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上篇)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其城墻、鐘鼓樓、大雁塔等古跡讓人仿佛“一步一景,夢回大唐”,而兵馬俑的震撼更被譽(yù)為“秦俑無名,卻千人千面”</p> <p class="ql-block">5.14日上午,我們首先來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這里全程跟隨講解員參觀,使我們對博物館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它以秦始皇兵馬俑為基礎(chǔ),是在兵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遺址類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共有一、二、三號3個兵馬俑坑。</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首先帶我們參觀文物展廳?: 這里陳列國寶級文物如秦青銅鼎和秦百戲俑!</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青銅器展品!</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各類將士俑和兵器!</p> <p class="ql-block">一號坑?:面積14260平方米,為步兵與戰(zhàn)車混編的軍陣!</p> <p class="ql-block">已出土陶俑6000余件,面向東方排列,前三列為無鎧甲先鋒部隊。??</p> <p class="ql-block">二號坑?:面積6000平方米,包含騎兵、弩兵、戰(zhàn)車兵組成的混合部隊,展現(xiàn)復(fù)雜戰(zhàn)術(shù),出土陶俑約1400件。??</p> <p class="ql-block">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推測為指揮中心,出土陶俑68件!</p> 兵馬俑視頻 <p class="ql-block">總之漫步在兵馬俑博物館中,你會被一座座栩栩如生、造型各異的兵馬俑所震撼。這些沉睡千年的藝術(shù)品,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更是人類藝術(shù)的結(jié)晶。</p> <p class="ql-block">5月14日,參觀華清宮!</p> <p class="ql-block">西安市華清宮景區(qū),簡稱華清宮景區(qū),景區(qū)在唐華清宮遺址的基礎(chǔ)上修建而成,已成為中國唐宮文化旅游標(biāo)志性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南倚驪山,北面渭水。華清池占地85560平方米,建筑面積2664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華清池為溫泉湯池。遠(yuǎn)在周代時是露天湯池,名“星辰湯”,秦時在此建“驪山湯”,北周武帝令大冢宰文護(hù)建造“皇湯池”。</p> <p class="ql-block">唐華清宮御湯遺址博物館矗立在華清宮的西南部,是中國唯一展示唐代皇家御用湯池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唐御湯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82年4月,經(jīng)過三年多的發(fā)掘,在4600平方米發(fā)掘區(qū)內(nèi),清理出唐玄宗與楊貴妃沐浴的“蓮花湯”“海棠湯”、唐太宗沐浴的“星辰湯”以及“太子湯”“尚食湯”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p> <p class="ql-block">蓮池景區(qū)位于園的北側(cè),也是園中最低處。環(huán)園正門名叫望湖樓,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采用的是樓閣拱圈式大門,單檐歇山灰筒瓦、三開間、三拱三門,玲瓏精巧,氣勢非凡。</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舊址位于華清池景區(qū),因由5個單間廳房相連而得名。建于清朝末年,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二次入陜,以華清池為“行轅”,下榻五間廳,部署剿共計劃,引發(fā)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p> 華清宮視頻 <p class="ql-block">華清宮是歷史文化的寶藏,其無與倫比的美麗和內(nèi)涵令人難忘。在這里,每一塊磚瓦都承載著故事,每一棵樹都見證了時光。華清宮,值得一來。 </p> <p class="ql-block">到此為止,我們的陜西游也算暫告段落,當(dāng)晚又回到河南三門峽市入住。</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上午參觀陜州地坑院!陜州地坑院是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張汴鄉(xiāng)北營村的一種獨特地下民居建筑,被譽(yù)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黃土地面上挖出的深約6-7米的正方形或長方形深坑,四壁鑿窯洞而成,被稱為“地下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其特點是“見樹不見村,進(jìn)村不見房,入戶不見門,聞聲不見人”。