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聊聊云南省部分經久不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的八大碗(之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05-26</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每一個地方的事物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形成一套地方特色,包括各個地方美食中的“八大碗”,在每一個人的味覺記憶里留下永久的烙印。雖然現(xiàn)在的人在吃上最喜歡追求新奇特,追求喜新厭舊的新潮流,但是很多新鮮勁兒過了,無論它怎么火爆,都會慢慢的被食客拋棄。反而那些傳統(tǒng)的、家常的、媽媽的味道,最地道的家常菜才最具有頑強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八大碗是我國各地的傳統(tǒng)美食,每個地方的八大碗都有自己的特色,在逢年過節(jié)、紅白喜事、親友聚會、吃殺豬飯等重大會餐中是少不了的主角。</p><p class="ql-block"><b> 我國的八大碗有什么樣的傳說呢?</b></p><p class="ql-block"> 相傳八仙過海惹怒龍王,與龍王久戰(zhàn)難勝,勞累疲憊,退踞海灘稍憩,頗覺腹中空空,饑餓難忍,便分頭尋食充饑,哪知一眼望去的海灘薄地,荒無人煙。除曹國舅一人未回其余個個掃興而歸。</p><p class="ql-block"> 曹國舅一人不辭勞苦,騰云駕霧,行至內地,一股奇香撲鼻,不覺垂誕三尺,立即尋香進入凡間一莊上,喬裝農家村夫在莊主宅院窺視,只見四方桌上八人圍座、猜拳行令、暢懷痛飲、誘人的菜肴一個接一個地上。國舅尋思道:我原乃朝廷國舅,宮廷菜肴我享用得發(fā)膩,農家菜肴我未曾見過,何不先讓我大飽口福,忽想眾仙友還在腹空,我不可獨享,繼而采帶了七樣葷菜肴,又為不食葷的何仙姑獨帶了—道青菜豆腐的素菜,共計八大碗,并留言:國舅為眾仙借菜八碗,日后定當圖報。</p><p class="ql-block"> 曹國舅將八碗菜帶回到海灘,八仙狼吞虎咽更覺奇香無比,飯飽之后精神倍增,再戰(zhàn)龍王大獲全勝。</p><p class="ql-block"> 此事相傳到人間之后,人們?yōu)橛懠獞c,在宴客之際將餐桌改為八仙方桌、八人圍坐、八碗菜肴,上菜時都用統(tǒng)一的大海碗。擺放八角形,成了古代中國家庭待客的“標配”,八大碗一直流傳于民間。</p><p class="ql-block"> 然而,常常有人問起八大碗是指哪八碗?八大碗有些什么規(guī)矩呢?</p><p class="ql-block"> 首先,從名稱上來看先有一個限定的數(shù)字“八”;又有一個形容界定的詞“大”;還有一個名詞“碗”。根據八大碗在全國的民俗情況來看,它是限定了菜的數(shù)量不能少于八碗,而不是絕對的八碗;“大”是數(shù)量很大的意思;“碗”是指明了不管是“土碗”、“瓷碗”還是“陶碗”,必須是“碗”,絕對不是“缽”,也不是“碟”。</p><p class="ql-block"> 雖然如此,八大碗還是有一定相對穩(wěn)定的菜譜,只是根據不同的地域風俗而產生變化,在豬八碗中必須每碗都有豬肉,羊八碗中必須每碗都有羊肉,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八大碗是葷素搭配得當,而并非一色的葷菜。</p><p class="ql-block"> 在我國清乾隆年間,滿漢全席集宮廷菜肴之特色與地方風味之精華,成為中華菜系文化的瑰寶。而滿漢全席分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這下八珍,就是滿族風味的八大碗。</p><p class="ql-block"> 全國各地因風俗文化和地域風味的不同,八大碗的菜品和規(guī)格也各有不同。在這些美食的背后,流傳的傳說也不盡相同。</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黔北菜系中有官府菜、民間宴席菜之分。還將八大碗分為硬八大碗,中八大碗,水八大碗。