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黃帝內(nèi)經(jīng)》后的感想 <p class="ql-block"> 《黃帝內(nèi)經(jīng)》我很早就讀過,而且讀了很多扁,那時就覺得非常受益,它的內(nèi)容都是養(yǎng)生和食療的,我今天就通過美篇和大家分享其中的養(yǎng)生知識?!饵S帝內(nèi)經(jīng)》是傳統(tǒng)中醫(yī)書,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對身體越來越重視,我越發(fā)意識到《黃帝內(nèi)經(jīng)》內(nèi)容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希望能通過自己的理解,將晦澀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簡單直接,可操作性強,讓大家都能輕輕松松、快快樂樂地把身體照顧好,享受健康、舒適的生活。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可以持續(xù)關(guān)注我的每一篇養(yǎng)生美篇。</p> <p class="ql-block"> 先了解一下五臟,人體有五臟,分別是心、肝、脾、肺、腎。五臟虛損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癥狀,比如心慌,無精打采,頭暈,氣喘,畏寒等,就需要及時調(diào)養(yǎng)。</p> <p class="ql-block"> 從五十歲開始,就會按照肝、心、脾、肺、腎的順序,每十年衰老一個臟器,比如五十歲,肝衰退的征兆就是“目使不明”,通俗講,就是老年人眼花。</p> <p class="ql-block"> 由于疾病、不良生活習慣、不科學的飲食、不良心態(tài)等,加速了五臟的衰退,于是它們就有了脾氣,導致你生病、加快自然衰退。</p> <p class="ql-block"> 保養(yǎng)五臟對保證生活質(zhì)量及延長壽命具有重要意義。五臟就像五個官員,只有順應五臟的脾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各司其職,保持我們身體的健康與活力。</p> 肝:主疏泄、藏血疏 <p class="ql-block"> 是疏通,暢達;泄,是排泄,宣泄。肝疏通的意思,是氣機(氣的升降運動)的正常流通,肝疏泄的意思,是釋放累積的淤堵。通俗的比喻,就是肝不僅清理疏通房間,還排出垃圾。</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一個房間只是不斷掃地,垃圾卻不倒掉,房間依然是臭的。所以保肝的關(guān)鍵就是要疏肝,平時可以多拍打肝經(jīng)(大腿內(nèi)側(cè))和膽經(jīng)(大腿外側(cè)),以達到流通氣血的目的。</p> 肝臟是儲藏血的 <p class="ql-block"> 人活動血就會影響身體四肢,人不動,血就會留在肝臟。人體一動一靜,能維持自身的陰陽平衡,因此,規(guī)律運動和睡眠對養(yǎng)肝都是十分重要的。</p> 怒傷肝 <p class="ql-block"> 憤怒就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烈火,會灼傷肝的 “領(lǐng)地”。保持情緒的穩(wěn)定,避免怒火中燒,是養(yǎng)肝的關(guān)鍵。</p> 肝藏血 <p class="ql-block"> 肝就像一個巨大的血液儲備庫。從指甲與眼睛的狀況,我們能判斷肝血的盛衰。指甲薄、脆、白,眼睛干澀、迎風流淚,都是肝血不足發(fā)出的 “警報”。</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還有口苦、頭暈目眩、兩肋脹痛、煩躁易怒、血壓高、血脂高等癥狀。烏梅、醋、山楂等酸味食品,薄荷、芹菜等青色食品,都是養(yǎng)肝的得力 “助手”。菊花、洋蔥、荔枝等食物,也能為肝臟的健康添磚加瓦。</p> 心:主血脈、藏神心主血脈 <p class="ql-block"> 五臟六腑的營養(yǎng)輸送全來心氣血液經(jīng)脈通暢,保持心氣生發(fā),血液充足、經(jīng)脈通常是養(yǎng)五臟六腑的基本要求。</p> 心主神明 <p class="ql-block"> 心的氣血充盈,則神志清晰,思維敏捷,精力充沛;如果心氣衰弱,則往往可見言語錯亂、記憶不佳等癥狀。</p> <p class="ql-block"> 比如心血不足就會經(jīng)常導致出現(xiàn)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神不寧。紅棗、紅椒、赤豆、櫻桃等紅色食物,如同給心注入的能量劑;蓮子和苦瓜,這兩位苦味的 “清道夫”,能有效清瀉心火。</p> 脾:主運化、主統(tǒng)血脾主運化 <p class="ql-block"> 脾包括了促進消化、吸收和輸布三個方面的生理功能。脾堪稱人體氣血的 “生產(chǎn)工廠”。它將食物轉(zhuǎn)化為營養(yǎng)物質(zhì),并運往全身各處,為身體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p> 脾主運化 <p class="ql-block">一是運化水谷精微,也就是運化食物最有營養(yǎng)的部分。