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散文(二)</p><p class="ql-block">七五級一班入學43周年同學聚會發(fā)言</p><p class="ql-block"> 許 蘭 英</p><p class="ql-block"> 清河(五道木)七五一班的同學們:你們好! </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nèi)松鎸o限好的夕陽時,總是想起我們從各自的方向走到一起的那青蔥純真的歲月。是那個歲月讓我們結(jié)下了永遠都不會忘懷的深厚的同學情!把同學之間的真貴的友誼永遠,永遠地印在我們心上!校園留下我們青春年華里咚咚作響的腳步,留下我們可望求知的夢想;也留下了送我們同學入伍去遠方,走向保衛(wèi)祖國保衛(wèi)家鄉(xiāng)的軍隊大學校。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再一次為他們曾光榮地去當兵給以熱烈掌聲!前幾天,當姜萬明同學接到同學相見五十年聚會的通知后,心情一直都不能平靜,由于無法抑制想念同學的那份深情,他盼望著,盼望著,總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于是驅(qū)車千里,提前三天來到聚集地通遼。于是,你來了,我來了,同學們陸續(xù)地都來了!有的同學是不遠萬里地奔向這次相聚的港灣。</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我們的故鄉(xiāng)也是我們生長的搖籃,我們腳下的泥土里留下了我們深深的腳印,生活中也留下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永遠不能忘懷的思念!請讓我用同學群里的一句話和大家說:“相見是短暫的,思念是長遠的,永遠的”。也是我們有生之年都不能忘懷的……。 </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不能不想起,為此次同學五十年再次相見,做出非常卓有成效地貢獻的籌委會的同學,讓我們用感激之情以熱烈的掌聲做以深切的表達……。深情地說一聲:籌委會的同學們,你們辛苦了!你們發(fā)揚了高中七五一班的特有的高貴的勇往直前的那精神特質(zhì),一次次不辭辛苦地收集同學的聯(lián)系信息,甚至把畢業(yè)分別后從未聯(lián)系到的同學也淘寶一樣地凝聚到同學群里,凝聚到相見的今天;他們?yōu)榱私Y(jié)省費用,一次次精打細算和商家討價,把錢用在聚會必須支出的刀刃上;他們一次次跋涉,為同學的到來能吃好、住好奔波著,直到今天。這里也特別要感謝為同學相見積極聯(lián)系同學信息的同學們!</p><p class="ql-block"> 親愛的同學們:晚霞的光芒照耀著我們前行路程,我們雖然不再年輕,但韶華舞動著我們的流年,我們今后可以一起在同一個群里打招呼,談笑風生。我們有了今天的相聚,讓我們以后不再有相見不相識遺憾!悠悠歲月送走了我們許多崢嶸而滄桑的歲月,轉(zhuǎn)眼我們已邁進人生的晚年,而同學之間的那份深情,卻日久彌新,這是我們?nèi)松凶钫滟F的一道彩虹,他將伴隨著我們更加成熟的幸福、快樂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祝賀清河(五道木)七五屆一班的同學以群的快樂凝聚在屬于我們自己的群里,并以群里同學一句話結(jié)束今天的發(fā)言:“放在心上的情,是無價的。記在心里的人,是珍貴的。感恩相識,珍惜緣分?!?lt;/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同學們及家人在今后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平安! 幸福! 安康!吉祥!</p><p class="ql-block"> 許蘭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姑奶奶/散文/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曉春</p><p class="ql-block">2022-03</p><p class="ql-block"> 姑奶奶</p><p class="ql-block"> 作者:許蘭英</p><p class="ql-block"> 姑奶奶娘家姓李,婆家姓高,過去女人嫁人就姓婆家姓,所以姑奶奶叫高李氏。