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流淌千年的大運河,孕育滋養(yǎng)著沿岸眾多的古鎮(zhèn),位于蘇州吳江區(qū)中部的平望就是其中之一。平望鎮(zhèn)始建于西漢時期,這里是湖光水色,一望皆平的江南水鄉(xiāng),平望是老古運河(后來運河改道)的必經(jīng)之地,這里曾經(jīng)是車水馬龍,舟來船往的驛站,平望古鎮(zhèn)在歷史上地理位置屬于交通樞紐,是由古運河、頔塘、太浦河、新運河、鶯脰湖“四河一湖”孕育的一座古鎮(zhèn),造就了平望曾經(jīng)“舟船迤邐,十里漁歌”的繁華盛景。歷史上經(jīng)歷的戰(zhàn)亂太多,對平望的損壞是非常大的,古老的建筑損壞殆盡,保留下來很少。</p> <p class="ql-block"> 平望有過昨日的輝煌,近千年來得到全國各地文人墨客、達官貴人的青睞,數(shù)不勝數(shù)的名人紛至沓來,或飲酒作歌,或吟詩誦詞,或潑墨作畫,留下了璀璨的篇章。只是歷經(jīng)歲月滄桑,尤其是作為交通要道上的驛站,在數(shù)次戰(zhàn)亂的損壞下,使得平望元氣大傷,漸漸失去了昔日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 在朦朧煙雨中的水鄉(xiāng)風情,煙雨江南,煙雨平望。這地方從古至今就有十廟九橋的說法,橋曾經(jīng)是平望的名片之一。目前南北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拱橋,南邊叫安德橋,北面叫安民橋。這些老石橋橫跨古運河,在鎮(zhèn)里穿行,與兩旁的老房子相映成趣。安德橋與安民橋。它們是古運河上如今僅存的兩座古橋。也是世界遺產(chǎn)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文化遺存,橫跨大運河,吳江最早的橋梁便是平望橋??后名安德橋)唐大歷年間(766-779)始建,橋身南北走向,為單孔石拱結構。安德橋跨度大,橋孔高,氣勢雄偉,是平望現(xiàn)存最古老最完好無損的兩座石拱橋之一。安民橋由武康石、青石、花崗石砌置。橋總長36.7米,跨度9米,橋洞高8米,在江南水鄉(xiāng)是少見的陡拱橋。歷代文人墨客如顏真卿、楊萬里、康熙、乾隆均在此留下詩篇,安德橋畔的史跡碑廊鐫刻著千年文脈。</p> <p class="ql-block"> 小九華寺坐落在風光無限好的鶯脰湖畔,四周環(huán)水,與偉岸挺拔的安德橋相連。紅墻碧波、晨鼓暮鐘、梵音陣陣,香火燎繞,無不透露出歲月的古樸、斑駁、肅穆地氣息……小九華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太平天國和抗日戰(zhàn)爭期間兩度被毀,1997年重建,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的出家寺院。</p> <p class="ql-block"> 安德橋畔的老街,整條街由石板鋪成,即曾經(jīng)是平望最為繁華的司前街。這條街有800多年歷史,長108米,寬不足3米,老街上游客很少,顯得冷冷清清的,街上門店也大多關 。 但平望傳統(tǒng)特產(chǎn)辣油、辣醬色澤鮮紅、透明、辣性重、鮮味足,行銷海內外,經(jīng)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 平望臨水而名。古樸民居貼水逶迤,市井雅趣風韻猶存,仍保留傳承著運河人家煙火氣。平望在歷史風雨歲月中的繁華現(xiàn)在已 成為了炊煙裊裊的夢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