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去過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平遙古城,請隨攝影家金霖先生的鏡頭,欣賞這座有“龜城”之稱的古城! 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擴修城池。 平遙古城由城墻、店鋪、街道、寺廟、 民居等共同組成一個龐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對稱布局。以市樓為軸心,以南大街為軸線,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廟的封建禮制格局,總占地面積2.25平方千米。 城內街道格局為“土”字形,整體布局遵從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八卦圖案,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衙門街和城隍廟街形成干字型商業(yè)街。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經濟、社會及宗教發(fā)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內的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設計布局體現了明清時期城市規(guī)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個世紀以來中國建筑風格和城市規(guī)劃的演變,被稱為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在建筑、宗教、商業(yè)、民俗、民間藝術上具有豐富且獨特的價值。 感謝攝影家金霖先生提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