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脈軍魂</p><p class="ql-block"> 《廈門行三章》之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聽說我的老部隊已整編成合成軍某旅,并移防至廈門。作為曾經在這個部隊服役過16年的老兵我,心里有一種軍旅途中失聯(lián)的感覺。老部隊是我的家,流年幾十載魂牽夢繞,而今家在何處? </p><p class="ql-block"> 5月17日中午時分,我們《尋根之旅》緩馳在軍民大道上,天湛藍、海湛藍,幾朵飛白似的云朵點綴在海島檳榔樹上。從車窗遠遠望去 ,那橘黃色的營房在眼前跳蕩,海島哨所閔南風光順著車道一路鋪展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車行進入營房,遠處操場上傳來齊刷刷的跑步聲和震天價響“1234”的口令聲,我的心蹦蹦蹦地震顫不?!覀儚谋钡侥喜贿h千里所要尋找的就是我的家山、我的營盤,和我們軍人整體跑步的陣仗。那熟悉的操練聲像無線導航一樣,把我們導到了部隊操場。 旅行車泊在操場旁邊,準時跑步到達的部隊在車門口列隊鼓掌歡迎,車門一開,小戰(zhàn)士們就涌上車門一個一個地攙扶我們下車 ,口里不斷地說“歡迎老首長回家!”。</p><p class="ql-block"> 當年輕戰(zhàn)士手掌的槍繭握著我的手那一瞬間,我的心像觸電似的,一種跨越六十年的通感突然復活——1964年,抗美援越的備戰(zhàn)中 ,明港的月夜訓練場上,班長正是用那布滿厚厚槍繭的手,將鋼槍交給新兵我的手中……這個復活的鏡頭告訴我,和小戰(zhàn)士們握手的心臟共振,血脈共流的靈通效應,正是我們的血親根脈之所在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您們倆可以和我合影留念嗎?”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詢問攙扶我的兩位小戰(zhàn)士,他們高興地點頭說“好啊,現(xiàn)在就拍”!</p><p class="ql-block"> 倆戰(zhàn)士分別站在我的身邊護衛(wèi)著我,我感受他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年輕、一樣親熱、一樣活力四射。</p><p class="ql-block"> 照完合影我就扒開手機,看著倆小戰(zhàn)士迷彩服上的汗堿勾勒出鹽白的年輪,卻讓我想起新兵連時晾曬在金華茉莉花叢中的作訓服,當時我就有擁抱他們的沖動,可我又記起了部隊的規(guī)矩,又悄悄地放下我張開的臂膀 , 但我的心已經深情地擁抱了他們——可愛的戰(zhàn)士,偉大的軍人!再看合影中自己的滿臉幸福與笑容,我立刻把手機緊緊地捧在懷里陶醉……</p><p class="ql-block"> 中午12點 ,戰(zhàn)士們帶領我們走近連隊的大飯?zhí)?,飯?zhí)玫膲ι弦恍行涯康拇蠹t標語《歡迎老首長回家》映入眼簾,哦 ,這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到家了。尋根的老兵們顧不得坐車的勞頓,迫不及待的紛紛擠在標語底下拍照,以留下我們回家的記念!</p> <p class="ql-block"> 餐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菜肴 ,不銹鋼的餐盤遞到手上,說是自助餐,魚肉雞鴨十多種一應俱全,隨便挑選。每一張餐桌還擺滿了多寶魚之類的海鮮、還有椰子汁。我感動地詢問身邊的戰(zhàn)士:小同志,這是今天為招待我們的 特別加餐對吧! 戰(zhàn)士說:首長 ,我負責任地說,平時我們也都是吃的這些。家常飯,沒什么。他還說,現(xiàn)在守島部隊每天人平伙食費充裕得很,再加上我們養(yǎng)豬種菜,還有自己腌菜 !我們連隊的伙食好著呢,請首長放心!。</p><p class="ql-block"> 戰(zhàn)士的一席話,說的我心里暖暖的,抬頭看墻上習近平主席的語錄“讓戰(zhàn)士們都吃好,保家衛(wèi)國更有勁”——望著窗口外的海浪滔滔,不禁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老部隊原來駐扎在華東,那里有壯觀的雙龍洞 、冰壺洞,還有美麗的茉莉花開,東海前線的神圣防守使命,讓我們自豪了幾十年?,F(xiàn)在移防到鷺島,面朝大海,心暖花開,這既是在守護花園一樣的鷺島 ,也是最近距離地監(jiān)視閔海風云, 隨時聽命祖國 完成收復臺灣的神圣使命!</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英雄部隊像站在鼓浪嶼頂峰上鄭成功的雕像一樣,高大而威武地矗立在風吹浪打的海防最前哨。</p> <p class="ql-block"> 部隊安排我們《尋根之旅》穿越英雄榮譽長廊! 進入長廊,眼前一亮,軍旗勛章 ,令人血脈僨張。 </p><p class="ql-block"> 順著長廊走去,一條脈絡清晰地告訴我們,老部隊從1930年跟著賀龍大元帥從湘鄂西起家,創(chuàng)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轉戰(zhàn)大西北,再到抗美援朝,經多次整編移防至廈門。</p><p class="ql-block"> 90年的戰(zhàn)斗歷程,我們的英雄部隊參加過1100次重大戰(zhàn)役 ,解放102座城市 ,涌現(xiàn)戰(zhàn)斗模范連等80個英雄集體 ,和特級爆破英雄張八等270個戰(zhàn)斗英雄。</p><p class="ql-block"> 榮譽長廊是一條英雄的金光大道,也是我們部隊發(fā)展壯大的一條時光隧道,這里歲月崢嶸,金碧輝煌。</p><p class="ql-block"> 尋根問脈,正本清源,我們部隊才不愧是紅二方面軍團的嫡系部隊。 </p> <p class="ql-block"> 走進英雄榮譽長廊的頂部,那里聳立著一座高大威武的塑像,那就是我們部隊的祖師爺賀龍元帥,他才是我們老部隊的洪洞大槐樹的樹根。</p><p class="ql-block"> 找到了賀龍就找到了真神。</p><p class="ql-block"> 榮譽長廊的玻璃展柜里,1935年忠堡戰(zhàn)役的銅軍號靜靜躺著。螺旋狀銅銹在射燈下泛起幽光,恍惚間聽到賀胡子(賀龍)的吼聲穿透時空:"紅二軍團的人,活要活成穿山甲,死要死成花崗巖!",這是戰(zhàn)神的呼號,也是我們永恒的軍魂,我們這群白發(fā)"穿山甲"集體挺直腰板,向著賀龍雕像行注目禮。 </p><p class="ql-block"> 我站立在賀龍元帥雕像前深深地三鞠躬,然后圍著塑像繞轉三周,進行心理上的沫浴齋戒,然后撫摸賀龍元帥的雕像,雕像的應靈傳感到心中,泛起我心中無限的鄉(xiāng)愁和妥妥的歸屬感。</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們站在賀龍元帥塑像前莊重地留影,留下我們曾經的驕傲和自豪,留下我們《尋根之旅》一路附著的軍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初夏于黃州</p> <p class="ql-block">注:封面來自網絡 ,文中圖片均自拍或為同行戰(zhàn)友拍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