姑奶奶在女人中長得很漂亮,中上等個,一雙大民裝腳,走路利落,她白晳的臉龐上閃著一雙杏核眼,干起活來手疾眼快。她有著確切的櫻桃小口和懸鐘鼻子,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學人學事活靈活現(xiàn),和她在一起很有趣,經(jīng)常把你逗得開懷大笑。真的,她的表演能力不亞于趙本山,只是社會環(huán)境沒有讓她走上演藝舞臺機會。</p><p class="ql-block"> 我10歲那年母親不幸與世長辭,我身下兩個弟弟,父親整天的要勞動養(yǎng)家糊口,姑奶奶給我們這三個從小失去母愛的孩子許多的呵護和無盡的關(guān)懷。那時姑奶奶巳五十出頭,但她在我的印象中長得很年輕。</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高中畢業(yè)回鄉(xiāng)勞動期間,有一次村上某領(lǐng)導托人讓姑奶奶做媒,打算娶我做他們家的兒媳婦。姑奶奶當即就對來人說,英那孩子可到不了他那家庭,你就明告訴他吧,這事是不可能的。某領(lǐng)導的家我是知道的,過日子很不講究,臟得出了名還不算,兩個年齡與我差不多的大姑娘,再加上他媽,針線活做得稀里糊涂,全家人冬季穿的棉衣年年滾包,娘幾個誰也做不出一雙像樣的鞋。某領(lǐng)導的老婆總讓那些懾于權(quán)勢的人給自己做鞋穿,我是沒給她做過。我的針線活在全村也是拿得出手的,這也許是被他家看中的一個原因吧。我當時?對姑奶奶說,感謝您勇敢地為我拒絕了一樁倒霉的婚事。姑奶奶說,看他那兒子油腔滑調(diào)二流子似的,我們英兒哪輩子也到不了他手哇。身為弱者的我,拒絕一個土皇上的好意,姑奶奶是否有所得罪權(quán)貴暫且不說,而她老人家卻是我人生的一個保護神。</p><p class="ql-block"> 說起針線活,都是姑奶奶和她的弟媳姨姥姥一針一線教我的。母親去世后,姑奶奶還教我燒火做飯,使我們家也像每一個完整的家庭一樣,每天都早早地升起炊煙。有時姑奶奶領(lǐng)我去挖野菜,有時姑奶奶帶我去拾柴。艱難的日子里,我跟姑奶奶學會了許許多多的生存本領(lǐng)。姑奶奶是我生活中最好的老師。</p><p class="ql-block"> 在我大學二年級時,姑奶奶不幸與世長辭。噩耗傳來,如晴天霹靂,我淚如雨下。姑奶奶的恩情我無法報答。光陰荏苒,我對姑奶奶的思念絲毫無減,多少次在夢里,我又見到她老人家音容依舊。</p><p class="ql-block"> 姑奶奶,你就是我生命的</p><p class="ql-block">基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 季 花 開/散文/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 許 蘭 英</p><p class="ql-block"> 前年搬進新居,家人都說不讓我再養(yǎng)像以前那多花兒。我想也是,新居裝扮得整潔大方才是,于是只選了幾盆有點名氣的花搬過來點綴家居環(huán)境。好花就是不常開,一年四季看不到幾次花開,讓室內(nèi)顯得單調(diào)而沒有鮮活感,這讓我真的感到有些不開心。于是我就開始尋找一種常年都開的花兒。為此我去過許多次花卉養(yǎng)植園,就是沒有一年四季天天開的那種花兒。</p><p class="ql-block"> 去年深秋時節(ji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小區(qū)前邊的墻根處還有許許多多“四季青”在鮮艷地開著,這時其它的花因北方的霜凍都先后的凋落,只有她生命力還那么頑強。我在南方看過這花兒長在大自然中,就像高大的樹木,開滿粉紅耀眼的花朵。這花也叫長春花,于是我想,這花兒也許不是那種一年生的本草植物,不防我就在它還沒有凍死之前移植到室內(nèi),看那秀色可餐的容顏能否在居室內(nèi)天天開放?</p><p class="ql-block"> 我這人對花就是情有獨鐘。日本著名散文家神尾久義在他的散文《花前自愧》中寫的一段話讓我很贊同,他說:"俗語說'愛花者無壞人'",他還說:“看花能使人愉快,是欣賞到美好事物的一種愉快。美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寶物。美不僅使人們的眼目,甚至使人們的心靈受到清新感情的熏陶。美又能使人的神經(jīng)得到安定。花的美麗不夾雜任何利己的目的,她和人類不同,不是人工化妝出來的美,因此更動人心弦?!