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幾日,與家人一起去了河北保定市易縣玩了3天,主要逛的景點有易水湖及荊軻塔、太行水鎮(zhèn)、紫荊關長城、狼牙山和水瀑溝。這一篇先介紹易水湖和荊軻塔。說起易水湖,會讓人不禁想起“荊軻刺秦王”故事里那首悲壯的《易水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上午從北京出發(fā),兩個小時便到達了易縣。一路上天氣一直都是陰沉沉的。</p> <p class="ql-block">淅淅瀝瀝地下了點小雨,打開車窗,一陣陣涼風撲面而來,真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入住安格莊村的銳利酒店,這里距離我們要去的幾個景點都比較近。</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易水湖就在附近,我們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去找易水湖,我感覺雨天里就算見不到“風蕭蕭兮易水寒”,總可以見到“雨瀟瀟兮易水寒”吧。過了安格拉水庫大壩,就看見易水湖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一個大觀景臺,后面就是一家酒店,叫做“一蘭閣湖景酒店”,把車停在這里看了看,感覺這個地方真不錯,問了一下,酒店已經(jīng)客滿了,要不搬到這里來,出門就能看見易水湖了。</p> <p class="ql-block">我在觀景臺拍了一段易水湖視頻。易水湖位于易縣城西南25公里處,上連拒馬河,下啟易水寒流。</p> <p class="ql-block">這家酒店的下面鄰水處,有一段棧橋建在水上,風景不錯。</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老高在棧橋上拍攝易水湖風景。</p> <p class="ql-block">他拍的易水湖,真有點“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荊軻刺秦”的故事,以及“圖窮匕首見”的成語,還有“易水歌”,在司馬遷的《史記》里都有所記載。</p> <p class="ql-block">易水湖的前身就是安格莊水庫,水庫建成于1960年,水庫的水來自于易水河。</p> <p class="ql-block">“荊軻刺秦王”據(jù)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刺殺行動。荊軻是戰(zhàn)國時期的衛(wèi)國人,秦滅衛(wèi)后,荊軻逃亡燕國,為燕國太子丹的客卿,受太子丹之命,前往咸陽刺殺秦王嬴政。太子丹率眾人著白衣白帽,送別荊軻,荊軻一首《易水歌》慷慨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p> <p class="ql-block">荊軻的刺殺行動,以慘烈的失敗而告終,他被秦王所殺,燕國也隨之滅亡。這一事件震驚了天下,成為了千古傳奇,荊軻也被譽為春秋戰(zhàn)國“四大刺客”之首,留下了“千古第一義士”的英名。</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戰(zhàn)國七雄地圖~秦、楚、齊、燕、趙、魏、韓。</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們又來過這個觀景臺幾次,從觀景臺下面的棧道下去,可以走到離水邊更近的地方溜達溜達。</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上有一溜燉魚的大鐵鍋,想來邊吃魚邊看湖上風景,一定很有感覺的吧。</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們讓老高找一下荊軻的感覺,他帶上墨鏡,又圍了一個防曬的花面罩。弟妹給他拍了一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弟妹用AI作了兩張照片,第一張,花面罩被作成了黑胡子,不像刺客,倒像是黑老大,頭上還有一縷蕭蕭的風在吹。</p> <p class="ql-block">第二張,花面罩變成了花口罩,還穿了一身休閑的跑堂裝,刺客秒變了店小二。</p> <p class="ql-block">易縣游這幾天的一日三餐,我們都是在酒店吃的包餐,基本上是農(nóng)家菜。我們這次出游是老高家3兄弟和3妯娌共6人。正餐給的是8菜1湯,有葷有素,大家都感覺很滿意。</p> <p class="ql-block">酒店餐廳里每頓飯幾乎都坐滿了人,后來客房也差不多都滿了。連吃帶住每人每天120元,包括兩夜,及兩天共4頓正餐和2頓早餐。</p> <p class="ql-block">他們家的菜品味道比較清淡,不是很咸,葷菜比較新鮮,素菜很豐富。主食基本上是米飯、烙餅和饅頭。以下是第一天的中午餐。</p> <p class="ql-block">大肘子軟爛入味,量很足。</p> <p class="ql-block">魚湯很鮮美。</p> <p class="ql-block">很喜歡這道涼拌野菜,清爽解膩。</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的中午餐是紅燒魚、醬雞肉和羊雜湯。</p> <p class="ql-block">羊雜湯味道不錯。</p> <p class="ql-block">莜面窩窩很受歡迎。</p> <p class="ql-block">兩頓晚餐主要是素菜,只有一個葷菜,吃的比較舒服。</p> <p class="ql-block">有一晚的葷菜是一大盤豬頭肉,很軟爛,極好吃。</p> <p class="ql-block">晚餐時,兩個“司機”可以喝點酒,于是大家一起干個杯,熱鬧熱鬧。</p> <p class="ql-block">兩頓早餐基本上都是玉米碴粥、煮雞蛋、油條、包子、玉米餅和饅頭,還有幾種涼拌蔬菜和醬豆腐,拌老豆腐味道很不錯,油餅炸的挺好吃。</p> <p class="ql-block">熬玉米碴粥用的是大柴鍋,很早就開始熬了,熬了很長的時間。</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的下午,我們租了一輛景區(qū)的電瓶車,去易水湖做環(huán)湖游。</p> <p class="ql-block">因為自己駕車不可以進入景區(qū),所以只能乘景區(qū)的車,兩個小時繞一圈,每人50元。