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南之行——大理</p><p class="ql-block"> 18日上午我與愛人啟程前往下一站大理,我們乘坐動車從昆明至大理。上午11:30達到大理,我們打車到了提前預訂的民宿,我們打車到離古城一路之隔的大理三月街的如風客棧旁簡愛慢生活客棧,一間大床房120元。</p><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游覽了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坐落于蒼山之下、洱海之濱,是滇西旅游的重要集散地。其周邊城市眾多,各具特色,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旅游體驗。麗江古城,以其獨有的納西族文化和古樸的古城風貌聞名于世,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香格里拉,被譽為“人間仙境”,是一個集自然風光、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于一體的旅游勝地。此外,巍山、騰沖等地也各具魅力,巍山古城保存了南詔國的歷史風貌,騰沖則以火山、地熱、溫泉等地質奇觀吸引著眾多探險者。</p><p class="ql-block">轉天我們報了一日游團,上午9點導游開車來到我們居住的民宿,第一站是制作鮮花餅。花伴一生玫瑰莊園 ,位于大理市銀橋鎮(zhèn)大麗線新邑村委會七社8號?;ò橐簧倒迩f園位于洱海旁,是一個以玫瑰種植為主的莊園,采用有機種植,完全按照莊園主人自身的莊園夢想建設而成,整體園區(qū)分為觀賞區(qū)、體驗區(qū)、游樂區(qū)、餐飲區(qū)等不同的功能區(qū),可以親手參與制作玫瑰相關的伴手禮,如玫瑰鮮花餅、玫瑰醬、花草紙、玫瑰唇膏等,添益身心,體驗手作之樂。在莊園的工作坊里,我與愛人一起制作美味的鮮花餅。通過專業(yè)導師的指導,我們充滿興趣地參與其中,動手制作屬于自己的獨特鮮花餅,體驗手作的樂趣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第二站,洱海廊橋。洱海作為大理古城的“母親湖”,距離古城僅約16公里,是游客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洱海廊橋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洱海邊,是一座延伸進洱海、獨具特色的拱形橋狀水渠。?歷史上,它曾是灣橋鎮(zhèn)重要的灌溉抽水渠,但隨著時間變遷,現(xiàn)已不再使用。洱海廊橋因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背景,成為了網(wǎng)紅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拍照留念。?我們驅車來到螺絲登村,下車后步行即可到達。廊橋分為兩部分,一端有階梯可攀爬,另一端則有滑滑的大水管,建議脫鞋赤腳行走以更好地體驗這里的自然美景。洱海廊橋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是大理文化的一部分。它見證了風花雪月的美好,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前來探索和拍照。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洱海的寧靜與原始之美,體驗到四季變換帶來的不同風景。</p><p class="ql-block">第三站是喜洲古鎮(zhèn)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處,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鎮(zhèn),這里有著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從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這些民居雕梁畫棟、斗拱重疊、翹角飛檐、門樓、照壁、山墻的彩畫裝飾藝術絢麗多姿,充分體現(xiàn)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華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p><p class="ql-block">特色美食:喜洲粑粑,香氣撲鼻,熱乎乎的口感讓人回味無窮。有多種口味,甜的、咸的、香的,外皮酥香,一定要記得品嘗。</p><p class="ql-block">第四站,我們又到了雙廊古鎮(zhèn),也就是舞蹈家楊麗萍老師的家。雙廊,這個被譽為“蒼洱風光第一鎮(zhèn)”的美麗古鎮(zhèn),是大理市第二大的古鎮(zhèn),面積廣闊,達到了218.28平方公里。這里不僅是大理白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還吸引了眾多藝術家前來創(chuàng)作,如舞蹈家楊麗萍、作家蘇童等。如果你向往“詩與遠方”,那么雙廊古鎮(zhèn)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p><p class="ql-block">楊麗萍的月亮宮位于中國云南省大理市的洱海玉磯島上,楊麗萍在大理洱海雙廊古鎮(zhèn)建了兩棟別墅,一個叫太陽宮,一個叫月亮宮。太陽宮的位置在一株百年大樹的旁邊,旁邊是島上最好的礁石和湖水,是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建筑。這座宮殿被稱為“月亮宮”,是因為它建在洱海旁的山頂上,與洱海相映成趣,仿佛是一座懸掛在空中的宮殿。月亮宮的位置非常獨特,它坐落在蒼山云龍峰半山腰上的一個平臺上,離海面最近處只有幾十米。從遠處看去,這座建筑像是浮在水面上一樣,讓人感到十分神秘和驚奇。</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們驅車圍著洱海140公里轉一圈,沿途可以欣賞洱海的美景。</p><p class="ql-block">?