蔽矣X得我愛花也是一件好事。我把一棵“四季青”移栽到一個青花瓷盆里,施好肥,灑好水,這花兒竟然生生不息地長起來,花兒也天天地開起來。</p><p class="ql-block"> 這花兒是在頂部開花兒,葉如柳葉,花兒似小傘,一葉一花兒邊生長邊開花兒,所以花枝不斷長高,花兒也不停地開著;枝枝杈杈長至八九個葉花兒就次第開放,每個枝杈的頂部總是三五朵地傲立枝頭;這花有長長的花柄,每個花柄都擎起五片并蒂的花辨,五個花辨的邊緣居中都有一個潔白的圓點,花中心是深粉色,給人高雅而又深沉的美感??瓷先ト绶燮G艷的小傘;有時微風從軒窗吹進來,花枝輕搖,花朵又像鮮活的粉蝶在翩翩起舞;有時又像一群玩皮而又活潑的女孩,穿著鮮艷的衣裙在嬉戲玩耍。這種天天都開的靈動的花兒真的是讓人看上千遍也不厭。</p><p class="ql-block"> 看著這從大自然中移植過來的“四季青”,給室內(nèi)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讓家中其它的幾樣花兒也有了相伴相托的媚力。“四季青”那淡淡的清香天天在室內(nèi)四溢,讓人們的心情也就更愉悅了??磥磉@種花兒生命力很頑強,既能在南方的大自然中四季生長,也能在北方的室內(nèi)四季長青,還能在北方的大自然中應物候而生存,這就叫物競天擇吧。</p><p class="ql-block"> 閑暇時,看看天天長高的花枝,總覺得這花也有不斷長高的理想;勞累時,看看天天都灑灑脫脫盛開不敗的花朵,總讓人感到生活中有一種長存不衰的鮮艷。這時就會讓人感到休閑的美好,栽培的幸福,于是疲勞也被瞬間趕跑,就像美好的愿望總會首先從心中悄悄地長高一樣……</p><p class="ql-block"> 2009?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燕聲聲/散文/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 作者:許蘭英</p><p class="ql-block"> 2008-04-25</p><p class="ql-block"> 穿過南北東西的風風雨雨,黑亮黑亮的燕子,這個大自然中小巧的精靈,帶著它跨越萬水千山的勇敢,剛一開春就飛向我塞北的家園。燕子飛來,家園春天的氣息更加溫暖宜人,春天的芳馨直撞人們的胸襟。在燕子們呼朋引伴的翩翩舞姿里,農(nóng)牧民們仿佛借它那漂亮的剪刀式的尾翼,把春風裁成湛綠,鋪遍草原,把春雨剪成綠透人們心津的春禾綠垅,綻滿農(nóng)田。生活中誰人不愛這至真至美的家燕。</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坐在生我養(yǎng)我的村莊土灶前燒火做飯,那顆孤獨的童心被梁上家燕的呢喃喚醒,同時耳邊也會響起家父常告誡我們的“勤來勤去搬倒山”的話語,于是抬頭看燕子勤快地啄泥壘窩,蒙昧的心靈被開啟。那時想讀書很難,那是個沒書看的年代,我利用被原始式的勞動占去后所剩無幾的時間,歷盡艱難到處借書、租書、買書看。確實勤能有所補我之拙,漫漫長路走到今天,我終于能在有的人盡享麻將、酒家、商女、后庭花、歌舞時獨辟蹊徑,在生活的激流中不斷捕捉觸動靈感的浪花,把業(yè)余時間用來寫詩做文,盡享文化源流中無限廣闊美好的空間。我感謝家燕給我的啟迪,并且也懂得了生活的邏輯不斷地告誡自己,積累知識財富比積累物資財富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燕子以它特有的勇敢、勤快的品性,穿過歷史不斷演化的云煙,所以古人早就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慨嘆。又有“王謝堂前雙燕子,烏衣巷口曾相識”的反思。然而,無論歷史怎樣變遷,燕子總是以它的勇敢,穿越萬水千山,年年勤快地奔向與它往日和善友好的人家,并且歲歲都壘筑新巢,這給那些有志于研究和創(chuàng)造的人以不斷脫離窠臼的啟示。</p><p class="ql-block"> 燕子是益鳥,是捕食昆蟲的專家,對農(nóng)作物大有益處。這個大自然中小巧的精靈,竟是我們?nèi)祟愔覍嵉幕锇椤G锶ゴ簛?,燕子總是在我的夢中飛來飛去,在家燕聲聲的呼喚里,我的心靈一次次羽化,一次次筑巢,一次次脫離窠臼,勇敢而勤快地爭取為人生也為家園多做些有益之事。 </p> <p class="ql-block">媽媽留下的財富/散文/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 作者:許蘭英</p><p class="ql-block"> 小時侯,在媽媽的呵護中成長,在媽媽的關(guān)愛里生活,整天真是無憂無慮的??