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最新全文共九章八十五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了讓家長朋友們更加直觀、清晰地領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的精髓所在,幼兒園誠邀您共同學習一些重要條款。希望我們攜手并肩,一起營造學前教育科學規(guī)范發(fā)展的良好氛圍。</span></p> 第十三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學前兒童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得到尊重和保護照料、依法平等接受學前教育等權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學前教育應當堅持最有利于學前兒童的原則,給予學前兒童特殊、優(yōu)先保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u>??家長可以這樣做 ??</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在家庭中開展安全教育,如教導孩子不隨意觸摸電器、不跟陌生人走等。為孩子營造安全的生活空間,妥善收納危險物品,讓孩子遠離潛在危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2.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矛盾時,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以免給孩子帶來心理創(chuàng)傷。多陪伴孩子,比如一起閱讀繪本、做親子游戲,增進親子關系,為孩子創(chuàng)造充滿愛與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3.主動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家表現(xiàn),也積極了解孩子在園情況,做到家園共育。認同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支持園方開展的各類活動,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長。</span></p> 第十六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履行撫養(yǎng)與教育兒童的義務,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必要條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尊重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造良好家庭環(huán)境,促進學前兒童健康成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u>??家長可以這樣做??</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1 .保障孩子飲食、作息規(guī)律,關注身心健康,每日陪伴交流,傾聽孩子想法,讓其感受被尊重。 2.不強迫孩子超前學習,通過游戲、繪本等趣味的方式激發(fā)探索欲,順應孩子認知發(fā)展節(jié)奏,避免“小學化”傾向。</span></p> 第二十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面向?qū)W前兒童的圖書、玩具、音像制品、電子產(chǎn)品、網(wǎng)絡教育產(chǎn)品和服務等,應當符合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家庭和幼兒園應當教育學前兒童正確合理使用網(wǎng)絡和電子產(chǎn)品,控制其使用時間。</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u>??家長可以這樣做??</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為孩子挑選符合年齡特點的圖書、玩具等,深入了解產(chǎn)品的教育價值、內(nèi)容適宜性及互動性,確保它們符合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與孩子共同制定電子產(chǎn)品和網(wǎng)絡教育產(chǎn)品的使用時間表,避免長時間連續(xù)使用,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戶外活動時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用親子游戲、戶外探索替代屏幕時間,引導孩子認識網(wǎng)絡利弊。家長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使用電子產(chǎn)品的時間,陪伴孩子時專注互動,共同營造無“電子依賴”的成長環(huán)境。</span></p> 第五十八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幼兒園應當主動與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交流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狀況,指導家庭科學育兒。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積極配合、支持幼兒園開展保育和教育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家長可以這樣做??</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定期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園的飲食、社交、情緒等細節(jié),同步反饋孩子在家的行為習慣,形成家園教育信息互通,共同見證孩子的進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認真聽取園所關于敏感期引導、規(guī)則建立等專業(yè)建議,例如借鑒幼兒園的時間管理方法,在家統(tǒng)一作息要求,避免家庭教育與園所脫節(ji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積極響應親子活動、家長志愿者招募等倡議,如參與主題活動籌備、協(xié)助活動實踐,以行動向孩子傳遞“教育需要共同參與”的理念,強化其對集體生活的認同感。</span></p> 第五十九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幼兒園與小學應當互相銜接配合,共同幫助兒童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幼兒園不得采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防止保育和教育活動小學化。小學堅持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校外培訓機構等其他任何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開展半日制或者全日制培訓,不得教授學前兒童小學階段的課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u>??家長可以這樣做??</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不盲目為孩子報教授拼音、算術等小學課程的培訓機構,相信幼兒園的游戲化學習能更好培養(yǎng)專注力、社交力等核心素養(yǎng)。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通過親子閱讀、整理書包等活動,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表達、時間管理和生活自理能力,配合幼兒園開展的參觀小學、模擬課堂等銜接活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在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過程中,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及時給予關愛和支持。如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情緒問題,應及時與學校和心理咨詢師溝通,共同幫助孩子調(diào)整心態(tài)。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4.在家庭中,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如獨立思考、自我管理、時間規(guī)劃等。鼓勵孩子多參與閱讀、繪畫、手工等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能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