第四天又報了一日游活動。</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扎染:一種傳統(tǒng)的染色工藝,使用植物染料染布,呈現(xiàn)出獨特的顏色和紋理。在大理古城北門,你可以看到許多扎染制品,感受白族傳統(tǒng)工藝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大理的扎染在制作過程中傾注了民間藝人的藝術匠心,每一件扎染品也就是一幅生動的美術作品。特別是大理周城生產(chǎn)的扎染布與其它扎染布在圖案上有很大的區(qū)別,一般的扎染圖案多以不規(guī)則圖案以及其他簡單幾何圖形組成,而周城扎染的圖案則取材于常見的動植物形象,如蜜蜂、蝴蝶、梅花、鳥蟲以及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百獸等。藍底白花圖案產(chǎn)生自然暈紋,青里帶翠,凝重素雅,形象生動,布局豐滿。構圖嚴謹,多為貳方、肆方連續(xù)的紋樣在色彩上,周城扎染比一般的扎染更加絢麗多彩,豐富多樣,越洗越明晰、鮮艷。</p><p class="ql-block">喜洲藍續(xù)扎染,是一場穿越時光的藝術之旅,它以獨特的藍色魅力,向世人展示著對白族文化的致敬。如果你來到大理,一定要來親自體驗一下扎染的魅力。目前,旗下有3家體驗小院、4家店面。體驗小院和店面進行“一店一景”的布置,通過將扎染和在地文化、風景融合在一起,以此來讓大家深度體驗扎染之美。</p><p class="ql-block">第二站鳳陽邑。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的主要拍攝地點在云南大理的鳳陽邑村和洱海周邊??。</p><p class="ql-block">鳳陽邑村位于蒼山佛頂峰下,南臨南詔國都太和城遺址。這個村落形成于元代以前,歷史上曾經(jīng)以燒制磚瓦陶罐為主,后來取“丹鳳朝陽”之意,改名為“鳳陽邑”?。</p><p class="ql-block">洱海周邊也是該劇的重要取景地,這里風景優(yōu)美,適合晨跑和拍照?2。劇中女主角許紅豆喜歡在洱海的稻田晨跑,稻田景色一望無際,令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這里是《去有風的地方》許紅豆和謝之遙住的地方取景地,兩個小院挨著。有風小院:188一位可以進去,沒人進去的時候門是關著的,有點貴,我們沒進去,小院對面有個咖啡館,專門安裝了一個許紅豆拿著玫瑰花探出頭那張照片的窗戶,進去隨便買杯喝的,就可以拍照。謝之遙和謝奶奶的房子:改成了茶館,不知道多少錢一位,我去的時候沒關門,就進去拍了照片。,奶奶院子里吃飯的桌子還在。</p><p class="ql-block">這個村子我們只逛了有風小院所在的那條街,兩邊都是賣東西的,賣的也就是各個古城賣的東西。鳳陽邑村本身也是個古村,茶馬古道從這經(jīng)過,很多路段還保持著原有的風貌。</p><p class="ql-block">第三站,白族三道茶:云南白族招待貴賓的一種飲茶方式,早在明代就已成為白族待客交友的禮儀。它以其獨特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聞名遐邇。</p><p class="ql-block">第四站大理感通山寂照庵,位于大理蒼山圣應峰南麓,寺院被蔥蘢茂密的青松,古柏掩映,香煙繚繞在森林當中,周圍松柏萬珠,環(huán)境寂靜,為佛家凈地。</p><p class="ql-block">寂照庵有著寺院的寧靜,卻無寺院的肅穆。與其說它是座尼姑庵,不如說它是個鳥語花香的庭院。庵堂室內的搭配看似隨意卻處處細致,后院中還搭建了兩個花圃,各種漂亮的花卉和多肉植物充滿生機,是一個養(yǎng)多肉養(yǎng)成網(wǎng)紅的尼姑庵。在寂照庵吃素齋的規(guī)矩是: 1、每位20元,提前買飯票,過時不候。 2、不許代替別人打飯,自己排自己的隊。 3、茶水免費,飯菜不夠可以添,但不能剩飯。 4、吃完飯,碗筷分開,自己放到洗碗的兩個盆里。</p><p class="ql-block">第三天我們自由活動,上午又逛了大理古城,中午吃的白族特色的石板燒烤。下午我們自行到崇圣寺三塔游玩。</p><p class="ql-block">在大理蒼山腳下,有一座中國西南第一大寺——崇圣寺。寺里有三塔,塔下藏經(jīng)閣,寺外是蒼山洱海,這座千年古剎曾是中國最牛寺廟之一。</p><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是目前大理唯一的國家 5A 級旅游景區(qū);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估計很多去過大理的人,都沒去過。那么,這個景區(qū)值得去嗎?</p><p class="ql-block">大理崇圣寺三塔是云南古代的標志性建筑,位于大理古城西北角,背靠蒼山,面臨洱海。</p><p class="ql-block">崇圣三塔,第一次認識這三塔的時候,還是從影視劇《天龍八部》里見得到的。</p><p class="ql-block">這三塔擁有著古老的歷史,而且這還是大理地標性建筑物,如果你來大理,不去一趟崇圣三塔太可惜了</p><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不僅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區(qū)占地1000畝,分為兩大部分:前區(qū)以三塔為中心,后區(qū)則是被譽為漢傳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p><p class="ql-block">三塔由一大兩小組成,主塔名為千尋塔,高69.13米,建于唐代南詔國時期(公元833年-840年),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共16級。</p><p class="ql-block">南北兩座小塔,外觀輪廓為錐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風格,建造于大理國段正嚴、段正興時期(公元1108~1172年),每座塔高度均為42.19米,為八角形樓閣式10級磚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