蓪ξ襾碚f這樣的日子太短暫了。</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十歲那年,媽媽因病撒手人寰。那時我們?nèi)胰嗣鎸@天塌般災難的降臨,開始真是措手不及,不知該怎么安排今后的日子。開始我還每天都背著書包去上學,可我做為姊弟三人中的老大,四歲的小弟弟還沒人看護,而爸爸又必須得去隊上勞動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家里還有數(shù)不盡的家務沒人干。當有一天我上課不得不把小弟弟帶到課堂上去的時候,我不得不含淚告別了學校,回到家里開始學習作家務活。</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草長鶯飛的夏天,十一歲的我開始挑起了家務的全部重擔,也挑起了盼著兩個弟弟快快長大的心愿,同時也是挑起了對媽媽漫長的思念……我最開始是學做飯,學養(yǎng)豬、學喂雞和孵小雞,做這些活時,開始都不知怎樣做才能做好,是媽媽生前要好的鄰里姐妹來我家三番五次地教我,這才使我逐步知道怎么做,而不是里里外外沒有頭緒的亂忙活。因為媽媽生前與鄰里鄉(xiāng)親一直和睦友好地相處,所以在媽媽遠我們而去的日子里,她生前那為人真誠、豁達仁愛的心靈甘露仍然能透過鄰里善良的心地滋潤著我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那時農(nóng)家的針線活是家務活中的一大項。當時鄉(xiāng)下人家很少有縫紉機的,又沒有錢買著穿,穿的衣服只好用手工做。媽媽生前針線活做得好是全村出名的,就是一塊補丁也補得方方正正細細密密。那時還沒有化纖織品,只有市布、斜紋、卡綺、小花布等棉布,因為不是很結(jié)實,所以衣服要經(jīng)常打補丁。每當需要給家人的衣服打補丁的時候,我就打開媽媽留下的針線包,那里面平時裁衣服攢下來的大大小小各種布塊應有盡有,我學著媽媽做過的針腳的樣子不斷地縫縫補補。開始補的怎么也不如媽媽補的好看,但媽媽生前的巧縫妙補就是我那時學習的目標,后來我終于把補丁補的有點像媽媽那樣了。打補丁是針線活里最簡單的,最復雜的是做鞋子。從打隔布、剪鞋底、包底子、做鞋幫、搓麻繩、納底子到上鞋,棉鞋還要裝里子,哪道工序都不是很簡單。媽媽在世時全家的鞋總是穿不完,冬天把夏天的鞋做好了,夏天把冬天的鞋做好了。我也學著媽媽的節(jié)拍不斷的做鞋子。像媽媽在世時那樣,有時在煤油燈下搓麻繩納底子直到半夜。有一次我給大弟弟上好了一雙大棉鞋,一看雙手都被硌得青一塊紫一塊。然而,有媽媽生前的榜樣激勵著我,我并沒有感到苦和難。媽媽的童年和少年家住在通遼市內(nèi),由于戰(zhàn)爭和社會的黑暗,使她多經(jīng)磨難。她十四、五歲那年我的外公外婆和大舅都因為日本鬼子搞鼠疫細菌戰(zhàn)而凄凄慘慘地死去,而她又因為不向敵人出賣親友來幫忙,被日本人打得死去活來。流離失所后的媽媽身心都倍受摧殘??蓱z的媽媽,在解放后雖然生活有了盼頭,可因為要強而力不可支,又因多子而日子不富裕,早早就告別了人世。</p><p class="ql-block"> 生活把苦難就這樣又以大約相同的方式留給了我們這樣的下一代。于是我們一家四口人又開始同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搏斗。我十四歲那年,爸爸領(lǐng)我們種藥材賺了一些錢,家里買了一臺縫紉機,這大大地減輕了我針線活方面的勞動量。那時所有的針線活我基本都會做了。在媽媽遠離我后那段最艱難的日子里,我沿著媽媽走過的足跡,學會了梳理生活,學到了戰(zhàn)勝艱難困苦的意志。我們姊弟三人,都學會了操持力所能及的家務活。</p><p class="ql-block"> 在媽媽留下的影響里,在爸爸的帶動下,我們的小日子過得不比別人家差。</p><p class="ql-block"> 媽媽雖然沒上過學,但她自學到能看書讀劇本。我在做家務活累了歇息時,也像媽媽似的看看書,忙里偷閑地再學些知識充實自己。寒暑易節(jié),幾年積累下來,讓我在求知方面有了更多的渴望,所以一有可以學習的機會我決不放過。冬季晚飯后自家的炕頭上,夏季傍晚自家的小院里,田頭小憩的人群里,都有我如饑似渴如夢如癡學習的影子。后來等倆個弟弟大些后,我又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初中、高中。要說當時只是對學習感興趣而已,并沒想到后來怎么樣。