硬八大碗的主要菜肴有雞、鴨、魚、豬肉、魚翅、燕窩、海參等,以各種肉類和珍寶為主,屬于官府宴席菜肴;中八大碗主要菜肴有扣肉、甑肉、鲊肉等,以豬肉為主,屬于中上層人家宴席菜肴;水八大碗菜肴主要以豆腐等豆類產品為上等食材,配以少量的豬肉,以為時蔬主打,是一般平民百姓宴席菜肴。</p><p class="ql-block"> 又比如一些地方八大碗的作法還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有熘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p> <p class="ql-block"> 與全國各地一樣,在云南省好多地方在民間宴席中都會有許多富有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八大碗”宴席。云南俗稱的“八大碗”不僅是用八個地道的大土碗盛菜,而且所用的原料綠色生態(tài)、地道土產、味道香醇;烹調方法原生古樸、簡單易做、絕不花哨?!鞍舜笸搿笔遣试浦锨О倌陙淼胤斤嬍车膬?yōu)秀代表,是一幅濃縮的云南美食的民俗風情畫。</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風,林林總總的美食各領風騷,美不勝收。云南的農村,每到臘月,村村寨寨殺年豬;進入年三十,家家戶戶做年飯。云南民族眾多,風俗習慣各異,而且,全省各地農村,做年飯各有各的高招,但有一點相同,滇西、滇南、滇東北的年飯大都叫作“八大碗”。</p><p class="ql-block"> 年飯吃的八大碗,延伸出來,演變成了云南各地農村家庭高檔宴席的代名詞。云南的漢、彝、白、苗、壯、哈尼等各民族鄉(xiāng)親每逢起房蓋屋、婚喪嫁娶等重大事情需要辦酒席時,就是以“八大碗”宴席來款待賓客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全省各地的八大碗,因季節(jié)、物產、習俗不同,又變化出來許多講究,一般正宴的八大碗吃過后,接著上“果品八碗”:梨子、葡萄、醉梅、桃子、李子、杏子、地瓜等,甜酸可口,提神解膩。</p><p class="ql-block"> 如在夏天,還可吃上“野菌八碗”。牛肝菌、見手青、雞油菌、虎掌菌、銅綠菌等等野菌爭奇斗艷,煎炒烹炸奇香繞梁、叫人垂涎。</p><p class="ql-block"> 此外,蕨菜、山花、木薯、折耳根、臭菜、金雀花、苦刺花等烹制的“山珍素八碗”也極具云南特色,叫人百吃不厭。</p><p class="ql-block"> 用麂子、山驢、果子貍、野豬、石蚌、野雞、熊掌、馬鹿蹄筋等烹制的“山珍葷八碗”更是云南傳統(tǒng)的高檔宴席菜品。當然,現(xiàn)在要保護野生動物,“山珍葷八碗”已經成為歷史了。</p><p class="ql-block"> 還有在困難時期,缺油少葷,“瓜菜八大碗”成了“主角”:燜洋芋南瓜、煮包谷青豆、火燒茄子青椒、涼拌黃瓜等等,聊做宴席。沒想到,富裕起來的今天,當年的丑小鴨“瓜菜八大碗”,成了宴席上的寵兒。</p><p class="ql-block"> 再以云南的一些農村為例,農家“八大碗”常見的有:紅燒肉、千張肉、燉黃條(酥肉)、回鍋肉、粉蒸肉、紅燒魚、清燉雞、五香拼盤。關于這“八大碗”的具體菜品還有很多變化,有的以煮白菜代替回鍋肉,有的以黃燜雞代替清燉雞。</p><p class="ql-block"> 1.紅燒肉:是熱菜菜譜之一。以五花肉為制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來做。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肥瘦相間,香甜松軟,入口即化。</p><p class="ql-block"> 2.千張肉:又叫“酸菜扣肉”,此菜咸中透酸微甜,糯軟醇厚,肥而不膩,極為助酒下飯。</p><p class="ql-block"> 3.燉黃條(酥肉):酥肉的烹飪方法是將半肥半瘦的豬肉切塊拌上淀粉,用雞蛋糊包裹后下油鍋炸至金黃色,冷卻后再煮,裝碗后撒上些芝麻,黃白相間,香氣誘人。</p><p class="ql-block"> 4.回鍋肉”特點是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所謂回鍋,就是再次烹調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5.