</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冬季窯內(nèi)溫度保持在10℃以上,夏季約20℃,被稱為“天然空調(diào),恒溫住宅”。</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點有:民俗文化園(22座互通地坑院)、穿山灶(九孔節(jié)能灶)、中華百家姓展示、馬嵬驛·百味巷小吃街等。</p> <p class="ql-block">穿山灶,是地坑院特有爐灶,灶呈斜坡狀依次向上,灶心相通,根據(jù)熱氣往上走的原理,依次開九個灶孔,可以同時放置九個鍋,往上爐溫逐減,可根據(jù)火候烹飪地坑院的特色美食“十碗席”。穿山灶的第一個火最旺,適合蒸煮,隨著火力的逐步減弱,依次為燉、悶、保溫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陜州地坑院不僅是建筑奇觀,更承載了豫西地區(qū)豐富的民俗文化,如捶草印花、陜州剪紙等非遺技藝,展現(xiàn)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智慧。</p> <p class="ql-block">中華百家姓展示了中文姓氏的圖騰,上古時期,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后來不少圖騰演變?yōu)樾帐?。在原始人眼里,圖騰實際是一個被人格化的崇拜對象。圖騰崇拜的意義,也就在于確認(rèn)氏族成員在血脈上的統(tǒng)一性。</p> <p class="ql-block">百味巷小吃街引進(jìn)陜西馬嵬驛小吃街,集秦、晉、豫三省名優(yōu)小吃一百余種,供游客盡享美味,</p> 陜州地坑院 <p class="ql-block">5月15日下午因到達(dá)開封時間尚早,我們自行參觀游覽了開封清明上河園!</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景區(qū)位于河南省開封市龍亭西路5號,為依照《清明上河圖》為藍(lán)本以1:1的比例復(fù)原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其占地600余畝,其中水面180畝,景觀建筑面積30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設(shè)有驛棧、民俗風(fēng)情、宋文化展示等功能區(qū),并設(shè)有校場、虹橋、民俗、宋都四個文化廣場,還有虹橋、迎賓門、銅雕清明上河圖、拂云閣等主要觀賞景點,已成為中原大黃河旅游線上的一個重要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虹橋是清明上河園中的一處主要景點,是中國古代橋梁史上的一項重要的創(chuàng)造,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它橫跨“汴河”,其勢如虹,上可走馬過人,下可載貨行舟。</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賞心悅目的園林風(fēng)光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完美融合,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拂云閣為明四暗三結(jié)構(gòu),閣外看為四層,為園內(nèi)最高的建筑。其取名"拂云",有兩層含義:一是觸摸,表示閣高入云端,輕拂白云;二是清潔,吹拂去歷史的煙云,還寶圖一個真跡。</p> <p class="ql-block">清明上河園,一幅流動的古畫卷。腳下的青石板路,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行走在這里,仿佛穿越了時空,走進(jìn)了歷史的長河。</p> <p class="ql-block">40人座大型高速滑行類游藝設(shè)備,該設(shè)備主要包括滑行軌道和車體兩部分,設(shè)備以宋朝的擊鼓奏樂為主題,轉(zhuǎn)盤中間設(shè)計大鼓造型,軌道身以巨龍樣式展現(xiàn)。伴隨音樂節(jié)奏,動感十足,可以讓游客擁有騰云駕霧的沉浸體驗。</p> 清明上河園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清明上河園仿佛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清明上河園,千盞燈籠點亮汴梁,暖黃燈火包裹著古韻建筑,仿佛星河墜入人間?!</p> <p class="ql-block">夜游清明上河園:鼓角爭鳴演盡大宋風(fēng)云!</p> <p class="ql-block">夜色已晚,我們依然流連忘返,真是:“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p> <p class="ql-block"> 至此,河南陜西八天完美的旅行已至尾聲,但那些美麗的風(fēng)景、溫暖的笑容、難忘的瞬間,都已深深烙印在心底。這是一次結(jié)束,更是新的開始,帶著滿滿的回憶,讓我們心懷期待,期待下一次更精彩的遇見!在此,也要感謝一路伴我們同行的顧導(dǎo)和承師傅,感謝你們一路辛勤的付出,讓我們的旅途生活平安開心愉快!期待下次與你們再次一路同行!</p><p class="ql-block">(全篇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