</p><p class="ql-block"> 時來運轉(zhuǎn),恢復高考的第一年,我也去試一試,沒料到竟然榜上有名。在大學里,我不但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了,我也有了自己更高的目標。盡管人生也有不如意的事不期而至地拖延了我許多寶貴的時間,但只要我認定的目標是美好而有意義的,我就不會放棄。媽媽鍥而不舍地學習文化的沉重腳步,在我不斷地獲得更多知識方面給予了無窮的動力,使我在任何阻力和困難面前都無所畏懼。</p><p class="ql-block"> 當我也有了孩子,做了母親之后,我更加知道媽媽給我留下的精神財富是多么的寶貴而又豐富多彩。這份財富我的筆呀,是永遠永遠也表達不完的……在思念媽媽的日子里,仰視藍天上的白云,仿佛有一片云正載著媽媽的意念注視著我,激勵我路要走得正,心要放得寬;遙望原野上的綠蔭,仿佛有一棵濃綠如蓋的華冠,正如媽媽的囑托和祈盼,讓我的人生不要虛度光陰,不要畏懼邪惡和困難;在如梭似煙的歲月里,我恍然看到一脈潺潺不息的河流傾述著媽媽的心聲躍動向前,哦!那就是我對媽媽久久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4日于通遼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月二十五撒天倉</p><p class="ql-block"> 曉 春</p><p class="ql-block"> 以前,過完年再過了正月十五元宵隹節(jié),到正月二十五要過天倉節(jié)。過天倉節(jié)要撒天倉。撒天倉就是用自家燒飯灶臺里的小灰,用掏爬掏出來,然后裝在土籃子里。再從自家院子里從外向里撒上園圈圈,把邊緣相互都連接上,就這樣一直撒到自家的倉房附近(現(xiàn)在,城市里沒有小灰,有的就用面,里邊還撒上五谷雜糧)。記得,在我年紀還小的時候,都是家里的大人很早就起來撒天倉。等我們小孩子們起來天倉都撒好了。</p><p class="ql-block"> 撒天倉,是預示一年風調(diào)雨順,五豐登,家庭富裕糧滿倉,生活過得吉祥如意!撒天倉,也是農(nóng)家對美好生活的期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親的瓜田/散文/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 作者:許蘭英</p><p class="ql-block"> 2008-08-14</p><p class="ql-block"> 以前,父親年年都在隊里種瓜,而且年年都當園頭。這是因為,父親不但瓜種得好,而且責任心強。每年春季一到。隊干部就派父親帶上幾個年紀稍大的人開始種瓜,干部們只要安排完就不用再操啥心了,一應事情只要父親能做到的都由父親來負責。在父親,所謂的負責就是干在前,想在前。</p><p class="ql-block"> 瓜田的侍弄主要是在春天。在我的記憶里,每當布谷鳥開始把自己旋律動聽的歌吟播向寂靜遼闊的大地時,父親正在和他的幾個老伙計們手持鋤頭、頭頂草帽前前后后地在給瓜田里的秧苗鋤草松土。當他們鋤過草的瓜田你再看一看,平坦坦的黑土地上,秧苗綠瑩瑩的,如織過的云錦,似繡過的彩緞,這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以前的男耕女織,進而還可以聯(lián)想到如今布匹上美麗的圖案,原來美就是在生活中如此這般地不斷構(gòu)思不斷創(chuàng)造而來的。每年春天瓜秧出土之后,父親和他的老伙計們都要把瓜田產(chǎn)上好幾遍。等瓜秧坐夠了瓜胎,父親又開始和他的老伙計們一同掐尖打杈;等瓜長大了,父親又開始和他的老伙計們一同輪流日夜守護在瓜田;等瓜熟了,父親又開始和老伙計們一同把香瓜一個一個地摘下來,然后再用柳條筐把香瓜一筐一筐地挎到地頭,以免別人進去摘瓜把瓜秧踩壞。父親種的瓜又大又甜,等隊里把香瓜拉倒市里去買,或分給社員吃,無人不說這瓜真好吃。父親種的瓜之所以好吃,還原于父親不辭辛苦地精選瓜籽的結(jié)果,那時我們哪兒有一種最香最甜最脆的白瓜,種子是父親親自去遼寧買回來的。買回來后,他不但不覺得遙遙旅途的勞累,恰恰是對此行總是津津樂道。每當瓜熟的時候,父親的瓜園里瓜香四溢,離瓜園老遠就可以有濃濃的瓜香撲鼻而來。因為親眼見父親頑強地去耕耘著甜美的生活,使我很早就懂得了最美好的生活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父親當園頭,有時還跟車去城里賣瓜,只要到通遼市東邊零公里那,香瓜或西瓜就會被有的單位全包了。