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名:馮 衛(wè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篇號:115485</p> <p class="ql-block"> 早春二月,我們姐弟七人一同踏入上海世博文化公園,開啟了一場難忘的游園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這片土地,曾鐫刻著不同時代的獨特印記。往昔,這里是上海第三鋼鐵廠,高聳的煙囪吞吐濃煙,轟鳴的機器日夜運轉,在工業(yè)浪潮中鑄就輝煌。隨著城市發(fā)展的時代號角吹響,三鋼廠完成歷史使命,廠區(qū)拆除后華麗變身為舉世矚目的上海世博會園區(qū),承載起全球交流的璀璨記憶。如今,這片土地再次蛻變,以全新姿態(tài)化身為世博文化公園,既留存著工業(yè)時代的厚重底蘊,又成為市民休閑游玩的生態(tài)綠洲,續(xù)寫著城市發(fā)展的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走進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雙子山巍峨聳立。我們興致勃勃地攀登而上,站在山頂,極目遠眺,園內美景盡收眼底,亭臺樓閣、碧水綠樹,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雙子山位于公園東南側,由48米高的主峰和37米高的次峰組成,山體種植7000多棵喬木,山體內部采用空腔結構,設置展廳、停車庫、變電站等功能設施,是國內第一座高度超過40米的空腔結構人工仿自然山林。雙子山所在地原是上海第三鋼鐵廠堆鋼渣的“鋼渣山”。</p> <p class="ql-block"> 雙子山下,飛瀑流泉,奏響自然的靈動樂章。</p> <p class="ql-block"> 我們站在山前,背后是中心湖的浩渺碧波,雖十一孔長橋隱去部分身姿,卻仍透著獨特韻味。我們笑眼彎彎,并肩而立,把對登山的期待、相聚的喜悅都融入這張合影。愿此后的每一次同行,都如今天這般溫暖又美好。</p> <p class="ql-block"> 早春微風里,夫婦相攜而行,在雙子山的石階上穩(wěn)步攀登,共赴這春日之約。</p> <p class="ql-block"> 登上雙子山觀景平臺,城市風光與自然景致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山頂攬勝”圖前,風景鋪陳,是現實與圖的呼應,亦是自然與人文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 澄澈藍天之下,湖光瀲滟,城市建筑錯落有致,宛如一幅展開的絕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 碧空如洗,原世博四個保留場館與自然景致交融,似一首無聲的詩,訴說著天地間的和諧。</p> <p class="ql-block"> 盧浦大橋如飛虹橫跨,與遠處陸家嘴三件套相映成趣,在城市天際線勾勒出獨特的現代韻律。</p> <p class="ql-block"> 在觀景臺這處“天然片場”,“劇務”正忙著給“主角”找角度、拍美照,一場專屬的“旅行小劇”正歡樂上演。</p> <p class="ql-block"> 姐姐們于此定格美好瞬間,笑容在陽光下綻放,成為這春日畫卷里最美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中心湖位于公園中心,水體面積約11公頃,水源引自黃浦江,通過水體循環(huán)的物理凈化和水生植物的生態(tài)凈化,實現水體生態(tài)自我凈化。中心湖以挺、浮、沉水植物豐富水岸線,形成多層次的精致濱水空間,通過水資源、水生態(tài)、水景觀的融合,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公園的生態(tài)價值。</p> <p class="ql-block"> 沿著下山的蜿蜒的小徑前行,便來到了十一孔長橋。橋身橫跨碧波之上,氣勢恢宏。漫步橋上,微風拂面,仿佛能感受到歷史與現實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十一孔橋位于中心湖中心區(qū)域,東接靜謐森林,西抵上海溫室,全長約75米,由中心對稱、大小漸變的7孔與大小相等的4孔組成,橋孔半徑按等差數列規(guī)律收放。十一孔橋以傳統(tǒng)中式園林石拱橋為載體,融入建造工藝新技術,體現東方風骨、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 橋頭及橋欄望柱以上海市花“白玉蘭”為主題。</p> <p class="ql-block">橋面雕刻“12花神” 。</p> <p class="ql-block"> 橋孔采用雙向拱圈組合疊加,不同角度帶來不一樣的透視效果,給橋梁增添了一份靈動與趣味。十一孔橋與雙子山山峰起伏呼應,是橋上賞園、園中賞橋的景觀焦點。</p> <p class="ql-block"> 雙橋映韻。十一孔橋靜臥湖面,橋身潔白,孔孔相連,似玉鏈落于碧波。不遠處,盧浦大橋氣勢恢宏,白色拱身橫跨天際,與林立高樓相映成趣。二者一柔一剛,繪就城市獨特風景線。</p> <p class="ql-block"> 恰逢梅花綻放時節(jié),園內的梅花競相開放,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為整個公園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公園內保留了原世博會的四個外國場館——<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羅斯</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法國</span>、盧森堡和意大利場館。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建筑,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盧森堡場館如今已變身為江南曉宴餐廳,我們的午飯就在這里解決。一邊品嘗著美味佳肴,一邊欣賞著獨特的建筑風格,別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 申園古色古香,我們雖只在外面走過,隨手拍了些照片,卻也能感受到它的典雅韻味。(申園南大門)</p> <p class="ql-block">申園會心亭。</p> <p class="ql-block">申園八景之一荷風魚樂。</p> <p class="ql-block"> 上海溫室花園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園中心位置,緊鄰中心湖,背靠雙子山,它由1個游客服務中心和1號館海市沙洲、2號館云上森林和3號館云霧峽谷等三大主題場館組成。它是亞洲最大溫室花園。</p> <p class="ql-block"> 溫室花園占地約二萬平方米,是由原上海第三鋼鐵廠的老廠房建筑改建而來的,保留了原有的鋼架等。</p> <p class="ql-block">上海溫室花園游客服務中心。</p> <p class="ql-block">上海溫室花園1號館海市沙洲。</p> <p class="ql-block">上海溫室花園2號館云上森林。</p> <p class="ql-block">上海溫室花園3號館云霧峽谷。</p> <p class="ql-block"> 溫室花園內,各類奇花異草爭奇斗艷,讓我們大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 走出溫室花園,便來到了時光印記大道的起點。這條總長約400米的大道,承載著黃浦江畔的回憶,沉淀著上海近現代文明發(fā)展的重要軌跡。</p> <p class="ql-block"> 展示了這片土地從鋼鐵工業(yè)時期、上海世博會時期再到世博文化公園時期的面貌變遷,呈現從它工業(yè)時代到生態(tài)文明時代的歷史發(fā)展進程。雕塑《芽》。</p> <p class="ql-block">雕塑《圓夢》。</p> <p class="ql-block"> 溫室花園周邊,是一片片開闊的草坪,被市民稱為“上海的阿勒泰”。</p>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上海世博文化公園。這次游覽,讓我們領略了世博文化的魅力,感受了自然生態(tài)的美好,也留下了難忘的回憶。相信這些美好的瞬間,會永遠珍藏在我們的記憶深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編輯:馮 衛(wè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拍攝:張國強 馮曉東 馮曉紅 馮 衛(wè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拍攝日期:2025年2月18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謝謝你的瀏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