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9月,我們這群十幾歲的青蔥少年懷著懵懂與憧憬,邁進霞浦一中的校園,我被分配在初一年(12)班,從此,我與這個班的同學們結下了一生的同學情緣。全班五十多位同學中,我與同學們的關系都不錯 ,然在同學中我感覺吳淑琴、王清珠與我志同道合,談的攏,合的來,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幾年同窗,竟成難分難舍得閨蜜,恰似好姐妹,一生永難忘,一生在牽掛的同學情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張淑芳</span></p> <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我們因受文革的影響,在校囫圇吞棗地讀了幾年書,因王清珠父病喪,街道辦事處照顧她招工進了霞浦紡織廠當工人,結束了中學時期的學業(yè)。畢業(yè)后,我與吳淑琴同學各自奔赴農(nóng)村插隊務農(nóng)勞動,成為知青。各自的工作、勞動、生活軌跡雖有所不同,但我們的情誼從未淡去。即使相隔甚遠,也會通過電話、書信保持密切聯(lián)系。或在回家期間,抽空互相走走。后來,我們先后走上工作崗位,并逐個成了家,有了各自的家庭和事業(yè),生活變得忙碌起來,但只要在街上、路邊巷子里遇到,我們都會互問寒暖。一有時間就會互約相聚。</p><p class="ql-block"> 隨著年齡增大,工作任務、家庭生活繁重等緣故,我們的往來慢慢少了。當我們能在一起合影留念時,已是三十多年后的2005年2月12日正月初,我和吳淑琴一起到東關壇基里王清珠家拜訪。隨后,三人到離她家后門不遠的千年古剎建善寺游玩合影。也就是有了這組珍貴的照片,常常讓我們蕩起了美好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們都已不再年輕,歲月在我們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可每當相聚,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我們會一起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那些曾經(jīng)的歡笑與淚水,都成為了如今最珍貴的談論話題。</p> <p class="ql-block"> 人間最美同學情, 花甲的情誼早已如陳釀,歷久彌香。我們轉眼都步入古稀之年,享受著退休的休閑生活。除了幫助兒女們做些家務事,我和吳淑琴同學日子都過得不錯。沒想到王清珠同學家人近年來連續(xù)出現(xiàn)病災,給她家庭帶來沉重的打擊??伤槐幻咔耙粋€接一個的困難厭倒,勇敢堅強面對,克服重重困難,這一路風雨,她始終是我見過最堅韌的人。命運或許暫時按下了 “困難鍵”,但別忘了,這些困難是打不倒我們這批久嘗咸酸苦辣的過來人。往后的日子,我和淑琴同學有回霞浦時,上門關心安慰。愿保佑清珠同學及家人平安。</p> <p class="ql-block"> 近幾年,清珠同學特殊情況外,我和淑琴同學幾乎每年春節(jié)期間都有互訪,一起到城區(qū)或附近景點玩耍,拍照留念。人間最美同學情給我們無比的活力,我堅信我們余生會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 這幾十年似陳釀的同窗情,越久感情越濃,早已融入我們的生命里。它不是親情,卻勝似親情,是其他的情感無法比擬的長久與純粹。它是歲月沉淀下來的瑰寶,是我們?nèi)松凶顚氋F的財富。未來的日子里,愿我們的情誼如同那傲雪的寒梅,在歲月的風霜中愈發(fā)堅韌,愈發(fā)芬芳。如照片拍攝地千年古剎——建善寺一樣,萬古流芳!</p>