父母有時負責收賣瓜的零錢,他老人家從來都把錢分文不差地交給隊里。這一點對我們當子女的影響很大,再漫長的人生旅途上,我們從來都把不非分占有錢財看作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而且知道好好人是做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父親守著隊里的瓜田就像守著自己家的瓜田一樣用心,香瓜大份子成熟的時候 ,就開始整夜地守在瓜田里,但他并不小氣,過往行人走到這里口渴了,他會摘幾個瓜給人他們解渴。有時半大孩子們來了了,他也摘些瓜給他們吃,并告訴他們只許吃瓜不許爬瓜,爬瓜被抓住會受罰的。父親這樣做的結(jié)果,很少有人來糟蹋他種的瓜田。父親有時候回家也笑著對我們說,今天有鄰家的那個孩子去瓜田站在旁邊打眼,還有那個孩子想去爬瓜,都被他看出來了,于是吆喚到瓜窩棚那,摘了一筐瓜讓他們吃個夠,吃完又被教訓了一番,結(jié)果都樂呵呵地走了。父親說這樣做要比舍不得給他們瓜吃強得多,孩子們要是爬一次瓜,可能要不管不顧的糟蹋許多的瓜秧,那樣損失可能就更大了。父親就是這樣,既要把事做好,又不放棄原則。</p><p class="ql-block"> 后來,分田到戶了,父親種起了自己的小瓜田,等瓜要熟了,他就住在瓜窩棚里。有一次我去鄉(xiāng)下看望他老人家,來到村北離村子二里多地的瓜窩棚,見他還是如往常一樣,微笑著看守著他那充滿生機的耐人尋味的瓜田。我看到瓜田里秧兒正綠,瓜兒熟得更香更甜。自家的瓜田,雖然不必拘泥瓜田李下,但我們還是遵守父親以前的好習慣,不進去隨意摘瓜亂踩瓜秧。這次,我還看見瓜田里種有幾棵向日葵,花兒開得金黃耀眼,于是我在父親的瓜田里不但品嘗到了生活的甘甜,還看到了生活的美麗和鮮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烏云與《她的中國心》的作者/記實報道/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 許 蘭 英</p><p class="ql-block"> 2008-03-10</p><p class="ql-block"> “烏云”一詞,蒙古語的意思的“智慧”。這名字是烏去老師的中國媽媽為她起的。</p><p class="ql-block"> 烏云老師1938年5月1日生于日本。作為戰(zhàn)爭中的日本遺孤后來留在了中國,至今已在中國度過了56個春秋。這種跨國度的人生造就了烏云老師跨國度的博大的愛。在戰(zhàn)爭的烽火硝煙中降生,從和平美好的日子中走來,這又造就了烏云慈母般的胸懷。</p><p class="ql-block">烏云老師把她畢生的智慧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記者最近采訪烏云老師時問:您晚年是否打算回日本?烏云老師毫不猶豫地說:“不回去了。我生活在中國很幸福,我的根已深深地扎進了中國的土地?!睆膽?zhàn)爭的日本遺孤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xié)委員,從普通的人民教師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哲里木盟(現(xiàn)已改稱通遼市)政協(xié)副主席,她和中國人民一樣經(jīng)歷了歷史的風云變幻。她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先后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民族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民族團結(jié)先進個人。</p><p class="ql-block">烏云老師現(xiàn)在雖然到了晚年,但仍然用她母親般博大的情懷演講著“消滅戰(zhàn)爭,呼喚和平與友誼”的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主題。</p><p class="ql-block"> 當記者采訪《她的中國心》的作者徐福鐸老師時,他謙虛地說:“請不要采訪我,我之所以能寫出《她的中國心》,是因為烏云老師的事跡感人。“徐福鐸老師當年用他的一雙慧眼發(fā)現(xiàn)了烏云老師一顆美麗的心靈,創(chuàng)作了報告文學 《她的中國心》,獲得了“范長江新聞獎”;《她的中國心》這篇報告文學也被編進了大學語文教材,因此享譽海內(nèi)外。