</p><p class="ql-block">二是運化水濕,也就是大家每天喝完水或者飲料之后,人體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產(chǎn)生的多余水液,就要靠脾來運化,轉(zhuǎn)至肺和腎,通過肺、腎的氣化功能轉(zhuǎn)為汗和尿排出體外。</p> <p class="ql-block"> 過度思慮就像一臺耗能巨大的機器,會損耗脾胃的功能。學會放松心情,避免過度思慮,是呵護脾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脾主統(tǒng)血,是指脾具有統(tǒng)攝血液并使血液循經(jīng)運行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脾胃系統(tǒng)異常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脹、惡心、嘔吐、打嗝、燒心、腹瀉便秘、胃炎、胃腸潰瘍等癥狀會紛紛出現(xiàn),提醒我們脾胃出了問題。</p> <p class="ql-block"> 脾胃不好的人,適宜多吃小米、番薯、玉米等黃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民間有 “每天按摩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雞” 的說法。常拍足三里穴、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靜蹲,都能強健脾胃系統(tǒng)。</p> 肺:主氣、司呼吸很好理解 <p class="ql-block"> 肺主呼吸之氣與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持調(diào)節(jié)全身經(jīng)絡之氣的作用。肺司呼吸,就是我們從自然界吸入氧氣,又把體內(nèi)的濁氣排出體外,從而保證了新陳代謝順利進行。</p> <p class="ql-block"> 過悲則傷肺:悲傷如同陰霾,會阻滯人體氣機的運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因肺病而死,正是大悲傷肺的典型。保持樂觀心態(tài),對肺的健康至關(guān)重要。</p> <p class="ql-block"> 病邪犯肺時,咳嗽、氣短、咳血、易感冒、慢支、哮喘、鼻炎、慢性咽炎等癥狀會隨之而來,時間長了還會導致皮膚粗糙、痤瘡等問題。</p> <p class="ql-block"> 白色的銀耳、百合、梨是養(yǎng)肺陰的佳品;辛味的姜汁、洋蔥等可開肺氣,風寒感冒時服用最佳。迎香穴是治療鼻炎的 “小能手”,常按摩能有效預防鼻炎;膻中穴是調(diào)理肺之氣機的要穴,常敲打此處,對多種肺部疾病有良好效果。</p> 腎:主? ? ?藏? ? ?精 <p class="ql-block"> 主水先天之精是從父母那里遺傳來的,它有促進生長和繁殖后代的能力,后天之精來源于水谷精微,就是靠脾胃化生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所得。</p> <p class="ql-block"> 進入老年,由于腎氣開始衰減,人的形體逐漸衰老,不僅喪失了生育能力,而且頭發(fā)斑白,牙齒松動。</p> 腎主水 <p class="ql-block">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將含有營養(yǎng)成分的“清液”輸布全身,含有代謝廢物的“濁液”化為汗與尿排出體外。若腎的氣化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就會發(fā)生水腫,少尿等病癥。</p> <p class="ql-block"> 腎與膀胱相表里,主要負責水代謝排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儲尿,排尿。若腎陽不足,就會有小便清長或尿量明顯增多的情況。</p> 腎病癥狀 <p class="ql-block"> 腎精氣不足時,腰膝酸軟、手腳冷、體虛乏力、耳鳴、脫發(fā)、牙齒松動、骨質(zhì)疏松、夜尿多、前列腺肥大、性功能減退、不孕不育、腎虧、更年期綜合癥等癥狀會逐漸顯現(xiàn)。</p> <p class="ql-block"> 咸味的海產(chǎn)品、黑色的黑芝麻、黑小豆等都是補腎佳品。腰為腎之府,平時我們也可以經(jīng)常轉(zhuǎn)動腰,給腎做做按摩。</p> 【寫在最后】 <p class="ql-block"> 了解了五臟的這些脾氣,我們就能更好地順應身體的規(guī)律,通過飲食、經(jīng)絡,去濕氣,補氣血徐去身體等調(diào)理等方式,呵護我們的五臟。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踏上中醫(yī)養(yǎng)生的奇妙之旅,與五臟和諧共處,擁抱美好的生活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