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根據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輔以老藕、紅薯、南瓜等配菜。</p><p class="ql-block"> 6.紅燒魚: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一種家常魚做法,尤其是在我國南方地區(qū),紅燒魚更是備受歡迎。將炸好的魚以酸菜墊底,澆上燒好的濃汁,以借“魚”的諧音,表示豐衣足食,年年有余。</p><p class="ql-block"> 7.清燉雞:各地方雞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清燉、有的紅燒,如雞肉和木耳燉,表示和和睦睦。</p><p class="ql-block"> 8.五香拼盤:是土八碗中唯一的一道涼拌菜,將鹵熟的豬肉、肚、肝切片,蓋在腌菜粉絲涼拌的頭上,再將調配好的酸辣汁淋上,色、香、味俱全,十分爽口。</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八大碗”中,主菜紅燒肉、千張肉、回鍋肉、燉黃條(酥肉)、清燉(或黃燜)雞大致是相同的,根據地域不同,會增減幾個大碗。如:有的地方喜歡加八寶飯;滇中增加烤鴨、湖魚;滇南改為氣鍋雞;滇東北增加扣洋芋、扣百合;滇西增加江魚、湖魚或高麗肉等。</p> <p class="ql-block"> 云南作為一個美食王國,對美食的熱愛近乎瘋狂,美食林林總總,就算是同一道菜,名稱一樣,但是云南各地的烹制手法和調味也各不相同,各地的“八大碗”種類也各不一樣。</p><p class="ql-block"> 云南各地的八大碗大概有:老昆明八大碗、玉溪土八碗、玉溪通海八大碗、曲靖農家八大碗、曲靖傳統(tǒng)扣八碗、曲靖會澤羊八碗、昭通鹽津九大碗、紅河瀘西八大碗、紅河蒙自老寨八大碗、文山西疇八大碗、楚雄彝族八大碗、大理八大碗、大理白族八大碗、大理洱源八大碗、大理巍山彝族八大碗、大理巍山清真八大碗、大理劍川土八碗、大理鶴慶八大碗、麗江納西八大碗、迪慶藏族八大碗、怒江普米族八大碗、怒江蘭坪白族八大碗、保山八大碗、保山騰沖八大碗、普洱景東無量山彝族八大碗、臨滄八大碗、臨滄佤族八大碗、西雙版納八大碗、德宏阿昌八大碗、云南清真八大碗等等。</p><p class="ql-block"><b> 1.昆明八大碗:千張肉、酥肉、粉蒸肉、炸黃條、燉雞、清蒸魚、藕圓子、長菜等。此外還可能配有八寶飯、油燜大蝦、肉炒青蒜、玉米羹等。</b></p><p class="ql-block"> 老昆明的傳統(tǒng)八大碗菜式一般就是以上八道,當然還有一些不同的菜譜。在老昆明人的眼里,八大碗不單是幾道菜的事情,更是一種傳承和尊重,是一些不能丟掉的記憶和品質。</p><p class="ql-block"><b> 另外一種昆明八大碗是:紅燒肘子、酥肉、小炒肉、粉蒸肉、?千張肉、?高麗肉、?豬血豆腐、燉雞/燉排骨等。</b></p><p class="ql-block"> 紅燒肘子?:選用豬后腿肉,加蜂蜜過油上色,用小火燜煮直至肉質酥爛;酥肉?:選用五花肉切條,掛蛋糊后炸至金黃,外酥里嫩;小炒肉?:快速炒制的豬肉片,口感鮮嫩;?粉蒸肉?:用米粉蒸制的豬肉,肥而不膩,軟糯滑嫩;?千張肉?:五花肉汆水后炒糖色,再蒸兩小時,入口即化;?高麗肉?:用豬肥膘肉制作,外酥香脆,入口香甜;?豬血豆腐?:豬血和豆腐一起烹煮,口感軟嫩滑彈;燉雞/燉排骨:湯汁濃郁,肉質酥爛。</p><p class="ql-block"> 這些菜品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制作工藝復雜,代表了昆明地區(qū)的飲食文化特色。在重要的節(jié)日或宴請場合,昆明八大碗都會出現(xiàn)在餐桌上,象征著豐收和對一年辛勤勞作的犒賞。</p><p class="ql-block"><b> 2.玉溪土八碗:高麗肉、鍋燒肉、粉蒸肉、酥肉、燉肘子、燉木耳、燉筍絲、燉藕等。</b></p><p class="ql-block"> 舊時的“土八碗”是玉溪農村最好的宴席,其烹制方法主要以炸、蒸、燉、烤、鹵為主?!巴涟送搿笔桥f時玉溪農村宴席八碗菜肴的通稱。之所以叫“土”,是因為舊時農村宴席都用“土大碗”來盛裝菜肴。這個“土”充滿了風情別致的地方口味及民俗文化。