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青藏高原》<br> 前言:我們一提到“藏族”,人們首先會想到西藏和拉薩,其實西藏自治區(qū)的“藏族人口”有370萬,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四川省的藏族人口約165.15萬人,包括四川甘孜州,阿壩州,色達,馬爾康,雅安,丹巴等,為全國第二大藏族聚居區(qū),僅次于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僅青海省的藏族人口為137.5萬。另外黃河的源頭和長江的源頭都發(fā)源于青藏高原。<br> 當你來到青藏高原,展現(xiàn)你眼前的有雪山,有草原,有江河湖海,這里的景色宜人,要想把整個青藏高原都旅游和拍照完了,可能二個月也拍攝不完的,所以,去青藏高原旅游和拍攝,要選擇最佳景區(qū)和拍攝地點,這些也需要分三次旅程進行拍攝。<br> 當我真正的到了青藏高原的時候,這里的草原與我們內蒙古的草原又是不一樣,這里的草原有雪山,有湖泊,有長江和黃河,當你站在高原山顛,遠望宏偉壯觀景象,我被大美山川所震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天地交融,人與自然的融合,共生共存。老子曰:“敬畏天地,敬畏自然”,“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它給人類帶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物質和精神享受。我大專學習的是歷史系,這么多年我也讀了很多世界歷史,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西方的二河流域,“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以及“蘇伊士運河”與中國的長江、黃河都在赤道的130°線上,包括四川“三星堆”,和浙江的“良渚文化”它們都是為赤道130°線。人類產生發(fā)源地是這樣的相似和巧合。我的旅行拍攝,不是看風景,而是體驗我對自然和人類共生共存,我們的生活“基點”,是你對自然的認知,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思想和理念的提高,對社會實踐能力,和對自然的認知度,我們才能真正的,全身心融入自然,順其自然。<br>《青藏高原》<br>文/秋實<br>(一)<br>鳥瞰白云萬里飄,雪山飛越任逍遙。<br> 心馳神往尋源夢,放眼穹天意境高。<br>(二)<br>尋芳夏日圣湖邊,綠柳成蔭百鳥喧。<br>雪域高原勝景美,彩霞夕落映仙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