</p> <p class="ql-block">游湖除了乘車游,也有乘船游的項目,但乘船游湖還包括兩個小時的爬山,感覺不太適合老年人,我們都已年過70歲,就選擇了乘車。</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拍的乘車游易水湖的幾段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看見湖中有一條小船。</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第二天晴天時,我們開自己的車路過易水湖,我在副駕上拍的一段小視頻,與陰天時做個比較,陰天時的易水湖更朦朧一些,而晴天時更清麗一些,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乘車環(huán)湖游時,電瓶車司機隨走隨停,大家可走到湖畔拍照。</p> <p class="ql-block">家人們一起出游,其樂融融。</p> <p class="ql-block">互相拍個照,留住我們的親情。</p> <p class="ql-block">老高總是一個人在易水湖畔拍風景。</p> <p class="ql-block">他拍易水湖的景色,色調都很蒼涼,總會讓人想起那首《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感受一下荊軻“一去不復還”的悲壯心境。</p> <p class="ql-block">小船悠悠,浮想聯(lián)翩,原以為荊軻當年是乘船離開易水河的,但據(jù)《史記》中的記載,荊軻是乘馬車離開的。</p> <p class="ql-block">游船經(jīng)過,將一帶浪花拍向岸邊。</p> <p class="ql-block">向岸邊緩緩舒展的水波紋。</p> <p class="ql-block">下車時用手機拍了一段山水倒影,感覺陰雨天的色調很有水墨畫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看見了幾條倒扣的小船,給兩個弟妹拍個照。</p> <p class="ql-block">我們3位女士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老高給我們5個人又拍了一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哥仨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拍照人的姿勢挺有趣。</p> <p class="ql-block">去往下一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的景致有點南方湖景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岸邊的小船。</p> <p class="ql-block">小船、倒影。</p> <p class="ql-block">在環(huán)湖游時,聽司機講,過去有好幾個電影都是在易水湖拍的,有吳宇森導演的《赤壁》,還有《墨攻》和《花木蘭》。易縣還有個影視城,但我們沒有去。</p> <p class="ql-block">后來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赤壁》電影的幾個鏡頭,一只信鴿帶著我們看到了赤壁之戰(zhàn)的古戰(zhàn)場,背景就是易水湖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拍電影時,在易水湖畔搭建的古建筑,后來據(jù)說大部分都拆掉了。</p> <p class="ql-block">我偶然在車上抓拍到了一座當年搭建的建筑,好像是座瞭望樓,應該是拍電影時保留下來的。</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們聽說,有一座為紀念荊軻所建的“荊軻塔”,坐落在易縣縣城西南2公里處的荊軻山上?,F(xiàn)在這座山的所在地,已經(jīng)建成了一座“荊軻公園”。于是我們在第三天上午過去看了看。</p> <p class="ql-block">相傳,當年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別荊軻,他深知荊軻此行難以生還,遂收其衣冠造冢埋入地下。天長日久后,衣冠冢上沙石堆積成山,取名“荊軻山”。大遼乾統(tǒng)三年(公元1103年),當?shù)厝嗽谇G軻山上建圣塔并寺院,之后歷代各朝皆有重建修葺。</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有一座“荊軻義士像”。</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紅色的錦帶花。</p> <p class="ql-block">滿山正在開花的栗子樹。</p> <p class="ql-block">山頂上的“荊軻塔”,始建于遼乾統(tǒng)三年(1103年),歷經(jīng)明萬歷年間、清康熙、乾隆年間及解放后的1985年、1986年多次修葺。</p> <p class="ql-block">細看“荊軻塔”,建筑風格與北京的天寧寺塔很相似,都是八角十三層密檐式磚塔。</p> <p class="ql-block">逆光處。</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高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康熙年間樹立的“荊軻塔重建碑”。</p> <p class="ql-block">能看出有“康熙”二字。</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乾隆年間的“義士荊軻”碑,能看出有“乾隆十一年”的字樣。</p> <p class="ql-block">從荊軻塔山頂遠眺。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從荊軻所在的時代,距今已經(jīng)有2500年了……</p> <p class="ql-block">每個城市,都有它不可忘記的一段歷史。</p> <p class="ql-block">以上易水湖和荊軻塔就介紹完, 多謝朋友們關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