</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進步,“土八碗”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已不再是定數(shù)的八碗菜肴,而是變成了10碗、12碗,甚至16碗;也不再是以豬肉為主的宴席,而是把雞、鴨、魚、牛、羊、八寶飯以及油炸鴨胗、大燉鱔魚等地方特色菜均加了進來。然而,不管有多少道菜,玉溪的群眾還是親切地稱之為“土八碗”。</p><p class="ql-block"> 舊時的“土八碗”是最高規(guī)格的宴席,是農村最高生活品質的體現(xiàn)。如果有人說要請吃“土八碗”,代表的不僅是最高規(guī)格的宴請,更是主人對客人至高無上的尊敬。</p><p class="ql-block"> 玉溪的“土八碗”是有相應禮俗的,講究文化與地域的融合,會根據特定場合產生變化。因此,玉溪“土八碗”在幾種不同的宴席中,會有所變化。</p><p class="ql-block"> 譬如,殺豬飯就是主要以豬肉為主的宴席,在過去的年月里,農村群眾的生活相對來說都較為清苦。因此,誰家要是有能力殺豬,就會把全村的人都請到家里來共同慶賀,這時候的“土八碗”就是名副其實的“豬八碗”了,整個宴席以葷菜為主,通常會有燒皮子、鍋燒肉、蘿卜(蓮藕)燉排骨、豬大腸等八道主菜,再根據主人家的不同情況配以各種小菜,讓客人吃得盡興滿意。</p><p class="ql-block"> 當然,玉溪的“土八碗”,除了“豬八碗”以外,還有“年八碗”、“婚八碗”等。不同的宴席中,有不同的搭配,比如在“年八碗”中,不能少了豬頭肉、豬肚子等菜,因為這是一年的年尾和來年的開始,就得有一些特殊象征意義的菜肴。多少年來,不管怎樣搭配,如何變化,傳統(tǒng)的“土八碗”烹飪技法卻一直被沿用,這不僅是飲食文化的傳承,更體現(xiàn)了玉溪人對祖先的尊敬。</p><p class="ql-block"><b> 3.玉溪通海八大碗:鹵豬頭、汃豬腳、排骨燜茨菰、大小腸煮青菜蘿卜、扣肉、紅燒肉、夾沙肉、酥肉煮香筍等。</b></p><p class="ql-block"> 通海宴請賓客的時候,才隆重推出的八大碗,稱之為“豬全席”。</p> <p class="ql-block"><b> 4.曲靖農家八大碗:黑皮子、酥肉、粉蒸肉、清湯豬雜碎、曲靖小炒肉、紅燒肉、千張肉、肘子肉等。</b></p><p class="ql-block"> 曲靖農村八大碗原料地道,生態(tài)環(huán)保,原生古樸,香醇可口。每逢年關殺豬時或娶親時,用于迎賓待客的菜肴,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16道葷素菜肴(常配與四個涼菜上席。)</p><p class="ql-block"><b> 5.曲靖傳統(tǒng)扣八碗:?千張肉、?粉蒸排骨、?火腿扣洋芋、?扣韭菜根、?燒皮子、?酥肉、?蘸水墩子肉、?高麗肉。</b></p><p class="ql-block">? 千張肉?:帶皮五花肉與曲靖腌菜蒸制,酸甜軟糯;?粉蒸排骨?:豬肋排裹糯米粉蒸,香辣糯香;?火腿扣洋芋?:宣威火腿夾黃心洋芋蒸制,鮮香軟糯;?扣韭菜根?:韭菜根包裹肉末餡蒸制;?燒皮子?:五花肉燉炸后蒸煮,肥而不膩;?酥肉?:炸豬腿肉條,可單吃或燉菜;?蘸水墩子肉?:帶皮五花肉燉煮配蘸水,殺豬飯標配;?高麗肉?:肥膘肉掛蛋糊炸后裹糖,酥脆香甜。</p><p class="ql-block"><b> 6.曲靖會澤羊八碗:峰浪望月(特色冷盤太極肉)、羊干巴、蔥芫雜碎、黃燜羊肉、紅燒羊肉、香蔥沫肉、四季水煮、糊辣炒肚等。 ?</b></p><p class="ql-block"> 會澤是云南省的歷史文化名城,厚重的歷史孕育了會澤絢麗的飲食文化。曲靖會澤羊八碗由明末清初地方民間菜發(fā)展而來,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b> 7.昭通鹽津八大碗:蛋圓子、粉蒸肉、椒麻雞、石磨豆花、酥肉、紅燒肉、家常魚、酸菜米豆湯等。</b></p><p class="ql-block"> 是鹽津縣中和鎮(zhèn)近代和現(xiàn)代最傳統(tǒng)、最具宴賓特色的菜肴。這些菜肴通過精心烹飪,賦予了每道菜豐富的口感和獨特的風味,體現(xiàn)了鹽津人民的烹飪技藝和飲食文化。</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續(x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