徐福鐸老師現(xiàn)任哲里木報副主編(他后來人正中年從這個職務上撤下來不久就突發(fā)心梗辭世),仍筆耕不輟。</p><p class="ql-block">如今烏云的故事不但已傳遍全中國,而且傳遍全世界。日本根據(jù)報告文學《她的中國心》改編制作出電視劇《回到大草原》;臺灣著名導演凌峰根據(jù)烏云的經(jīng)歷拍攝制作了電視劇《八千里路云和月》。最近,63歲的日本國沙漠綠化志愿者協(xié)會副會長菊地豐先生,為善良的中國牧民將侵略者的遺孤——烏云養(yǎng)育成才的博大胸襟所感動,在烏云成長的內(nèi)蒙古庫倫旗無償投資造“烏云森林”五千畝。</p><p class="ql-block"> 愿“烏云森林”帶著中日兩國人民的期望根深葉茂,綠蔭滿地……</p><p class="ql-block"> 備注:(1)“田23”是作者新浪微博,本文發(fā)在1968年《內(nèi)蒙古青年報》</p><p class="ql-block">(2)徐福鐸:《哲里木報》副總編輯,高級編輯。他在三十年的新聞生涯中,陸續(xù)寫出有影響的報告文學二十多篇,出版了報告文學集《愛的小溪》。主要成就有報告文學二十多篇。其《勒勒車上的大兵》、《揭開千古之迷》獲內(nèi)蒙古“索龍嘎”獎?!蹲哌M輝煌》榮獲全國二等獎。其代表作《她的中國心》榮獲第二屆全國范長江新聞獎。</p> <p class="ql-block">我與知青的那些往事(散文/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 許 蘭 英</p><p class="ql-block"> 一、和知青們一起勞動的快樂</p><p class="ql-block"> 頭一波知識青年來村里時,我也擠在兩邊夾道歡迎的人群里歡迎知青的到來。只見前邊是鑼鼓喧天的隊伍,后邊跟著兩隊胸前戴著大紅花的五十名從天津來的男女知識青年。</p><p class="ql-block"> 知識青年剛來時休息兩天,接著就和社員一起到田間做點種、施肥、間苗、鋤草、收割等農(nóng)活。這些農(nóng)活,對于在農(nóng)村土生土長的青年人來說,真的不算什么??蓪τ谠诔抢镩L大的知識青年來說真是挺難的。尤其是產(chǎn)第一遍地開苗的活,真的把知青累的不行。知青里初中老三屆的還比我大,他們就成了我的知青大哥哥大姐姐們。</p><p class="ql-block"> 忙種的節(jié)氣一到,婦女們每天到田間一人拿一條垅蹲著鋤草開苗。一百多號人一字排開,打頭的一般是農(nóng)活干的又快又好的年富力強的當?shù)嘏嗄辍R淮铑^,打頭的一會功夫就產(chǎn)出半里地,后邊的社員,也都會陸陸續(xù)續(xù)跟上來。這時那十來名女知青可就跟不上了,一華里的垅頭子,社員們要到那頭了,知青這邊有的還沒產(chǎn)到一半。當時我正當婦女小隊長,這時我就和打頭的商量好,號召先到頭的趕緊往回接知青姐妹們。人多一上手,一會就都接到了頭。每當這時,知青姐妹們個個都露出了笑容。</p><p class="ql-block">二、知青給落后的鄉(xiāng)村帶來了 知識和歡樂</p><p class="ql-block"> 相當年,鄉(xiāng)村還沒有電視,更別說手機了。村里有什么事要傳達給社員,全靠大隊部的電線桿上高高掛起來的喇叭。知青來的那年的秋天,秋收剛收拾完,有一天大喇叭里傳來喊話,喊著一連串的名單,讓喊到的人,晚飯后到村部開會。被喊到的人都是青年人,有知識青年,也有本村的青年,我也在被喊到的名單之列。晚飯后我們都如期到了大隊部。大隊黨支部書記宣布,四方地大隊文藝宣傳隊今天正式成立。正隊長由團支部書記擔任,付隊長由知青擔任,付隊長主要負責文藝編導業(yè)務。那幾年,村里的文藝宣傳隊搞得真是紅紅火火。我們當?shù)氐那嗄耆烁静粫R譜、打楊琴、打架子鼓、拉小提琴,這些都是知識青年大哥哥在和大姐姐們手把手地交會我們的。每年到公社匯演,我們村都能得到第一名。直到知青走后,這些樂器還在村里時常響起。村里的知識青年中有一名小提琴拉的特出色,后來他被市里抽調(diào)到市文工團。也挺給我們村爭光的。</p><p class="ql-block"> 我當時也真是從知青的身上親眼看到了有知識有文化的好處。這對我的后來的人生影響很大。</p><p class="ql-block"> 三、一段流失的愛</p><p class="ql-block"> 在村里的知識青年當中有一名小哥哥,他也是集體戶的戶長,在文藝宣傳隊里他是編導,那年我們女宣傳隊員基本功都很差。是這名小哥哥負責指導女隊的排練,有時一個動作要練許多遍還沒練好,他真是不厭其煩的左一遍右一遍的直到教會為止。