql-block"> 東側(cè)橋頭立有北澗橋首建三位首事林嘉會、陳國隆、下橋?qū)毩账旅鳠舴◣煹氖裣瘛N鱾?cè)橋尾古樹掩映,樹下是茶館和小商鋪。整座橋造型灰瓦紅身,飛檐翹角,與周邊古樹、溪流構(gòu)成“虹橋古樹”的經(jīng)典景觀。??</p> <p class="ql-block"> 我通過碇步石橋回到河的對岸,回望這片由廊橋、古樹、碇步、溪流構(gòu)成的美麗畫卷,感受到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今天走了泰順,但愿今后一切都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