人們在一起時間常了人也熟,也沒什么隔閡了。</p><p class="ql-block"> 那時我們當?shù)氐男麄麝爢T也知道知青第二年國家商品糧就不發(fā)了,要和當?shù)卮迕褚粯臃挚诩Z度日。尤其是一到冬季,宣傳隊里的知青都不能象其他知青一樣,沒農(nóng)活了就都回天津城過冬了,他們還要堅守在宣傳隊里的崗位上。這時堅守宣傳崗位幾名知青生活很艱難,冷冬數(shù)九天寒地凍,在北方滴水就成冰,他們要自己擔水自己做飯,體驗這種現(xiàn)實生活,對知識青年太有點殘酷了。當?shù)氐男麄麝爢T們知道知青的這種情況后,有的就把自己平時要好的知青隊員約到自己家里吃上熱乎飯。我挺喜歡那個教我們排練的小哥哥的。他還曾對我說過,他在天津家里排行是最小的;他家里有個老母親,是天津市級的三八紅旗手,將來在這邊成家了,要把母親接過來住。我當時覺得他人好,人在千里之外還惦記家里的老母親,真是一個好男兒。他干什么都像樣。我于是和家里人說好,讓這個隊友到家里來吃上熱乎飯。那時我的一棵年輕的心開始有了一種難以名狀的小跳動。后來我問自己這是不是愛情?我覺得肯定是。但我對那時的愛情既蒙朧又很為難,我心里問自己,知青們能長久地留在這個小村莊嗎?唉!我真的不能停留在這件事里多徘徊。好在第三年知青就有了選調(diào)任務,這個小哥哥被第一波評選進了城,在肉聯(lián)廠工作。后來還知道他研究出肉聯(lián)廠的制冷設(shè)備?;謴透呖紡S長不讓他們知青參考,他在當?shù)孛翊笞x了帶職法律專業(yè),在班級成績名列前茅。他直到堅守到肉聯(lián)廠賣給了個體,他才調(diào)回了天津老家。</p><p class="ql-block"> 過去的真的都過去了,任怎么尋找都無濟于事。物是人非,世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p><p class="ql-block"> 四、關(guān)于選調(diào)</p><p class="ql-block"> 后來我又去學校讀了初中和高中,幾年后回鄉(xiāng)又當上了政工書記,分管知青方面工作。那時那些天津知青大哥哥大姐姐們已選調(diào)走的沒剩下幾位了。女知青全走了,剩下幾位老大哥也沒成家,可能都在等待好運的來臨。接著村里的知青隊伍又來了一些新人,附近通遼市的又來了二十多人。這部分知青比我年紀小。春天早上我喊他(她)們早起,秋天晚上我得幫助他們挖儲菜窖。</p><p class="ql-block"> 這些事那邊的老大哥們都自己做的很好了,我也沒必要去管。</p><p class="ql-block"> 但老大哥那邊有一件事,我不得不管。那年上級給村里知青一個選調(diào)到鐵路部門工作的指標,這可以說是個肥缺。那些小知青來不到二年,老知青們都等了十來年,按理就應該是把指標給老知青??纱箨牪可蠈佑袀€村霸級別的人物,非要把這個指標不通過任何人就填表給他家小知青里的一個親戚。這事我要是同意了也沒什么說的。不同意就得罪了頂頭上司還連著他家的一大片。但我還是硬著頭皮頂住了,主張評選看結(jié)果。評選結(jié)果出來后村霸還是傻了眼。有一位老大哥當選。防止有變,當天填表,報上去就批了,接著他去單位報道完事。</p><p class="ql-block"> 后來有人提起這件事,說你為老知青做了這件事什么好處也沒見著,他那知青也沒說有了好工作回來看看你。我說我做件好事就很高興了,做好事的人不是為了圖回報的。</p><p class="ql-block"> 我始終認為那是我人生做的一件好事。</p><p class="ql-block"> 2021?5?2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暮歸 詩歌\原創(chuàng)</p><p class="ql-block">作者:許蘭英</p><p class="ql-block">2016-11-11</p><p class="ql-block">選至:田23(本人微博)</p><p class="ql-block">醒目</p><p class="ql-block">暮歸的大雁 </p><p class="ql-block">任思緒在耀眼的天幕激蕩</p><p class="ql-block">風姿是生命定格于歸程的翱翔</p><p class="ql-block">舉紅霞遍染山河壯美的守望</p><p class="ql-block">融前方振翅峰巒秀拔俊朗的風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